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326097
大小:95.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2-24
《中国城市化与农村土地财产权结构的变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城市化与农村土地财产权结构的变革马俊驹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目次一、中国城市化须以土地财产权结构的变革为先导二、农村土地财产权结构的变革须从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开始三、农民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变革是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四、农民从“村民”走向“市民”是我国城市化的核心:代结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说过:21世纪人类最大的两件事情,一是高科技带来的产业革命,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转自蔡金水:《中国该停止大规模征地了》,载于《环球时报》第2575期,2011年11月2日第15版。]城市化须以人口和土地自由、有序
2、地流动和集中为前提。中国改革开放后,亿万农民蜂拥涌入城市,数万平方公里的集体土地迅速归入城镇,一个声势浩大的城市化浪潮席卷而来。在中国,与城市化直接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土地问题,对农民而言,土地权利是他们能够跻身于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基础。这期间,传统土地观念和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发生冲突,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制度缺陷和农民的身份转换及经济利益发生矛盾。人们普遍认为,农村土地财产权结构的变革已刻不容缓,它已成为解决多重社会矛盾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一、中国城市化须以土地财产权结构的变革为先导一个现代国家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口和资源就
3、会不断向城市集中。一大部分农民开始离开土地、离开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园,转变为城市的劳动者,一部分土地资源转为城市土地。这是所有国家必经的城市化过程。城市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传统农民的终结”。[[]转自何新华:《当代中国农民的分层研究》,《探索与争鸣》,1999(2);13-15,法国社会学家H·孟德拉斯。]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农民是社会的主体,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源泉。农民世代依附在特定村落的土地上,没有特殊的缘故谁也不愿意远离自己的家园。“在农民的理念当中,土地具有可靠性,它可以一代一代的传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周其
4、仁:《确定农民土地权利,促进土地流转》,载于《经济参考报》,2011年10月31日第8版。]中国共产党人首先认识到:“谁赢得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能赢得农民。”[[]【美】斯诺和洛易斯·惠勒:《斯诺眼中的中国》,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47页。]鉴于此,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就将中国革命与土地改革结合在一起,把贫苦农民作为无产阶级在乡村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建国后,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使每一个农民能够拥有平等的土地权利,我们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建立了由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土地公有制。但是
5、,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广大农民还缺乏集体化的迫切感和主动性,所以人为主导下的农村土地变革并未取得预想的效果。24现在看来,为了使用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财产权结构必须要做相应的变革,在这里,首先要解决两个重要的认识问题。(一)将土地视为对农民的社会保障是我国土地财产权结构变革的最大阻力中国改革开放后,农民从集体土地上获取了法定的使用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带来全国农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一块块土地成为大部分农民生存保障的生产手段。从生产方式上讲,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仍符合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我国学界也有学者
6、持不同看法。如徐勇认为,“当今的小农属于‘社会化小农’。……其共同特征:一是社会化程度高;二是经营规模比较小;三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形态,具有众多与其他发展阶段不同的特征。”见徐勇著《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84页-89页;李培林认为,“家庭联产承包制不是返回到而是超越了才传统的小农经济,它离社会化生产不是更远了,而是更近了。”见李培林著《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第9页;姚洋认为,“在现实中,政府的目标是保证粮食供给,小农体系是服务这个目标的最好选择。到二O三O年
7、,……届时我们的农村仍然将是一个小农社会,就像现在的日本一样。”载于《法学》2010年第2期。]一个农户就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它要制定农作物的生产计划和了解市场行情,规划劳动力和相关生产要素的投入,谨慎地安排全家一年的消费,保证家庭的安稳和延续。[[]参见姚洋:《小农体系和中国长期经济发展》,载于《读书》2010年地2期]这种经营方式虽以集体配置的土地为基本的生产条件,但其他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如劳动、资金、经验和技术还是由农民个人提供,而且这些生产要素只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生产力,才会创造出适合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所以,农
8、民是通过在土地上劳动和其他相关生产要素的投入,才获得了生存所需要的物质产品,从而在一个个家庭范围内实现了生存保障,显然,这种保障的性质是农民的自我保障。有学者认为,因为是集体将土地的使用权配置给农民,所以农民个体从土地上获取的保障即为社会保障,这也是农民集体土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