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研究

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研究

ID:33610190

大小:3.68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2-27

上传者:U-24835
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研究_第1页
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研究_第2页
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研究_第3页
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研究_第4页
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北京化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翌!±:篁:!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化工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北京化工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口论文暂不公开(或保密)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暂不公开(或保密)范围,在■L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口非暂不公开(或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暂不公开(或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鎏!兰:茎:兰日期:泣!:£:兰 学位论文数据集中图分类号C93学科分类号630.40论文编号1001020140924密级公开学位授予单位代码10010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北京化工大学作者姓名张新瑞学号2011200924获学位专业名称企业管理获学位专业代码120202课题来源自选研究方向评价体系论文题目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研究关键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论文答辩日期2014.5.29+论文类型基础研究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委员会情况姓名职称工作单位学科专长指导教师张英奎教授北京化工大学企业管理评闲人1刘安国教授北京化工大学企业管理评阅人2田大庆教授华夏银行企业管理评阅人3评阅人4评阅人5答辩委员会主席余乐安教授北京化工大学金融工程答辩委员1姚飞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答辩委员2刘安国教授北京化工大学企业管理答辩委员3吴军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答辩委员4王淑慧教授北京化工大学财务管理答辩委员5注:一.论文类型:1.基础研究2.应用研究3.开发研究4.其它二.中图分类号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查询。三.学科分类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CB/T13745-9)《学科分类与代码》中查询。四.论文编号由单位代码和年份及学号的后四位组成。 摘要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研究当前,我国工科类高校每年产出的科技成果越来越多,但是转化率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转化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不够明显。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工作仅针对所有高校,而且缺少深入、系统及科学的研究,同时也没有对某个领域进行深入的探讨。工科高校的科研工作和成果转化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普遍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并不能完全适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工科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内外关于科技成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概念,对有关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理论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完成本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其次,本文参考了工科的界定,分析了工科高校的科研特点、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和作用;结合历年数据,得出工科高校的转化现状,并总结成果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从定性层面和定量层面分析影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为制定评价指标奠定基础。最后,根据我国每年发布的科技统计年鉴的项目指标和影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确立了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和导向性的评价体系准则,建立了包含3个层级,多个下属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个指标赋权,最终建立科学严谨的工科高 北京化工大学硕一L学位论文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从而引导各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能够带有明确目标性的高效顺利进行。关键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层次分析法 ABSTRACTStudyonEvaluationSystemof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TransformationEngineeringCollegeAtpresent,theannual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ofChina’Sengineeringcollegesanduniversitiesareincreasedrapidly,buttheconversionrateisfarlowerthandevelopedcountries,theeconomicandsocialbenefitsarisingfromtheconversionarenotobvious.Thecurrentresearchworkof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isonlyavailablefor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dthismodelislackofdepthsystematicandscientific.Atthesametimethistransformationisalsonodeepdiscussionofacertainfield.Researchworkandachievementsofengineeringcollegesconversionworkhasitsowncharacteristics,thegeneral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evaluationsystemdoesnotfullyapplyinthisarticleasastartingpoint,fortheconvers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evaluationsystemengineeringuniversitystudies.Inthisthesis,Istudiedtherelatedconcepts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inChinaandabroad,andtherelevanttheories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conversion.Secondly,Ianalyzedthecharacteristicsofengineeringresearchuniversities,andtherole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featuresturn;combinationofhistoricaldata,obtainedthestatusquoconversionengineering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dsummarizestheresultsoftheconversionproblemsencountered;qualitativelevelandquantitativeanalysisofthelevel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factorsEngineeringcollegetransformation,layingthefoundationforthedevelopmentofevaluation.Finally,accordingtotheannualstatisticsreleasedbythescienceandtechnologyprojectandtheinfluencingfactorsofengineering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transformation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establishthescientificnature,objectivity,feasibilityandguidancestandardsofevaluationsystem,setupconsistsofthreelevels,multiplesubordinateindicatorsofevaluationindexsystem,using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todetermineeachindexofempowermentmethod,finallysetupscientificrigorousengineeringcollegeof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evaluationsystem,SOastoguidethe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ofvariouscollegesanduniversitiesworkefficientlywithaclearandtargetedtorunsmoothly.KEYWORDS:EngineeringCollege,The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EvaluationsystemV 目录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1研究背景.⋯⋯⋯⋯⋯⋯⋯⋯⋯⋯⋯⋯⋯⋯⋯11.1.2研究意义⋯⋯⋯⋯⋯⋯.⋯⋯⋯⋯⋯⋯⋯⋯⋯21.2研究内容和方法⋯⋯⋯⋯⋯⋯⋯⋯⋯⋯⋯⋯⋯⋯⋯.21.2.1研究内容和框架⋯⋯⋯⋯⋯⋯⋯⋯⋯⋯⋯⋯⋯.31.2.2研究方法⋯⋯⋯⋯⋯⋯⋯⋯⋯⋯⋯⋯⋯⋯⋯.31.3论文创新点⋯⋯⋯⋯⋯⋯⋯.⋯⋯⋯⋯⋯⋯⋯⋯⋯.4第二章文献综述⋯⋯⋯⋯⋯⋯⋯⋯⋯⋯⋯⋯⋯⋯⋯⋯⋯⋯⋯⋯⋯⋯52.1科技成果相关概念⋯⋯⋯⋯⋯⋯.⋯⋯⋯⋯⋯⋯⋯⋯.52.1.1科技成果的含义⋯.⋯⋯⋯⋯⋯⋯⋯⋯⋯⋯⋯⋯52.1.2科技成果的特点⋯⋯⋯⋯.⋯⋯⋯⋯⋯⋯⋯⋯⋯62.1.3科技成果的分类⋯⋯⋯⋯⋯⋯⋯⋯⋯⋯⋯⋯⋯.72.2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概念⋯⋯⋯⋯⋯⋯⋯⋯⋯⋯⋯⋯⋯.72.2.1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72.2.2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82.2.3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92.3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理论⋯⋯⋯⋯⋯⋯⋯⋯⋯⋯.⋯⋯l12.3.1知识经济理论⋯⋯.⋯⋯⋯⋯⋯⋯⋯⋯⋯⋯⋯.112.3.2技术转移理论⋯⋯⋯,⋯⋯⋯⋯⋯⋯⋯⋯⋯⋯.122.3.3三重螺旋理论⋯⋯⋯⋯⋯⋯.⋯⋯⋯⋯⋯⋯⋯.132.3.4创新理论⋯⋯..⋯⋯⋯⋯⋯⋯⋯⋯⋯⋯⋯....142.3.5价值链理论⋯⋯..⋯⋯⋯⋯⋯⋯⋯⋯⋯⋯⋯..14第三章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研究⋯⋯⋯⋯⋯⋯⋯⋯⋯⋯⋯.173.1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分析⋯⋯⋯⋯⋯⋯.⋯⋯....173.1.1工科的界定.⋯⋯⋯.⋯⋯⋯⋯⋯⋯⋯⋯⋯⋯..173.1.2工科高校科研的特点⋯⋯⋯..⋯⋯⋯⋯⋯⋯⋯⋯173.1.3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特征⋯..⋯⋯⋯⋯⋯⋯18V 北京化工大学硕:b学位论文3.1.4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分析⋯⋯.⋯⋯⋯⋯⋯.203.1.5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系统介绍⋯⋯⋯⋯⋯⋯.213.2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2l3.2.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本情况⋯⋯⋯⋯⋯⋯⋯⋯⋯..223.2.2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233.2.3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分析⋯⋯⋯⋯⋯⋯⋯⋯.273.3影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283.3.1影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定性因素⋯⋯⋯⋯⋯⋯.283.3.2影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定量因素⋯⋯⋯⋯⋯⋯.31第四章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建立⋯⋯⋯⋯⋯⋯⋯⋯⋯354.1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354.2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设计⋯⋯⋯⋯⋯⋯⋯⋯.364.3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赋权⋯⋯⋯⋯⋯⋯⋯⋯.39第五章结论⋯⋯⋯⋯⋯⋯⋯⋯⋯⋯⋯⋯⋯⋯⋯⋯⋯⋯⋯⋯⋯⋯⋯⋯⋯455.1本文结论⋯⋯⋯⋯⋯⋯⋯⋯⋯⋯⋯⋯⋯⋯⋯⋯⋯455.2本文创新点⋯⋯⋯⋯.⋯⋯⋯⋯⋯⋯⋯⋯⋯⋯⋯...465.3继续研究的内容⋯⋯⋯⋯⋯⋯⋯.⋯⋯⋯⋯⋯⋯⋯..46参考文献⋯⋯⋯⋯⋯⋯⋯⋯⋯⋯⋯⋯⋯⋯⋯⋯⋯⋯⋯⋯⋯⋯⋯⋯⋯⋯⋯47驾【{射⋯⋯⋯⋯⋯⋯⋯⋯⋯⋯⋯⋯⋯⋯⋯⋯⋯⋯⋯⋯⋯⋯⋯⋯⋯⋯⋯⋯⋯⋯⋯⋯⋯⋯⋯.49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1作者和导师简介⋯⋯⋯⋯⋯⋯⋯⋯⋯⋯⋯⋯⋯⋯⋯⋯⋯⋯⋯⋯⋯⋯⋯53 ContentsChapter1Introduction⋯⋯⋯⋯⋯⋯⋯⋯⋯⋯⋯⋯⋯⋯⋯⋯⋯⋯⋯⋯⋯⋯⋯⋯⋯·11.1Research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11.1.1Researchbackground⋯⋯⋯⋯⋯⋯⋯⋯⋯⋯⋯⋯⋯⋯⋯⋯⋯⋯⋯⋯⋯⋯⋯⋯⋯⋯11.1.2Thesignificanceoftheresearch⋯.......⋯...........⋯..............⋯............⋯..21.2Theresearchcontentsandmethods.⋯...........................⋯............⋯............⋯..21.2.1Theresearchcontentandframework⋯⋯⋯⋯⋯⋯⋯⋯⋯⋯⋯⋯⋯⋯⋯⋯⋯⋯31.2.2Researchmethods............,..⋯⋯..⋯.....⋯⋯....⋯...⋯.............⋯............⋯..31.3Theinnovationofthispaper⋯⋯⋯⋯⋯⋯⋯⋯⋯⋯⋯⋯⋯⋯⋯⋯⋯⋯⋯⋯⋯⋯⋯⋯⋯”4Chapter2ReviewoftheIiterature⋯⋯⋯⋯⋯⋯⋯⋯⋯⋯⋯⋯⋯⋯⋯⋯52.1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relatedconcepts⋯⋯⋯⋯⋯⋯⋯⋯⋯⋯⋯一52.1.1Themeaning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52.1.2Thecharacteristics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62.1.3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classification⋯⋯⋯⋯⋯⋯⋯.72.2Theconceptofthe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Nevements。.⋯............................⋯............................⋯.....。......⋯............⋯..72.2.1Themeaning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transff,rmation⋯⋯.⋯⋯⋯⋯⋯⋯⋯⋯⋯⋯.⋯⋯⋯⋯⋯⋯⋯⋯⋯⋯⋯⋯⋯⋯⋯⋯.72.2.2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82.2.3Influencingfactors⋯⋯⋯⋯⋯⋯⋯⋯⋯⋯⋯⋯⋯⋯⋯⋯⋯⋯⋯⋯⋯⋯⋯⋯⋯⋯⋯.92.3Theoryofthe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112.3.1Thetheoryofknowledgeeconomy......⋯............⋯...........................