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认同问题的研究——以长沙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摘要社会认同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情感体验,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认同是他们适应、融入城市生活与环境的前提,因此关注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定性访谈资料与定量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社会认同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描述性的分析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认同过程及存在的问题与困境,通过分析发现:流动儿童处于社会认同困境之中,即:对城市生活方式、环境及群体的积极认同的同时却受到来自家庭客观条件、城市拒斥等现实条件限制的困境;处于理想认同与消极认同的矛盾困境中。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文献回顾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为研究设计,主要介绍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认同过程及存在问题与困境,并得出结论;第四部分为从流动儿童所处内外具体社会情境分析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各种影响因素;第五部分为试着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对全文总结。本研究有两大特点:一是选择社会认同这一独特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视角,以“个体中的群体"的心理化的群体研究角度进行分析,以别于以往的“群体中的个体"的传统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式;二是把流动儿童社会认同过程置于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来进行分析,说明社会认同心理这一社会建构性心理事实。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社会分类,社会比较 ABSTRACTSocialidentityisthekeenpsychologicalandemotionalexperience.Theurbansocialidentityoftheimmigrantchildrenisthepreconditionwithwhichtheycanadaptandincorporateintotheurbanliving.SOitmeansSOmuchtous.Withthequalitativedateandthequantitativequentionairesurveyaltogether,choosethespecialangle“socialidentity’’toanalysethecourse、problemsanddilemmainurbansocialidentityofimmigrantchildren.Atlast,wefoundoutthatimmigrantchildrenareinidentifyingdilemmathattheytrytoidentifytheurbanlivingandgroups,whilerestrictedbyurbanexclusion、domesticconditionandSOon.undercontradictionbetweenpositiveidentityandnegativeidentity.Thedissertationconsititutesfiveparts,Thefirstpartisexordiumwhichintroducesthebackgroud,theliteratureretrospect、researchgoalsandsignificance.Thesecondpartisresearchdesignwhichincludeshypothesisandmethods.Thethirdpartmainlyanalysesthecourse、problemsanddilemmainurbansocialidentityofimmigrantchildren.Andcomestotheconclusion.Thefourthpartanalysesthecausesthatleadtotheidentityststusonthegroundofinternalandoutersituations.Thefifthparttriesadvancingconstructivesuggestionsfrommacro、mediumandmicroanglesandsummarizesthewholedissertation.Theresearchhastwocharacteristics:ononehand,theresearch paradigmwhichchoosesthe‘‘socialidentity’’perspectivefromsocialpsychologyisdifferentfromtraditional“individualingroup",whichmakesanalysisonthegroundoftheangle“groupinindividual”.Ontheotherhand,analysethesocialidentitycourseunderthespecificsituationstoexplainthesocialidentityasasocialconstructivepsychologicalmind.KEYWORDSimmigrantchildren,socialidentity,socialcategrization,socialcomparison 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南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共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作者签名:窆担马日期:旦年4月4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储虢墨强翩签名鞋嗍盟年止月乒目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第一章绪论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城乡壁垒的逐渐被打破,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全方位、立体化的互动交流日益升温,而以“民工潮"为特征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批流动则是此次潮流的显著特点之一,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化水平的大幅提升,中国的民工迁徙也从最初的“单身式’’或“夫妻式"向“家庭式”的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转变,于是大量的农民工子弟随其父母来到城市。1、新生代城市移民群体逐步形成。根据1998年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所谓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岁(或7至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或称作“流动人口子女"。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数据:2000年11月1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为102,297,890人,其中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为14,096,842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3.78%。其中,跨省流动儿童3,386,316人,占全部流动儿童的24.02%,省内跨地区流动儿童4,928,421人,占全部流动儿章的34.96%,县市内流动儿童为5,782,105人,占全部流动儿章的41.02%,新生代“城市移民”群体正在逐渐形成(段成荣,2004)。2、城乡空间转换后的社会适应性困境。大部分流动儿童都是出生在农村在农村生活了一段时间后被父母带入城市,空问环境的改变使他们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震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异,也使得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适应性困境,王芳等人采用相关儿童行为量表对流动儿童进行研究发现:流动儿童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25.5%,其中男生为28.8%,女生为21.5%,大大高于22个城市合作组的调查数字(王芳,2005),同时流动儿童在社交焦虑、孤独、幸福与满足感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在流动儿童中,学习成绩较差者占20%,而同龄城市儿童学习较差者只有3.3%(何光峰,2002)。郭良春等人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也发现:虽然公办学校中流动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水平的适应状况基本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来自社会的排斥有着强烈的体验,心理健康受到一定影响(郭良春,2005)。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3、城市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困惑。流动儿童对城市社会归属和认同处于一种认知的混乱状态,根据“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数据显示:“非常喜欢”和“有点喜欢’’城市周围生活环境的流动儿童的比例分别占到26.4%和42.6%,“部分喜欢和部分不喜欢"的比例为18.3%,只有9.6%的儿童“有点不喜欢",3.1%的儿童“非常不喜欢"周围的环境。调查结果还显示:有1/3以上的儿童认为周围的环境比老家差,却只有1/10的儿童选择“不太喜欢周围的环境"(邹泓.屈智勇.张秋凌,2004)。另据北京市流动儿童就学及心态状况调查课题组相关调查显示:78%的流动儿童喜欢和北京的小朋友一起玩,但出去玩或者购物时,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这是一种复杂心态的表现,可见“外来人口’’的身份已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北京市流动儿童就学及心态状况调查课题组,2006)。从农村到城市社会情境的转换,流动儿童随其父母生活在城市边缘,是处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外的“第三单元”人,与原有生活网络的隔断,新的生活环境、文化模式和群体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生活秩序,增加了流动儿童城市生活的不确定性和不一致性,流动儿童必然面临社会认同和社会融入的问题。1.2文献综述1.2.1流动儿童问题文献回顾城市流动儿童是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乡城人口流动大潮中所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随其父母生活在城市社会边缘,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流动儿章研究必须以中国现阶段特殊社会发展模式为基础。当前学术界对于流动儿章的研究关注更多的是他们的城市受教育、社会适应与融入、城市居民对其社会排斥等现实问题。1.2.1.1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美国流动儿童教育研究美国流动儿童是流动农业工人或流动渔民的子女,1960年爱德华·阿·莫若(EdwardR.Murrow)的《谦卑的收获》(HarvestofShame)揭开了美国流动儿章教育研究的序幕(Rumberger,2005)。在美国,流动学龄人口是一个规模庞大2 硕上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的人口群体。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统计,1-8年级的学生中,有1/3的学生至少发生一次转校。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在普查的前一年,全美有15%-18%的学龄人口发生了流动(BranzSpall,2004)。1、美国流动儿童开放、公平的义务教育政策。美国义务教育阶段对学区内学生一视同仁,即当地的公共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入学承担责任,公立学校在它的学区范围内,任何一个适龄孩子都可以无条件地去就读,迁徙流动到学区内的学龄儿童可以同当地学生一样享受同等的教育;此外美国设有特许学校和教育管理公司加强对公立民办学校的管理,保证包括流动儿童在内的学区内的适龄儿童接受同等教育,这是值得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借鉴的管理模式。2、美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完善的服务体系建设。美国国会于1961年批准成立流动儿童健康中心。1965年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法,其中第一部分承诺向特殊儿童提供特殊的教育帮扶。1966年第一部分经修改设订了流动儿童教育计划(MEP),以帮助各州为流动儿童造福。具体表现为:首先,在国家层面上,联邦经费提供正规学校教育以外的辅导和帮助,地方(州和学区)负责正规学校教育并负责调查统计本行政区域的流动儿童人数。其次,在社会层面上,不得非法雇佣流动儿童,加强平等意识宣传和教育,努力消除社会歧视。第三,学校必须按照流动儿童需求调查和服务计划设计服务方案,研究学生,创新教法,使流动儿童达到居住州提出的挑战性学业标准。第四,家长应该积极参与流动教育,为孩子提供入学和学习的机会(陈瑞丰,2006)。除此之外,美国为了便于对流动学生进行跟踪服务,美国于1995年建立了“迁移学生记录传递系统”(MigrantStudentRecordTransferSystem,MSRTS),这是一个由计算机处理的系统,其中收集有迁移学生的相关信息,包括学生家庭、迁移前就读学校、学生已掌握的技能、考试成绩、基本健康状况甚至免疫记录等信息,并不断调整个案和更新记录,这大大促进了流动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另外,针对流动儿童学生还实施了“孩章流动计划”(TheKidsMobilityProject)、“家庭帮助家庭计划"(FamiliesHelpingFamilies)、“走出校门计划"等措施从学区宣传、学校与家庭联络、家庭帮扶等方面加强对流动儿童学生的学习督辅(石人炳,2005)。美国为本国流动儿章教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以此来保障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完全实现和群体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我国城市流动儿童教育建立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服务体系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二)我国流动儿童教育研究1994年华耀龙发表于《天津教育》上的《招收流动人员子女入学》开启了流动儿童教育研究先河,1995年1月21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记者李建平的文章《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讨》,使得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国内对流动儿章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教育公平以及针对问题从制度层面(户籍制度、教育财政管理制度)提出对策等方面。l、流动儿童城市就学存在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达1.14亿,举家在外务工的劳动力人数达到2430万人,其中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卜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有643万人(范先佐,2005)。2003年11月6F1,《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在京公布的我国9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我国流动儿童失学率较高,达到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超龄”上学现象比较严重,不在学几童’童工”问题突出。回据相关调查显示:流动人口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在上学方面最大的烦恼中,48.9%的人认为是费用太高,32.096的人认为是孩子的户口不在本市影响继续升学,由此得知,教育收费和升学问题是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目前影响流动儿童受教育的主要问题(邹泓.屈智勇.张秋凌,2004)。这样使得流动儿童难以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存在严重的教育不公平、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2、流动儿童城市受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大部分学者认为:制度是造成流动儿童城市受教育问题存在的最重要因素,这些制度包括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过度分权等。(郭彩琴,2001;项继权,2005;范先佐,2007)进一步,大多数学者提到了户籍制度或因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孔祥智、顾洪明,2004;李蓓蓓,2004)此外,流动儿章教育费用依然是进城务工就业家庭最大的负担,过高的教育开支使得农民工难以承受并使他们的子女对进城上学望而却步。(范先佐,2007)3、解决流动儿童城市受教育问题的对策。一方面,从制度和长远层面上提出改革户籍制度与人口管理制度、打破教育二元结构和发展贫困地区教育、缩小地区差别的长远对策;(孙红玲,2001;范亮,2005)另一方面,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应当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加强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之间m我国流动儿童火学率高达9.3%.中国青年报,2003,11.64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的沟通协商,增强服务意识,强化管理职责;应当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同时发挥社会力量的补缺作用,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方式综合解决;还应高度重视农民工自身及其子女接收高等教育的问题,以确保普及高中教育阶段目标的实现(汪明,2004;李永道、林琳,2005)。另外还可以实行“义务教育券制度’’来解决流动儿童城市受教育财政体制分辖与其家庭流动性较强的问题,(王光华、刘永红,2008)总体上,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建立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为辅的多元办学体制,是目前解决流动儿童入学机会问题的最佳办法。新修订的于2006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章、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该法案的出台,在法律制度层面上保证了流动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与城市同辈群体平等的受教育权。1.2.1.2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他们这种适应性的障碍,相关研究都涉及到流动儿童对城市社会生活的喜爱与偏好,但同时又表现出对城市生活适应的困难和恐惧,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融入遇到了很大的认同障碍与惧怕心理的双重困境。段成荣认为从流动者个人的角度出发,流动的过程并不以流动者到达流入地而告结束。事实上,流动者要成为流入地真正的成员,还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流动者的社会适应过程。人口流动是流动者脱离原有的生活环境,进入新的生活环境并力图成为新环境正式成员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同思想、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乃至不同语言之间的矛盾、冲突、交流,最终达到融合的过程(段成荣,2003)。2003年,周皓、张宁在对北京行知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少年(从初-N高一)调查后发现:大部分流动儿童对流入地社区缺乏认同,对老家充满了依恋和难舍。(周皓、张宁,2003)。李柏宁等通过对广州1200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广州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总体处于良好发展水平,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适应问题与障碍。目前存在的城乡二元制度是流动儿章社会适应性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李柏宁、熊少严,2007)。