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上海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探讨

转型期上海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探讨

ID:33509029

大小:581.6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6

转型期上海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探讨_第1页
转型期上海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探讨_第2页
转型期上海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探讨_第3页
转型期上海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探讨_第4页
转型期上海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型期上海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章编号:1009-6000(2008)09-0011-08中图分类号:TU984;F290文献标识码:B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区位研究”(项目编号:40471029)作者简介:李仙德(1984-),男,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商业区位、城市空间结构;白光润(1943-),男,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商业区位、城市土地利用。转型期上海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探讨OntheDynamicMechanismofUrbanSpaceReconstructioninShanghaiduringtheTransitionalPeriod李仙德白光润LIXian-deBAIG

2、uang-run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政治、经济、间显著重构[6]。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社会等在空间上的投影。十一届三中础上,分析上海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全会以后,中国进入转型时期,政治、力机制,以期为仍在进行中的上海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城市空间重构提供借鉴。变化。中国的城市空间也随之重构。由于特殊的国情,中国的城市空间重1上海城市空间重构构展现出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图景,引1.1郊区化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1~4]。中心城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1930年代的上海是远东重要的和改造动迁了大量居民到郊区。郊区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建国后,上工业园区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吸引了海城市职能转向生产,忽略了消

3、费、大量人口,加快了上海郊区化的速文化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上海中度。人口迁入的主要区域是近郊区心城区土地利用结构中工业用地占(表1)。近郊区的人口密度由1993年的1872人/km2上升到到2005年的据很大比重,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5]2441人/km2;远郊区的人口密度略有工业城市的特色。由于上海是中国上升,由1993年的808人/km2上升至第一大城市,地位特殊,中央对上海2005年的1049/km2。1993~2005年,城市转型持审慎态度。1978~19902008(9)年,上海城市空间变化的速度较为中心城核心区的人口密度由59693人/km2下降到43632人/km2。缓慢。1

4、990年代,以浦东开发为标现代城市研究志,上海城市转型速度加快,城市空[城市空间探讨]111992年2006年图1卢湾区居住空间分异[11]表1上海户籍人口数量及密度变化(1993~2005年)[7]区域总人口(万人)人口增长量人口密度(人/km2)人口密度增长量1993年2005年(万人)1993年2005年(人/km2)中心城核心区167.62122.52-45.15969343632-16061中心城边缘区473.03493.5520.521809918884785近郊区307.36400.8493.4818722441569远郊区346.19345.35-0.848081049241

5、全市合计1283.351360.2676.91199621451491.2城市土地利用优化提高。建设用地的GDP产出率从1996单位出于方便生产和利于管理上海长期实行土地无偿使用政年的1.66亿元/km2,上升到2005年的原则,在生产、办公场所形成职住策,采用行政划拨与协议的方式使的3.81亿元/km2。工业用地产出率合一的模式。此外,城市规划有意识用,抹杀了土地价格机制对土地的从1996年的12.45亿元/km2提高到地强调同质单位的地域组合,形成配置,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2005年的18亿元/km2,提高了约了城市地域的功能分区,如工业区、中心分布着大量的工业用地。在污45%,工

6、业布局的集中度从20%提行政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居住地染环境的同时,也体现不出土地的高到54%[8]。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城市土地利用功真正价值。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1.3居住空间分异加剧能分区格局保持着相对一致性,如的确立,原先杂乱无章的土地利用计划经济时代,上海取消了房地工业区往往形成工人居住区等[9]。格局发生变化。按照付租能力的高产业,实行单位福利分房住房政策。在这一时期,国家实行低工资政低,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占据政府代替市场成为住房建设的主体。策,不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居民城市不同的空间。中心城区动迁了个人没有选择居住空间的自由。单职业较为单一,收入差距不大。从整2008(9

7、)大量工业企业,强化了管理、商务、位分房是个人获得住房的基本途径。体上看,只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城市商业功能;工业向郊区和园区集中。低工资、低房租造成了城市人均住居住空间分异,体现为单位人与非现代城市研究上海土地利用的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房面积偏小、住房老化失修的局面。单位人、不同单位之间、单位内部不12同职位之间的住房差异[10]。住房制度改革之后,单位逐步取消了福利分房,住房成为一种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不同收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