⋯112.3.2Technologytransfertheory..................................⋯...........................⋯122.3.3Threetriplehelixtheory⋯⋯⋯⋯⋯⋯⋯⋯⋯⋯⋯⋯⋯⋯⋯⋯⋯⋯⋯⋯⋯⋯⋯..132.3.4Innovationtheory..................⋯...........................................⋯............⋯142.3.5Thetheoryofvaluechain.......,............................⋯............⋯............⋯14Chapter3StudyonthepresentconditionofEngineering⋯173.1Engineeringuniversities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transformation........................⋯............................⋯.............⋯............⋯............⋯............⋯173.1.1ThedefinitionofEngineering⋯⋯⋯⋯⋯⋯⋯⋯⋯⋯⋯⋯⋯⋯⋯⋯⋯⋯⋯⋯⋯17V¨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1.2ResearchthecharacteristicsofEngineeringCollege⋯⋯⋯⋯⋯⋯⋯⋯⋯173.1.3111euniversitiesnatureofEngineering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transformation⋯⋯.⋯⋯⋯⋯⋯⋯⋯⋯⋯⋯⋯⋯⋯⋯⋯⋯⋯⋯.183.1.4Analysisoftherole.⋯⋯⋯⋯⋯⋯⋯⋯.⋯⋯.⋯⋯.⋯⋯⋯⋯⋯⋯⋯⋯⋯⋯⋯⋯...203.1.5Processintroduction⋯⋯⋯⋯⋯⋯⋯⋯⋯⋯⋯⋯⋯⋯⋯⋯.⋯⋯⋯⋯⋯⋯⋯⋯⋯.213.2Inthe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andEngineeringUniversities............⋯.........一..........⋯.............⋯......⋯.......⋯....213.2.1ThebasiCsituatiOn.⋯⋯⋯.⋯⋯⋯⋯⋯.⋯⋯⋯⋯⋯⋯⋯⋯⋯⋯⋯⋯.223.2.2Presentsituation⋯⋯⋯.⋯⋯⋯⋯.⋯⋯.⋯⋯.⋯⋯⋯.⋯⋯⋯⋯⋯⋯⋯.⋯⋯⋯⋯...233.2.3Problemanalysis⋯⋯⋯⋯⋯⋯⋯⋯⋯⋯⋯⋯⋯⋯⋯⋯⋯⋯⋯⋯⋯⋯⋯⋯⋯⋯⋯..273.3Analysisofinfluencefactors....⋯..⋯..........⋯....⋯⋯....⋯......⋯.⋯..⋯....⋯.......283.3.1Qualitativefactors⋯⋯⋯⋯⋯⋯⋯⋯⋯⋯⋯⋯⋯⋯⋯⋯⋯⋯⋯⋯⋯⋯⋯⋯⋯⋯⋯283.3.2Quantitativefactors⋯⋯⋯⋯⋯⋯⋯⋯⋯⋯⋯⋯⋯⋯⋯⋯⋯⋯⋯⋯⋯⋯⋯⋯⋯⋯.3lChapter4TheevaIuatjonsystemofseientificandtechnoIogicaIaehjevementsofColIegeofEngineerjng⋯⋯⋯⋯⋯⋯⋯⋯⋯⋯⋯⋯⋯⋯⋯⋯⋯⋯⋯⋯⋯⋯..354.1Theprincipleofestablishingtheevaluationsystem⋯⋯.⋯⋯⋯⋯.⋯⋯⋯⋯⋯⋯。354.2Evaluationindexdesign⋯⋯⋯⋯.⋯⋯⋯⋯⋯⋯⋯.⋯⋯⋯.⋯⋯⋯⋯⋯.⋯.⋯⋯.⋯⋯⋯.364.3Theweightedindex。...⋯.⋯....⋯..⋯.⋯....⋯.。⋯.....,.。,。⋯..⋯。。⋯。..⋯.。.。⋯..⋯⋯...⋯39Chapter5ConeIUSjons⋯⋯⋯⋯⋯⋯⋯⋯⋯⋯⋯.⋯⋯⋯⋯⋯⋯⋯.⋯⋯⋯⋯⋯.455.1Theconclusionsofthispaper⋯⋯⋯⋯⋯⋯⋯⋯⋯⋯⋯⋯⋯⋯⋯⋯⋯⋯⋯⋯⋯⋯⋯⋯.455.2Theinnovationofthispaper⋯⋯⋯⋯⋯⋯⋯⋯⋯⋯⋯⋯⋯⋯⋯⋯⋯⋯⋯⋯⋯⋯⋯⋯⋯465.3Continuedresearchcontent⋯⋯⋯⋯⋯⋯⋯⋯⋯⋯⋯⋯⋯⋯⋯⋯⋯⋯⋯⋯⋯⋯⋯⋯⋯.46V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科技成果是否可以诉诸于现实的生产力,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科技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发挥科技成果对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的作用与价值,已成为科技活动的一项重要事务,及时有效地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成为联系科研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中的重要纽带。因而,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地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展开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使之呈现出多方位立体化的趋势。提高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进大学产业园、企业的速度,加快科学实验——科学发现——工艺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的周期,让科技成果可以快速的转化为市场经济中的产品,从而大大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11。大学是孕育知识的摇篮。在国家的创新体系中,大学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地提高。近些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公共研究策略的研究重点放到了如何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上面来。同样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我国科技成果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深入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是提高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和体现。据统计,超过半数以上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都分布在高等院校。当中,直接隶属于教育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占比例超过九成,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都在高校。尤其指出的是,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和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多项自主创新型成果,对科技成果转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国高校在“十五”期间总共获得了多达1300亿元的科研活动经费,其中50%的科研经费来自于与企业合作的科研开发项目,承接科研课题总数高达60多万项,超过半数以上的全国高校拥有直接隶属权。全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55%以上,由高校获得,累计75项;全国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64%,由高校获得,累计64项;全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53%,由高校获得,累计443项。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在近几年拥有大量的科技成果产出,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 北京化工大学硕二£学位论文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开发工作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的时间很晚,积累的经验较少,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不成熟,高校科研体制中还存在着诸多限制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我国高校每年取得多达3万余项的科技成果,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丰富的转化基础,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相比于发达国家70盼一8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还不到20%,高产出的科技成果数量背后却是低下的转化效率【2】。大量的科技成果没有从校园走向社会,没有真正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如何选择适当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提高转化的成功率,本文由此展开讨论和研究。1.1.2研究意义本文在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理论机制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科高校特点、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影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定性与定量因素,结合我国当前现状,借鉴先进的经验,设计符合工科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特点的评价体系,引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促进科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理论意义:当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没有具体到某一学科,而工科区别于社会科学,还没有根据其特点有一套从科研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并进一步市场化的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相关的激励机制、规范的政策法律法规还未完善。要想深刻的掌握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与机制,就必须定量的分析全部过程。所以,建立一套科学地、客观地、全面地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对今后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t3l。现实意义:对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从国家层面来说,从某种程度上面考察整体的创新能力,并以此与发达国家作比较,找出自身的差距所在;从高校层面来说,通过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其他学校比较,分析优势与差距,找寻适合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和长效机制:从社会层面来说,加速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转化成功率,推动成果产业化,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服务于社会,促进整体的发展。1.2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绪论1.2.1研究内容和框架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转化现状影响科技成果转化因素分析第五章结论与展望一————————————⋯⋯——~一⋯一一——⋯——.⋯.图1-1研究框架Fig.1—1Researchframework评价指标建立原则评价指标确定及赋权方法1.2.2研究方法本文以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为基础,通过查阅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一论||||~纰~一一章—』一一一{|第~一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相关的文献、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证研究、国家颁布的权威数据,定性与定量地分析影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因素,发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确立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1.结合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影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宏观因素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从政策法规、科技成果自身以及信息环境方面总结出与之不相匹配的因素。同时对可以量化的影响因素,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考察高校的基础设施、科院人员本身、科研资金的投入以及高校之问科研交流的因素。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有利于更准确更客观的发现问题所在。2.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本文从国内外现有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理论着手,借鉴了科技成果的含义及分类,参考了工科的范围,总结出适合我国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依据。同时分析各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例,提出当前问题所在,进而给出提高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成功率的建议措施。3.比较研究。通过分析历年国家科技统计数据,得出工科高校在科研人员数量、科研经费投入、科研经费支出、承接科研课题数量等的发展趋势,主要采用数据、柱状图等研究问题,找出问题所在。并根据已有数据预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提前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1.3论文创新点(1)通过对历年数据的汇总,从不同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出现的问题。(2)运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总结出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每一个影响因素,确定了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的赋权方法,最终构建了一套科学客观并且切实可行的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方法。4 第一:章文献综述2.1科技成果相关概念2.1.1科技成果的含义第二章文献综述上世纪80年代,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科技成果鉴定办法》中明确指出科技成果的定义【2”:(1)对以后的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启发指导意义的,阐述了其内在特征规律及联系的,在学术上具有前人不曾提出的独到的新见解的科技成果,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科研应用成果。(2)具有先进性、新奇性和实用价值的,能够解决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中科学技术问题的应用技术成果,包括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等等。(3)同时还包括社会、企业管理与决策,促进科学、社会、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由此可以得出对科技成果比较一致的定义为:科技成果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通过复杂的智力劳动所得出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社会承认的知识性成果。这个概念的意义包含以下三个方面:①科技成果必须是通过一系列科研活动得出的,包括考查、实验、研发等环节,即科技成果是科研人员经过长期反复的科学实验,通过一定的归纳演绎而形成的新的、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②科技成果必须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实用性。科学研究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如果只是变一个方式不断重复前人的研究成果,虽然做出了大量的繁重工作,但是毫无任何的创新性,没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只是对原有工艺进行改良,也不能称为是科技成果;③科技成果的价值必须通过评价、转化、在科学期刊上面公开发表等方式接受检验,科技成果不但要有学术价值,还要具备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可以通过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科技专利的转让等途径实现。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2科技成果的特点1.先进性科技成果的先进性指的是科技成果的学术和内在技术水平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所处的地位。具体来说就是其技术性能,学术地位以及经济指标与国内外相类似的研究成果相比,必须等同或者超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水平。2.科学性科技成果的科学性是指由于在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中运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科技成果必要具备高度的系统严密性和客观事实性,这是科技成果的必要条件f201。