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陈丽丽的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与他们的父母长期处于“边缘人’’的社会地位上,虽然很多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生活了很久,已经相当熟悉城市生活,但当问他们是哪里人时,很多孩子还是认为自己是“农村人”、“外地人”。农民工子女在心理上远远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形成了一种“边缘人’’的独特心态(陈丽丽,2007)。1.2.1.3对流动儿童社会排斥的研究社会排斥是流动儿童在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遭遇到的首要难题,这样两种不同群体在生活方式、经济收入与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必然会产生二者之间的区隔,相关文献阐述了这种城乡社会群体之间社会排斥的原因、类型和表现,尤其是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李斌教授认为:社会排斥主要是指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同益成为孤立无援的群体(李斌,2002)。潘泽泉教授认为社会排斥是一种过程而非一种状况,是在实践过程中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社会排斥既是流动人口情感性认知、认同性的区隔与游离以及资源占有处境内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社会政策和社会游戏规则外生的一个社会产品(潘泽泉,2004)。作为边缘群体的流动儿童群体中存在着三种社会排斥:制度排斥导致流动儿童在城市中无法得到与城市学生同等受教育权利,其基础教育面临着边缘化的问题;经济排斥导致流动儿童无法融入城市生活形态,形成边缘化的心态;文化排斥导致流动儿章形成边缘化的归属感,产生出更多的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以及对城市的敌对态度。(吴新慧,2004)2006年春,杭州塘北小学因招收农民工子女入学而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吴新慧、刘成斌,2007)有调查发现很多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学习期间,常遭到城市孩子的排斥。有的是明显有意的漫骂、羞辱、孤立,有的表现得较为含蓄或无意的疏远、冷淡(李荔,2004)。心理学研究表明,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极易导致两种不利结果:一是使儿章不自信,不与人交往:二是儿童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对周围的人产生敌意(武春玲,尹洁,刘莹,2006)。城市流动儿童是是文化上的混血儿,他们寄托在两个不同的群体之中,但又不完全属于任何一方,他们处于一种被隔离、被抛弃和被边缘化的情感状态中,其自我概念是矛盾的、不协调的,在他们的心中痛苦与憧憬并存,自卑与自强同在(吴新慧,2004)。6 硕七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2.1.4对现有流动儿童问题研究的小结上述文献,更多的是关注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中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适应融入方面的现状,更多的是教育学、人口学等对他们的就学宏观研究及心理学微观层面对他们个体社会适应、社会排斥方面的研究,将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群体来进行研究,站在流动儿童主体角度来认识整个城市社会,则没有太多的研究,也就是选择一个中观视角即群体视角,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任务,而社会认同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门,选择“社会认同’’这个“个体中的群体”视角来研究流动儿童群体城市适应、融入则无人太多涉及。1.2.2社会认同理论及其视角下的群体研究社会认同理论(socialidentitytheory)产生于解释群体间行为的种族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是指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歧视。群体内行为和群体间行为表现出了明显的种族中心主义色彩。∞二战后欧洲社会心理学家对其加以发展,主要用来探讨个体归属于群体、凝聚为群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心理机制,解释了各种集群现象而不是群体(group)现象,成为战后欧陆社会心理学家对世界社会心理学做出的最有意义的理论贡献,并被广泛应用于对各个社会群体的实证研究。1.2.2.1社会认同的理论研究(一)“认同’’和“社会认同”概念研究认同与社会认同是现代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最为流行的术语之一,它们直接涉及我是谁或我们是谁、我在哪里或我们在哪里的反思性理解。(周晓虹,2008)1、关于“认同"。从词源上讲,“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idem(即相同,thesame)。在哲学和逻辑学中,Identity就被译成“同一性",它既表示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也表示同一事物在时空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英文Identity一词具有一个非常基本的内涵,即指的是人们的身份,因此认同主要体现为“我是谁"或者“我们是谁"等人们确定身份的问题。。M.埃森克.心理学一一条整合的途径[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0.611—6217 硕上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最早由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车文博,1988)。并认为:认同是个体与一个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表现形式。后来,埃晕克森在弗洛伊德认同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他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发展的结构,有时它指一个人对其个体身份的自觉意识,有时指个体对其性格连续统一体的无意识追求,有时指自我综合的无言操作,有时则是指对某个群体的理想和特征的内心趋势,并进一步对认同(同一性)进行了解释和阐述,将同一性分为“自我同一性"和“集体同一性’’(卢文格,1989)。即社会学意义上的“自我认同"和“集体认同(社会认同)’’。2、认同的类型。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詹姆斯·S·科尔曼区分了以下几种认同即:对直系亲属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对雇主的认同、对主人的认同、对势力强大的征服者的认同、对社区的认同及法人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的认同。这里所谓的社会认同的含义,包括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J·科尔曼,1999)。曼纽尔·卡斯特从认同的起源和形式上将认同分为(1)合法性认同:由社会的支配性制度所引入,以扩展和合理化它们对社会行动者的支配;(2)抗拒性认同:由那些地位和环境被支配性逻辑所贬低或污蔑的行动者所拥有;(3)规划性认同:当社会行动者基于不管什么样的能到手的文化资料,而构建一种新的、重新界定其社会地位并因此寻求全面社会转型的认同。郭金山认为认同大体存在三种相对区别的取向:(1)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2)个体水平定向的认同;(3)集体水平定向的认同,即社会认同。①3、关于“社会认同”。简金斯认为,社会认同包括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前者是指群体认同,即群体成员在主观上所具有的群体归属感:后者是指社会分类,即社会对某一成员的群体归类和划分。可见,社会认同是群体认同和社会分类这两个过程互动的产物(何汇江,2003)。李友梅认为社会认同在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对于社会团体而言,是增强内聚力的必要条件。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李友梅,2007)。①郭金山,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心理科学进展,2003,028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对于以上不同学者对于“认同’’和“社会认同"的理解基本上都出于本学科的理解,但对认同的研究趋向于分为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部分,对于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关系,KayDeaux认为社会认同和个人认同不仅是可以清晰地区分的,更是相互依赖的。他指出,社会认同可以定义为个体所感知到并以其来表征的角色或类属。而个人认同则与个体所感受到的、足以描述他自己的这些行为的特质或形式有关。这些特征总是与一个或几个社会认同紧密相关的(Moya,1998)。目前学术界对“社会认同’’的定义,大家公认的是该理论的创始人Tajfel对社会认同下的定义: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Tajfel,1978)。(二)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社会认同理论的创始人Tajfel等采用“最低限度群体”范式(Mini—GroupParadigm)实验来验证这一理论现实的存在,在此实验中被试被任意地划分为两个群体,被试之间不进行面对面的社会互动。然后要求被试在匿名的一名内群体成员和一名外群体成员之间分配分数,这些分数代表小数额的钱。结果显示,被试不仅在分配时偏爱内群体成员,而且尽可能使内群体和外群体之间的差别最大化。最低限度群体范式的实验证明,在最小群体范式中,个体对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是产生群体行为的“最低条件",也就是说,即使把个体分配到一个简单、无意义的类别中去,也足以产生对所属自我所属群体的归属与偏向,即在一定意义上把自我归为此群体的一员;反观之,也揭示了群体与群体之间歧视与冲突的的最小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在此实验基础上Tajfel等人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Tajfel认为对社会认同的追求是群体问冲突和歧视的根源所在,即对属于某群体的意识会强烈的影响着我们的知觉、态度和行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是由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原则建立的(Tajfel,1982)。首先,社会分类的原则。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Turner进一步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对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补充,他认为人们会自动的将事物分门别类;因此在将他人分类时会自动的区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当人们进行分类时会将自我也纳入这一类别中,将符合内群体的特征赋予自我,这就是一个自我定型的过程。个体通过分类,往往将有利的资源分配给我方群体成员。9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其次,社会比较的原则。进行群体间的比较,个体容易夸大群体问的差异,而对群体内成员给予更积极的评价,即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认同所属的群体,从而满足群体成员依靠群体获得积极自尊的要求。最后,积极区分的原则或者称为社会认同的原则。个体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而突出某方面的特长。因此,在群体中个体自我激励的动机会使个体在群体比较的相关维度上表现的比其他成员更出色。个体过分热衷自己的群体,认为它比其他群体好,并且从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群体间的差异,这样就容易引起群体间的偏见、群体间的冲突和敌意。Tajfel和Turner的社会认同理论揭示了群际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社会认同理论首次把人际和群际行为进行了区分,并把认同在个体和群体层次上区分为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两种自我知觉水平。另外社会认同理论还对人际比较和群际比较,个体自尊和社会自尊进行了区分。社会认同理论把“社会的"理解为在群体关系背景之下的,认同是在群体关系中产生的,把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放在核心位置,从而更深刻的揭示了社会心理的实质。从农村到城市,流动儿章的生活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已经建立和形成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都要发生转变,必须要进行角色上的转换和继续社会化,这时他们与原来的交际圈、社会网络、同辈群体都已远离,成为“断乳式”儿章,所以在进入城市后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和认同困境。1.2.2.2社会认同理论视角下的群体研究自Tajfel开创了社会认同思维开始,包括他的学生在内的许多社会心理学者在欧洲、澳洲和美国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例如Kelly、Breinlinger、LiSS等人对女权主义者的研究(Kelly、Breinlinger,1996);Kelly、Simon对参加商业联盟群体、同性恋群体、老年人群体的研究(Kelly,1996:Simon,1998);Negy、Sidanius等对美国大学生种族认同问题的研究(Negy,2003:Sidanius,2004);Johnson对白种澳大利亚对于亚洲人的社会认同的研究(Johnson,2005)。国内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对各种群体进行的实证研究也颇为广泛,诸如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认同研究(邓治文、卿定文,2006)、对下岗工人群体的组织认同的研究(王彦斌,2005)、对北京基督新教群体同其他群体之间群体符号边界形成过程的研究(方文,2005)、对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认同分析(张娟、金10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娜,2007)、对北京中下阶层市民社会认同的分析(高雯蕾,2006)、对香港青少年在香港回归后对于“香港人"和“中国人”的社会认同调查(赵志裕、温静、谭俭邦,2005)、关于高职毕业生社会认同度的分析(余丽萍,2007)、针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认同分析(吕卫华,2007)等。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城乡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主要集中于“在城农民工’’和“失地农民"这两个群体:l、城市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王春光的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流入城市社会的新生代,因多数是从校门走出就直接进入城市而没有从事务农的经历,因而在目前制度环境下,既无法认同城市社会,又减弱了对农村社会的认同,既无法融入城市社会又难以回归到农村,容易形成“问题民工"(王春光,2001)。农民工该群体的社会认同状况表现为为:城乡差异大、目前仍为农民身份,至于将来更偏向于留在城市,但也基本处于举棋不定或趋于模糊状态。流动农民的城乡分类意识越强,越认为自己仍为农民身份,而越愿意将来留在城市生存和发展。如果流动农民在城市生活中对城乡差别认识越深刻,越意识到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存在巨大差异,那么在与城市居民进行某种比较时,越容易强化或再次确认自己仍是“农民"的意识,同时也产生了较强的愿望:改变自己居住地,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王毅杰、倪云鸽,2005)此外,城市农民工还存在交际圈子同质性高、组织认同低、乡土认同意识淡薄的现象,(包福存、张海军,2007)即在城市中对传统血缘、地缘关系的扩大和复制或社会关系的“内卷化",是与城市社会相分离,而不是与城市社会相融合(潘泽泉,2008)。总之,农民工群体存在严重的社会认同危机,农民工深刻地识别到自身与他人群体之间有形或无形的差异和边界,这种边界与差异又同时让民工群体严重地感受到了自身群体的不利地位和不公待遇(叶育登、胡记芳,2008)。2、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对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相关调查发现:多数失地农民对自己的身份持模糊态度,认为自己既不是城市市民也不是农民。并进一步分析得出,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与他们的城市身份认同成正相关关系,认同自己农民身份的比例则随着收入的降低而逐步提高,年龄大的失地农民对市民身份的认同程度就比较低,他们更不愿意成为“市民"(李斌、段兰英,2008)。失地农民被动市民化过程中存在身份、制度、经济和文化四方面的社会认同困境,对城市难以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杜红梅,2007)。 硕:仁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以上更多的是在社会认同视角下研究流动儿童的父辈的在城市适应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身份、制度、生活方式和价值文化等方面问题,而目前学术界对于城市流动儿童群体社会认同研究尚欠缺,马润生、尹书强通过对长沙某中学的调查发现流动儿章群体在城市社会适应和融入的过程中处于社会认同的危机困境之中(尹书强、马润生,2008),周斌认为流动儿童处于一种对城市积极认同与被城市所排斥的认同困境之中(周斌,2008),目前对于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问题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对于这个群体如何能动的认同城市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群体没有太多的发掘,这本身也是对流动儿童问题研究体系充实和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实践应用,可见对于流动儿童群体的社会认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拟选用社会认同理论来对流动儿童群体的城市社会适应、融入进行研究,也正是把一种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这个特殊的群体,发现这个群体城市社会认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发掘建构其城市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把社会心理放入具体的情境进行研究,正如英国学者罗斯·普尔所指出的,认同是一系列客观存在的社会实践与社会机构反映在人们内心之中的一种主观状态,要认识认同这种人们内心之中的主观状态,必须把人们存在于其中的客观世界联系起来(RossPoole,1999),突出社会心理的社会建构性,社会认同作为一种心理现实也是不断在具体的各种情境中被建构和形成的。1.3研究目的及意义1.3.1研究目的心理学是一门基于个体行为与反应的实验型学科,社会学是一门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研究社会的综合型学科,而社会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个人及其行动置于一定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下来进行观察和理解,心理学和社会学本身有着客观存在的交集,于是产生了社会心理学这样-f-]交叉学科,是一门着眼于个体却又适用于群体的学科。以往北美的社会心理学传统在于研究“在群体中的个体",而社会认同视角关注的则是“在个体中的群体”,也就是从“组成分子"到“整体”的逆于传统主流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角。“社会认同"作为一个特殊的研究视角,关注的正12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是个体中的社会群体这样一个中观层次,在简金斯看来,社会认同是人的社会性的具体体现。“社会认同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的一个特征或属性"(何汇江,2003)。社会认同乃是我们对关于“我们"是什么人和“他们’’是什么人的理解。可以说对于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研究是对于以往宏观和微观研究的一种调和。