资源描述:
《1例乙胺丁醇致视力障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例乙胺丁醇致视力障碍分析黄义(成都市青白江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300)【中图分类号】R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145-02乙胺丁醇用于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及非典型结核分歧杆菌感染⑴。此药可致视神经损害,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可逆的视力损伤,表现为视力下降,红绿色盲或视野损害等,重者发生失明,发生率一般为0.1%〜1%左右,有些报道高达1%〜5%[2]。现就1例乙胺丁醇致视力障碍病例进行分析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50岁9月,因“胸闷、气促2+月”,口干、多饮、多尿20+天”入院。”患者2个月前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给予异烟
2、月井片0.6g口服qd,毗嗪酰胺1.5g,口服qd,利福平胶囊0・9g口服qd,乙胺丁醇片l・5g口服tide肝功:谷丙转氨酶184.00u/L,谷草转氨酶114.30u/L,空腹葡萄糖14.13mmol/L,糖化血红蛋白9.10%。诊断:药物性肝损害,糖尿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钠(1.2g)2.4g静滴qd,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5ml:232.5mg)15ml静滴qd,保肝;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笔芯(优泌乐25)16IU,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降糖;左氧氟沙星0.2g,静滴,qd,抗廃。停用异烟月井、利福平、毗嗪酰胺片。第六天,患者诉乏力,双下肢有麻木感,伴
3、有视物模糊。肝功:谷丙转氨酶88.1U/L,谷草转氨酶47.1u/Lo经眼底检查、裂隙灯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考虑患者视力障碍是乙胺丁醇导致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停用乙胺丁醇,给予左氧氟沙星抗涝治疗;给予依帕司他片50mg口服tid,甲钻胺片0.5mg口服tid,维生素B660mg,tid,改善视力障碍。第十六天,患者诉视力障碍好转。2.分析讨论临床研究[3]示,糖尿病合并结核患者应用乙胺丁醇可致视神经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视野损害、视力下降以及红绿色识别能力丧失等。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国内外报道较少,Barr等[4]报道为0.4%,Ignat
4、等⑸统计为1.58%o左氧氟沙星主要以全身性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为主,引起视力障碍的可能性不大。乙胺丁醇不良反应一般以视神经炎多见,发生在用药的2〜6个月⑹。抗结核药单用或合并用药中,视力损害以乙胺丁醇为多见[7]。乙胺丁醇剂致视力障碍与给药剂量有关⑹,患者不同剂量治疗6个月,乙胺丁醇1.25g/d联合利福平、异烟月井、毗嗪酰胺等,致视力损伤率为35.0%;乙胺丁醇1.00g/d联合其他抗结核药物,视力损伤率22.5%;乙胺丁醇0.75g/d联合其他抗结核药物,视力损伤率10.0%o该患者为初诊糖尿病患者,给予乙胺丁醇1.5gqd,剂量较大,抗结核治疗60余天。
5、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有报道⑻乙胺丁醇停药10〜45天会出现视力障碍。入院第六天出现视力障碍,停乙胺丁醇,给予左氧氟沙星,同时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停药第四天,视力障碍稍减轻,第八天,视力恢复。故此患者视力障碍考虑乙胺丁醇导致可能性极人。3•总结与建议从此病例可知,糖尿病合并结核患者,应用乙胺丁醇进行治疗容易发生视神经损害,口乙胺丁醇的不良反应跟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很容易混淆,所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要谨慎区别。视神经损害与用药剂量相关,故建议针对糖尿病合并结核患者应尽量选择小剂量、短疗程治疗。既对肺结核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把对视神经的损伤降到最低。因此,糖尿病合并结核患
6、者,在使用乙胺丁醇吋,要密切观察患者视觉改变,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视力障碍,立即停药,给予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物。【参考文献】⑴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第一版)[M].318-319・[2]郑丹•乙胺丁醇致视神经炎1例[J]•医药导报,2000,19(1):19.[3]熊瑜,高绪胜,丁彩红等•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噬菌体检测法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分析[J]•中国防涝杂志,2014,36(3):211-213・[4]BarrCC,GlaserJS,BlankenshipG.Acutediscswellinginj
7、uvenilediabetes.Clinicalprofileandnaturalhistoryof12cases[J].ArchOphthalmolz1980,98:2185-2192.[5]IgnatF,BarascuD.Opticnervelesionsindiabetesmellitus[J].Oftalmologia,2002,54:39-43.[6]黄建业,张苗苗,卢永红•服用乙胺丁醇导致视觉损害49例临床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5,37(3):126.[7]李梅梅,孙培莉,黄茂•重视特殊情况下使用抗结核病药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