3.实用性科技成果的实用性是指科技成果要能够指引或者直接应用于社会生产,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进现代传统企业,升级或替代产业技术。4.成熟性科技成果的成熟性是指成果本身要具备可靠性,科技成果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取得,并且通过了整体性的检验,具备可应用的条件。成熟性有时候很难与科学性区分,两者既有差别又相互联系。具备科学性的科技成果并不具有成熟性,只有经过了试验检测,达到可应用的标准才能称之为成熟性。5.时效性科技成果的时效性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任何一项科技成果都不能超越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历史规律,科技成果本身带有的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决定着当可以替代的新型成果出现时,必将被取代,这就是所谓的时效性。6.商品性科技成果的商品性是指科技成果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首先,科技成果是科技研发人员无差别劳动的结晶,这使其具有了价值;科技成果最终将被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这使其具有了使用价值。所以说科技成果具备了商品的属性。7.综合配套性科技成果的综合配套性是指作用于实践的科技成果既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和其他科技成果相互配合使用,而现在相互配合使用的模式往往占大多数。科学技术的综合使用对快速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在配合应用时的效果综合有时会比单用一项科技成果的成效要低。科技成果的综合配套应用可以完成飞跃式的进步。6 第二章文献综述8.社会公益性科技成果的社会公益性是指部分科技成果不能完全符合市场的规律性,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实现其价值,通常会低于其价值用于社会服务,这种实现形式更多地体现了科技成果的社会公益性。2.1.3科技成果的分类在我国,科技成果的分类一直采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方法。科技成果分为基础研究,应用技术,软科学三大类。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尤其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技术创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原有的分类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逐渐改进和拓宽现有的模式成为当务之急。从社会属性和技术与经济的角度划分科技成果【18】:1.上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将科技成果按照社会属性分为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①基础技术是指汇聚了多种多样的技术,包括技术标准体系和技术基础设施两个方面。②共性技术是指除了可以单一使用外,还可与其他科技成果综合配套应用于其他领域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产生深远影响,是一种属于不同学科配合应用的技术平台。⑨专有技术是指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属于个人或企业私有的先进技术。2.按照经济与技术的关系分为商业性技术与公益性技术。①商业性技术是指应用于商业领域特别是高科技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性的先进技术。②公益性技术是指低于其价值被应用在社会公益事业当中,服务于国家、人民需求的先进技术,多在国防和环保领域中。2.2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概念2.2.1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上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办法》,该法规定义了什么是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科技成果转化可以从广义范围和狭义范围理解。7 北京化工大学硕二E学位论文从广义上来说,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年代,以当时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为基础,科学技术人员将取得的科技成果按照其内容和形式在不同的领域转化为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总和,用于发展社会生产,发展科学和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部过程是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社会生产这一程序进行,简单来说就是科学——技术——生产【18】。从狭义上来说,科技成果转化就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一般来说就是将应用型的科技成果,按照商品市场化、产业化、国家化的形式,以多种的开发形式,最终输出新产品、新工艺的过程。科技成果市场化就是根据科技成果的价值,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获得利益。或者将普遍认同,可以大规模应用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规模生产,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科技成果国际化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合理有效的调控各地资源,配合其他先进的科技成果,在国际范围内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狭义上的科技成果转化表现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和经济相结合,实现科技成果应用于商业生产。从本质上来说,科技成果转化其实是技术转移理论的外延,就是指技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技术转移另一种的表达方式是成果转化。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技术实现了第一次的转移。在上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定义了科技成果转化,它在外延上与技术转移是有差别的。在技术转移中,系统的知识理论能够完成从产生——使用,向不同地域的转移【351。例如引进先进的技术,并加以改进完善。从另一重角度来说,技术转移就是为了提高技术供给方和技术需求方双方的竞争力,技术供给方以有偿的形式提供给技术需求方新的知识技能,使其在各自的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此外,还有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和技术扩散等。技术转让这一活动包括在技术转移中,技术转让限定了一个范围,通常都是具有目的性、有偿性的技术转移活动。技术推广和技术扩散完整补充了技术创新活动,同时也包含在技术转让中。技术推广和技术扩散的对象往往都是指新的先进的技术,是一种纯技术的概念。2.2.2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添?t-科技成果转化过程要想保证完整高效,必须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主要包括四个阶段㈣:1.预测科技成果将要投放的市场科技成果转化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在成果转化前,要对即将投放的市场进行充分的预测。当前经济活动中,带有强烈的利益驱动性,如果一个科技8 第二章文献综述成果产业化后的产品不能带来更好的商业利益,必将被市场所淘汰。同时,提前预测市场需求,也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为科研工作提供参考。2.科技成果的研发阶段在科技成果的研发阶段,需要考虑前期市场需求预测的反馈信息,通过多次讨论论证,制定一套科学严谨客观并且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科研方法,将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向成果应用过度。3.科技成果的成熟化阶段科技成果的成熟化阶段是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关键阶段。刚取得的科技成果要想在更大的范围内、颇具规模的产业化应用必须经过成熟化这一阶段。在这阶段,科研人员通过各方面的试验,不断地完善科技成果各种技术属性以适应市场的需求。4.科技成果的推广阶段将新产品、新工艺以及新的技术管理手段推向市场,以营销手段让大众认识、了解、接受科技成果转化后的产品。同时收集市场反馈信息,为下一循环周期的预测工作提供完备的信息。2.2.3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可以按照转化主体、转化客体以及转化中介三方面归纳总结:1.科技成果的转化主体因素,转化主体因素包括需求主体因素和供给主体因素两方面【1l。①需求主体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实际上是指对先进的科学技术需要意识的增强以及实现这种能力愿望的体现。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国民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对这一观点前所未有的达到了高度统一,所以对科技成果需求的意愿成为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这一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在不同人群中人们所接受的教育千差万别,对同一科技成果的理解程度也深浅不一,这种存在于科技成果传授者和接受者、甚至是传授者之问的差异就是“知识级差”。如果科技成果的接受者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就很难达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目的。鉴于此,科技成果的转化方向应该从科技发达的地区向科技不发达的地区转移。另一方面,资金的投入与消耗直接制约着科技成果转化的成败与质量,同时也影响着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效应。②供给主体因素q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R&D机构、高等学校以及具有科研能力的企业共同构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供给主体,这些机构能够独立完成科技成果的研发,拥有全部的知识产权。R&D机构和高等学校这一类型的供给主体机构,往往还是实行以政府主导为主的科研管理体制,对市场需求预测不够准确,信息收集不全面,科研过程中没有按照需求及时调整方向,导致产出的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其应用前景也不够明朗,很多科技成果就这样终结于实验室;企业的科研机构不同于上面政府主导的科研机构,企业能够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很好的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科研攻关,不存在迷失于市场的行为,所以具有较高的转化成功率,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科技成果的转化客体因素科技成果自身的影响因素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客体因素。①鉴定科技成果的权威性视同鉴定法是科技成果鉴定中最具可行性,最具说服力的方法。顾名思义,视同鉴定就是指实施机构能够开具证明,通过成果转化后的实践活动直接证明科技成果成熟、经济效益可观;具有经济技术合同,由当事人证明验收合格;国家专利局直接授予发明专利且有生产单位证明的这三种鉴定模式。这种鉴定方法能够直观的反应科技向生产力的转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成果鉴定还包括检测鉴定、验收鉴定、专家评估另外三种鉴定方法,但由于这几种方法至今缺少严格细密的审核论证程序,往往流于表面,鉴定结果与真实情况有很大出入。②科技成果的集合配套性科技成果的产出往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其中需要多学科交叉协同作用,所以也必须配套的产出集合多领域的配套技术和工艺。从转化的成本、知识产权等方面考虑,单一的科技成果如果配套的科技研发不深入,不辅以相应的配套技术,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出也是会大打折扣的。3.科技成果的转化中介因素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中介也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的成败。转化服务中介拥有市场预测、收集信息、鉴定成果、协调供求等功能。合理的开展这些服务功能会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影响。其中中介的某些活动可以直接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市场预测、收集信息、协调供求等这些功能为成果转化提供咨询服务,加强科技成果与市场的联系;有些中介为科技成果所需资源提供交流平台,使人员、资金得到合理配置,提高科研效率和转化速度。宏观环境包括政策、法规、经济等环境也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好的转化环境能够促进转化主体的积极性,激励转化服务中介,提高转化成功率,反之则会阻碍。lO 第一二章文献综述2.3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理论2.3.1知识经济理论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Economy),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来的。知识产业这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是由美国研究者马克卢普在他的个人著作《美国知识产生和分配》中提出来的,这一词所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包括科学技术产业,教育行业,服务行业还有科研领域等。马克卢普经过对三十个部门的计算,得出的结论就是知识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中占到五分之一,从事知识产业的人员人数在社会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达到了三分之一。后工业经济一词是在最先是由美国学者丹尼尔提出的,在他的著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对后工业经济做了详细了的解释,他也提出了知识对于后工业经济的重要性,在以前的工业社会中,机器的生产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之后的阶段也就是我们称为的后工业时代,知识对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这里,他提出了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技术知识一词。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学者奈斯比特提到,随着经济发展技术的进步,社会看重的是脑力的劳动,是智慧的力量,脑力劳动正在一点点的替代着体力劳动,在以后的社会里,新技术或是新发明依赖的是知识,技术知识的进步也促进我们脑力活动,生活工作中积累的知识『F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源泉,可以说过去推动工业社会发展进步的是体力劳动,而知识和脑力劳动所发挥的作用慢慢的将会大于体力劳动。1985年,13本的研究者界屋太一在他出版的书刊中第一次提出知识价值社会一词,这也是第一次出现,知识价值社会是一场革命运动,是把知识价值所能带来的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转化成为社会价值的一场革命,这样的变革是一个社会资本积累的重要过程,但同时它也是受技术或是客观环境等条件制约的,这样的变化包括在人们的意识中,人们要重新认识并接受对于知识价值革命所带来的改变。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来自美国的研究专家托夫勒在他的著作中对知识的作用加大了关注程度。他进一步指明了脑力劳动的重要性,体力劳动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了,取而代之的是知识和脑力,将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之前社会进步还是以后的发展,利益的变动都必须基于三方面的基础,暴力是其中之一,后期受法律约束,随之慢慢演变为法律,除此之外还包括资本、1】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财富,这两个因素也在后期发展中演变为我们所说的知识,知识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生产成本,生产时间或是原材料合理配置尽量做到最低的生产成本创造最大的价值,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10J。此后,知识经济受到联合国的重视,联合国内部的科研部门把知识经济作为一个专业名词列举出来。十九世纪末,各个国家都加强国家竞争力,加强各方面的知识体系建设,世界主要大国都把注意力转移到科学知识上。美国前总统里根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StrategicDefenseInitiative,亦称StarWarsProgram),前总统克林顿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科技发展战略”,前总统布什决定研制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日本在此时提倡走科技路线,用科技发展强盛国家,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制定了经济强国向科技强国转变的方针,英国,法国也都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改变,我国的“863计划”也是这一阶段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来的,拉美一些国家开始也同步制定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全球的经济发展格局开始发生转变,知识产生的经济力量远远超出了经济本身的发展。