从流动儿童的主体地位出发,采用社会认同这样一种群体研究视角,研究流动儿童群体在城市社会情境中的建构社会认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从流动儿童所处的内外部社会情境分析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建构的各种因素,以促进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合,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1.3.2研究意义流动儿童是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处于边缘地位的一个特殊群体,特殊的社会身份地位和生活学习环境的转变必然造成个人认知上的混乱。E·埃里克森认为,人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某种心理问题,都要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特定社会要求作出反应。如果个人能够成功的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如果个人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出现“认同危机",会给以后的社会化进程留下隐患。在埃里克森看来,人在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注意外界并与外界相互作用的需要,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形成的,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同危机”贯穿始终,①而对于青少年时期的城市流动儿童来说,他们所面临的心理社会任务就是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他们必然会对自我进行重新确认、定位,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个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个体在特定条件下通过自我整合实现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流动儿童进入城市社会,并不以到达城市而作为其流动过程的结束,流动儿童这一暂时称谓也是以他们来到城市为开端的,他们要真正的融入城市社会、被城市社会群体所接纳,需要很长一个过程。这同时也是一个不同思想文化、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人群的互动过程,作为流动儿童个体进入城市,首要的心理任务就是确定“我是谁",为自我个体心理找到一个归属,而社会认同的成功建构对于个人融入社会生活,维护个人的本体性安全,防止本体性焦虑,确立生活和道德的方向感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泰勒在论述认同的意义时说,认∞ErikHomburgerErikson,childhoodandsociety,Norton,NewYork,1985. 硕:L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同与道德方向感具有本质的联系,“知道你是谁,就是在道德空间中有方向感:在道德空间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是好的或坏的,什么值得做,什么不值得做,什么是对你有意义的和重要的,以及什么是浅薄的和次要的"。①所以,一方面,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研究对于这个特殊群体更好的适应、融入城市社会,顺利进行社会化进程,对城市产生归属感、认同感以及防止本体性焦虑、促进城乡群体之间融合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本研究将西方社会认同理论应用于转型中的中国,用社会认同理论解释流动儿童群体的城市适应、融入状况,进一步丰富了流动人口研究的知识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泰勒,C.自我的根源:现代认f川的彤成.韩震等译.北京:译林fl;版社,2001.3814 硕上学位论文第二章研究设计2.1研究假设2.1.1研究假设第二章研究设计从以往流动儿章城市社会适应、融入研究来看,流动儿童对城市社会环境、群体存在着一定的适应、融入困境。一般来说,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生活、学习之前都有着对城市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待。但真正进入城市环境后,理想和现实有着莫大的差异,这使得流动儿童极易产生社会认同上的混乱困境。本文拟结合社会认同理论提出以下假设:l、流动儿童家庭、自身因素作为内部因素影响着流动儿章城市社会认同。从流动儿童家庭收入、父母职业地位、家庭城市居住稳定性、父母文化程度、流动儿童自身因素等内部因素分析其对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产生的影响。2、城市群体对流动儿章的社会排斥甚至歧视作为外部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影响着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认同。以往研究城市群体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可看做是一种对流动儿童消极的社会认同,这种来自流动儿童外群体的外部和结构性的因素对流动儿童建构社会认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1.2核心概念及变量操作化2.1.2.1核心概念(1)“流动儿童"关于“儿童”年龄的界定,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规定是0~18岁,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是O~18岁,医学界以0~14岁的儿章为儿科的研究对象,中国的儿童组织少先队的队员年龄在14岁以下,而共青团员的入团年龄为14岁以上。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研究设计根据1998年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所谓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岁(或7至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或称作“流动人口子女"。段成荣将流动儿童定义为流动人口中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人口(段成荣,2004)。本文将流动儿童定义为:户籍在农村,年龄在6-14周岁,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后随父母迁入城市并正在城市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尚未取得城镇户口的在城务工农民工子女。(2)“社会认同"从社会认同给予群体成员意义属性的功能角度来定义,社会认同理论的发起者Tajfel将社会认同界定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Tajfel,1978)从建构社会认同的角度出发,著名社会学家A·吉登斯将社会认同界定为:别人赋予某个人的属性,基本上可被看作是表明一个人是谁的标志,同时社会认同也将该人与具有相同属性的其他人联系起来。(A·吉登斯,2003)从社会认同所具备的社会功能角度定义,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友梅认为社会认同在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对于社会团体而言,是增强内聚力的必要条件。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李友梅,2007)本文将“社会认同”界定为:区分“我们"和“他们’’的一种集体标签性的社会心理群体概念,它是群际互动过程中群体成员个体具有的所属群体心理,某一群体对互动方的其他一个或几个群体及其生活方式、环境产生认可与归属的情感体验过程。(3)“社会分类”社会分类的概念源于挪威人类学家F.巴斯(FredrikBarth)提出的族群边界理论,族群通过行动者的认同和归属来分类,族群是通过自己的归属和排斥“陌生人’’策略来维持这种社会分类的,属于某一个群体意味着扮演一种特定的人,拥有这种身份便意味着用与这种身份相关联的标准进行自我判断和被他人判断,各个群体又通过使用各不相同的标志和记号相互区别,以此划丌彼此的界限(潘泽泉,2007)。Turner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theory),对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补充,他认为人们会自动地将事物分16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研究设计门别类;因此在将他人分类时会自动地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当人们进行分类时会将自我也纳入这一类别中,将符合内群体的特征赋予自我,这就是一个自我定型的过程。个体通过分类,往往将有利的资源分配给我方群体成员。本文所指社会分类是个体按照不同特征将自己归为某群体类型,认同于该群体,成为群体一员,并区分出内外群体同其他类别群体成员相区分的一个过程。(4)“社会比较"在社会认同理论看来,社会比较(socialcomparison)是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历程,因为有比较,有些群体才得到正面评价,有些则得到消极评价。社会比较即把自己的处境和地位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按照1954年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社会比较分为平行比较、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社会比较使社会分类过程的意义更明显,这样使积极区分的原则起作用,而积极区分满足了个体获得积极自尊的需要。群体问比较通过积极区分原则使个体寻求积极的自我评价的需要得到满足。(张莹瑞、佐斌,2006)本文将社会比较界定为:以外群体成员某些方面的特征为参照比较对象,从而在比较过程中区分出强弱的过程。2.1.2.2变量操作化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变量设计如下:l、因变量: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即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认同,将其具体操作化为流动儿童的社会分类(身份认同)、对城市生活方式偏好、对自我身份态度、城市定居意愿、语言认同、与城市群体互动、城市社区参与。2、自变量:(1)流动儿童家庭及自身因素。具体操作化为:流动儿童家长职业、家庭月收入、家长文化程度、家庭住所搬迁频率、流动儿章性别、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时间长短。(2)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结构性因素或外部因素,这里主要是指城市群体对流动儿章群体的社会排斥。2.1.3研究内容及思路2.1.3.1研究内容17 硕上学位论文第二章研究设计基于上述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流动儿童群体的社会认同过程状况、存在问题与困境及流动儿童群体社会认同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本文从社会认同理论的三个阶段过程即社会分类、社会比较、社会认同出发分析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融入过程中对于社会分类的身份认同、与城市群体间的区分、自我身份认知态度、经济和教育层面上与城市同辈群体的比较、对城市生活方式、环境、语言和群体的认同过程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从流动儿童所处的内外部社会情境来分析影响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认同的因素,并试着提出建设性的对策。2.1.3.2研究思路社会认同理论是关于群际行为心理的学说,而“社会认同”心理的建构正是在群体间互动中产生的,由此互动而产生了群体中个体成员的类别化、区分和认同的心理认知,也就是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建构和形成了社会认同这种社会心理现实,J下如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所指出的,“一个族群的成员身份,是一种社会定义,是成员的自我认定和其他族群对之认定这两者的相互作用",即“我群"和“他群”意识的产生(马戎,2004)。同时,社会认同也分为消极的社会认同和积极的社会认同,以往研究中的城市社会群体对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种种社会排斥甚至歧视,我们可以看做是城市社会群体对外来群体的一种消极的社会认同,作为一种结构性或外部因素而存在。本文由社会认同理论出发,并突出社会认同心理的建构性,将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认同过程操作化为各个方面的变量,探求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认同过程中存在的社会认同问题及困境,从流动儿章所处的内外部社会情境出发分析影响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认同的各种因素。2.2研究方法2.2.1研究对象和调查地点的选取本文选取进城农村务工人员的子女即城市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根据已有的资料,采取主观判断法选择了长沙市两所中学,长沙作为湖南省会,经济比较发达,外来务工人员较多,而学校又是流动儿章最为集中的18 硕上学位论文第二章研究设计地方。长沙市k中学和长沙市F中学,两所学校办学水平差异鲜明,k中学创建于1957年,是一所省级示范学校,教学成绩显著,拥有初中、高中六个教学级部,学生3200余人,各班均有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分布,本文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其初中部插班的流动儿童,每班约有5-10人;F中学相对K中学来说,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较差一些,全校600余人,分为小学和初中两个教学级部,各个班级流动儿童的分布约为8-10人,F中学我们侧重调查小学就读的城市流动儿童,这两所学校具有调查的代表性和层次性。2.2.2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主,结合社会调查,辅以文献查阅和访谈法,具体如下所述:1、文献法。通过图书馆(中南大学图书馆、中南大学社会学系资料室等)、中国学术期刊网等学术资源查阅关于城市流动儿章及社会认同的各种文献资料,了解这个群体的生活、学习状况,设计访谈大纲,为建立分析框架奠定基础。2、访谈法。深度访谈是本研究运用的主要调查研究方法之一,在F中学和K中学教务部门和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随机抽取25名插班流动儿童进行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调查,并在流动儿童帮助下与其父母取得联系,访谈5位在长农民工。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充实,为本文写作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3、问卷法。设计“流动儿童问卷”,样本总量计划为120份。儿童问卷由流动儿奄带回家中以家庭作业形式完成。4、资料统计分析。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录入统计,用频数、交互等分析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实证分析。2.2.3样本的选取1、调查样本本次调查基于2008年4月份对K中学和F中学120名在校流动儿童的随机抽样结果,共回收问卷105份,废卷3份,为了便于统计上的计算,从总体调查调查问卷中剔除2份填答错误较多问卷,从而问卷总数为100份。其中从性别构19 硕上学位论文第二章研究设计成来看,男性流动儿童学生40人,女性流动儿童学生60人;从年级区分来看,初中学生35人,小学学生65人;从来长时间来看,O一1年为18人,1-2年为34人,2—3年以上为25人,3年以上为23人。大部分被调查对象来长沙在3年以内。麦2:!调查搓奎皇塞丝迦时间盆查塞米拯吐I团佥盔合计Q:!(生)!:2(生)2:三(生)3生丛土男61413740(40%)女1220121660(60%)金让!墨(!墨丝2三生(三生丝2至5丝墨经)2三(2兰丝21鲤(!QQ竖)2、访谈样本访谈在校流动儿章学生25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0人;访谈流动儿童家长5人。 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分析第三章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分析社会认同本身是一个心理建构过程,本章将从社会认同理论的三个阶段即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社会认同来对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认同过程及状况进行分析,这三个部分具有认同进程和顺序上的连续性,从这三个部分进行分析能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及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和困境。3.1流动儿童群体社会分类过程对流动儿章的社会分类的分析,既涉及到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也涉及到流动儿章群体与城市社会群体尤其是与城市同辈群体之间的类别化区分甚至对立,同时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也影响到对外群体的认同,主要涉及到流动儿童对自我身份认知态度即是否愿意在城市外群体面前提及自我农村人身份及经历。3.1.1身份认同过程以往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自我归类的调查研究表明往往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将自己归类为城市人,二是将自己归类为农村人,三是将自己归类为处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边缘人。第三种归类模式占据绝大多数比例(高海燕,2005),那么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即流动儿童是不是对自我身份也有这样的认同态度呢?麦墨二!逋动』b童塞俭丛圃丛迅盆盘一麴麴直熬亘盆E终墨过亘坌£终已经是一个城市人4545.0还是一个农村人1414.059.0说不清没有感觉4141.0100.0望让!QQ!QQ:Q一.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流动儿童群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不同于他们的父辈,很少流动儿童把自己看做是农村人,而已经把自己看做是一个城市人的占有比例几近一半,另一种现象是对自我身份“说不清,没有感觉”,出现了自我身2l 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分析份认同的混乱,也就是心理学上的“自我同一性混乱’’状况,Long和Spears的研究提出:一个人如果是拥有低的公共集体自尊和高的个人自尊,他就很有可能面临社会归类的威胁。因为低集体自尊代表了一个人属于一个群体,而这个群体并不被他人认可为有价值(Branscombe,1999)。我们通过以下几个个案访谈来倾听一下流动儿童对自我身份的看法:(个案一,K中学初二男生)问:你现在认为自己已经是长沙人了吗?答:不是。问:来长沙三四年了,还不是长沙人吗?答:不是,户口不在这里,也不是在这出生的。(个案二,K中学初一女生)问:你来长沙两年了,你父母早就来了,你现在是不是把自己看成和长沙人一样了呢?答:我没这种感觉,因为别人并没有把我看成是长沙人,还是把我们看成是外地人。问:城里人把你看成是外地人,你怎么想的?答:还能怎么想,本来就是外地人嘛,也没什么,像现在,说不定什么时候还要回老家问:还不是长沙人吗,在这都住两年了?答:其实在这只要能把户口从老家转过来就行了。(个案三,F中学五年级女生)问:你现在觉得自己是一个城里人了吗?答:不太清楚,说是吧,我和爸爸妈妈的户口都在常德老家呢,也说不定我爸爸盖完那栋楼我们又回老家了;说不是吧,现在我和爸爸妈妈住在城里,和老家的小伙伴比,我也算半个城里人吧。从以上三个个个案的访谈中得知,流动儿童作为“二代移民”虽在城市中生活了多年,但是当别人问及他们社会身份分类时,他们中的很多还是把习惯把自己看做是原家乡所在地方的人,缺乏对现在所处城市的社会身份认同,与此同时表现出身份认同上混乱,不能为自己城市社会中准确的进行身份分类。3.1.2与城市儿童群体的类别化过程 硕上学位论文第三章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分析流动儿童作为个体分别进入城市大环境,而在学校他们又以个体的形式形成一个“流动儿童群体”,城市、农村这两幅巨大的标签为城乡儿章群体一定意义上的区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即:“农村儿童群体"与“城市儿童群体"的区分与对立。48%的被调查对象否定了这种对立形式的存在,而只有15%的被调查流动儿童肯定了这种群体问对立的存在,但这也证实了城乡儿童群体区分与对立这一社会事实。(个案三,F中学五年级女生)K中学在长沙也算是一所不错的学校,来这里上学的农村学生也有一部分,但城市学生毕竟是占了绝大多数。听我一个老乡说,学校里有一部分城里的学生经常仗着人多、离家近而欺负那些转学过来的农村学生,经常在校门口堵着,转学过来的许多农村学生也组成了各种各样的“帮派”,像我听说过的“邵阳帮”“常德派”等,也是怕再遭城里学生欺负,有的时候也能看到许多学生一帮一伙的走在放学的路上。(个案四,F中学初一男生)不太清楚,倒是没听说过。不过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经常见到好多城市里的学生围着一个孩子,也不打他,只是围着他、吓唬他,我看着可能是一群城里的孩子欺负一个乡下来的学生。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章之间的群体区分是存在的,两个群体间的冲突也是存在的,流动儿章在融入和认同城市社会环境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群体阻力,这首先来自城市同辈群体这样一个外群体的抵制与排斥。