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的原理”教学设计

功的原理”教学设计

ID:33410286

大小:7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5

功的原理”教学设计_第1页
功的原理”教学设计_第2页
功的原理”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功的原理”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功的原理”教学设计授课人:腾飞时间:2011-10-20授课地点:周口一中多媒体教室课题功的原理课型新授课授课人腾飞教学方式讲授、实验探究相结合学习方式实验探究、分析交流学校周口一中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理解机械效率,并会运用有关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掌握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4、知道功的原理,并会用功的原理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且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1、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2、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情操。教学重点理解有用功、额外

2、功、总功和机械效率。教学难点额外功的理解以及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教学方法讲授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相结合。教教学用具滑轮、钩码、细线、铁架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等数量不等的实验器材,尽量多备,便于分小组实验。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新创设情景通过如何将一个重物抬高问题的引入,提出疑问:使用简单机械与直接用手抬高物体,他们做的功谁大谁小呢?还是相等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回忆简单机械的有关知识,并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使用简单机械不省功猜想提出问题后,教师不急于下结论,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要求说出自己

3、的见解,引导他们要证明猜想,最好的办法便是实验相互交流、讨论,并为自己的猜想寻求证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实验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实验,并拟订实验步骤、要测量的物理量、记录数据的表格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并讲解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数据1、思考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2、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处理实验数据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2、进一步挖掘,提问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从而引出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的概念1、分析得出:人直接拉钩码做的功,小于使用动滑轮时做的功2、交流

4、、讨论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机械效率透过现象深入挖掘通过课件展示,讲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听教师讲解,并由此得出W总=W有用+W额外通过举出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例子,由此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得出现象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乘胜追击及时巩固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分别是什么?思考后,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建立新量1、通过课件展示,交流与讨论,做功合理性的问题,从而引出机械效率的概念2、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通过交流与讨论后,得出并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巩固拓展加深理解1、组织学生完成课本例题2、引导学生对

5、例题进一步反思3、针对例题讨论:如何提高机械效率4、讲解生活中,常见机器的效率1、完成例题的解答2、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题后反思并初步得出提高机械方法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功的原理引导学生通过前面大量的事实,得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即功的原理思考后得出功的原理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归纳课堂反馈题目参见多媒体课件课后作业课本章节后作业:1、2、3、板书设计一、机械效率与功的原理二、总功(W总)、有用功(W有用)、额外功(W额外)三、机械效率1、定义2、计算公式:η=W有用/W额外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四、机械功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

6、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