从科技进步与知识增长自身的角度来浼,现在的科技进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科技成果的进一步开发法利用。2.重.2技术转移理论美国学者布鲁克斯(H.Brooks)早在1966年就提出,技术转移是在人的主观行为下把科学技术向外界转移的,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学者们也都认为,技术转移必须是在一种或几种科学技术下进行的,他同时也是把科学技术知识从一个群体传达到另外一个群体的过程。联合国为此在世界国际转让会议中提到,技术转移应该把范围扩大,不仅仅局限在科学技术中,而应该把一种或几种实物比如产品,可以使用的技术或是可以转移服务。联合国发展组织提出把一项新的发现或是创造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外一个国家或是几个国家就是我们称之为的技术转移。此外,针对技术转移还有一些后续补充:一是对技术转移除了要重视过程以外还要重视转移后在另外一个国家或是另外一种环境下的使用情况和发展情况,比如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有不适用的以及有没有在此基础上形成新技术。还有一种补充是技术转移是在遵守一定规章制度下,实行合理化有规律的转移,这种情况一般适用于高等科研院校之间或是企业之问13引。17 第二章文献综述技术转移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外乎两类:1.技术转移的内容可以有多重表现形式,除了我们所说的科学产品,技术方法还有与有形技术相反的专利或是发明,甚至还包括了国家与国家之问的沟通交流,它虽然算不上明确技术转移,但是它也是从另外一种形式上促进了知识技术转移的发展。2。还有一些专家学者提出技术转移是由三个密不可分的部分组成,缺一不可。第一个部分是围绕通用知识的技术转移过程,第二、三部分分别是关于系统知识以及企业专有知识的技术转移,其中企业和系统知识的技术转移不能靠交易来完成,企业完成技术转移的过程只能完全依赖于企业本身,也就是企业只有通过它内部技术的发展来完成;系统知识的技术转移的途径是科学技术贸易。这三个转化的过程是一个整体,缺少了让任何一个都会使技术转移受到影响。所以,学术界对于技术转移的观点就是:创造发明并拥有有形知识或是无形知识的拥有方,经过某种合理的方式,把它所拥有的有形知识或是无形知识传递到有需要需求一方的过程,这种传递的整个过程都可以称之为技术转移。技术转移不能只是单纯取决于转移的一方或是被转移的一方,这一过程是有序发生的,转移双方不是单独存在的,技术转移的成功与转移双方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密切的转移双方本身对于技术转移起着促进作用。技术转移方和被转移方是提供和被提供的关系,这其实是两方之间的利益关系,有需求的一方对于技术的研究是不足的,对于这种技术的发展前景和适用情况也是了解不深入的,所以在某种方面来说它是存在风险因素的;对于提供技术的一方来说在当今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它是存在技术折旧的,技术的价值也是会随着新技术的产生而降低。基于双方客观存在的因素,要求转移方和被转移方及时沟通交流,双方要树立起诚实守信的意识,这样才促进技术转移的发展。2.3.3三重螺旋理论“官产学”是由同本政府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来的,第一次出现是在日本政府制定的关于产业技术开发的政策方法中,“官产学”顾名思义,就是政府,企业,学校这三方,强调了这三方要求同存异,共同发展[3】。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产和学时是相互重叠的,就是科研院校和企业已经不是只在各自的领域中活动了,他们也在参与对方所涉及的方面,科研院校的研究慢慢靠向企业,企业研究的专业性也逐步与科研机构趋同,政府的角色就是对这两方相互协调【2】,但是政府是相对矛盾的,他在对学术机构强调科研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经济的发展,换而言之政府所充当的角色具有多重性,它的职能正在进行转变【1引。1j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世界多国都纷纷认同这一观点,采取对策对这三方进行结构调整,使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相互协调促进发展。美国尤其重视对科技的发展,政府对科研这一领域投入的经费呈逐年上升趋势,此外还有针对性的制定大的科技计划或是方针政策【44】。日本政府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企业中,在实践中完善技术促进技术的发展,同时先进的技术也能促进企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官产学理论第一次在我国被提出并得到重视是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文件,提出要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行产业管理,鼓励科研院校和企业结合,促进科研院校向产业化转变。2.3.4创新理论创新这一词最早的出现是在十九世纪初,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在它的著作中第一次向世人提出了创新一词,它对创新进行定量分析,就是对新建立的生产函数以及相对应的生产要素分析,在这之前这种把生产要素作为重点加入进去的研究是没有出现过的,生产这一因素是受管理和技术影响的,经过分析研究,熊彼特认为相对应的科学技术上的创新和组织创新是创新的两种表现形式,创新是单纯的技术上的创造,还应拓宽它的范围扩展到经济领域,还应该把创新应用到企业包括生产、销售在内的各个环节,比如在管理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创出一种新的适合企业的组织结构;在市场方面尝试新的人群,打开新的营销市场等,企业每一个方面都看可以做创新的尝试。技术创新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既属于科学活动的范畴,也属于社会经济活动的范畴。技术创新是联系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的中间桥梁,是贯穿于科学研究活动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社会实践。技术创新将科研成果产出的新技术应用于实践生产活动中,具有科学和实践的双重属性【3引。2.3.5价值链理论价值链一词是由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它的著作中提出的,价值链将一个企业行为分解成与战略性相关的许多活动,能够更好的认识成本行为与现有的和潜在的经营歧异性的资源。他认为:企业的不同也决定着价值链也是不同的,有多种价值活动可以供企业来选择,每一价值链表示企业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同的价值14 第二章文献综述活动,他们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价值链。价值链是企业价值的体现,它不仅为企业创造内部价值,同时也为消费者实现价值;企业价值链的表现形式不是只存在于一时的而一个阶段性的,企业成本降低的同时还能为企业不断地创造价值,这样的价值链是现代企业应该具有的,这为企业增加竞争力提供了保证;企业的价值链是包含在产业价值链内的,他们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企业价值链的优劣影响着产业价值链的发展,企业价值链为一个企业战略发展提供依据瞰J。价值链的作用:价值链为企业创造价值或是间接促进了企业价值的产生,对企业价值活动进行分类,是区分和鉴定企业价值活动的依据;价值链能够帮助企业在定位自身价值的同时对同类行业的企业的情况有所了解,使企业及时掌握自己在同行业中的排名情况,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有助于企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助于更好的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价值链为企业创造的主要价值大多都是发生在重要的环节阶段,企业搞清楚真正为自己创造价值的主体环节,重点加强对这些重要环节的生产经营工作,那么将为企业持续不断的创造更多的价值;有助于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能够创造价值的要素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这些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要素的多少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角度,企业的价值在增加的同时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哪些是产生这些因素的真正原因,企业本身的价值除外,企业创造的额外价值为企业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契机,也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北京化工大学硕:£学位论文16 第三章_T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研究第三章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研究3.1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分析3.1.1工科的界定2011年我国教育部修订了关于高校的专业分类,按照类别不同分出了包括管理学、理学、工学等在内的十一个大范围的学科大类。其中,工学类别下面就包含了三十二个二级学科,这些二级学科下又包含了一百三十九种细化的专业,包括平时经常提到的冶金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车辆工程等。工科,是自然科学领域下的,它依据的是数学,物理或是化学等知识的基础理论研究所得到结论,再把这些基础研究理论与科学实验联系在一起,运用到科学技术实践中去,这样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工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科主要有土木工程与建筑类、水利水电工程类,电子信息工程类、力学类、地矿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化学工程与药物制造类等【10l。工科培养出的人才‘都是在其相关领域进行纯理论研究或是实践研究的高级技术专业人才,他们负责从项目的计划到项目的实践,具体到材料的研究选择。工科培养的人刁‘注重实际操作实践能力,这些人才是多方面发展的,他们不仅是理论研究者还可以是技术的应用者甚至是项目的管理者。随之后来,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一些新的学科,这主要是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的需要,这些新的学科带领人们尝试对新的研究领域的探索,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判13l。近几年,我国的工科高等院校的发展水平越来越显著,它从最初的只有单一的学科到出现多学科。随着社会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经过多次的整合,工科高校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在研究领域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3.1.2工科高校科研的特点科研项目是指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内容而单独立项的项目,是为完成某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种独特的创新科技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学校承担的科研项目,按其研究性质不同,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基础研究是对自然现象的理解,是以揭示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实验或理论研究,它主要强调的是研究的学术价值,主要用于科研论文和专著。应用研究的侧重点则是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的工艺流程,主要是偏重于技术研究和技术的应用前景,是以发表技术论文、专著和提供专利的表现形式为基础的。试验发展研究是为了进一步扩大特定的实验科技成果,在这一阶段强调科技成果的实用性,研究的价值产生主要在于其商业价值。工科科研立项的目的主要是为设计、生产新产品,改进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而进行科学研究,其科研成果是为了应用于企业生产,加快提高全社会的科技生产力水平,取得全方位的效益。由此可以看出,工科高校的科研活动主要是以目的性和先进性为动机的,而且工科科研主要是应用研究。此外,工科科研的特点还包括:首先,科研经费投入巨大,对科研仪器设各的配置与科研人员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往往越是高水平的工科科研,对这两方面投入的要求越高;其次,工科科研产出一般为新技术、新产品等,其科技含量、实用性和商业价值较高;再次,科研成果转化较快,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以体现;最后,科研成果的质量与水平比较容易衡量,如论文发表期干0的级别、获奖情况、成果产业化后的经济效益等。3.1.3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特征(1)综合性我国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大量的拥有专业知识的高科技人才,还要展开各项科学技术研究,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社会,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具备科学、教育和经济三方面的价值,这样才符合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地发展。大学教育的价值功能实现,是通过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各方面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实现的,不能孤立的存在,是其价值和功能的交叉作用。工科高校的科研活动虽然已经变成一个独立的活动职能,但是其重要性等同于其他职能,它始终肩负着技术创新、解决问题、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的重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首先服务于教学活动的。教学活动是工科高校职能体系中最基本的活动职能,它是展开其他活动的知识基础,科研活动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延伸。而科研活动又是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也是科研活动 第三章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研究的延伸。它们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科研活动一方面可以让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新兴产业和新的生产过程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功能:另一方面在科研活动中,将新技术,新工艺以知识的形式开展于教育活动中,改进专业教学,拓宽专业领域,为培养专业人员服务,达到为教学活动服务的目标。所以说工科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是功能与价值的综合,这一特点是其他科研机构不能比拟的。(2)多重性和多层次性上文提到的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性决定了其具有多重性任务的特点。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说,工科高校肩负着国家及各级政府攻克科研难题的项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纵向”课题来源,为社会的科技发展、经济建设提供最直接的技术方法;从企业层面来说,工科高校承接着企业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为企业提供新工艺、新方法,并联合开发新产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横向”课题来源,服务于企业的创新发展;从工科高校自身的层面来说,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其研究成果可以直接用于高校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拓宽专业领域的广度;从经济利益的角度了来说,工科高校在面向社会的科技成果转化中,通过不断地试验、完善,使成果适应市场的需要,在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的过程中获得经济利益,补充其自身的办学和科研经费。同样的,工科高校的科技活动形式也是多层次的:①高校之问、工科高校与其他的科研机构、工科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联合开发。②工科高校内部各院系、各部门、大学产业园之间的联合开发活动。③高校教师、科学研究人员、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个体研究或者联合开发研究活动【24J。(3)复杂性工科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制多种多样,科研人员的构成复杂多变,外部联系非常广泛,这使得在管理上具有复杂性。第一,在高校中,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是不同类型的工作,仅仅使用一种管理方法和绩效考评方法是不能进行有效管理的,从而导致组织运行低效,科研活动得不到协调。为解决这些问题,工科高校必须根据实际的教学、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任务,组建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组织形式,并且要根据日常的信息反馈(学科发展、社会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根据科研的任务和性质制定相应的运行机制,区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在科技成果转化之前做出市场预测,选取事业部的组织形式,实施信息及时流动、合理竞争、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在成果产业化市场化的阶段,采取与企业管理相似的管理模式,按照市场化机制,对科技成果进行推广服务。