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汁混菌发酵工艺及其功能活性成分研究

荔枝汁混菌发酵工艺及其功能活性成分研究

ID:33790795

大小:4.46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9-03-01

荔枝汁混菌发酵工艺及其功能活性成分研究_第1页
荔枝汁混菌发酵工艺及其功能活性成分研究_第2页
荔枝汁混菌发酵工艺及其功能活性成分研究_第3页
荔枝汁混菌发酵工艺及其功能活性成分研究_第4页
荔枝汁混菌发酵工艺及其功能活性成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荔枝汁混菌发酵工艺及其功能活性成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564学号:2013201304分类号:TS201.1密级:硕士学位论文荔枝汁混菌发酵工艺及其功能活性成分研究孙淑夷指导教师:胡卓炎教授学院名称:食品学院专业名称: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答辩委员会主席:李汴生教授中国·广州2016年6月万方数据华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2、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南农业大学。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在校园网上发布并供校内师生和与学校有共享协议的单位浏览(除在保密期内的涉密论文外);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作者签名:日期:导师

3、签名:日期:学位论文提交同意书本学位论文符合国家和华南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相关规定,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同意提交。导师签名:日期:学科带头人签名:日期:万方数据摘要本文以荔枝汁为原料,接入酵母菌、乳酸菌进行发酵,探讨发酵菌种、发酵工艺条件对发酵液一些功效酶的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等指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选定的酵母菌、乳酸菌菌种生长曲线,对菌种及其比例进行筛选获得最适荔枝发酵菌。酵母菌菌种筛选结果为葡萄酒酵母与果酒酵母混菌发酵,菌种比例为3:7(v/v),乳酸菌菌种筛选结果为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

4、菌混菌发酵,菌种比例为8:2(v/v)。(2)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得到酵母菌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24h、接种量4%,乳酸菌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16h、接种量2%。再通过单因素-响应面实验得到最优发酵液底物参数为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Brix、氮(N)源添加量1.0%、pH3.0、磷酸盐添加量0.4%,经验证所得功能性荔枝发酵液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为52.17U/mL,淀粉酶活性为12.15U/mL,总酚含量为12.76mg/100mL。(3)混合菌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四

5、种功能性酶活性均增大,SOD活性最大为51.69U/mL,淀粉酶活性最大为12.34U/mL,蛋白酶活性最大为4.89U/mL,脂肪酶活性最大为0.53U/mL;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总糖含量逐渐降低,微生物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最高为87.11%、其次是蔗糖为76.54%、果糖为60.25%,发酵液中总酚含量逐渐增加,发酵液中总酸含量逐渐增加;发酵过程中发酵液酒石酸含量逐渐降低,乳酸含量逐渐增加,草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丙酮酸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4)荔枝发酵液在混合菌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发酵液ABTS自

6、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发酵液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其它各抗氧化指标以及发酵液中总酚含量、酶活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发酵液还原力、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以及与发酵液中总酚含量、酶活性之间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5)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模拟胃消化过程对发酵液总酚含量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主要由胃酸环境和胃消化酶共同作用引起,对发酵液SOD及淀粉酶活性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发酵液抗氧化能力总体上具有促进作用,但主要由胃消化酶

7、作用引起。模拟肠消化过程对荔枝发酵液总酚含量的增加及淀粉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对SOD活性具有不显著抑制作用,对发酵液中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ABTS清除能力具有促进作用。I万方数据(6)发酵液在四种条件下(灭菌4℃及25℃、未灭菌4℃及25℃)的储藏实验表明,灭菌条件下发酵液还原糖含量、抗氧化活性略上升,总酚、总酸、SOD活性下降,4℃储藏两组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总酚含量及SOD活性变化相对25℃储藏发酵液更稳定,未灭菌储藏两组发酵液总酸含量前期下降后期保持稳定,灭菌储藏处理两组总酸含量比较稳定

8、,4℃储藏两组发酵液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均高于25℃储藏条件下发酵液。(7)通过对发酵前后及储藏40d后的发酵液进行氨基酸检测可知,发酵前后发酵液中氨基酸总量下降,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上升,灭菌储藏条件下发酵液中氨基酸含量整体高于未灭菌储藏条件,低温4℃储藏条件下两组发酵液均保持较高含量的氨基酸,这说明低温条件有利于氨基酸的保留及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