3.1.3流动儿童对自我身份认知态度流动儿童对于自我过去的农村经历是否愿意告诉城市其他群体,在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大多数被调查流动儿章已经淡化了对农村经历的忌讳,68%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没有考虑”。但与此同时仍有32%的流动儿童有意识的在城市群体尤其是城市同辈群体面前避忌过去的经历。为了更好的融入外群体,或者说为了不引起外群体的歧视和偏见,只要没有被直接问及自己的身份和过去的生活、学习经历,流动儿章不会主动告诉他人自己的真实身份,因为他们觉得如果自己主动说了,就会让别人看不起,正如有些流动儿童谈到的:(个案五,K中学初一女生)我跟爸妈来城里之前就听说城里人看不起农村人,把农村到城里的人叫作“乡下人”“乡巴佬”,刚来到这个学校时,我很少说话, 硕七学位论文第三章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分析也怕别的同学知道我是从农村转学过来的,后来和城里的同学陧慢熟悉了,有几个非常好的朋友,但我也不告诉他们自己是从农村来的,他们问的时候,我就说自己是从湘潭市F_--个学校转过来的,反正他们也不知道,我怕他们知道我是从农村转学过来的后再也不和我一起玩了,以后看不起了,所以,我一般很少讲自己以前的事情。从以上个案访谈中流露出了农民群体内化了的“二等公民”自卑心理在“二代移民"流动儿童群体中的承继后果,“他们是城里人,我们只是乡下人,他们各方面比我们要强"这是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所带来的社会心理后续效应,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不愿意让别人尤其是自己在城市中的同龄伙伴知道自己的农村经历,在流动儿童个体心理当中有着一种自卑的“二等公民”认知,有意识的在城市同伴面前隐瞒过去的经历,从内心深处把自身把自己所属的流动儿章群体和城市同辈群体看做两个不同世界的内外群体。总之,从以上“流动儿童社会分类"的分析情况来看,社会成员的社会分类具有明显的社会建构性,即自我分类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解释才有意义,自我分类在选择参照体系的时候,必须在某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中进行。也就是说自我概念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是不同的,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也有不同的意义。流动儿童处于从乡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巨大环境转变过程中,其更多的对城市社会的认同是来自父辈即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所遭遇到的,在“二代移民"群体中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表现出社会身份认同的混乱困境和对自我自我农村身份和经历在城市群体前的避忌。3.2流动儿童群体社会比较过程社会比较使得社会分类的意义更加明显,个体通过所属群体与其他群体的社会比较来获得自尊的满足。群体间差异导致流动儿童的社会比较,流动儿童从群际视角,寻找与城市群体问的差异,进而获得自我评价。作为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流动儿童而言,城市同辈群体是与流动儿童最相仿的城市社会群体,也是流动儿童群体最容易作为比较的参照群体。3.2.1经济层面上的比较24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三章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分析中国农业部长孙政才在今年8月29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报告时说,虽然近年来是中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几年,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大的一年,收入比达3.33:1,绝对差距达9646元人民币。当流动儿童随其父母以微薄的经济基础进入城市后,首先面对的是城乡之间消费巨大差别所带来的生活成本的增加,这无疑会增加流动家庭的生存负担,流动儿童在城市社区、学校最容易和同辈群体进行各方面的比较,如下表所示:麦圣=呈一经进屋耍』速麴』L童曼缝直』L童数出筮一麴达.直堑亘公£终仝塞亘盆出整比自己零花钱多8832.288.0吃的、穿的比自己强8731.987.0家庭收入比自己家多8531.185.O其他134.813.O望让至Z墨!QQ:Q窒Z圣87%被调查流动儿童认为城市儿童吃、穿、用方面,85%的认为家庭收入方面都要比自己强,表现出经济层面上与城市儿童群体比较的劣势,当然,城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与城乡居民间社会保障层次上的差异都使得流动儿童所在的家庭毋容置疑的在与城市居民家庭的比较中处于劣势。(个案六,K中学初二男生)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感觉不像现在花钱这么厉害,原来什么米、菜、水都不要花钱,住的房子更别说,现在不同了,来到城里干什么都要花钱,我自己感觉在钱上也有很大的压力,看到父母上班挺辛苦的,我都不好意思开口要钱,尤其是现在在城里读书,每学期的花费都很大,我家又没钱,挺难的。班上许多城里的同学都用文曲星、复读机来学英语,我什么都没有,吃的、穿的更不用比了,我跟人家城里的同学差远了,有时同学请我吃饭,但我没有多余的钱请人家,所以感觉很没有面子,在这里上学很压抑。上学期,几个城里的同学在一起聚会也邀请我了,但我没钱,所以也没去,后来他们就很少理我了.。流动儿童在与城市同辈群体的比较中获得的是较为消极的自我评价,他们没有在群体问的比较中获得个体自尊和集体自尊,更为深刻的是经济层面上的比较使得他们更加认同于自己所属的城市流动群体而与城市群体隔离。面对在与城市群体比较中所遭遇到的困境,流动儿章群体也会采取各种不同的策略柬应对,J下如社会认同理论所认为的: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 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流动儿章的社会认同过程分析产生认同,并产主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有利比较: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取各种行动策略来提高自尊(Tafel,1986),通常采取的策略有:(1)回避策略:这是个体趋利避害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策略,个体在比较过程处于劣势,出于对自我自尊的保护,通常会选择回避也就是中途退出的策略。(个案七,F中学六年级女生)我发现班里那些长沙的孩子都瞧不起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学生,认为他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我们就不应该来,他们吃的、穿的都是名牌,身上什么手机、MP3样样俱全,而他们的父母有的天天车接车送,零花钱随便花,我爸妈可没有他们父母那么有钱,天天就是给人家搬家、打扫卫生,也挣不多少钱,我也不想让城里的同学知道这些,他们肯定会嘲笑我,班上一般有什么活动我也不参加,也没钱报辅导班、请家教,有的时候确实觉得比人家城里的学生低那么一点点,不过一般我很少和他们打交道。(2)补偿策略,即通过关注自我所属群体所具有的积极方面,来抵消自身在与城市群体比较过程中自尊所遭受到的威胁。(个案八,K中学初三男生)城市里的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送他们去上学,不是开着捷达,就是开着本田,我们的爸爸妈妈只能骑着自行车送我们去上学,从那时候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我也相信我们这些来自乡下的孩子一定比城里的孩子强,金钱不是什么都能买来的,一个人只要坚持去做好一件事,我相信就会取得成功的,我也相信我们这些乡下来的孩子不会输给那些城市孩子的,电视上不也经常说一句话吗?:“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个案九,F中学六年级女生)我不能和城里的同学比吃穿,但是,我可以和他们比学习。我爸爸妈妈来到长沙打工,挣钱也不多,但是我们一家过的挺快乐的,我家不富裕,我们不像长沙同学家里有车、有房,吃的、穿的全是名牌的。但是我比他们自立,有些事我自己就能处理,我自己要有志气,不能像城里的同学一样,有点什么事都是父母给办了,遇到一点困难就不行了。虽然跟城里的同学我们是没法比,但是比起老家的那些同学来我们现在的条件那可就好多了,在楼房里上学、学校里什么样的设施都有,干什么都很方便,好多好玩的地方,也不用到稻田里去插秧、收稻子了,原来在老家种的庄稼连自己吃都不够,父母现在城里打工,我也跟来了,生活比在老家好的多了.在上面的访谈资料中可以看出,流动儿章在与城市同辈群体上行比较的过程26 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分析中明显的自我感知处于绝对的劣势,出于对自我所属群体的认同和对自尊的保护与提升,流动儿童也会采取回避、补偿及下行比较的方法来提高自尊和正向评价。3.2.2教育投入方面的比较在所调查的流动儿童中有52%认为城市学生比自己学习好,而73%被调查的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则不是太好。(个案十,K中学初二男生)班里每次考试前几名都是原来就在这个学校的城里学生,尤其是女生,每次考试都前五名。我本来就基础差,学习在班里处于中下水平了,原来在老家学的和在这里学的不太一样,也可能是刚来的原因吧。与此同时,有一部分流动儿章也谈及了和城市同辈群体在学习客观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个案十一,F中学初一女生)我原来在老家上学时学习还可以,来到F中后,也就中游水平了。听我几个城里的朋友说,城里的学生一到周末都请家教、请一些大学生给他们辅导,还有研究生家教呢,一小时好几十块,我家可请不起,能上学就不错了。另外,城里学生家长学历都挺高的,我们这初中题目我同学他爸妈都能做的了。我爸妈可做不出来这题,再说他们也没时间.后来,我一想:怪不得他们次次考试考的都这么好,原来是在课后“大补”了。(说后,忍不住自己笑了)。流动儿童认识到在学习客观条件方面与城市学生的差距,在比较的同时表现出更多的无奈,家庭客观条件的限制,父母收入的微薄、城市生存成本的高昂使得流动儿童群体在城市同辈群体的比较中明显处于劣势。在为孩子辅导功课方面,50%的流动家庭家长为流动儿童经常或有时进行辅导;在为孩子请家教或报辅导班方面,而多达50%的流动家庭很少或从来没有为流动儿童做过这方面的辅导。(个案十二,K中学初一女生)学校老师经常向我们宣传一些英语辅导班的情况,还让我们如果有条件最好请个家教,我也想像城里同学那样在课外多补补课,但是我家里的状况根本不允许我报班或请家教,我学习还可以,家里没钱也没什么办法,只有自己好好学、认真听老师讲课,不懂的多问问老师和学习好的同学,自己课下里再多花点功夫就差不多了,和城里的同学比这个那就太不实际了。27 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分析(个案十三,K中学初二女生父亲)谈某:“现在孩子上初中了,他们的书大部分我已经看不懂了,更别说做题了,我和孩子他妈妈都只上到初一,有的时候孩子题做不出来看着干着急,可是又能怎么办。想给他请个家教了,可是一小时就是三四十块,顶我一天挣的了,我们还得吃饭呢,请不起啊!”。更多的流动儿童表现出来的是对家长及家庭客观条件的理解,家长表现出更多的对现实的无奈。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当弱势群体成员发现自己所属社会群体在声望、权势、富有程度上都比不上其他强势群体时,为了维护自尊,会采用多种应对策略,包括模仿强势群体成员的行为,提升、凸显自己所属群体比强势群体优越的地方,或离弃所属群体,改为认同强势群体(Hogg,1988)。但现实中户籍身份准入制度的限制、家庭经济条件的有限等客观因素使得流动儿章无法打破这种群体间的区分,而更多的是认同于自己所属的群体。从上述流动儿童与城市同辈群体在经济层面和教育投入的社会比较心理过程中发现,流动儿童更多的是处于比较中的劣势地位,同时流动儿章也会采取各种策略来弥补比较中劣势自尊,但这种基于家庭各方面条件的社会比较使得流动儿章群体更多的表现出对现实条件的无奈。3.3流动儿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过程流动儿童适应、融入城市生活,并最终从主观心理上认同城市生活,这里面既包括对城市生活方式、语言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城市群体的认同。3.3.1对城市生活方式及环境的认同1、城乡生活方式偏好对比对于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的农村生活相比70%的被调查流动儿童表示喜欢城市生活方式,对于现在的生活方式表示了更多的积极认同。(个案十四,K中学初一男生)问:现在来到城市了,感觉和原来在老家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吗?答:城里挺繁华的,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卖的,但东西也挺贵的,生活比较方便,想买什么到超市就能买到,不像原来老家买点东西还要跑好远的路。我挺喜欢城市的,要不前年说什么也要跟爸妈来到城市一块住呢。” 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分析(个案十五,F中学五年级男生)问:你感觉现在的城市生活比原来在农村老家生活各方面都好吗?答:干什么倒是挺方便的,要什么有什么,但是要很多钱。城里感觉人太多了,车也太多。走路都不方便,环境也不好,我们家后面的工地整天的砸地基、要不就是搞装修,乱死了,晚上吵的我有时都睡不着觉。我想回老家了,那里人少、安静,适合生活。”对于现在城市生活方式与以前农村老家生活方式的对比,流动儿童对于现在的城市生活方式给予更多的积极认同,如生活方便、热闹,但同时与原来的生活环境相比,也表示出了环境差、生活成本高等消极认同,处于一种两难的认同困境中。2、在城市长期定居的意愿在调查中发现:有80%的流动儿童存在长沙长期定居的意愿,20%的流动儿童并不想在长沙长期居住下来,总体上表现出对整个城市社会生活的认同与向往,但从具体的访谈过程中许多流动儿童也表露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心理。(个案十六,K中学初二男生)问:你打算在长沙长期住下来吗?答:当然想了,在长沙生活很方便,人多挺热闹的,买什么都很方便。我太想在这有自己房子了。可是,我觉得至少现在还挺困难的,我现在和爸爸妈妈连个固定的住处都没有,有的时候还整天查暂住证。长沙的高楼倒是不少,买不起啊。没有长沙户I=1,在城市里又不认识熟人,很难在这落脚扎根。父母现在都没有固定的工作,估计干两年后,就都回家了,家里还有地,我也跟着回去了,毕竟小的时候在农村长大的。城市里干什么都要花钱起码在农村老家不需要这样米菜什么的都不要钱在城里花钱太多了太贵了。以上话语中,家庭收入的短缺、城市社会资本的缺乏和父母工作的不稳定等现实性因素的限制使得自己不得不放弃最初来城市前的美好愿望,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流动儿童在心理和行为层面上很难融入和认同整个城市环境,流动儿童个体对城市生活积极的向往和认同但是由于家庭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无法真J下的实现自己在城市生活的理想,这使得流动儿童陷入了一种社会认同矛盾困境之中。3、对所在学校的认同度从农村学校来到城市学校,各方面对流动儿章来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以29 硕上学位论文第三章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分析前的学校相比,流动儿童是怎样看待城市就读学校环境的呢?60%的被调查儿童表示喜欢现在就读的城市学校,20%的不喜欢在读学校,其余20%没有自己的认同态度。总体来说,流动儿章对城市在读学校表现出较高的积极认同态度。(个案十七,F中学初一女生)问:现在的学校和原来相比,感觉有什么变化吗?答:现在的学校比原来在老家的学校大多了,而且是楼房,还有图书馆、塑胶操场,挺宽敞的,老师上课比原来的也强多了。学校也经常举行各种活动,挺有意思的,我挺喜欢现在的学校的,在这里面学到了很多以前老家学校学不到、看不到的东西。麦墨二圣:堂撞组终适塾笪叁量廑::盆蚯一麴达直堑亘佥出堑星麴亘坌出基本每次都参加3535.0参与过几次3333.068.0从未参与过3232.0100.0簋让一.!QQ!QQ:Q.68%的被调查者都有过参与学校集体活动的经历,表现出对就读学校活动的热衷,32%的则表示对集体活动“从未参与过”集体活动,大部分被调查对象表示喜欢现在在读的城市学校,也很满意学校的各方面硬件设施,对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通过与原来就读学校的比较表现出对现就读的城市学校较高的认同度。4、对城市社区的认同城市社会作为一个系统,其存在和秩序的维持需要满足一些特定的基本需求。流动人口的邻早交往、社区参与等基本需求正是城市社会系统所应该设法满足的,这是流动人口群体整合于城市社会系统并实现城市社会系统平衡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3%的流动儿童都随其父母居住在从城市居民那里租赁来的城市社区中,这也是这个群体课余所处时间最长的处所,作为城市社会缩影的城市社区是流动儿童了解、认识城市环境,培养认同感、归属感的最重要场所,但现实情况如何呢?①栗忠强.都市村庄流动人口社区认同状况及成因分析.郑州轻j1: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30 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分析(个案十八,K中学初二男生)问:你觉得你现在和父母所住的小区怎么样7答:一般吧,小区挺安静的,绿化各方面搞的都不错。还有很多健身设施,但是我从来没用过。我也从没和小区里的其他人说过话,城市人人与人之间就是很冷漠的,不像在农村老家,大家都认识。小区的人很生的,每天我都待在家里很少出门。(个案十九,F中学六年级男生)问:你把现在所住的小区当作自己的家吗?答:没有,我们家那小房子挺贵的,本来就是租的城里人的,也不是我家的,还那么小,只够睡觉、吃饭的地方。我也没把这里当作我的家,我真正的家在农村,我和父母只是暂时住在这。过几个月说不定又搬家了,哪里有便宜的房子我就跟着爸妈去。在调查中发现,仅有45%的流动儿童会积极参与住所周边社区的活动,多达55%的流动儿童则不会去参与社区活动。(个案二十,F中学初一女生)我不太关注这个事,小区内有什么事也和我家没什么关系,小区内的居委会我都不知道在哪,有什么活动我听说都是挨家挨户的去问的、去邀请的,我家居委会的人从来没来过。不过,我爸妈也没时间,我们家在一个小区也住不多长时间,过段时间又搬家了。流动儿童并没有把现在居住的城市社区看做自己在城市中的家,缺少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更没有“城市主人翁"的意识,表现出对所处城市社区极大的冷漠与疏离,他们只把社区看做是自己和父母栖身的暂时住所,把自己看做城市社区生活的匆匆过客,缺少对城市社区的积极融入与参与。3.3.2语言上的认同过程本文所研究的调查对象都是在农村老家生活过一段时间才来城市的流动儿童,所以,由于环境的影响,他们说话大多带着浓重的乡音。外来流动儿童对于长沙话的理解程度,29%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很难听懂,只有4096的表示基本上能听懂,困于和城市群体交流的障碍,语言交流上的障碍使得流动儿章很少和别人交流,交流的范围仅限于自己的老乡圈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形成了以语言交流为界限的文化区隔,语言交流上的障碍同样也妨碍着流动儿章对城市整体文化氛 硕:}学位论文第三章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分析围的认同与接受。同时,也限制了他们与城市同辈群体之间的交流空间,使得两个群体间的隔膜同益加深。(个案二十,F中学初一女生)来长沙时间不长,原来在老家,都是说家乡话的,包括老师上课都说本地话,所以,也没怎么学过普通话,只是在电视上经常听。没办法,自己普通话说的不好,跟其他同学说话感觉很别扭,尤其他们城里的同学,都说普通话,那次我把“240”硬说成了“乐百氏”,城里的同学哈哈的围着我大笑,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和很多人一起说笑了,更不愿被老师提问了,恐怕自己说错说出了笑话,被他们笑话。课下里,我只跟我的几个老乡说说话,我们说话都听得懂,所以只有跟他们说话的时候才感觉到比较痛快。语言,作为文化的最直接表现,就成了文化抗拒的战壕、自我控制的最后壁垒,以及可确认意义的避难所⋯用共同体的语言说出来的第一个字是we(我们),第二个字是US(“我们’’),不幸的是,第三个字才是them(他们)。∞语言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最外显的表现形式,不同语言,当然包括乡土地方语言之间的碰撞也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冲击,流动儿童在适应城市语言氛围的过程中遭遇到很大的障碍,这也使得他们困于与城市群体进行交流,互动的频度、深度更是微小,而认同正是在互动中相互建构的,语言交流中的“他们"和“我们”群体间的区隔划分也日趋形成。3.3.3对城市社会群体的认同1、对市民的认同度(1)市民是城市社会生活的主体,流动儿童作为外来群体对于这个东道主群体持什么样的看法呢?麦3—4对城直居民的丛回迁价怼直基的丛回廑麴达直敦亘盆E终仝塞亘筮E终穿戴整洁、举止文明、素质高7043.870.0很势力,看不起农村人5635.056.0和农村人没太大差别2012.520.0其他148.714.0望进!鱼Q!QQ:Q!垒Q函[美]曼纽尔·卡斯特,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6 硕-I二学位论文第三章流动儿章的社会认同过程分析70%的流动儿童认为城市居民素质比较高、穿戴整洁、举止文明,56%的流动儿童认为城市居民对外来农村人口是持排斥态度的,看不起农村人,20%的流动儿童认为城乡居民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个案二十一,F中学六年级女生)在老家时从电视上看到城里人个个都穿戴整洁、素质看上去比较高,生活挺安逸的,来到城市后发现城里人确实比我们吃的好、穿的好,比较有钱,住在高楼里,我要是哪天也能过上真正的城里人的生活就好了。(个案二十二,K中学初一男生)来城里之前我还以为城里人个个都懂礼貌、有教养呢,来了一年多了,发现城里人也不像想象中那样好,不文明的现象也是随处可见的。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在公交车上,人挺多的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干巴巴的站在几个坐着的年轻人旁,他们连看都不看一眼,我当时就想,这些人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呢,后来更严重的事情发生了,几个人在车上直接和司机吵嚷起来,长沙话我听不太懂,反正抓扯着想要打架。