第二,参与到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人员是复杂多变的,任何一项活动中既有专职人员,又有兼职人员,例如部分人员主职教学,兼职科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研:部分人员主职科研,兼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员会同时参加一项活动。第三,参与到科研活动中的另一人员构成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程度不尽相同,在对人员选拔任用的管理方面就会变得异常复杂。第四,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还要涉及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不同机构之问的关系要合理协调,避免由于处理不当影响转化过程。(4)多元性不同类型性质的投资者,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工科高校本身等,对工科高校科研活动或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投资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即产生效益,这是对其科研活动和社会作用的认可,是对其价值的评价。但是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成果转化的结果需求却不同,有的需要直接转化为生产活动,提高生产效率:有的需要转化成商品,产生经济效益;有的需要产出形式为科技论文和专利,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有的则是直接变为教学活动,指导和培养高科技专业人才;有的仅仅是进行知识的累积,为将来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虽然产出需求不同,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同,但是其根本的价值仍是对科学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投资者需要从多元化的角度评价转化活动,才能真实体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客观价值标准。3.1.4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分析最近几十年我国所取得的科技成果要远远大于过去科技成果的总和,一些研究专家认为生产力是由科学技术直接决定的,是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判断生产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的多少,劳动工具的数量,劳动对象的数量质量和管理也是生产力的发展的指标,专家用公式把生产力表示了出来即后者所相加的总和与科学技术的乘积。公式使我们理解起来更加清晰,公式把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都囊括在其中,只要是科学技术发展TN么生产力水平就是大幅度提高【2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循序渐进的创新创新的渐进性是指通过社会需求和技术改进机会不问断的推动技术创新活动,主要是指技术革新活动,又称作增量技术创新。技术革新活动虽然没有技术上的根本性突破,但是其对现有的技术、生产过程和产品的不问断改进,使各方面性能有显著的提高或者增强,其在推动经济发展上的作用不言而喻。多项研究表明,渐进性创新能够显著提高了生产要素使用效率。(2)改革式的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相比,改革式的创新活动是一种不连续的技术活动。它是不同2n 第三章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研究部门的R&D机构,经过多次思考和论证的创新活动。市场现有的生产过程、技术方法和产品随着这种创新活动的产出结果发生翻天覆地的根本性变化,各项活动得到重大的改进和提高。这类活动常有工艺和产品的创新以及组织形式的创新等附属结果,产业结构也在一定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这类创新活动的社会经济效益往往是随着渐进式创新结果的不断累积慢慢体现出来的。(3)改革技术系统这类创新是通过上面两个创新的不同组合,影响部分企业的生产模式和组织管理方法,影响不同的领域,最终出现全新的部门。它是由性质不同但相互关联的创新活动汇聚在一起形成的创新集群,而不仅仅是一个创新活动。它们能够改进多个生产单位的生产方式,改善生产条件,对经济系统产生普遍的影响。(4)经济模式的交替这种类型的创新不仅伴随着技术系统改革的创新群,也包含着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随之而来的是经济规范的改变,并且呈现出周期性的兴衰演变。它既对全部的社会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引起社会活动和部门组织的深刻变革,在某些方面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创新活动。3.1.5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系统介绍我们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市场预测阶段即确定科研的目的,项目研究及科技成果产出阶段,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科技成果应用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又包括几个或者多个实施过程完成阶段任务,达到既定的目标。在每个阶段完成下个阶段开始前,是下一个阶段的方向判断点,也就是战略决策过程。决策的内容包括下一个阶段是否应该展开、按照何种方式进行等。在整个过程中,信息扮演了贯穿始终的辅助作用,及时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反馈为每个阶段的决策提供依据。从全局角度来说,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其中包括高校的科研实力,项目投入的资金,人员的参与情况及成果产出等因素,通过一定量的投入获得相应的产出,最终达到既定的目标。3.2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北京化_T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本情况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量的高校都陆续成立了各自独立的科技服务部门,从而强化“官产学”即政府、企业和学校三重螺旋之间的关系。学校和企业之问开始合作科研攻关即横向科研项目逐渐开战后,高校的科技处又有了管理项目合同的职责,在大学产业园广泛发展后,高校也成立了相应的办公机构,加强对产业的管理。最近几年,各个高校为适应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又分批次的对管理机构和机制进行调整,成立了诸多部门来承担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包括科研服务中心,科研开发中心等。在全国诸多高校中,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设立技术转移的专职部门,虽然职能有所不同,名称也不太一样,但是都将重点放在了“技术转移”这一功能上。最近十年来,中国科技产业越来越重视工科高校科学技术研发产业,被看作是科技产业的金矿[291,每年通过鉴定的高校科技成果达到上千项。在2007年一一2012年全国发布的科技统计数据中,高等学校的各种R&D机构逐年增长,2012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如图3-1所示。图3-1高校R&D机构数量Fig.3-1ThenumberofcollegeR&Dmechanism2012年,我国高校对科技研发的投入的科研人员数量达到了31.4万人,这是往年所达不到的人数,并且我国高校所建设的国家实验室在全国科研机构中占到百分之六十,其中高校对我国的科技发展计划贡献巨大,高校所负责的国家科技计划占到国家总的科技计划的一半,截至到2012年为止,我国高校两千多所, 第三章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研究但是高等院校的科技研究机构却有九干多个,从这也能看出我国在科技研发方面快速的发展速度。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政策和形式的变化,我国高校通过不同方法与激励机制促进高校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断深入改革高校科研管理体制,重新确立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成果产业化成功率的新机制。例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高校鼓励工作人员参与创办并经营企业,并为其提供停薪留职的政策;近些年,又推出多种多样的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项目,共同参与科研工作及科技成果转化,接纳教职员工自己开创公司,为个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利用提供平台,同时高校自身也建立起产业园,通过将自有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等。当前,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包括国家的科研计划、国家各级科技产业园、工程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全国各级政府开展的科技成果洽谈交易展示会、技术交易机构发布的科技成果、企业等其他机构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部门等。其中国家科研计划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比较显著的主要有大学科技产业园、工程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构。3.2.2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1)工科高校数量及科研人数2007年——2012年,工科高校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图3—2所示。2012年到达1039所,学校数量是广泛开展科研的基础。工科高校科研力量不断壮大,形成了高水平、实力雄厚的科研开发队伍。截至2012年底,工科高校研发人员由2009年的31.6万人,发展到2012年的34.8万人,人数稳步上升。如图3.3所示。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2工科高校数量Fig.3-2ThenumberofCollegeofEngineering图$-3工科高校R&D人员数量Fig.3—3ThenumberofR&DpersonnelinCollegesofEngineering(2)R&D经费支出R&D经费支出包括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经费外部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是指高校为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全部费用,包括日常支出和固定资产购建支出。同常支出指报告期内调查单位开展科技活动所支付的劳务费和其他日常支出。固定资产购建支出指调查单位在报告期内为开展科技活动而购置的仪器设备、图书、建造的房屋建筑等,包括基本建设投资的固定资产 第三章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研究效发明专利的比例依次为0.0184,0.0155,0.0144,0.0202。2012年的转il=L匕例达到最高点,说明发明专利的转化率有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上升。3.2.3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分析(1)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制度没有被补充完善加之自身科技成果转化危机意识不够强烈。从院校来看,由于当前我国的高等科研院校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竞争意识不够强烈、相关联的政策制定没有配套,加上缺少这方面专业的人才力量,从国家的管理来看,国家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的相关解决办法的法律法规都没有谈及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从行政管理来看,高校没有对科技工作实行专门管理,包括最初的立项到最后项目的实施应用,对科研人员缺少激励机制,久而久之他们的积极性就会慢慢下降。目前我国的高校最普遍出现的局面就是结题之前的环节特别多,但是对后续的工作出现疏忽,对成果转化没有得到后续的响应。大部分科研学者都是为了名誉或是单纯的能在职称评比中或是升职中保留自己的职称而进行的科研项目,还有的是科研者在研究项目时脱离了实际这使得研究毫无意义而言。这样的立项初衷就更使得科技成果转化无从谈起。(2)工科高校的科研体制相对落后,仅依靠单一的经费来源。当前,工科高校开展科研活动的项目经费主要来源是政府专项资金,企业投入和机构贷款,资金的获得往往是靠高校的声誉排名和科研能力的高低来获得。缺少资金的现状与工科高校科研体制紧密相关。自从1978年该科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逐渐缩小甚至赶超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差距,但是落后的科研体制却没有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从确立课题、实地考察到研究、评估、改进等机制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缺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匹配的再投资循环体系。高校开展科研活动还是沿着立项——申请资金——资金投入——科学研究——产出成果——再次申请的传统模式进行,虽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没有将研究目标定位于市场化和产业化,研究成果往往缺少实用性,从而耽误了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科研体制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政府的科研需求引导工科高校的科研目标,政府一‘般看重的是科技成果的科研价值,忽视了市场性,并且投资方向不统一,激励政策不完善,导致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欲望不强烈。②学校的科研目标一味追求政府的资金投入,注重论文发表、获得专利的数量,忽视了成果的实用性,也忽视了投入市场所取得的经济效益。③缺少联系政府、企业、高校的中介机构。企业虽然拥有广阔的市场,但是受到自身科研能力的限制,而且没有很好的建立与其他两者的互动机制,限制了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从高’7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校角度来说,也抑制了科技成果转化【2剐。(3)工科高校缺少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学校往往注重精神奖励,物质奖励仅仅是补助和奖金,根据双因素理论,缺少物质的奖励不能很好地促进科研人员的科研动力,并且与科研人员的工作量不相符。(4)没有建立与工科高校相匹配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服务、信息服务和中介服务的机构。高效运行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需要资金投入、营销管理、市场规划等工作的配合,这直接决定着成果产业化之后的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工科高校的科研工作是通过国家和企业的需求而开展的,凭借高校本身的学校排名声望和自身实力获得项目,在国家和企业的项目资金资助下进行的,最终交付科研成果并加以应用。从全局角度来既,工科高校的科研工作被国家和企业所主导,缺少一定的自主性,通过一段时问的变革,诸多高校成立自己的大学科技产业园,由被动变为主动地积极申请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和企业的科研需求,很好解决了一部分高校其他工作带来的资金紧张、设施陈旧的问题。但是,高校的成果转化效率还是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与市场需求脱节,经济利润不高。总结原因,主要有四个:①工科高校科研目标不明确,存在盲目性,没有以市场导向规划科研目标和全部研究过程,一味追求资金投入、学校声誉的提高。②信息流通不畅,工科高校专注于科研工作,企业追求市场利润,两者之间以及与市场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流通反馈机制,当市场不再需要此类科技成果时,导致成果转化失败,付出惨重的代价。⑨资金获得渠道单一,主要是以国家投入和企业自主为主,风险投资机构,民间资本和银行等机构由于各类风险,加之信息沟通不足,不愿意向高校科研工作投资,限制了高校科研进一步发展。④缺少专业的市场推广机构,影响科技成果顺利进入市场,阻碍产业化的进程,很难取得相应的回报。3.3影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3.3.1影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定性因素(1)政策因素为了确保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顺利进行,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政策,高校确立适度的激励机制,包括保护专利的法规、对企业发展的有利政策和研究人员的鼓励制度,用以加强宏观支持,鼓励企业开展基础创新活动,激发并鼓励社会各 第三章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研究界,尤其是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健全完善专利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对于科技类的产品必须采用一种区别于一般商品的保护政策也就是所谓的专利保护,因为科技成果虽然不是物化的生产能力,但是却可以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专利保护具有鼓励创新、发展推广和共享信息的功能,它让新科技成果的发明者享有私有的权利,但是同时会产生垄断的局面。专利保护法规能够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成果的发展推广,是科研创新的动力。当前,我国的专利保护法规不完善,限制了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制约了经济效益的取得。