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321799
大小:60.5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24
《唯识论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探源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唯识论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探源林国良摘要:唯识论的典籍说“诸识皆虚妄分别”,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因明所立的现量和比量何以能正确。《成唯识论》认为,并非诸识都是遍计所执性;“虚妄分别”只是指凡夫诸识“不证实”,即没有证知真如;而依他起性也是凡夫智之认识对象。进而探讨比量的可靠性,比量以记忆功能和记忆中的知识为基础之一,而记忆(念)则属似现量,即不正确的认识。此外,过去知识也都在似现量中。为何比量以似现量为基础?因为过去知识的一个主要表现是概念。概念有名言自性,也有知识成分。其知识成分即比量之基础。现量的可靠性则可到佛位认识
2、中探源,佛位认识都是现量。若诸法有各自的离言自性,则凡夫现量也以此“不可言说”之离言自性为源头;若诸法无各自离言自性,则凡夫现量与佛现量,在对现象的认识上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佛还能在每一法上认识空、无常以及真如,而凡夫由于有相缚等原因而不能认识这些理及理体。关键词:唯识论量论现量比量似现量作者简介:林国良,1952年生,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研究员。佛教知识论可以大乘唯识论的因明学量论为代表。但在研究因明学量论时,笔者觉得一些源头问题还有待探讨。例如,因明学立现量和比量为正量,即将凡夫的现量和比量视为正确认识,但唯识
3、论的另一些说法似乎与之冲突。这就提出了如下问题:现量和比量作为正确认识的可能性如何?可靠性如何?这些问题都需仔细研究。一、认识的可能性关于凡夫的心识,一些唯识典籍说“诸识皆属虚妄分别”,乃至凡夫的心识都为“错乱识”,这就产生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既然如此,凡夫的现量和比量为何能正确?或者说,凡夫的正确认识如何可能?但如果仔细研读唯识经典,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可以解决的。1、虚妄分别仅指未证真如佛典中常以“虚妄分别”来描述有为法,描述心和心所。如《思益梵天所问经》(卷3)《大正藏》第15册第49页下。说:“有为法皆虚妄分别。无
4、虚妄分别,是名慧眼。”又如《说无垢称经疏》(卷6)《大正藏》第38册第1051页下。说:“三界心心所,皆虚妄分别故。若无虚妄分别之行相者,即是无为真如之类,不应有见。真如虽有,无行相故,不能有见。”唯识论经典也是如此,如《辩中边论》(卷1)《大正藏》第31册第464页中。说:“虚妄分别名有为。”又如:《摄大乘论本》(卷2)《大正藏》第31册第138页上。说:“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但另一方面,因明学立现量和比量为正量,即此二量是正确认识。其它唯识经典也都对现量和比量持肯定态度。那么,为什么诸识都属“虚妄分别”,
5、乃至都是错乱识,而五识等的现量和第六识的比量可以是正确认识?鉴于存在着此种明显矛盾,可以认为,诸识都属“虚妄分别”之说,属“密意说”,即需对其作出更准确的说明,否则不但不能使经论中的说法得到统一,且也不能符合现实状况。因为事实上,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依赖于正确知识,如果人们的所有认识都是错误的、“错乱”的,正确认识根本不可能,那么人类就根本不可能生存。唯识论经典说“虚妄分别”,往往联系到三自性理论。如以上《摄大乘论本》在说了“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后,紧接着又说:“唯识为性,是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依,如是名
6、为依他起相。”唯识学用三自性理论来判别事物(法)的真实性。三自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唯识学认为,遍计所执性的事物是完全不存在的,依他起性的事物虽有但属幻有,唯有圆成实性的事物才是真实不虚之存在。而三自性理论似乎是支持诸识皆属“虚妄分别”之论断的。以五识为例,虽然佛教的一般典籍都承认五识的现量认识是正确认识,但当人们用三自性理论来审视五识现量时,就不能不提出疑问:五识的现量认识为什么能是正确认识?因为,凡夫的五识显然不是圆成实性,圆成实性只是指真如、涅盘等胜义谛境界。进而有两种可能:一是五识属遍计所执性,二
7、是五识属依他起性。若五识属遍计所执性,那么五识当然虚妄不实;而即使五识属依他起性,但依他起性“如幻”,故而也虚妄不实。如此说来,依三自性理论,现量的五识不可能是正确认识。果真如此,那么,以现量为基础的比量认识又怎能是正确认识?这样所能得出的结论就是:凡夫的认识不可能是正确认识。但仔细研读唯识经典,唯识经典中实际上是存在着解决此问题的答案。首先,诸识皆属“虚妄分别”的一个依据是八识都有遍计所执。但《成唯识论》指出,在此问题上实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八识都有执,即八识都是遍计所执性。而《成唯识论》(卷8)《大正藏》第
8、31册第45页下。认为,正确的观点应是:“第六、七心品执我、法者,是能遍计。”即只有第六识和第七识有我执和法执,是遍计所执性;前五识和第八识则无二执,非遍计所执性。为什么前五识和第八识无二执?该论列举了一系列理由,其中相当重要的一条理由是:“执我、法者,必是慧故。”同上即能起执的是慧心所。第八识只有五遍行心所相应,无慧心所相应,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