有些城里人素质还真不如乡下没读过书的呢。‘一方面,流动儿章群体表现出对城市居民较高素质的积极认同;另一方面,也同时表示了城市居民对外来群体的消极社会认同即社会排斥的存在。流动儿童对于城市居民的认同陷入了一个喜忧参半的困境,出现了进退维谷的认同境地。(2)与市民的互动群体间的冲突与合作是在群体间的互动过程不断被建构起来的,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间的互动也在不断的创造着两个群体间的认同。在调查中,超过一半达61%的流动儿童感觉和城市居民互动存在障碍,这说明流动儿童群体对城市居民的认同存在很大的障碍,同时也表明了城市居民群体对流动儿章群体的拒斥。(个案二十三,F中学五年级男生)问:你喜欢和城市居民打交道吗?答:不太愿意。感觉城里人不像农村老家人那样和气,他们看上去凶凶的,好像谁惹了他们一样。他们好像很看不起农村的,一次出去玩,就看到几个城市的老太太对着路旁经过的几个民工模样的人指指点点的,城里人很娇气,吃不得一点亏。每次去超市买东西那售货员连看人都不看人,直接把东西扔一边,好像谁欠他钱似的。我心里想城市的怎么了,有什么了不得的。(个案二十四,K中学初一男生)问:城市居民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分析答:市民是靠着收他们的房租来生活,相反却瞧不起他们;农民工同样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城市的人为什么还对农民工抱着敌视和排斥的态度?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权利的享受者,为什么我们在城市上学就要交纳很高的借读费、插班费等各种费用。流动儿童群体与城市居民群体间的互动存在很大的障碍,更多的被调查流动儿童对城市居民高姿态的城市居民优势心理表现出极大的愤懑不不满,表现出对自我所属流动群体更多的认同与归属,出现了群体间的积极区分和对城市群体认同上的极大困境。2、对城市同辈群体的认同度城市同辈群体是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中接触最多的群体,也是流动儿童最容易作为参照比较的群体,罗伯特.·默顿及其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曾经思索并撰写参照群体理论(referencegrouptheroy)这个理论说明,一般人评判自己生活的好坏,并不是根据客观的条件,而是和周围的人相比较,周围的人就构成所谓的参照群体。流动儿童对城市儿童的认同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城市生活的认同。调查中发现,60%流动儿童表示愿意和城市同辈群体交往、做朋友,但同时也有40%的被调查对象不愿意和城市同辈群体讲话、交朋友,呈现出积极认同与消极拒斥的双重态度。表3-5流动丛章对城市丛章的认同廑盆析盟越直堂生羞选麴达直夔亘佥出整:仝塞亘盆E终比自己学习好6015.460.0有很多特长4812.348.O待人很友善、易交往4210.842.O乐于助人4511.545.0任性,但可以接受6316.263.0比较自私,不易交往6917.769.O其他6316.263.O望让墨殳Q!QQ:Q圣鱼Q:Q流动儿童对城市儿童的认同度,从调查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流动儿章对城市儿童的积极社会认同占了半数,诸如:学习比自己好、有很多特长、待人很友善、好交往等累积频率50.o%,而消极的社会认同诸如:任性、自私、不易交往34 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分析等也占到了33.9%。(个案十八,K中学初二男生)“现在我们班50多个同学,从农村转学过来的有5、6个吧,大部分还是他们城市里的学生,刚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城里的学生都不理我们,也很少和我们说话,包括老师在内,感觉他们看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学生的眼光就是不一样的,好像很瞧不起的样子,我也懒得想这个事情了,最多和他们城里的学生少说些话。再说和他们的可以交流的共同点也不是很多,他们城市里的(学生)在一起一讨论就是什么魔兽、征途等网络游戏,我们几个连听说都没听说过。所以,班上的几个农村转学过来的走的比较近,大家互相帮忙,一起放学回家、下课一块玩,有困难一起商量。”在与城市同辈群体的互动过程中,流动儿童不断与其进行各方面的比较,对城市同辈群体处于认同与区隔的对立状态。3、对教师群体的认同度教师在儿童教育社会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流动儿章在校接触最主要的成年群体,流动儿童对城乡学校教育环境差异性的变换感受首先表现在对教师的认识层面上。70%的被调查者表示喜欢现在所在班级的教学老师,24%的被调查者不喜欢现在的老师。(个案二十四,l【中学初一男生)问:你喜欢现在的老师吗?答:现在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挺好的,普通话说的好,懂得很多,不懂的问题问他,经常给出好几种做法来,上课也比较有意思,挺有趣的,比起在老家的老师来,这些老师强多了。((个案二十三,F中学五年级男生)问:现在转学到城市学校了,上课时老师经常提问你吗?答:不像以前在老家学校时了,那时候我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的,老师也经常提问我,夸奖我。现在不一样了,老师好像很“势利眼”似的,老是提问那些城里的学生。我们这些刚转学过来的农村学生他很少提问问题,我很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这些新来的学生就不一样了,城里的孩子还就比我们高一等呢,因为我们是新来的、农村的还是学习比城里的学生学习差?有的时候感觉很郁闷。与原来农村学校的教师相比,大部分流动儿童表现出对在读城市学校教师较高的认同度,但仍有一部分儿童反映城市学校教师对待城乡学生的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流动儿童群体对城市教师群体的接纳困境及城市学校教师对 硕上学位论文第三章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过程分析流动儿童的歧视性对待的存在。从上述流动儿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表述可以看出:流动儿童对城市生活方式、居住意愿都表示了较高的认同度,但限于家庭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实现自己的城市认同梦想;语言融入和认同上尚存在较高的难度;对于城市群体表示出积极认同与消极认同的双重困境。3.4小结本章通过相关的定量资料处理和定性访谈资料结合发现:流动儿童在建构城市社会认同过程中遭遇到极大的认同困境,积极认同与理想认同和城市社会限制与排斥的两难境地,这种认同困境表现为:首先,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混乱,一方面表现出对城市居民身份的积极认同,但同时从自我处境出发表现出了极大的社会分类混乱。其次,理想与现实的认同冲突,对城市生活、群体表现出较多的积极认同,但现实的流动家庭的客观条件、城乡生存成本的巨大差异、城市群体对外来群体的“经济接受、社会拒斥”的特殊身份优越感心理的存在等客观现实条件又阻碍着流动儿章群体更好的适应、融入和认同这个刚刚进入的城市社会。然后,“我们"和“他们”群体间划分的显著,在与城市群体的社会比较过程中,流动儿章群体明显的处于劣势,为了维护自身自尊从而表现出对流动群体更大的自我群体提升与认同归属。社会认同具有极强的社会建构性,并且高度依赖于群体所处的社会情境,正如建构主义社会心理学所认识到的:特定的心理现象与社会实践有关,它们存在有赖于社会情境(socialcontext)(易芳、郭本禹,2003),对于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认同困境的产生需要把其置于流动儿童所处的具体社会情境中加以分析方能得出正确认识,这也正是下文所要提及的。 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影响流动儿章社会认同的因素分析第四章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因素分析通过上文发现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认同过程中处于一种积极认同和被城市条件限制、排斥的社会认同困境中,基于社会认同心理的社会建构性,正如建构主义心理学所提到的:人是由关系构成的,是关系的存在,人的心理和行为并非简单的取决于个体自身,而是受社会角色、身份、情境及互动对象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社会建构论由此悬置个体内在心灵,转而强调人的心理和行为只能存在于关系中,并通过关系被理解。(杨莉萍,2004)这就需要从流动儿童所处具体社会关系情境束分析影响其城市社会认同的各种因素,本章将从流动儿章所处内外社会情境来进行分析,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流动儿章所处家庭收入状况、父母职业地位、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城市住所的搬迁频率及流动儿童自身性别、来城生活时间长短等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涉及一些结构性的影响因素,即城市群体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因素。4.1流动儿童家庭影响因素分析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父母的职业、经济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教养等,都通过日常的家庭生活和交往活动对儿童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产生重大影响。Epstein等人于1984年提出的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刘翠梅,2003)。流动儿童无论在身份地位,还是在在经济层面上都是依附于父母的,所以流动家庭对于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认同的建构起着非常关键性的影响。4.1.1父母职业社会地位的影响流动儿章尚处于个体社会化的初期,身份、社会地位完全依附于其流动家庭,在社会分类上流动儿章处于非独立状态,完全从属于家长,尤其在城乡空问环境的巨大转变过程中,他们对于自我身份认同归类深受父辈城市职业社会声望和地37 硕.上.学位论文第四章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冈素分析位的影响,下面是流动儿童父母在城市从事职业社会地位、声望对流动儿童社会身份分类影响的分析:(1)流动儿童父母的职业分布本文通过调查发现被调查流动儿童家长的主要职业分布如下:麦垒二L逋麴』L重幺堡驱些金鱼驱些娄型麴达亘盆出整建筑工人1818.O服务员2020.0工厂工人2323.0个体商贩2020.O企业管理人员1010.0其他99.0笪盐!QQ!QQ:Q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流动儿童家长在城市中大多从事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和个体商业等职业,大多生活在城市社会的下层,职业声望较低、收入相对较少。(2)流动儿童父母职业地位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影响流动儿童父母的职业地位基本上就代表了其流动家庭在城市中的社会地位,从而对流动儿章在城市社会中自我身份认同分类奠定了基础,根据相关资料将流动儿童父母职业社会声望地位从低到高进行排序(李强,2000),具体分析如下:盍生:2篁堡丛些丝位塑!逋动』L童身份丛回銮竖麦逋麴』L重旦俭丛回总让篁盟墼些越直厶奎挝厶迸丕渣建筑T人3(16.7%)5(27.8%)lO(55.5%)18(100.O%)服务员7(35.O呦2(10.0%)11(55.0呦20(100.O呦工厂工人11(47.8%)3(13.O%)9(39.1%)23(100.O%)个体商贩12(60.0%)2(10.O%)6(30.0%)20(ioo.O%)企业管理人员8(80.0呦⋯2(20.0%)10(100.o%)墓他鱼丝:垒竖)2(22:2竖)3(3三:垒竖)窆(!QQ:Q竖】总数垒量(垒5:Q竖)!垒(!生!Q丝)垒!(生!:Q竖)!QQ(1QQ:Q竖)Lambda相关系数R=0.650,sig=.03538 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因素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随着父母在城市从事职业所具有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流动儿童对“城市人"的身份认同从16.7%升至80%,而自我身份认同混乱状况即“说不清”自我身份的比例则从建筑工人家庭流动儿童的55.5%降至企业管理人员家庭流动儿童的20%,呈现出父母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越高流动儿童的“城市人"身份认同度越高、自我身份认同混乱趋势越弱的趋势。(3)流动儿童父母职业地位对流动儿童自我身份认知态度的影响。流动儿童大多都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思想意识中存在过去农村生活、学习的社会记忆,而对于这种社会记忆,流动儿童是否愿意告知城市其他群体,尤其在城市同辈群体面fj{『,对于父母在城市从事职业地位的高低、自己的农村生活、学习经历,他们都表示了不同的认知态度,见下表:麦垒:三篁堡爨些虚望回远动』L童盟自毯塞俭丛翅盔廑睑銮幺麦过自瑟旦俭是查愿恿壹塾他厶的态廑整让竺曼必些玉压i昆遗直耋虐过当然丕愿塞建筑工人4(22.2%)2(11.1%)12(66.7%)18(100%)服务员5(25%)10(50%)20(100%)工厂工人14(60.9%)3(13%)6(26.1%)23(100%)个体商贩15(75%)3(15%)2(10%)20(100%)企业管理人员8(80%)2(20%)一10(100%)甚他幺鳋:2竖)!(鱼:2§竖)2(鱼:2三竖)2【!QQ竖)总数量2(主2竖)!查(!鱼竖):三2(三2竖)!QQ(!QQ竖)Lambda相关系数R--0.705。sig=.00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选择“无所谓"选项的流动儿童随其父母从事职业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增高而逐步增加,由22.2%增加至80%,表示对于自己过去的农村生活经历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而“不愿意告诉他人"自己过去农村生活经历的流动儿童则随着其父母从事职业声望与地位的升高而从66.7%降至O,这充分表明了父母在城从事职业地位与声望的高低影响着流动儿童在外群体面前对于自我农村生活经历的态度,表现为流动儿童父母城市职业声望越高流动儿童在城市群体面前对于自己农村身份及经历态度越不在乎,同样流动儿童父母城市职业声望越低则流动儿童越不愿意在城市群体面前提及自我农村身份及经历。4.1.2家庭收入因素的影响39 硕十学位论文第四章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因素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章家庭收入不尽人意,其月收入范围大部分居于500-1500元间,其中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30%;收入在501—1000元之间的占17%;收入在1001-1500元之间的占14%;1501—2000元之间的占20%,81%的被调查流动儿童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刨除城市家庭生活费用已经所剩无几。大部分农民工来自湖南的偏远贫困山区,进城后生活水平相对家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从城市总体消费水平上来看,他们的收入水平在城市是较低的,由于自身文化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限制加之城乡户籍分割的障碍,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技术含量低、风险高,但却待遇低下、与城里人同工不同酬,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比起农村老家相对优越,但是与城里人相比却存在巨大差距。l、流动儿童正处于成长、学习阶段,经济上处于非独立状态,家庭生活条件同样影响他们对城市生活方式、长期定居意愿的城市认同,见下表:麦垒墨塞庭旦蝗△塑!逾动』L童越立定屋意愿的交幺麦一.速动』L童域立定蜃意愿总计塞庭目蝗△(丞)盘定金卫能会丕互篚500以下2(6.7%)17(56.7%)11(36.6%)30(100.O%)501·10005(29.4%)807.1呦4(23.5呦17(100.0呦1001-i5005(35.7%)6(42.9%)3(21.4%)14(100.0%)1501-20008(40.0%)10(40.0%)2(10.0%)20(100.O%)2QQ!丛±!Q(52:鱼竖)窆盥2:垒竖)=:l里(!QQ:Q竖)差§数三Q(3Q:Q竖)曼Q(墨Q:Q!垡2Q(2Q:Q竖)!QQ(!QQ:Q坳Eta相关系数R=0.510,sig=.025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表示城市定居肯定性倾向选项“肯定会"回答中,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流动儿童表示出强烈的城市定居意愿,从占该选项样本总体比例的6.7%升至52.6%,同时,在表示否定式的定居意愿“不可能"回答中,随着家庭收入的逐步增加从36.6%下降到O,可见,家庭经济收入越高则对于城市定居意愿的肯定性回答趋势越高,相反,家庭收入越低的流动儿童则倾向于“可能会"或“不可能”在城市定居这样的不定性或否定回答。家庭收入对流动儿童城市定居意愿有较强的影响关系。2、家庭收入是进行课外额外辅导的必要基础,流动家庭收入的窘迫与流动40 硕.t:学位论文第|,II章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因素分析儿童课外辅导状况的分析如下表:塞垒:主塞庭蝗△生逋动‘』L童塞熬:箍昱堑丛猩蛮基麦逋动塞庭蓝塞熬!箍昱班丛况塞庭蝗△经堂直吐丝尘丛塞遗查500以下一⋯15(50.0呦15(75.0呦501—10001(5.0%)3(10.0%)10(33.4%)3(15.O%)1001-15003(15.O脚7(23.4脚3(10.0坳I(5.0%)1501-20005(25.O%)13(43.3%)1(3.3%)1(5.O%)2QQ!丛土l!(55:Q!Q2【23:31Q!(三:三竖】==总数(仝)2Q(!QQ竖)三Q(!QQ丝)三Q(!QQ竖)2Q(!QQ竖】Eta相关系数R=0.550.sig=.009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流动家庭家庭月收入的逐渐增加,流动家庭为流动儿章请家教、报辅导班的情况逐步提高,经常为流动儿童进行家教、辅导班辅导的流动家庭随着家庭收入500以下到2001以上其比例从0逐渐增至55%,而家庭收入在500以下的流动家庭在“从来没有"为流动儿童提供家教、辅导班选项上的比例则占到了75%,家庭收入在2001以上的流动家庭则“经常”为流动儿童进行家教和辅导班辅导的比例则占到了55%,“从来没有”的比例则为0.。由此可见,流动家庭的月收入水平越高则为流动儿童进行课外辅导(请家教、报辅导班)的比例则越高,反之则越低。家庭收入的有限性客观上限制了流动儿童像城市儿童那样较多的进行课堂外的辅导。对于本已拮据的流动家庭生活来说无疑更会加重流动家庭的城市生存成本,但在流动儿童与城市同辈群体的学习比较中无疑出于劣势,更易出现和同辈群体自卑的比较心态,从而抵触整个城市生活环境。4.1.3流动家庭家长文化程度影响调查发现,大部分流动儿章家长都只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学历,两者累计占到83%,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对下一代教育的方式和高度,~般而言,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往往在子女教育方面更为科学、合理和有效。农民工较低层次的文化水平直接限制了他们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方式和观念,也限制了对流动儿童的家庭辅导,更直接导致了流动儿章在与城市同辈群体的比较过程中处于劣势,见下表:41 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冈素分析庭垒堑塞拯塞化程廑皇塞庭送程摘昱的交盟麦..塞:廷塞化程度毫直型!堂翅生高生太童丞丛土经常⋯2(10.0%)9(14.2%)5(50.O%)4(80.0%)有时⋯-5(25.O%)23(36.7%)4(40.0%)2(20.0%)很少一o9(45.O%)15(23.5%)l(10.O%)⋯丛塞没直2(!鲤:Q竖)垒(2Q:Q!Q!壹(2垒:鱼丝)=总数2(jQQ竖)2Q(!QQ竖】鳗(!QQ丝11Q(!QQ竖)量(!QQ坳Lambda相关系数R=0.605。sig=.01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相比较而言,文化程度低的流动儿童家长为流动儿童进行家庭课程辅导的情况越少,如父母为文盲的流动儿童其辅导情况几乎没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家长45%的“很少"为孩子辅导功课,而文化程度为高中或大专及以上的父母则有50%和80%经常为孩子辅导功课,呈现出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则对流动儿童进行家庭课程辅导的频率越高的趋势。流动儿童家庭辅导只能依靠自己父母,碍于家庭收入限制无法较多的进行付费辅导,学习上家庭辅导的充足使得流动儿童较快的适应城市学校学习节奏,从而在与城市同辈群体的比较中处于失衡状态。4.1.4流动家庭居住稳定性的影响家庭住所的稳定性有利于儿童形成完整的环境认同意识,但在调查中发现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住房都是以租赁城市居民房屋为主,达73%。有65%的流动儿童有过一年中改变居住环境的经历。40%的被调查对象在一年之中有一次搬家经历,15%表示有两次及更多的搬迁过程,生活环境不断变换极不利于流动儿童对整个城市社会文化的全面长期认识,在变换中不断与刚刚形成的认识和社区关系网隔断,久而久之,形成的是流动儿童在陌生环境下产生的失落感和动荡恐惧,形成自闭、不安定的极端性格,流动儿童个体身份认同与流动家庭搬迁频率的分析如下表:42 硕士学位论文第Pq章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因素分析麦垒二Z逋麴塞庭缝直趟适题奎塑逾动』L童自燕皇缝达园交墨麦逋动』L重的复丛丛圃丛况塑塞麴奎.