所以,完善健全专利保护的政策法规对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制定相应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虽然当前有诸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但还是远远不够的。财务税收政策决定了企业以何种的科技成果种类进行市场化,并且影响企业的财务规划;在企业活动的其他方面,金融政策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进出口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等。所以从企业角度来看,相应的科技成果转化扶持政策有利于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对工科高校科技研究人员的鼓励政策:通过不断的深入研究,应建立新的符合当代高校科研工作的激励政策。例如,在科研人员中引入竞争机制,能够更好地刺激人员的科研动力,挖掘自身的潜能,施展才华,对引进人刁‘有着深远影响。由于缺少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政策,全国各工科高校科研队伍质量参差不齐,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不高,限制了成果转化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鼓励支持政策作保障。以目前来看,我国现行的政策法规在实施中出现了一定问题,影响作用的发挥;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没有更好的鼓励科研人员投入到科研工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缺少合理的科技成果专利保护法律体系,对企业的支持鼓励政策也不够,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进程。(2)成果自身因素①成果技术的成熟度在我国,许多工科高校缺少科技成果的中间试验阶段,企业在引进并将成果产业化时,科技成果往往没有进行试验环节,科技成果转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忽视了市场化之前对成果成熟度的需求。要体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之前,必须进行中间试验阶段,考察成果的先进性和成熟度,评估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大规模生产的可行性,在生产阶段务必要保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等要求,以便在成果转化后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在科技成果转化时,要足够重视科技成果的技术的成熟度,降低科技成果市场化所带来的风险,排除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提高科技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成果转化的效率。②高新技术的社会需求工科高校在选择科研项目时,往往只看重理论的超前性而忽略了成果转化后的应用能力和产业化前景,并且,科技成果具有较短的生命周期,某些新科技新产品在还未投放市场之前就已经落后于市场。科技成果转化是以社会对高新技术的需求为内在动力的,科研方向应该紧密联系社会需求甚至是超前于市场的需要,科技成果的鉴定也应同时注重理论和应用水平。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产品周期性越来越短,要想使科技成果转化及时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必须对市场进行详尽的调研,将市场需求作为研究目标之一,必要时超前于社会需求。③先进科技的发展水平企业在产业化之前,必须要考虑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能否回收成本,而科学技术只有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在产业化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先进科技的发展水平是企业进行产业化的目标与动力,也能提高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3)信息因素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因素包括信息载体的实用性以及信息网络化和信息的普及化。当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制约,在科研阶段,信息流通不畅使科技成果不能符合市场的需求,在转化阶段,信息孤岛导致工科高校和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方法不能达成一致性。企业和高校都需要了解科技成果的内在特征,了解成果产业化所具有的商业价值,信息是决策的首要步骤。①信息载体的实用性传统的传播方式不能很好地适用于科技成果,因为科技成果自身不适用传播,技术的表达往往还需要图片、表格或者公式,仅仅用简单的文字不足以将科技成果解释清楚。所以如何对信息进行编码,通过怎样的载体和渠道传播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载体的形式也至关重要,因为科技成果不同于有形的实物商品,技术的服务机构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确立符合科技成果特征的信息传播方式、载体类型,有助于成果以恰当的速度推广普及,加快成果大范围的产业化应用,使产业快速形成。②信息的网络化和信息的普及化当前,通讯技术和信息的高速流动促进了国际化的创新活动,及时的信息反馈对成果产业化带来重要的影响。网络化的营销方式是传统营销方法的电子化,是通过技术创新产生的,其很好的加快了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进程。所以信息的网络化和普及化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需要包括两方面:在企业飞速发展时日常活动的需求信息;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阶段,工科高校要 第三章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研究及时了解当前科研领域在全球范围内最新的科技信息以及通过对市场的预测和调研,获得市场的需求等相关信息,企业也要相应的了解科研机构最新的科技活动的进展情况。(4)环境因素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不能只依据科研项目研发和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判定,还要根据科技成果所处的社会环境来判断。因为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项多环节的复杂的活动,总是处于特定的环境中,必然要受到环境的限制和制约。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交通状况等),社会经济环境(科技水平、生产力水平、对科研活动和高科技产业的投入、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等),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处于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工科高校和企业可以进行不同种类的科研活动,采取的科研方法和生产手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选择时,要充分利用当前所处自然环境的自然资源,合理配置,挖掘有利于实现产业化的优势条件,提高成果产业化的效率。社会经济环境也会制约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进程,在社会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如日本、美国以及欧洲一系列发达国家中,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用于研究开发,带来的回报也是相当显著,极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产业化的同时带来了极高的经济效益,科研投入继续增加,良性的循环促进了科研创新的发展。而在不发达的国家中,科研工作的产出率不高,转化效率也很低,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不明显。3.3.2影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定量因素工科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涵盖了立项、研发、试验、转化、产业化等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所以必须考虑可以定量的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只有有序的、有计划性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刊+能保证其正常进行。(1)工科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因素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工科高校科研水平体现的基础,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不仅需要政府的扶持政策、良好的信息流通渠道、积极的人员鼓励政策等一系列的外部环境,还需要根据基础研究阶段、应用研究阶段以及开发研究阶段等不同阶段的各项需求建设完备的科研基础设施,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要想产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必须要有先进的基础设旋做基础。只有不断地完善科研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按照科研不同阶段的要求,合理配置有效资源,不断发挥现有资源的内在潜力,才能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活动。(2)工科高校科技研发人员的因素之' 北京化工大学硕:}学位论文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研发人员因素主要包括数量和素质两个方面:①数量因素。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科研人员参与其中,仅依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是难以完成的,因为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项目确立到产出成果,最后市场化并获得效益都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完成,所以科技研发人员参与的数量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②素质因素。由于缺少专业的工程研发人员,一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较高科技含量的科技成果,虽然拥有充足的用于转化的资金投入,但还是不能大规模的将科技成果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想让那些休眠状态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需要一批富有工艺经验的技术人员,经过多次试验开发,使成果满足市场需求。当前,许多从事科技研发的工作人员参与到成果推广营销的工作中,而这却需要与科研技能不同的另一种专业素质,这需要参与人员具有良好的市场营销领域的背景,能够选择恰当的营销策略,制定成熟的推广方案以及组织管理能力。所以在竞争激烈并且富有创新性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需要一批能够满足不同阶段的专业需求的专业人员,只有高素质并且专业配置合理的工作人员才能更好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事实证明,具有专业领域科研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及社会科学知识的科研人员,其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单一型科研人员。人员因素对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成果目的性的影响、对成果推广的影响及对成果转化实施工作的影响。①对成果目的性的影响。科研人员对科研工作的目的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工科高校的人员绩效评价还是注重科技论文发表的数量,教学质量和科技成果获得奖项的级别,并没有开展对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的考察,即使有少数学校设计成果转化,也没有将其列入到重要考核指标当中。并且工科高校的科研人员一直在一个与市场、转化产业相对分离的环境中,大多数科研人员的科研目的性并没有与市场需求成果转化接轨,这直接引起诸多科技成果的目的是发表科技论文,取得科技奖项,忽视了其产业化的需要,一旦科技成果成功发表论文,通常就将被长期搁置。②对成果推广工作的影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通常是以学校的科技处为主要渠道,而该机构工作人员数量少,对于学校产出的大量科技成果无法系统详尽的一一考察了解,所以能够承担的转化工作相对较少,大部分的转化推广工作由成果研发人员直接完成,所以科研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数量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③对成果转化实施工作的影响。 第三章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研究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对待事物的看法、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这些因素影响着科研人员从科技成果的生产者顺利过渡到科技成果转化者的角色转变,并且不同科研人员的略有差异的科研能力都直接影响着科技成果的质量进而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科技成果向产业化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有企业的参与来发挥成果的社会应用。科技成果的转化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通过企业的生产推广完成社会应用,在实现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在这一系列过程中,科研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起着决定性影响。科研人员是负责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是活动的主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心因素,充分认识并合理配置这一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成果转化活动是复杂的,不仅要考虑资金、政策等外部环境,还要注重人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成果转化的效率。(3)资金投入因素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的投资项目,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每一个时间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而且逐步递增,资金是科技活动的必要保证。缺少资金将直接导致科技成果项目的失败。一个项目的资金投入一般分为三个步骤:①项目启动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建设、材料采购及科研人员的薪金等,这是成果转化的基础。②成果产出试验阶段的资金投入,在这一阶段需要对成果进行试验,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如果这一阶段缺少资金会影响成果的成熟度,直接制约后续产业化的成功。③大规模生产及市场推广的资金投入,这是成果转化的最后⋯‘个阶段,大量的资金注入能够很好地进行宣传营销,增加人们对产品的接受程度,促进市场化的进程,获得良好的经济回报。(4)高校交流因素通过其他地域不同学科高校之问的交流,可以掌握即将开展的科研活动是否已经被其他科研机构研究开发,可以避免因重复研究导致的资源浪费,提高研究效率,对于已经取得的国内外的科技成果,可以直接拿过来借鉴使用,或者在此基础上改进创新,为下面的工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学校在信息交流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到市场需求和市场动态,取长补短,通过不断改进使科技成果趋于成熟,共同进步。所以,工科高校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全部工作时,要及时的与其他高校沟通交流,让信息在其之问没有阻碍的快速流通,丌展互相合作,集思广益,完成科技成果转化这~艰巨的工作。高校之间的交流活动主要包括国际学术会议,论文交流活动,高校学术会议等。 北京化T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建立4.1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评价主体的主观思想、科技成果内容各不相同、内容琐碎等因素影响着评价过程的全面客观性,而且要全面考虑大部分人员的利益,所以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并且要符合特定的评价原则,做到客观规范、有迹可循,才能保证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的科学性,确保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简单来说,设计评价指标的原则就是在评价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规范和依据,这些原则具有普遍的规律性和共性,是科研人员在无数次的实践工作中总结经验得出来的。在准则制定的过程中,首先要区分主要和次要,将评价指标分出层次,做到内容全面具体,脉络清晰,保证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的客观性、科学性、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指标体系符合主体需求,避免由于主观因素导致的偏差,提高评价的有效性1501。