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54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原卷版)

难点54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原卷版)

ID:33729969

大小:88.0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8

难点54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原卷版)_第1页
难点54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原卷版)_第2页
难点54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原卷版)_第3页
难点54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原卷版)_第4页
难点54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原卷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难点54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难点54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aa考生在解答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类试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丰富的资料库,避免“无米之炊”。(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诗歌鉴赏通常涉及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等。(2)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大致相同。(3)谋篇布局:主要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4)其他常见表现手法:直

2、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白描等。2.以课文为依托,引入“源头活水”。精心选择重要而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重点赏析,是考生备考古代诗歌鉴赏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考生在选择诗歌的时候,应该多关注教材中那些经典的诗歌。此外,考生还应把教材中那些表达技巧相同的诗歌放在一起鉴赏,如《石头城》和同样采用了“借古讽今”手法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等篇目,《山居秋暝》和一样采用了“动静结合”手法的《李凭箜篌引》等篇冃。3.探究高考设题,寻求答题

3、启示。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类题目的设题角度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角度”设题,一类是“大角度”设题。(1)“小角度”设题。此类题的“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较强,题干中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屮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如“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做赏析”。此类题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须从修辞手法的角度鉴赏。答题时考生只要根据题干中所要求的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即可。(2)“大角度”设题。此类题往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屮的关键词通常是“表现手法”“表达效果”“艺术手法”或“手法”等较为宽泛的

4、概念。如“试分析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此类题较上一类题鉴赏难度要大,而考牛作答时应该多角度思维,适当地多答几条,而月•要斟酌所赏析的语句的特点,锁定角度,有重点地回答。1.注重审清题意,注意技法区别。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生要特别注重审清题意,不要答非所问。如“这首词上阕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与“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的特点是什么?”,二者的答题角度迥然不同,前者的答题侧重点是景物特点,而后者的答题侧重点是景物描写的表达技巧。注意技法区别,是指要注意辨析具有相似点,但又有很大区别的表达技巧。例如,侧面描写与烘托、白描与渲染、对比与反衬等。1.阅读

5、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江村加表达技巧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的使用。对表达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注】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表现“幽”的。【答案】这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用的是赋的铺陈手法,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人物的悠闲相互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艺术效果,评价

6、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映衬,颈联的妻子“画纸”,稚子“敲针”,是细节描写,突出了人物的安闲,而颔联的燕子“去来”与沙鸥“亲近”,属环境描写,以环境的安闲映衬人的安闲,这两联通过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手法体现了“幽”。【解析】希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诗首联写景,颔联、颈联叙事兼描写,尾联抒情。“事事幽”统摄全诗,幽为僻静、安闲之意。如何表现这一特点,涉及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颔联和颈联,一句一景,用的是赋的铺叙手法,从描写的角度来看,也可说是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勾勒;颈联,艺术技巧类题目常见的解题格式写妻子“画纸”,稚子“敲针”,属细节描写,颔联则属环境描

7、写,以环境的赏析修辞手法:揭示手法安闲映衬人物的安闲,可见作者用的是衬托的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2.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主旨情感)。::闽屮秋思:杜荀鹤1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的,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抒情方式。1【答案】本题考查对诗歌抒情手法的鉴赏。对抒情手法的鉴赏,一是要明确[用了怎样的手法,二是要明确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诗歌鉴赏,无论鉴赏什么,、、>都必须联系诗歌本身去谈,不能脱离文本。\:【解析]&全诗以乐景

8、写哀情。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