域壹厶壅挝厶邈丕渲经常13(26.5%)7(50.O%)21(48.496)很少18(41.2%)4(30.0%)14(35.5%)没有搬过家14(32.3%.)3(20.0%)6(16.1%)望迁垒墨(!QQ墨21垒(!QQ堑)垒!!!QQ整2一.Lambda相关系数R=0.410,sig=.035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流动儿童“城市人’’身份认同选项中,“很少搬家"或进城后“没有搬过家”的流动儿童更加认同于城市人的社会分类,分别占此项41.2%、32.3%的比例,“经常”搬家的流动儿童则只有26.5%的比例认同于城市人的身份;而在“农村人"身份认同选项中,“经常搬家”的流动儿童更加认同于自我农村人的社会分类,占此项5096;在“说不清"自我身份即出现身份认同混乱这一选项中,经常搬家的流动儿童表现出自我分类上的极大混乱,占此项48.4%的比例。由此可见,流动家庭城市搬迁频率影响着流动儿童社会分类状况,呈现出稳定性越强越认同于城市人身份,稳定性越差越认同于农村人身份分类,而且极易出现自我归类混乱现象。根据科尔曼和布彻·卡森的报告,有五种家庭特别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即不充裕的家庭、动荡不安家庭、反社会家庭、虐待性家庭和解体家庭。而流动人口家庭则属于典型不充裕家庭和动荡不安家庭。下面让我们来听一下个案二十五的想法:(个案二十五,K中学初三女生)以前在桑植老家的时候我有很多朋友,我们整天一起上学、一起玩,自从我和爸爸妈妈来到长沙后,就很少和以前的小伙伴联系了。刚来长沙时在新开铺附近,也没有什么朋友,心里总是感觉很孤独。后来有了些朋友,才感觉好点,但是现在又随爸妈搬到并湾子这边来了,周围一个人也不认识,来到K中后,老师和同学也不熟悉,因为我是新来的都不怎么和我说话,觉得烦死了,我都不想上学了。家庭居住环境的不稳定让流动儿章不免产生社会比较心理,城市中高楼林立,自身家庭却处于贫民窟般的住所之中,这对于儿童个体人格的发展是一种扭曲,正如社会认同理论所认识到的,社会比较是社会认同一个重要历程,因为有比较,有些群体才得到J下面评价,有些则得到消极评价。43 硕:L学位论文第四章影响流动儿奄社会认同的冈素分析通过对流动儿童家庭,主要是流动家庭月收入;父母职业地位、声望;城市住所的搬迁频率、家长文化程度因素对流动儿童社会认同方面的身份认同、自我身份认知态度、城市定居意愿等变量的因素分析,证实流动家庭所能为流动儿童提供的各方面条件对其社会认同各方面的影响与限制。4.2流动儿童因素分析4.2.1性别变量分析l、从调查中发现,性别作为一个基本变量也影响着流动儿童群体的自我身份认同和城市社会认同,具体如下表:麦垒:墨速动‘』b童性别与身俭达回交区麦盆俭丛回』社会盆娄丛逸合计越直厶壅挝厶邈丕渲!丕渲楚流动男童15(37.5%)5(12.5%)20(50.O%).40(100%)流动女童3Q(5Q:Q皇鱼窆(15:Q丝)21(三5:Q竖)壹Q(!QQ皇盐金j吐垒量(生5:Q!垡!垒(!垒:Q竖)垒!(垒!:Q竖)!QQ(!QQ竖)Lambda相关系数R=0.660,sig=.03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流动女章比流动男章更加认同于“城市人”的身份分类,女童选择“城市人"分类的样本为30,占女童样本总数的50%,而二者在“农村人"身份认同方面都表现出较低的认同度,对于“说不清’’自我身份的差异上,男章为20,占男童样本总数的50%,略高于女童35%的比例,男童比女章更容易出现身份认同上的混乱。2、流动儿童对于自我过去农村生活、学习经历以及自身农村人的身份状况是否愿意在城市外群体面前提及在性别变量上同样表现出了差异性。麦垒窆速动』L重盈签自毯皇俭丛幼态廑的性别差昱挂盆蚯蕴自毯皇俭楚查愿意告翅丝厶的态度总计当然丕愿意玉压遢没直耋虐过这全阊题流动男童10(25.0%)25(62.5%)5(12.5%)40(100%)速动玄童22(三鱼:2竖)22(堑:Q!鱼!!(!墨:三竖)鱼Q【!QQ竖)总让32(32:Q竖)§2【52:Q竖)!委(!鱼:Q竖)!QQ(!QQ丝)Lambda相关系数R=0.550,sig=.02344 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因素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对于自我身份和过去农村经历是否愿意告知他人的认知态度上,流动女童的36.7%相对于流动男童比例的2596来说更不愿意将自己农村经历让别人知道,而对此问题满不在乎的“无所谓"选项上,62.5%的流动男童表示“没有什么”略高于45.o%的流动女童回答比率,总体样本的16%比例的流动儿童则根本没有对此问题形成完全认知,即“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4.2.2城市生活时间因素分析1、按一般常识来讲,个体在同样环境中生活时间越长则会慢慢适应这种生活模式,也归属和认同于该环境内的身份安排、文化生活模式,流动儿童作为城乡人口流动过程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否也能很快的适应和认同于城市生活了呢?见下表分析:盘!二!Q沆麴‘』L童越吏生活睦间皇身俭丛回交星麦..一.越直生适盟闻盆壶l生2合计Q:!生!:2生2:三生三生丛上城市人8(44.4%)20(58.9%)12(48.0%)5(21.7%)45(45.0%)农村人6(33.3%)3(8.8%)3(12.O%)2(8.7%)14(14.0%)说不清4(22.3%)11(33.3%)10(40.0%)16(69.6%)41(41.O呦金让!墨(!QQ竖)三垒(!QQ竖)2511QQ竖22三(!QQ竖)!QQ(!QQ坳Lambda相关系数R=0.650,sig=.035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城市时间为1.2年的流动儿童更加认同于“城市人’’的身份分类,占来城1.2年调查样本总数的58.9%,然后随着的时间的增加而呈现“城市人"身份认同的逐步下降,与此同时,表达身份认同混乱状态即“说不清"自身身份的流动儿童则随着在城时间的逐步增加出现认同混乱加重的现象,从最初占0.1年样本总数22.3%到3年以上来城流动儿童样本总数的69.6%,流动儿童在最初两年的城市生活适应过程中是较高认同“城市人"身份的,但随着时间的增加表现出身份认同和社会分类上的混乱的加重。2、城市生活时间长短与流动儿童语言融入。随着流动儿童城市生活、学习时间的增加是否也逐渐融入和认同当地的语言情境了呢?见下表分析:45 硕士学位论文第pnq章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因素分析麦生!!域直生活吐阊皇蚤盍融厶丛况交里麦城直生活盟间盆查(生2Q:!!蔓2:3三生丛土完全听不懂12(66.7%)13(38.2%)3(12.O%)1(4.3%)基本可以听懂4(22.2%)12(35.3%)12(48.0%)12(52.2%)宜全巫丛咂:匿2(!!:!皇公窆(2鱼:5皇鱼!Q(垒Q:Q皇垡!Q(垒3:§丝)总数(仝21豇!QQ竖)3垒(!QQ竖)2曼(!QQ皇盆2圣(!QQ竖)Lambda相关系数R=0.700。sift=.025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时间的增加其逐步适应当地语言环境,“完全听不懂"长沙方言者的比例从66.7%减至4.3%,而“完全可以听懂"长沙方言者的比例从11.1%增至43.5%,这表明随着流动儿童在城市时间的增加他们对长沙当地方言的适应和认同逐渐增强。3、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环境转变后的流动儿童对于便利、快捷的城市生活相对于以前农村老家的生活模式会有着怎样的看法,对城市生活方式的认同是否也随着在城市生活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强化这种认同呢?盍垒:12一城直生适鲢回生越堑生适偏妊銮昱麦越直生活盟阊盆查(生2Q:!!:22:三三生丛土喜欢城市生活12(66.7%)21(61.8%)17(68%)20(87%)矗弦塑挝生活壹(33:三!坌13(三窆:2竖)墨(三2竖)三(!!:三竖)总让!墨(!QQ竖】3垒(!QQ竖)25【!QQ竖)23(!QQ红】Lambda相关系数R=0.670,fig=.015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时间的增加其对城市生活的偏好程度也总体上呈逐步上升的趋势,由刚来长沙时(0一1年)的66.7%增至3年以后的87%,而对农村生活的喜好程度则总体上呈下降的认同态度,从刚来长沙时(0-1年)的33.3%降至3年以上城市生活后的11.3%的比例。整体上说,流动儿童随着城市生活时间的增加逐步适应和认同了城市生活方式,而对农村生活的经历则在逐步淡化。4.3城市群体社会排斥影响因素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因素分析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随父母来到城市,这种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社会原有的生活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同时对城市固有的公共设施资源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作为城市社会原来主人的城市居民对这些外来人员更是极具排他性,在各种形式上对这些外来人员充满了社会排斥甚至歧视,这种对包括流动儿童在内城市流动人口的排斥甚至歧视严重影响着他们对市民的互动和认同。4.3.1城市社区居民社会排斥的影响吴新慧认为城市流动儿童是是文化上的混血儿,他们寄托在两个不同的群体之中,但又不完全属于任何一方,他们处于一种被隔离、被抛弃和被边缘化的情感状态中,其自我概念是矛盾的、不协调的,在他们的心中痛苦与憧憬并存,自卑与自强同在(吴新慧,2004)通过调查发现,流动儿章被城市居民所排斥的经历状况如下表:麦垒二!圣逋麴』L童煎直匿挂压经迓丛况坌逝麴达.麴奎整墨让亘筮£继.经常2020.0偶尔4343.063.0从来没有3737.0100.0望过!QQ!QQ:Q在所调查的流动儿童中多达63%有过被城市居民歧视、排斥的经历,这说明城市居民“排农’’‘‘贱农"的刻板思维意识依然存在,做为一种消极的社会现象排斥着流动儿蕈群体对整个城市社会群体的认同。(个案二十四,K中学初一男生)城里的大人和小孩都看不起我们这些乡下来的,他们有钱,我们没钱,他们是城市人,我们是乡下人。“我们”和“他们"内外群体划分重要标志,在调查访谈过程中,听到最多的词汇就是“我们"和“他们",流动儿童群体与城市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群体划分与区隔。(1)被歧视经历同与市民互动障碍关系分析。社会认同是一个群体间相互建构的过程,城市居民对包括流动儿章在内的外来群体的社会排斥、社会歧视可以看作是一种单方面的消极认同,城市居民的社会排斥、社会歧视对流动儿章与城市居民的互动产生了很大影响,上章谈到61%的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打交道存47 硕上学位论文第Pq章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因素分析在障碍,这与他们遭受到的城市居民的歧视经历的关联如下表所示:塞垒:!垒一.速动‘』L童被直茵挂压经压回甚星立区亘动瞳盟銮基盍一越立区挂压经压丛况合计鱼动陉醴查五丛猩丝鲎倡刍i丛塞遗查有30(49.2%)20(32.9%)1l(17.9%)61(100%)没直5(12:墨竖)墨(2Q:三!鱼2鱼【竖:Z丝)3里(!QQ竖)总让35(35丝)2墨(2墨竖)三2【三2竖】lQ丛lQ!!竖)Lambda相关系数R=0.450,sig=.01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流动儿章存在与市民互动障碍的选项中,随着流动儿童被市民排斥经历的减弱这种障碍的存有情况比例逐渐下降,从49.2%、32.9%减少至17.9%;而在流动儿童与市民互动过程中不存在障碍的选项中,随着流动儿童被市民排斥经历的减弱这种障碍的存有情况逐渐减弱,也就是选择与市民互动“没有’’障碍选项样本比例逐渐增加,从12.896、28%升至66.7%。呈现出:流动儿童遭遇市民排斥经历越多则他们对与市民互动障碍感觉过程越显著。(2)被排斥经历与社区活动参与关系分析。73%的被调查流动儿童随其父母租赁城市居民的房子居住,大部分居住在城市社区,遭遇城市居民排斥的经历无形之中使得他们对城市居民在心理上抵触和惧怕,在城市社区活动参与方面是否也因这种歧视的存在而受影响呢?见下表:麦垒:!量速动‘』L童趁直医蛙压丝压生墓社区适动叁当丛况銮竖塞趁直垃挫压经迓丛况社区活动叁生达逸经堂倡刍i丛塞遗查肯定参与2(5.7%)3(10.7%)20(54.1%)可能参与5(14.3%)5(17.9呦lO(27%)丕会叁生2墨(墨Q丝)2Q(21:垒!垡2(!里:里竖)总让三墨(!QQ竖)2墨(!QQ竖)三2(!QQ竖)Lambda相关系数R=0.460,sig=.035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经常遭遇市民排斥的流动儿童对于其所在或周边社区活动参与度逐渐降低,肯定会去参与活动的只占到该样本总体的5.7%,而不会去参与社区活动的则占到了80%;在选择偶尔遭遇到市民排斥的流动儿章样本中对于社区活动的参与度同样表现出较低的水平,肯定去参与社区活动的占到该样本总体的10.7%,该样本总体的71.4%选择不会去参与社区活动:而在从未遭遇过市民排斥的流动儿章中,对于社区活动参与则较高,有较强的社区活动参与意识,选择该项样本的54.1%肯定会去参与社区活动,而只有19.9%的选择该项的流动儿童不会去参与社区活动。呈现出:流动儿童遭遇城市市民排斥经历越多则对于 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因素分析城市社区活动的参与度越低的趋势。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消费和“建构"着“意义"和“认同”,互动的过程是彼此交换信任、资源和信息的过程,而互动的频度则决定了人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寻找彼此问的“共同点",从而产生彼此间的认同关系,而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社区居住使得他们缺乏了与城市居民交流互动的机会,无疑之中加深了流动儿童群体与城市居民群体间区隔程度。4.3.2城市同辈群体社会排斥的影响城市同辈群体是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学习过程中接触最多也是最容易成为流动儿童参照比较群体的,从第三章中谈到流动儿童对城市同辈群体的积极认同方面占到半数,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度,与此同时流动儿童也切身感受到来自城市同辈群体的社会排斥甚至歧视,见下表:垂垒:!§一..速动‘』L童遭受越立回茔蕴住社会挂压:蝗趣鳆丝压丛况频达叛室墨盐直盆出经常2020.0偶尔3232.052.0从来没有4848.0100.0总让!QQ!QQ:Q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累计52%的流动儿童在城市中遭到过城市同辈群体的排斥、甚至歧视,这已经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1)被同辈群体排斥经历和群体间互动障碍状况分析。城市同辈群体是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学习过程中主要的互动群体,从城市同辈群体那里学习城市居民的生活、行为规范,而城市同辈群体的歧视限制了流动儿童接近他们并和他们进行互动,43%的流动儿童表示和城市同辈群体交往存在障碍,具体分析如下表:麦垒二!Z蕉撼壹园茎登生挂压丝压塑墨回斐登签亘麴瞳堡童墨麦越越直回斐登佳挂压经压丛况合计堑动瞳鳢直玉丛猩经堂倡刍i丛塞逡直有20(46.5%)15(34.9%)18(18.6%)43(100%)没直墨(j垒:Q竖)坌(15:墨竖)三Q(2Q:2竖)§2(!QQ竖)总让2墨(2墨丝)丝(2垒竖)垒墨(垒墨竖)!鲤(!QQ竖)Lambda相关系数R=0.560。sig=.02649 硕七学位论文第四章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因素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流动儿童选择与城市同辈群体互动存有障碍的选项中,“经常"遭遇城市同辈群体排斥的比例占到46.596;“偶尔’’受到过城市同辈群体排斥的占34.9%;“从来没有"受到过城市同辈群体排斥的比例占18.6%,表现出流动儿童遭遇城市同辈群体排斥越严重则其与城市同辈群体互动障碍的存有情况越严重的趋势。而在流动儿童选择与城市同辈群体互动没有障碍的选项中,则表现出流动儿童遭遇城市同辈群体排斥情况越严重比例越低的状况,从14.096升至70.2%。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流动儿童遭遇城市同辈群体排斥情况越严重则与城市同辈群体互动交往障碍问题越突出、障碍存有的状况越严=‘夏o(2)被城市同辈群体排斥经历与集体活动参与度关系分析。流动儿章群体与城市同辈群体的互动主要表现在城市校园内,又具体表现在班级集体活动过程中,来自城市同辈群体排斥对流动儿章参与城市学校的集体活动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分析如下表:麦垒=!璺煎遮直回斐登签挂压经压皇篡生活动叁生廑童墨塞一越域直回垄碰住迸压丝匝丛迅合计堂撞篡佳活动叁生丛况经堂侣刍i丛塞遗查每次都参与6(21.4%)5(20.8%)23(47.9%)35(35%)参与过几次8(28.6%)7(29.2%)18(37.5%)33(33%)丛圭叁皇过!垒(§Q竖)12(5Q竖)2(!垒:鱼竖)32(32竖)簋让2墨(1QQ竖)2垒(!QQ竖)垒墨(!QQ竖】!QQ(!QQ竖)Lambda相关系数R=0.500,sig=.02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经常遭遇城市同辈群体排斥的流动儿童对于学校集体活动表现出较低的参与度,每次都参与的只占选择该项样本量的21.4%,而从未参与过学校集体活动的则占到了50%的比例;在偶尔遭遇城市同辈群体排斥的流动儿童中,20.8%的每次都会参与集体活动,从未参与过集体活动的占50%;而在从来没有遭遇过城市同辈群体排斥的流动儿童中,47.9%的每次都参与集体活动,从未参与过集体活动的只占14.6%。呈现出:流动儿童遭遇城市同辈群体排斥情况越严重则对学校集体活动参与度越低的趋势。4.4小结本章从流动人口自身因素、城市群体对流动儿童社会排斥这样内外两个方面出发分析影响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认同的各种因素,证实了包括流动儿章家长职业 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凼素分析声望、家庭收入、家长文化程度、城市住所搬迁频率及流动儿童性别、城市生活时间长短等作为流动儿童内部因素对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认同各方面建构的影响,也证实了作为流动儿童外群体的城市群体(城市社区居民、城市同辈群体)对流动儿童的排斥甚至歧视作为流动儿童的外部因素对流动儿童建构社会认同产生的影响。本章充分说明了心理现实的社会建构性,因为心理现象并不存在于人的内部,而是存在于人际之间,是人际互动的结构,或者说是社会建构的产物,这种建构不是个体的,而是社会的,因为它发生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下,而且被那些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的话语实践所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者(易芳、郭本禹,2003)。流动儿童对城市社会的社会认同心理也是在流动家庭情境、自身因素和城市外部群体社会排斥的具体社会情境中产生的,并由此建构了整个城市社会认同过程。本章只是在流动儿童所处的具体社会情境做出影响因素分析,当然更深层次的还有制度结构方面的原因,这需要以后进行进一步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总结与建议针对上文所发现的问题和原因,本文试着从宏观制度政策、中观城市社区层面和流动人口自身的微观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5.1宏观层面上的制度改革基于上一章分析,流动儿童家庭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流动儿童难以真正的适应、融入和认同城市社会,挖掘造成造成这种问题的深层次结构性原因是长期存在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结构。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Ⅷ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城乡户籍制度最初出于加强城乡社会控制和管理人口流动的一项特色制度,如今,它已成为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桎梏,也与市场经济自由、开放的原则相悖。这种有失社会公正以牺牲农村利益为城市输血的条令亟需改革。5.1.1淡化社会分类标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中国的户籍制度人为的将全体公民分为“城市人"和“农村人",这本身也显示了我们的政府行政体制,重视“管理”职能而轻视“服务”意识,极其缺乏“国民”意识的弊端。城乡户籍制度建立初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户籍制度R益暴露出很多弊端,一方面,它限制了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中国广大农村由于人多地少的尖锐现实从而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劳动力不能顺利的进入城市从事各种职业,严重影响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对于全面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新①诺斯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上海:上海三联jl亭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5—22652 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总结与建议农村建设进程也是一大阻碍;另一方面,户籍制度人为的城乡分割、城乡居民社会地位的差别,城乡居民根深蒂固的存在一种“贵贱"的等级意识,最终影响城市社会及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接纳,反过来影响着流动儿童对整个城市社会群体的认同。因此现行的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性已经严重的影响着城乡居民之间的流动,尤其是限制了农村居民希望在城市生存以更好的为下一代更好的向上流动创造条件的美好愿望。