(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是指评价指标在评价过程中不能随着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要做到客观真实,准确的描述出事物的客观本质和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使评价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符合客观规律,指标要符合一般的规律性,做到真实准确,不能含有人们的主观思想和情感。在评价工作中,要摒弃以学校声望和研究能力作为判断依据,必须从科技成果本身着手,客观的考察每一个阶段的实际工作,按照既定的标准打分,这样才能让学校的科研工作符合标准,同时也为今后的不断改进打下坚实的基础。(2)定量化原则定量化是指对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行量化形式的考查形式,也叫做科学性原则,通过对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指标数据分析,着重体现出高校的创新能力和内在潜能,是对科研工作考核的具体化过程。在量化的同时,要辅助以定性评价,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让评价指标体系做到科学公正。(3)导向性原则导向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目标性,必须囊括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全部过程,按照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不能偏离我国重大发展战略和高校的科研方针,指引工科高校的科研活动按照实用性、市场的需求进行,定性和定量35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相结合的设计评价指标并进行赋权,让工科高校的科研活动主次分明,着重考虑成果转化阶段和市场化的阶段需求,确立高校科研的奋斗方向和所要达成的目标。(4)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就是指评价体系的建立要符合工科高校的科研特点,按照实际情况确定覆盖全部内容,具有很好的操作性,评价的方法也必须简洁高效。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考核人员能够准确的对成果进行量化考察,评价对象也必须能够提供科研的具体信息。4.2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设计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详细分析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提出要逐步的将技术转移机制归入到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中,改进科研人员评价机制,并且还详细研究对比了国家层面上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这都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点。由此可见,科技评价体系对工科高校的科研工作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建立,要从两个方面考虑:①根据国家每年发布的科技统计年鉴中提到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四个方面确定评价指标。②针对影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定性和定量因素,设计三级指标,并且根据成果转化的各个阶段的特点,设定不同的监控指标,使其符合投入产出的经济规律,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保证成功率。根据工科高校科研工作的具体流程,确立了评价体系的一个一级指标即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四个二级指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四个二级指标下面设立18个三级指标,具体包括:(1)基础研究此指标是评价高校基础科研工作的指标,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这是科研工作启动和初步展开的阶段。①科研工作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程度此指标是对科研工作开展所必需的软硬件条件进行考察,主要包括科研人员构成、组织运行方式、激励政策等,具体评估学校在进行科研工作时,是否具有完善的科研器械和设施,是否汇集了大量的高素质专业性人员,是否建立了符合科研特点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是否制定了能够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励政策等,从而促进科研工作的科学管理、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②学术价值此指标是对科技成果的内容在学术上面的价值进行考察,主要包括科研工作36 第四章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建立是否提出了新的理论或者对原有理论的研究有突破性的进展,研究的内容是否填补了学科领域内的研究空白,推动学科的进步,或者仅仅是重复研究已有成果,没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此指标旨在激励高校科研工作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③科研经费的筹集金额此指标是对科研经费的来源和数量进行考察。工科高校不仅承担国家的科研任务,同时也接受来自企业或者其他有科研需求的科研请求,科研经费的来源和多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科研工作的价值和市场需求。④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此指标主要考察在科研期间参加相关学术会议的情况,主要包括科研工作期间是否举办和参加了相关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的论文是否收录在论文集中,论文是否被重要机构检索,主要是对学术的开放程度进行评价。(2)应用研究此指标是对在完成基础研究过渡到应用研究阶段,成果的技术突破性和先进性进行考察,从而实现其技术创新的价值。①发表相应的科技论文和出版著作此指标主要考察科技论文和著作的出版数量,从数量方面衡量工作效率和质量,从另一方面,高校的激励政策是否起到了积极作用。②论文和著作的发表级别此指标主要考察科技论文和著作的质量,发表级别体现出了成果的影响程度,从国际学术期刊到国内核心、一般性期刊,被检索种类的不同也体现出发表物的影响级别。③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此指标主要考察论文被接受使用的程度,以国内外学者引用数量为依据,判断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和认可程度,提高学术的交流性。④科技成果鉴定数量此指标主要考察科技成果产出后相应部门的鉴定数量,主要包括国家级别、省部级别和企业等,反映了工科高校科研工作的生产效率。⑤专利发明申请数量此指标主要考察科技成果产出后,经相关部门鉴定后获得的专利数量,包括新方法和新工艺等,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具有法律效力,反映出工科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突破工作的提升。⑥科技成果获奖情况此指标主要考察科技成果的获奖情况,包括国际上面的奖项、国家科学技术 北京化工大学硕:}:学位论文进步奖、省部级奖项等,从而反映出工科高校的科技成果对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和科技成果的领先程度。(3)试验发展此指标主要考察的是成果的成熟度,通过大学科技产业园或者企业,进行成果试验和技术调整,为科技成果投放市场、产业化做前期准备。①研发经费的筹集金额此指标主要考察科技成果试验发展阶段的资金情况,包括是否得到来自于不同机构的资金支持,资金投入的多少,从侧面反映出科技成果被市场认可的程度和实用性。②试验基地的发展规模此指标主要考察大学科技产业园、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情况,包括是否具有规模性试验和改进的基础设施,是否具有批量生产的能力,从而为成果推广做好前期准备。③科技产业园孵化的企业数量此指标主要考察工科高校科技产业园的转化水平,评估成果转化后的市场潜力。④科技成果的实用性此指标主要考察成果的实用性、成熟度和稳定性。⑤利益分配机制完备程度此指标主要考察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阶段,高校内部和高校与投资者之间是否具有合理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高校内部是指参加科研工作的相关人员按照何种规则取得相应的报酬,高校与投资者之问是指在成果市场化后,取得的经济利益以何种方式何种比例进行分配。(4)成果转化此指标主要考核的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否顺利进行,体现服务社会的功能,是工科高校进一步筹集资金的重要途径。①科技中介服务情况此指标主要考察是否有相应的服务中介把科技成果转化后的产品积极地推广,是否能够成为企业等投资者和工科高校的桥梁,与此同时,还要提供双方需要的信息,例如市场需求、工作进展等情况。②科技产业园和校企合办企业的经济效益此指标主要考察成果转化期问的经济情况,考察科技产业园和校企合办企业是否盈利还是亏损。⑨科技成果转化率 第四章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建立此指标主要考察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数量占科技成果总数的比例,反应科技成果的市场接受程度和应用程度。综合以上评价指标,得到如表4.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表4-l评价指标Table4—1Evaluationindex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科研工作配套体系建设完备度学术价值基础研究科研经费筹集额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发表科技论文或出版专著工科论文及专著发表级别古同论文被引用次数校应用研究科科技成果鉴定数技成专利发明申请授权量果转科技成果获奖情况化R&D经费筹集额评价中试基地发展及规模指标试验发展科技园孵化企业数科技成果故障发生率利益分配机制完备度科技中介服务情况成果转化校企合办企业或科技园经济效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4.3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赋权权重在统计学中的解释为,表示每个变量具有的作用大小的系数值,每个数值一般均小于1,又称作是权数。在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中,赋予各级指标相应的权重,来表现不同指标的各自的重要性。本文选择层次分析法(AHP)对各级指标赋权。层次分析法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通过多目标将进行决策。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将复杂的问题划分为多个层次和多种因素,判断比较每两个指标之问的重要程度,设立判断矩阵,并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入。。。)和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由此得出对应的不同权重,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另外,层次分析法保证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并且没有打破决策制定者的思维模≈q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式酬c321。步骤一,构建阶梯型层次结构。在上-,b节中,已经选定了评价指标,将这些指标构建成阶梯型结构,并赋予其序号。如表4.2所示:表4.2评价指标层次结构Table4-2Theevaluationindexhierarchystructure序号二级指标序号三级指标C1科研工作配套体系建设完备度C2学术价值B1基础研究C3科研经费筹集额C4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C5发表科技论文或出版专著C6论文及专著发表级别C7论文被引用次数B2应用研究C8科技成果鉴定数C9专利发明申请授权量C10科技成果获奖情况CllR&D经费筹集额C12中试基地发展及规模B3试验发展C13科技园孵化企业数C14科技成果故障发生率C15利益分配机制完备度C16科技中介服务情况B4成果转化C17校企合办企业或科技园经济效益C18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步骤二,构建两两比较矩阵。如下所示B283日4t1121213a14]口22n23Ⅱ24ln32n33n34ln42n43口44J4012348anr--____--_-_---_。。IL12348B= 第四章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建立C11C12P3--C13C14C15C1匿CS融匿a呶22__a2144a320-330-34t/.420-43a441]az3IlC6C7C8C9C10n12a22a32o.420.520.62a13a23a33a43assa63a14a24a34a44o.540,64o.15a25皖3Sa45nS5a65CllC12C13C14C15I-&110-129130-14a15Ia21a22a23a240-25ln31a32a33a340.35Ia41n42o.43口44凸45La51o.52a53a54a55C16rall0-.12口i31P4=C1710-21a22o.23lC18L0-31a3za33J0-16Q'26a360-46Ct56a66矩阵中aij表示矩阵元素两两比较的结果,其重要性用数值1.9表示,具体含义如表4—3所示:411Z34C一一1PS6789■巧∞印∞四m=陀 北京化工大学硕上学位论文表4-3判断矩阵元素值Table4-3JudgmentmatrixelementvaluesaU定义含义重要性标度表示i元素与j元素相比,两者具有同1同等重要等重要性表示i元素与j元素相比,i元素比j元素3稍微重要稍微重要一些表示i元素与j元素相比,i元素比j元素5颇为重要明显重要一些表示i元素与j元素相比,i元素比j元素7强烈重要强烈重要一些表示i元素与j元素相比,i元素比j元素9极为重要极为重要一些上述判断中2、4、6、8表示上述判断的中间值问值若元素i与元素j的重要性之比为au,倒数则元素j与元素I的重要性之比为ajI=1/au矩阵中各数值由校内专家和校外企业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共同打分得出。在打分过程中,允许出现判断的不一致性。例如专家做出这样的判断,A比B重要,B比C重要,而c比A重要,这种不一致性称为次序不一致性。又如A比B重要5倍,A比C重要5倍,而B比C重要3倍,这种不一致性称为基本不一致性【33f。出现这两种不一致性,一方面是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和人们认识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是由于n个元素两两比较时缺少固定的参照物。所以,在矩阵层次单排序之后,必须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步骤三,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在评价体系赋权的专家完成两两比较矩阵之后,采用特定的数学方法进行层次单排序。对于每一个比较矩阵各个元素依据其准则的对应权重就是层次单排序,所以从根本上说就是算权向量。42 第四章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建立具体公式如下:W=三翠-匿at忑j在步骤二中提到,由于判断的不一致性导致有些两两比较矩阵不符合逻辑性,所以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致性检验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分析,保证判断矩阵符合一般的逻辑性。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一致性指标CI(ConsistencyIndex)。CI:—,tmax—--nn一1其中,入。。为比较矩阵特征向量的最大值;第二步,查表确定相应的平均随机~致性指标RI(RandomIndex)。依据比较矩阵的阶数,查询表4—4,确定相应的随机一致性指标RI。表4—4随机一致性指标Table4-4RandomIndex阶数n123456789R10O0.580.901.121.241.321.4l1.45第三步,计算一致性比例CR(ConsistencyRatio)。CICR=——RI当cR小于O.1的时候,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通过检验的;当cR大于0.1的时候,则认两两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是不可以接受的,此时要重新构建新的两两比较矩阵,并重新计算权重。在计算过程中,由于手工计算的过程比较繁琐,可以借助软件简化运算。如Matlab等。将最终生成的结果填入表4.5,得到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表4-s评价指标权重Table4-5Theweightsofevaluationindexes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权重科研工作配套体系建设完备度W11基础研究学术价值W12(W1)科研经费筹集额W13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W14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发表科技论文或出版专著W21论文及专著发表级别W22应用研究论文被引用次数W23(W2)科技成果鉴定数W24专利发明申请授权量W25科技成果获奖情况W26R&D经费筹集额W31试验发展中试基地发展及规模W32科技园孵化企业数W33(w3)科技成果故障发生率W34利益分配机制完备度W3s成果转化科技中介服务情况W41校企合办企业或科技园经济效益W42(W4)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W43其中,w1十W2+W3+W4=1.000W11+Wn+W13+W14=1.000W21-I-W22+W23+W24+W25+W26=1.000Wn+W32+W33+W34+W3s=1.000W41+W42+W43=1.000 第五章结论5.1本文结论本文在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提出了当前遇到的问题,从定性和定量层面分析了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定性分析的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本文具体结论如下:(1)虽然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势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存在制度漏洞和缺陷,科研人员缺少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识,导致最终成果无法进入市场。