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铰拱合理轴线的验证

三铰拱合理轴线的验证

ID:33531058

大小:38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26

三铰拱合理轴线的验证_第1页
三铰拱合理轴线的验证_第2页
三铰拱合理轴线的验证_第3页
三铰拱合理轴线的验证_第4页
三铰拱合理轴线的验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铰拱合理轴线的验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铰拱合理轴线的验证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2007年10月目录第1部分:圆弧拱11.1圆弧拱的竖向坐标11.2合理轴线的验证21.2.1几何特性21.2.2材料特性31.2.3截面特性31.2.4荷载31.2.5分析工况31.2.6分析结果31.3注意的问题4第2部分:抛物线拱52.1抛物线拱的竖向坐标52.2合理轴线的验证52.2.1几何特性62.2.2材料特性62.2.3截面特性62.2.4荷载72.2.5分析工况72.2.6分析结果7第3部分:悬链线拱93.1悬链线拱的竖向坐标93.2合理轴线的验证103.2

2、.1几何特性103.2.2材料特性113.2.3截面特性113.2.4荷载113.2.5分析工况123.2.6分析结果12第1部分:圆弧拱1.1圆弧拱的竖向坐标拱的跨径为L,矢高为f,拱脚A、B点的坐标分别为A(-L/2,0),B(L/2,0),线段AB的中点D为坐标原点。图1.1设圆弧的半径为R,OA=R,0D=R-f,AD=L/2,在三角形OAD中有:(式1-1)由(式1-1)可得:(式1-2)因此O点的坐标为:圆弧ACB的方程为:(式1-3)由(式1-3)可得:(式1-4)12圆弧ACB上各点均在圆心O点上,其纵

3、坐标大于O点的纵坐标,因此其上各点的纵坐标为:(式1-5)1.2合理轴线的验证采用sap2000程序验证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圆弧为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sap2000有限元模型见本目录下“01_50m圆弧三铰拱.SDB”文件。1.2.1几何特性图1.2如图1.2所示,圆弧3铰拱ACB的跨径为L=50m,矢高为10m,受q=100KN/m的静水压力作用。将模型划分为201个节点和200个单元。其中,A、B、C点分别对应于1号、101号和201号节点,其余各节点坐标均由(式1-5)求得,各关键截面的坐标见表1.1。表1.1关键节

4、点编号节点位置节点编号x坐标y坐标左支点1-250.00L/826-18.754.77L/451-12.57.78L3/876-6.259.46跨中101010.0012L5/81266.259.46L3/415112.57.78L7/817618.754.77右支点201250.001.2.2材料特性假定该拱采用C50混凝土,弹性模量为E=3.45×107KN/m2,泊松比为0.2。1.2.3截面特性1~200号单元的截面特性如图1.4所示。图1.31~200号单元截面图(单位:cm)1.2.4荷载在1~200号单元

5、上作用垂直于单元的均布荷载q=-100KN/m。1号节点和201号节点分别约束u1和u3,101号节点分别与100号单元和101号单元相邻,将100号单元的右端和101号单元左端的弯矩释放掉。1.2.5分析工况对均布荷载q=-100KN/m进行线性分析,分析的有效自由度限定在XOZ平面内。1.2.6分析结果表1.2支点及拱顶点反力表节点位置节点编号Fx(KN)Fy(KN)弯矩(KN-m)左支点1262525000拱顶点101362500右支点201-262525000表1.3各关键截面计算结果表12节点位置节点编号轴力

6、(KN)剪力(KN)弯矩(KN-m)左支点1-3624.97114.4284.55E-13L/826-3624.623-11.83312.98L/451-3625.239-23.447-11.42L3/876-3624.895-52.966-10.205跨中101-3625-1.746E-100L5/8126-3624.89552.966-10.205L3/4151-3625.23923.447-11.42L7/8176-3624.62311.83312.98右支点201-3624.971-14.428-3.3E-14

7、从表1.3中可看出,各关键截面的弯矩相对于轴力均比较小,均不到轴力的1%,只要单元划分足够精确,各截面的弯矩值均可降为0。1.3注意的问题1.竖向分布荷载作用于斜杆,如图1.3所示,线段AB上的竖向荷载为:(式1.6)图1.4理想加载情况是在的情况下得出的,因此若采用当时加载需用来代替,或者使用节点加载。12第2部分:抛物线拱2.1抛物线拱的竖向坐标拱的跨径为L,矢高为f,拱脚A、B点的坐标分别为A(-L/2,0),B(L/2,0),线段AB的中点哦O为坐标原点,拱顶C点坐标为C(0,f)。图2.1设抛物线ACB的方程

8、为:(式2-1)因为A、B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因此有:(式2-2)将A、C两点的坐标代入(式2-1)中,有:(式2-3)由(式2-3)可得:(式2-4)因此抛物线ACB的方程为:(式2-5)2.2合理轴线的验证采用sap2000程序验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抛物线为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12sap2000有限元模型见本目录下“02_50m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