从社会认同的过程来看,人们根据各种分类标准将自己归入不同的群体中,从而产生内外群体的划分,由于本群体给自身所带来的较高自尊而更加认同所属群体和更加的排斥其他群体,社会分类的过程加剧了群体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但是社会分类的标准是多重的、多层次的,分类的标准不同也就决定了人们不同的利益归属,户籍只不过是个体出生地为标准把国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为了淡化这种单纯的以地域为标准而进行的社会分类,对于处于城乡之外的“第三单元"的流动人口而言,我们可以采用多重分类标准使包括流动儿童在内的城市流动群体划入不同的群体,也就是通过交叉分类的过程把流动人口群体和城市群体溶合在一起,比如通过流动儿章加入一些城市儿童所在的社团活动组织,增强群体间的互动与接触的频度和深度,打破原来单一的户籍分类标准,为群体划分创造新的互动情境,通过交叉分类标准把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搅和在一起而又重新归入不同的群体类别,通过这种分类过程也就模糊了原来的城乡户籍划分标准,也淡化了流动儿童“外来人”的身份标志,而且通过多重交叉分类后的群体间不断的互动从而建构出新的群体活动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去分类化的目的帮助流动儿童更好的融入城市社会。5.1.2增强社会比较优势、提高社会保障力度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则是题中之义,而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所享有的权利存在极大的差别,要想实现流动儿童对城市社会的全面认同、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就必需改革现存差异性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对于这些生存于城乡二元结构之外的“第三独立单元”的城市农民工及其子女,更应该成为城乡社会保障统筹的连接点。社会比较使社会分类过程的意义更明显,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获 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总结与建议得关于自己能力和观点的准确的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以及自己的能力水平,追求自我完善,实现自我满足。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即流动儿童在与城市群体的社会比较过程中,明显的处于弱势地位,无论在就业、就学、工资待遇保障方面,还是在身份地位方面,城市居民具有先赋的身份优越感,与此相衍生出的是比农村居民享有更多的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使得他们在群体问的比较过程中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排斥习气。在公共资源方面享有的比较弱势是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适应融入的主要障碍,也是农民工群体身份、经济庇护下的流动儿章群体认同城市社会群体的主要阻力,所以,要增强流动人口群体在与城市群体比较过程中的优势、缩短与他们的差距,就必须给予流动人口群体必要的保障待遇。首先,针对农民工从事职业的特点以及遭受意外后无经济能力承担的现实情况,应当建立城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农民工因遭受工作事故伤亡的实例连连不断,事故发生后,自己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保障,家庭经济濒于崩溃,更得不到合理补偿,来城市“淘金"的生存目的破灭,家庭再次返贫。所以应该强制性的命令农民工用人单位为农民工职工办理工伤保险,为职业风险的发生提供事后保障。其次,应当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医疗、生育、休假等保障制度。进城农民工家庭收入虽高于在农村时的收入,但在城市中,他们的收入依然是最低的。在缺乏有效保障机制的情况下,农民工患病尤其是大病就意味着失去工作和经济来源而陷入困境,这不只对农民工是沉重的负担,对进城农民工子女也是很大的生活和精神压力。对于绝大部分进城农民工来说,休假就意味着失去了工资收入,其中包括进城女工产假期间的收入,农民工生病住院期间的工资等等。有关部门应当对此加以完善和监督,以保证进城农民工在病假、产假等休假期间的工资待遇,以防农民工及其家庭陷入生活的困境。然后,建立农民工社保基金个人账户,为每个城市农民工建立相应的基金账户,为适应农民工高流动性的特点,个人账户可随其一起流动至其工作的城市,实现人守一卡,当其决定不再城市工作时可以一次性的取出账户里的资金,切实的将农民工社保工作做到实处,加强基金的征缴、管理和监督。也只有在各种制度、政策层面上给予流动儿童父母平等的社会保障权益,才能确保流动儿章在城市生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才能给予流动儿章同城市居民同等的起点,从根本上对城市社会环境和群体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总结≮建议5.2城市社区层面上的改善市民之所以对外来务工人员及流动儿童存在歧视和排斥性的偏见,除了城乡居民在社会身份地位、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外,已经在市民群体中形成的“贱农”、“排农"等刻板印象也严重的影响着城乡居民之间的互动状况,并且这种“排他性”的市民心态在城市青少年中间也存在着承继性的特点,在这种思维和态度主导下的行为极其深刻的影响着流动儿章对整个市民群体的认同,因此,加强城市各个社区(学校、居民小区、城市传媒)以及各个城市群体(社区居民、流动儿童城市同辈群体)对流动儿童群体的宣传认识和群体间的互动对改变城市社会对农民工及流动儿童群体的刻板印象和提高流动儿童群体的社会认同极具现实意义。5.2.1城市公办学校的接纳性教育对于正处于学龄时期的流动儿童来说,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渐渐超过了家长和家庭的教育功能,而成为他们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本文大部分研究对象都是在农村老家上过一段时间的学而转学来到城市公立学校插班的流动儿章,他们特殊的经历更加见证了城乡教育的现实差距,与原来学校同辈群体网络的隔断、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转变使得这些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学校就读时面临巨大的文化震惊和心理恐慌,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角色转换和自我认同,为此城市学校应当:首先,在尊重流动儿章个人隐私的前提下,积极宣传农民工群体为城市建设维护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让城市儿童认识到农民工对其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尊重整个城市流动人口群体。其次,加强教师培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然后,经常举办一些群体参与性较强的活动,增加城乡儿童群体之间的互动机会,增进彼此的信任感、消除可能存在的隔膜。5.2.2加强城市社区宣传、消除歧视心理和行为 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总结与建议营造和谐的城市社区氛围,加强思想教育和舆论宣传,消除对流动儿童的歧视行为和歧视心理,由于长期的城乡区隔,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及流动儿童存在严重的认同偏见和情感歧视,他们把农民工及其子女看做“二等公民”,与此同时,市民又表现出矛盾的双重心理:即经济上的认同心态和社会情感上的排斥心理,一方面认为农民工作为廉价劳动力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另一方面又害怕他们抢夺了市民原有的工作机会,会影响到城市市容和治安等,再加上城市媒体舆论导向的片面性,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带来的负面影响片面的加以夸大,而对他们为城市建设、维护作出的积极贡献则报道的少之又少,所以导致了市民对农民工及其子女流动儿童的歧视性偏见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流动儿章群体对城市社会群体的认同与互动,妨碍了他们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所以,纠J下城市居民存在的“排农’’的歧视性偏见,为农民工及流动儿童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显得极为紧迫。.一是以平等的心态接纳流动儿章群体,一方面,因流动儿童大部分是在农村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幼年时期接触的人群、养成的生活习惯等,使其来到城市后无法接受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快节奏的生活,产生强烈的文化震惊和心理恐慌,从而造成对城市社会融入和认同的困境,无法实现角色的及时转换,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另一方面,城市居民种种歧视行为和异样的眼光也阻碍着这个特殊的儿童群体的社会认同。广大城市居民应该充分认识到流动儿章的父辈群体为城市社会建设和维护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就是说认识到农民工群体对于整个城市的重要性,把农民工群体当作平等的主体看待,从而以平等的心态把流动儿童作为城市发展的下一代来看待,让这个特殊的群体认识到城市社会群体的接纳和宽容,对整个城市产生归属感。二是加强城市媒体舆论导向,创造良好人文社会环境,更好的为农民工及流动儿童融入、认同城市社会创造条件。政府及城市报刊、广播电视等舆论媒体应本着积极客观的态度通过事实宣传来纠正市民对农民工及流动儿章业已存在的固着偏见,在传播媒介的宣传过程中给予农民工更多的尊重和重视、呼吁城市社会共同关注流动儿童城市社会适应,培育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及流动儿章的亲和感和认同感,在城市大环境中推进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良性社会互动,增加群体问互动的机会,逐步消除农民工及流动儿章群体同城市居民群体间的隔阂和误解。 硕上学位论文第五章总结与建议5.2.3增进群体间的互动群际接触理论(IntergroupContactTheory)认为通过在最佳情境接触能减少群体间的偏见。该理论还认为,群际接触中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初次的群际接触会使人产生焦虑,引起负面反应,人们可能把这种不快体验解释为与该群体接触的结果,进而对该群体产生偏见。而持续接触通常会降低焦虑(接触经历不佳的话会增加焦虑):最佳接触唤起的积极情绪能调节群际接触的效果,由群际友谊唤起的积极情感很重要,拥有群际友谊的人明显地同情和赞赏外群体。∞由于我国城乡居民之间长期处于二元区隔的状态之中,相互之间几乎不存在互动和交流,因此这两个群体之间存在着较多的隔阂和误解,而在城乡文化、群体间的冲撞过程中,农民工群体更多的处于弱势地位。要想消除本地群体和外来群体之间的隔阂,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为农民工及流动儿章创造更好的城市环境,就必须增进相互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从而消除市民对农民工及流动儿童存在的刻板印象,优化社区环境,增进流动儿童群体与市民间的互动。社会认同过程是一个彼此区分,通过交流、互动,彼此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产生归属和认同的交换行为,所以群体间的相互了解显得尤为重要。在调查中发现,73%的流动儿章随其父母以租赁的形式居住在城市社区内,流动儿童和城市居民的互动有着更多的地缘条件,所以,作为社区管理单位的居委会应该加强社区服务以及对流动儿童的关爱宣传力度,通过小区报栏等形式使得城市社区居民认识到流动儿童的生活状况,更多的去认同和关心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为流动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除此之外,经常举办一些社区活动,为农民工家庭和市民家庭接触创造机会,以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最终达到流动儿童对城市社区认同的目的。与城市同辈群体正常交往是流动儿童产生社会认同并在城市生活中顺利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同辈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其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作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流动儿童来说,身边的同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流入地户口的本地儿童,一类是有着相似迁移背景的流动儿童。对很多儿章而言,不论是穿着、谈吐还是爱好,同伴及同伴关系的影响都远远超过家长、教师以及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呈上升趋势。∞陈品,佐斌.群际接触理论介评.心理学探新,2004,0157 硕上学位论文第五章总结与建议日本幼儿教育家山下俊朗先生就十分推崇“以儿童教育儿童”,他认为儿童是在同别的儿童交往中开始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了解集体与其中每个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培养起各种各样的道德品性的。因此,无论是作为学校中的老师还是家庭中的流动儿童家长,都应该鼓励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多交往。对一些社交能力欠佳和适应性较差的流动儿童训练他们的社交技能。通过与城市同辈群体玩耍、学习、合作、共享和鼓励,能使流动儿童受城市同辈群体的欢迎度明显升高,增减群体间的了解,获得彼此间的信任,流动儿童在与城市儿童交往过程中获得成功,这将会大大提高其对城市同辈群体的认同度,提升自信心,并会产生再次交往的动机,久而久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帮助流动儿章提高城市生活适应的能力。5.3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适应5.3.1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改善如前所述,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民工家庭的很多因素也影响着流动儿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家庭经济条件的贫困、居住环境的不稳定和简陋、家长文化水平的相对低下等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流动儿童社会比较心理的产生,同城市同辈群体间生活、学习条件巨大差距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城市适应。对于家庭经济、居住客观条件的改善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只能寄希望于外部限制和改革等社会性因素,在此我们只能讨论如何改变家庭教育、家长水平等因素来改善流动儿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一方面,加强流动儿章家庭与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树立家一校沟通意识和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流动儿章成长。家和学校是正处于学龄期的流动儿童所处时间最长的两个场所,也是他们学习社会规范、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的重要场所,本着共同促进流动儿章健康成长的目标,流动儿童家长要通过电话、亲自前往等方式向学校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建立家一校联合的流动儿童监护体系,家一校之间对流动儿童成长情况的忽视引起了更多的问题,流动家庭和学校之间处于相互闭塞状态,流动儿章在学校的状况,家长不清楚;流动儿童在家庭中的状况,学校不清楚,久而久之形成的是流动儿章渐已自闭、孤独的封闭性格,感到迷茫和困惑,在城市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 硕上学位论文第五章总结与建议法实现自我认同以及更深意义上的对城市的社会认同。另一方面,提高流动儿童家长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西方有句名言:“一个母亲胜过一百个优秀教师,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可见家长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影响作用,家长的行为方式对儿童潜移默化的起着影响作用。由于大部分流动儿童家长文化水平低、深受传统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对流动儿童实行“棍棒教育",只注重流动儿童的物质需求而忽视其心理需求,而且流动儿童家长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影响着流动儿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和认同,所以,流动儿童家长有必要言行严格要求自己,为流动儿童作出表率作用;加强亲子互动,了解流动儿童存在的生活、学习和心理问题。5.3。2流动儿童自身的逐步适应由于流动儿童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和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个人素质也是他们认同整个城市社会、克服认同障碍所必备的条件。这里主要是要加强对流动儿童健康人格教育和道德素质的提升。人的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和人格健康两方面,人格健康又称之为身心健康,关于人格健康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健康意味着人的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平衡。马斯洛则认为健康人格的标志是自我实现并描述了自我实现的人的十几个方面的特征。在卡尔·罗杰斯看来人格健康就是一个人的自我观念与自我经验的协调,即机能充分发挥的、健全的、幸福的人,并描述了健全人的心理特征。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初步定型阶段,其人格发展变化尚具有较明显的可塑性,还远未稳定成熟,所以这一时期是进行健康人格教育的一个较佳时期。据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市民的歧视和排斥、家庭经济的困顿、城乡文化冲突的影响,很多流动儿童感到自卑、失落、愤懑,有些甚至对市民和社会产生敌视、仇恨的心理,并在这些心理的影响下产生不良的行为表现,诸如破坏公共设施、偷盗、打架斗殴等。这些现象的存在阻碍了市民对流动儿童群体的接纳,既不利于流动儿童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也不利于城乡和谐社会建设,反过来也影响着流动儿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和融入。所以,必须加强流动儿章群体的健康人格教育,在实施主体上,家庭、学校、社区需要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在教育方式上,家长、老师和社区居委会人员应当采取谈心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以促进流动儿章群体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59 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总结与建议5.4结语5.4.1结论本文依据社会认同理论的过程与框架,分析流动儿章在城市社会中建构社会认同的过程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困境,然后再从流动儿童内外两个层面上具体社会情境来分析影响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认同的各种因素,本研究探索性的发现:1、流动儿章在城市社会建构社会认同过程中处于对城市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社会群体的社会认同困境中。本文通过对流动儿童进行定量调查分析和定性访谈资料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流动儿童表现出对城市群体身份、生活方式、群体的积极认同,但另一方面通过定性资料也呈现出他们对城市社会生活、群体的心理落差,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得他们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2、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心理是一个内外部因素共同建构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流动儿童所处的内外部社会情境的分析,主要从流动儿童家庭、流动儿童自身及城市外群体的社会排斥来分析影响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认同的各种因素,证实了社会认同心理的内外建构性,也证实了本文所提出的假设。当然,本文由于诸方面的原因,存在一些不足和欠缺,主要表现为:1、社会认同分析的相对方欠缺,社会认同本身是一个在互动过程中不断建构的过程,但由于篇幅和调查的限制,本文只是单方面的介绍了流动儿童对城市生活环境及群体的认同状况,对于城市群体对流动儿童的认同状况则没有涉及太多,以往的研究证实城市群体对外来群体尤其是农村来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社会排斥甚至歧视的存在,这种现实的存在本身也是城乡群体互动认同过程中城市群体对外来群体的一种消极认同的存在,只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一定的文献回顾,所以没有建立起一个互动双方社会认同的完全模型。2、社会认同本身是一个主观的心理过程,笔者所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弱势群体的流动儿童在面对研究者的时候,他们的态度和思维会因为生活的坎坷和社会的压力而增加了更多的敏感和自我保护,所以在深度访谈方面没有获得太深入的资料。