工科高校的科研经费来源单一,主要经费来自于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科研体制相对落后,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着重于精神奖励,与科研人员实际付出不对称。与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配套体系没有建立,导致了科研的盲目性、信息不对称及资本市场狭窄等问题。(2)针对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出现的问题,从定性和定量层面进行分析。在定性层面上,宏观政策上面的缺失无法良好的刺激和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自身的成熟度不够、注重理论研究忽略市场可开发和利用,导致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信息阻塞和不对称是限制工科高校科技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所处的环境因素也是制约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定量层面上,基础设施反映了一个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力量,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影响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高校科研人员是科研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要素,人的能动性对科技成果目的性、科技成果推广及科技成果走向市场进而产业化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资金投入是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具备的条件,资金可得性直接影响着创新项目能否顺利进行;高校的技术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3)以国家每年发布的科技统计年鉴中的项目指标和影响成果转化的因素作为依据,将客观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导向性作为准则,确立了包括~个一级指标、四个二级指标和十八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级分析法,给出了每一个指标的赋权方法,最终制定了详尽的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4与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2本文创新点(1)分析了影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在定性因素中,政策法规是科技成果转化顺利运行的保障,我国在这方面的政策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自身的因素包括其成熟度、市场的需求、高新技术的需求也制约着转化的成功率;同时信息因素和环境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定量因素中,高校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科研中,人是主体,科研人员的能力决定着科技成果的质量;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投入量,高校之问的科技交流也影响着科技成果的转化。(2)从定性层面确定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本文从定性层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4个二级评价指标,18个三级评价指标,初步建立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5.3继续研究的内容因资料受限、调查研究困难,对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系统分析和模式发展认识浅显,有待深入研究。评价体系仅是建立了一个模型,提供了一种建立的方法,具体完成还需要进一步检验和改进。定性分析仅仅是从基本层面研究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如果能够调研到具体数据,还要进行定量分析,将各项指标量化,更加细致的确定评价指标。更有一些未提及的问题,均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细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11刘改会.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模式探索[D].西南大学,2007.[2]李淑,赖明勇.关于国外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研究的文献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2):230—232.[3]崔旭,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研究——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06):45—47.[4]2007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5]200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6]2009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7]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8]2011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9]2012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0]孟佳.工科高校文科专业发展路径比较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11]彼得.德鲁克著,杨开峰译.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杜彬.新疆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13]吉姗姗.985工科院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14]张炜,朱慧君。高校科研对经济建设贡献的测度与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09):43—45.[15]卢金鹏,杨超.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选择与应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09):84—87.[16]迟宝旭.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借鉴[J].科技与管理,2005(Oi):li8一t22.[17]曹艳华.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181成玉‘乜.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及评价研究[D].河北:J二业大学,2008.[19]李建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8.[20]安沛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人学,2010.[21]陈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22]么海亮,王英,王薇.高等学校R&D经费支出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与咨询,2009(03):l卜12.[23]雷云涛,余明九,梁子卿.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01):133—136,[24]万桂华,采振华,罗飞.理f:科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思考[刀.商场现代化,2008(17):254—255.[25]刘~华,崔晓利,论:l:科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策略[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5(02):73—74.[26]郝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与途径[J].清华人学教育研究,2004(03):97—101.[27]任品燕.基于政府角度分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闷题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1(04):87-90+97.[28]郭强,夏向阳,赵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6):15卜153,47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1[493[50][51][52]谷德斌,尹航,杨贵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驱动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3):24-28.刘海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2.徐俊,刘娜.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与实际应用[J].情报探索,2008(12):113—115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05):148—153.储敏.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构造问题[D].南京理工大学,2005.鲍德温,C.Y.价值链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何建坤.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模式研究与实证分析[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赵新军.技术创新理论(TRIZ)及应用[^1].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PintoJ.CriticalSuccessFactorsAcrosstheProjectLifeCycle[/】,ProjectManagementJournal.1998,(5):21.RenelleGuichard.SuggestedrepositioningofdefenceR&DwithintheFrenchsystemofinnovation[J1,Teehnovation,25(2005):195.201.Pratt,John.UnificationofhigheredueationintheUnitedKingdom[J],EuropeanJournalofEducation,1992(27):38.SantoroMD.SuccessBreedsSueeess:thelinkagebetweenrelationshipindustryandtangibleoutcomesinindustry-universitycollaborativeventures[J].TheJournalofHigh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eh.2000,11(2):255·273.AnkimasahiHarayamaYuko.Industry-UniversityCooperationtoTakeonHerefrom.ResearehInstituteofEconomy,TradeandIndustry,2002.Wang.J.Y&Bloms订om.M.ForeignInvestmentandTechnologyTransfer:Asimplemodel.EuropeanEconomicReview,2004:137—155.PERJ.AgrellandRalphE.Steuer.HigherEducation&ResearchOpportunities。ResearchAssessmentExercise2001.2001,(6):8—21.Harmon,RobertL.Patentsandthefederalcircuit[M1.BureauofNationalAfairs,2003.AdamSmith.The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althofNations[M1.Beijing:theCommercialPress,2007,200.205.PierreSaulay.ServiceInnovationintheRetailEnvironment[J].ZnSEEBusinessSatisticsDirectorate.8”AnnualSeminar-December,2002.18.Feller.1andG.Anderson,ABenefit—CostApproachtotheEvaluationofStateTechnologyDevelopmentProgram[J].EconomicDevelopmentQuarterly,1994,8(2):127一141.RebentischES,Fe盯ettiM.AknowledgeAsset—basedViewofTechnologyTransferinInternationalJointVentures[J].Journal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Management,2001,26.冯邦彦,李胜会.我国自主创新实现能力及转化能力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2):66—70.赵晖.科技成果评价及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9.石善冲.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06):3卜33.万金荣.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研究[Ol冻北林业大学,2006. 致谢本文是在我的导师张英奎教授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选题、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和内容等各个方面,导师都给予了我极具启发性的指导和借鉴性的意见。在三年的求学生涯中,在学业上、思想上和为人处世上无不倾注着导师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导师的严谨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无私的奉献精神使我深受启迪。从尊敬的导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父亲和母亲,感谢父母对我二十多年的悉心培育,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无私奉献,如果没有他们的关心和教导,就没有今天的我,但至今我都无以回报,只能将今天的这点成果献给父母来表达我内心的感激之情。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最后,向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的同学和朋友表示感谢。49 北京化_[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发表及已接受的论文Zhang,YingKui:Zb垦D92基i卫基堕i.MechanismandframeworkofontrepreneuriaJopportunityidentification:4cognitiveinformationprocessingperspectfvo(EIindex).AppliedMechanicsandMaterials,v380—384.P4623—4627,2013,vehicle,MechatronicsandInformationTechnologies.S1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2 作者及导师简介授。作者,张新瑞,男,1987年1月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汉族。导师,张英奎,男,1956年出生,北京入。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研究生姓名:张新瑞专业:企业管理论文题目: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研究指导教师姓名:张英奎职称:教授论文答辩日期:2014年5月29日地点:化纤楼207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姓名职称工作单位本人签名余乐安教授刍冬妥姚飞教授舶刘安国教授狐钥王淑慧教授少嘭1吴军教授一喙雹一、刀注:此表用于存档,除本人签名务必用钢笔填写外,其余处必须用计算机打印。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选题意义、文献综述、论文所取得的成果及水平、风和论文写作水平、论文的不足之处):学论文以工科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研究对象,对工科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根据我国每年发布的科技统计年的项目和影响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确立了包括一个一级指标、四个二级指标和十八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每一个指标的赋权方法,最终制定了详尽的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从而引导各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能够带有明确而目标性的高效iliON进行。答辩过程中,该同学讲述清楚,较正确地回答答辩委员所提的问题。论文书写符合学校规范,文献综述较为完整,条理清晰,文字表述清晰。经投票表决,一致通过该学生的硕士论文毕业答辩,建议授予其管理学硕士学位。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优秀f良好f一般I较差0答辩委员会表决结果:同意授予硕士学位5票,不同意授予硕士学位0票,弃权0票。根据投票结果,答辩委员会做出建议授予该同学硕士学位的决议。答辩委员会主席签瓢缸妒矽‘丫年s月矽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