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

ID:33431071

大小:5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5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_第1页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_第2页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_第3页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_第4页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的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摘要:苏轼是宋代首屈一指的文学大家,诗、词、文、书、画样样精通,其晚年在扬州、惠州、儋州创作了“和陶诗”,据清代王文诰统计为124首,另有11首和陶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这种大规模次韵前代诗人之诗,似乎是苏轼首创,实属罕见。自他而后,和陶诗的创作历代不乏其人,影响甚至远及国外。历代评论家对此也有褒有贬,争论不休。然而苏轼为什么会创作和陶诗,而且是在晚年,并用次韵的手法进行创作。本文就拟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探讨苏轼以前的陶渊明接受史,苏轼本人接受陶渊明的思想历程

2、,次韵手法到宋代的发展历程和苏轼本人对次韵手法的运用,以考察苏轼和陶诗创作的动机以及来龙去脉。绪论“堂堂复堂堂,子瞻出峨眉。早读范滂传,晚和渊明诗”,这首小诗是清初诗人杜濬的《咏苏东坡》。龚鼎孳以为“二十字说尽东坡一生,真不可及”[1]。又黄庭坚五古《跋子瞻和陶诗》云“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和陶诗”在文学史上早被人所注意,并且被当做苏轼晚年诗歌的一种代表而出现在人们眼前。一、苏轼之前的陶渊明接受史钱锺书

3、先生指出“渊明文名,至宋而极。永叔推《归去来辞》为晋文独一;东坡和陶,称为曹、刘、鲍、谢、李、杜所不及。自是厥后,说诗者几于万口同声,翕然无间。”[3]然而当我们考察宋前陶渊明诗歌接受史时,会发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陶渊明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而非一个前辈诗人的形象出现在文学史中。陶渊明的挚友、元嘉三大家之一的颜延年在陶渊明死后为他撰写的《靖节徵士诔》仅仅提到了“文取旨达”[4]而已,沈约在《宋书》本传中虽然引用其诗赋,也无一语道及其文学成就[5],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史臣论赞中论列历代五言名家

4、时,同样无一语及陶,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的陶渊明更多的是作为浔阳三隐之一、“高祖王业渐隆,不肯复仕”[6]这样一个隐士形象出现在当时的朝野上下眼中。嗣后,锺嵘《诗品》列其为中品,下了“文体省净,殆无长语”[7]的评语,实际上排除六朝崇尚华美的时代风尚,从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陶诗一跃而入文学史研究的视野。紧接着,梁昭明太子萧统在为他编集的过程中撰写了《陶渊明传》《陶渊明文集序》,对陶氏大加推崇,称其为“文章不群,词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8],并且在其编撰

5、的《文选》中选入了陶氏诗文一共九篇,无疑大大推动了陶诗的转播与发展。所以我们能在江淹的诗中发现《拟陶征君田居》的诗题[9],表明陶在某些作家眼中已经可以作为一个有着自己独立风格的诗人形象存在了。到了唐代,出现在盛唐的大诗人笔下的陶渊明,无疑更多的是隐士而非诗人,诸如“尝读《高士传》,最喜陶征君”(孟浩然《仲夏归南园寄京邑旧游》)、“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李白《戏赠郑溧阳》)、“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

6、赠》)、“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李白《九日登山》)、“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高适《封丘县》),除此之外,暗袭陶诗典故的,如五柳、南山、北窗、黄菊等意象更是数不胜数,甚至王维的名作《桃源行》里,借用的文化符号也是作为隐逸乐土的桃花源,而非诗人的陶渊明。倒是杜甫,对诗人的陶渊明表示了尊重,他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写道“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然而下至中晚唐,陶诗越来越受到重视,大诗人白居易有《效陶潜体诗十六首》、《访陶公旧宅并序》等诗,并在《题浔阳楼》中写道“常爱陶彭泽,文思

7、何高玄”,很明显,更重视的是陶渊明诗人的一面。在著名的《与元九书》中也评价了陶渊明的诗,目以“高古”二字。于是到了宋朝,承此余绪,诗人与隐士的陶渊明终于在宋人手里合二为一,受到了空前赞誉。宋初的西昆、白体等各派诗人如徐铉、林逋对陶氏已经有所发扬,到了梅尧臣手里,更是首次将陶诗的平淡风格推为诗学的极高造诣,并向这一方向努力,并赞扬道“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十六《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致辄书一时之语以奉呈》[10])。文同、曾巩无不有诗称赞陶之“遗集”,王安石也有同题

8、名作《桃源行》[11]。于是,在这一种时代风尚的影响下,到了宋诗大家苏轼手里,这一切支流汇成大海,成就了苏轼名传千古的和陶诗。二、苏轼个人的陶渊明接受历程[12]苏轼无疑很早就读过陶诗,王文诰系于熙宁三年(1070)的《绿筠亭》(《苏轼诗集》卷六[13])诗中即云:“只应陶靖节,会听北窗凉”,时年苏轼33岁。同时以他的渊博学识,让人很难相信他没有读过释道二氏之书,这些都为他旷达的胸怀打下伏笔。当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