5.4.2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总结与建议1、区别于以往主流社会心理学“在群体中的个体"的研究视角,社会认同理论关注的是“在个体中的群体”,是一种心理化的群体研究视角,即从个体着手,但反映群体,可以作为微观层面的心理学研究与宏观层面社会学研究的一种调和,从内外部因素出发探究社会认同心理的建构与形成。2、社会认同问题是流动儿童问题研究的薄弱环节,将这一理论用来探讨夹隔于城乡之外“第三独立单元"的流动儿童群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丰富了对城市流动人口研究的知识系统。5.4.3可进一步研究的领域正如上文所述此研究所存在的缺憾,本文对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研究尚不完善,没有进行更深层次原因方面的探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能够建立起一个城乡群体互动情境下的社会认同模型则是进一步研究的内容。61 硕上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2]卢文格著.李维译.自我的发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360[3]马戎.民族社会学社,2004.210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4]李维.社会心理学新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7—68[5][美]J·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86—188[6][美]曼纽尔·卡斯特.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7[7][美]艾尔·芭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4[8][英]A·吉登斯著.社会学(赵旭东等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33[9]DavidA.Whetten,PaulC.Godfreyed.,IdentityinOrganizations,BuildingTheorythroughConversations[M].London:SagePublications1998,18[10]Moya,M.SocialIdentityandInternationalRelationships.InS.Worc一。hel,J.F.Morales,D.Paze&J—C.Deschamps(ed.),SocialIdentity:InternationalPerspectives[M].London:SAGEPublieationsLtd.1998:154—165[11]TajfelH.DifferentiationBetweenSocialGroups:StudiesintheSocialPsychologyofintergroupRelations.chaptersl’3[M].London:AcademiCPress,1978[12]KellyC,BreinlingerS.TheSocialPsychologyofCollectiveAction:Identity,InjusticeandGender[M].London:Taylor&Francis,1996[13]RossPoole,NationandIdentity[M]London:SagePublication1999,14[14]Branscombe,N.R,E1lemers,R&Doodje,B.TheContextandContentofSocialldentityThreat.InN.Ellemers,RSpears&B.Doosje(ed.),SocialId62 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entity:Context,Commitment,Content[M].0xford:B1ackwellPublishersLtd.1999[15]TafelH,TurnerJC.TheSocialIdentityTheoryofIntergroupBehav—ior,PsychologyofIntergroupRelations[M].Chicago:NelsonHall,1986.[16]Hogg,M.A.&D.Abramsl988,SocialIdentifications:ASocialPsychologyofIntergroupRelationsandGroupProcesses[M].London:Routledge[17]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人口研究,2004.01[18]王芳、吴晓丽、沈玉林.小学民工子女的自我概念和行为问题[J].中国校医,2005.04[19]何光峰.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ll[20]郭良春,姚远,杨变云.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北京市JF中学的个案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5,09[21]邹泓,屈智勇,张秋凌.我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4,01[22]北京市流动儿童就学及心态状况调查课题组.北京市流动儿童学校师生心态状况调查研究[J].新视野,2006,03[23]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04[24]何汇江.城市贫困人口的群体认同与社会融合[J].中州学刊,2003,03[25]李友梅.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7,02[26]邓治文,卿定文.大学生社会认同状况研究⋯以某高校为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273王彦斌.转型期国有企业员工的组织认同——一项关于当前国有企业员工组织认同特点及其原因的调查分析[J].天府新论,2005,02[28]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5,Ol[29]张娟,金娜.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认同分析[J].理论观察,2007,02[30]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05[31]高雯蕾.转型期北京中下阶层市民的社会认同问题[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0263 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32]余丽萍.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认同度分析[J].职业圈,2007.19[33]吕卫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J].青年研究,2007,01[34]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03[35]王毅杰,倪云鸽.流动农民社会认同现状探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36]包福存,张海军.建筑业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认同[J].沈阳大学学报,2007,01[37]潘泽泉.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一共有的空间何以可能[J].中州学刊,2008,03[38]叶育登,胡记芳.民工社会认同形成机制探析⋯一基于群际传播视角[J].西北人口,2008,04[39]杜红梅.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困境与社会政策的完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04[40]李斌,段兰英.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身份认同[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02[41]尹书强,马润生.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困境及对策[J].青少年研究(山东团校学报),2008,01[42]周斌.流动儿童社会认同问题浅析[J].黑河学刊,2008,03[43]陈瑞丰.美国流动儿童入学保障机制的借鉴意义[J].上海教育科研,2006,07[44]李明华.从美国经验看我国解决农民工子弟就学问题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5年5月1日[45]石人炳.美国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46]郭彩琴.城市中“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现状透视[J].学海,2001,05[47]项继权.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制度保障[J].农村工作通讯,2005.03[48]范先佐.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1[49]孔祥智,顾洪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06[50]李蓓蓓.上海外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调研[J].历史教学问题,2004,06 硕上学位论文参考文献[51]孙红玲.浅论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科学,2001,01[52]范亮.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教育,2005,Z1[53]汪明.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4.02[54]李永道,林琳.影响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的制度因素及对策探讨[J].教育探索,2005,09[55]王光华,刘永红.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01[56]段成荣.论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兼谈北京市流动人口问题[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57]周皓,章宁.流动儿章与社会的整合[J].中国人口科学,2003,04[58]李柏宁,熊少严.厂州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调查与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7,05[59]陈丽丽.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环境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S1[60]李斌.社会排斥理论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制度[J].社会科学研究,2002,03[61]潘泽泉.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发展困境与社会风险——社会排斥与边缘化的生产和再生产[J].战略与管理,2004,01[62]吴新慧.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一一社会排斥的视角[J].社会,2004,09[63]武春玲,尹洁,刘莹.由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引发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03[64]潘泽泉.社会分类与符号群体边界一一以农民工社会分类问题为例[J].社会,2007,04[65]王沛,刘峰.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认同威胁[J].心理科学进展,2007,05[66]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04[67]高海燕.我国农民工自我归类模式的理论研究——基于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过程分析[J].南方人口,2005,02[68]栗志强.都市村庄流动人口社区认同状况及成因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65 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69]易芳、郭本禹.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取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70]杨莉萍.析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的四个层面[J].心理科学进展,2004,06[71]刘翠梅.家庭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72]李强.转型时期冲突性的职业声望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2000,04[73]张翼,风笑天.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新群体——论流动儿童所面临的畸形社会化[J].当代青年研究,2003,1[74]HenriTajfel,“SocialPsychologyofIntergroupRelations,,[J].AnnualofPsychology,1982,33:卜39.[75]SimonB,LoewyM,SturmerS,WeberU,FreytagP,HabigC,KampmeierC.Collectiveidentificationandsocialovementparticipation[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ology,1998,74:646’658[76]NegyC,ShreveTL,JensenB,UddinN.EthnicIdentity,Self—Esteem,andEthnocentrism:AStudyofSocialIdentityVersusMulticulturalTheoryofDevelopment[J].CulturalDiversityandEthnicMinorityPsychology,2003,9(4):333’344[77]SidaniusJ,LaarCV,LevinS,SinclairS.EthnicEnclavesandtheDynamicsofSocialIdentityontheCollegeCampus:TheGood,theBad,andtheUgly[J].JournalofPersonalitySocialPsychology,2004,87(1):96’llO[78]JohnsonD,TerryD,LouisW.PerceptionsoftheIntergroupStructureandAnti-AsianPrejudiceAmongWhiteAustralians[J].GroupProcesses&IntergroupRelation,2005,8(1):53’62 硕士学位论文附录一城市流动儿童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我们的调查是要了解目前在校青少年儿童的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目的是为了向学校和有关部门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本调查不用填写个人姓名和校名,别人不会知道每一份问卷是由谁填写的,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您的同答将代表众多与您一样的朋友,相信您会认真完成。谢谢您的合作!中南人学社会学系调查组2008年5月30日说明:请在每题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打√,或者直接在——中填写。问卷编号——调查时间——一、基本情况A1性别(1)男(2)女A2班级A3到城罩来几年了?——(1)0-1(2)1-2(3)2-3(4)3年以上(注:0-1年包括1年在内;卜2年包括2年在内;2-3年包括三年在内)二、家庭情况B1您父母的职业(填父母其中一方即可)爸爸——妈妈——(1)服务员(2)个体商贩(3)企业管理人员(4)建筑工人(5)工厂工人(6)其他(请自己注明)B2你家的家庭月收入——(向父母询问也可)(1)500元以下(2)501元--1000元(3)1001元⋯一1500元(4)1501元67 硕士学位论文附录一---2000元(5)2000元以上B3你父母的文化程度——(填父母其中一方即可)(1)文盲(不识字)(2)小学(3)初中(3)高中或中专(5)大专及本科B4家里经常为你请家教或报辅导班吗?(1)经常(2)有时(3)很少(4)从来没有B5父母经常为你进行功课辅导吗?(1)经常(2)有时(3)很少(4)从来没有B6你来到城市后,家庭住址经常变动吗?(1)经常(2)很少(3)没有搬过家B7你现在居住的房屋周围——(1)周围都是城市居民(2)住的都是从农村来的打工者(3)城市居民和外来打工者混合在一起(4)不清楚B8你们家现在住的房子是——(1)自己租赁的(2)已经买下了(3)借住在朋友或亲戚家(4)工作单位提供的住房三、城市社会认同状况Cl你想在城市中长期居住下来吗?(1)肯定会(2)可能会(3)不可能C2对于现在的城市生活和原来农村老家的生活,你更喜欢(1)城市生活(2)农村生活C3现在的城市生活和原来的农村生活相比(1)生活方便(2)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3)噪音很大,生活环境很差(4)感觉不适应,还想回到老家去(5)其他C4在城市罩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你感觉你现在(1)已经是一个城市人了(2)还是一个农村人(3)说不清,没有感觉C5对于自己过去在农村生活、学习的经历或从农村转学过来的事实是否愿意告诉城市同学呢?(1)当然不愿意(2)无所谓(3)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C6在你们班上或学校里有没有“农村帮”和“城市帮"互相对立的小团体呢?(1)有(2)没有(3)没有听说过C7你能听懂长沙当地方言吗? 硕士学位论文附录一(1)完全听不懂(2)基本可以听懂(3)完全可以听懂C8你喜欢现在就读的学校吗?(1)喜欢(2)不喜欢(3)不清楚C9你喜欢现在城市学校的老师吗?(1)喜欢(2)不喜欢(3)不知道CIO你觉得自己的学习成绩怎么样?(1)很好(2)不太好(3)较差(4)不清楚Cl1你认为城市儿童——(1)比自己学习好(2)有很多特长(3)待人很友善、易交往(4)乐于助人(5)任性,但可以接受(6)比较自私,不易交往(7)其他C12你愿意和城市儿童交流、做朋友吗?(1)愿意(2)不愿意C13你有过被城市儿章瞧不起、歧视的经历吗?(1)经常(2)偶尔(3)从来没有C14你感觉和城市儿童交流、做朋友有障碍吗?(1)有(2)没有C15你觉得自己和城市儿童相比较——(可多选)(1)比自己零花钱多(2)吃的、穿的比自己强(3)家庭收入比自己家多(4)其他C16你经常参加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吗?(1)每次都参加(2)参与过几次(3)从未参与过C17你觉得城市居民(1)穿戴整洁、行为文明、素质高(2)很势力、看不起农村人(3)和农村人没什么大的区别(4)不了解C18你有过被城市居民瞧不起、歧视的经历吗?(1)经常(2)偶尔(3)从来没有C19在你与城市居民打交道的过程中,你感觉到有障碍吗?(1)没有(2)有C20如果你所居住的或周围的城市小区有举行活动、新鲜事,你会去关注、参与吗?(1)肯定参与(2)可能参与(3)不会参与 硕十学位论文附录二附录二: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认同访谈提纲1、在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了,感觉自己现在是一个城市人了吗?2、感觉现在的城市生活怎么样?3、对于自己原来在农村生活、学习、转学过来的经历,你愿意在城市人面前提起吗?4、你觉得自己和城里的儿童相比生活、学习方面怎么样?5、你计划着以后在城市长期居住下来吗?6、你现在就读的城市学校怎么样?和原来老家的学校比昵?7、你感觉城市市民怎么样?8、你把现在居住的城市小区当做自己的家吗,感觉如何?小区有活动你会去参与吗?9、你喜欢和城市居民打交道吗?10、城市居民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11、你喜欢现在的老师吗?12、现在转学到城市学校了,上课时老师经常提问你吗?13、你感觉城里儿童怎么样?14、班级或学校有没有城市帮派和农村帮派的对立存在昵?70 硕十学位论文致谢致谢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瞬间,硕士两年,即将结束,人生也将进入另外一个转折点。回首两年的研究生生活,心中不免有无限感慨,其中有些许收获与满足,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而此时此刻,离别之情、感恩之情,堆砌心间。本论文从选题到写作、从初稿到定稿,一直得到导师马润生老师的指导、支持和鼓励。在此,谨向马老师表示深深地谢意。师从马老师,是我人生宝贵的一笔财富。马老师治学态度严谨、学识渊博、为人正直、性格和善,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我无尽的关怀。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了我,为我树立起做人的典范,老师的言传身教将使我受益终身。在我的硕士学习期问,还受到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关怀和帮助。感谢章辉美老师、李斌老师、车文辉老师、李桂平老师、谷中原老师、杨成胜老师、张桂蓉老师、丁立平老师、唐名辉老师在平时学习和论文写作方面无私的指导,感谢潘泽泉老师、董海军老师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启迪与指导,感谢谢新华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感谢我的同学,他们为此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诸多帮助。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支持和鼓励,他们无私的爱、真诚的关怀一直是我学习上最持久的动力。最后,要特别感谢那些接受研究调查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