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a2式反义复合词多角度考察

a1a2式反义复合词多角度考察

ID:33319497

大小:3.61 MB

页数:97页

时间:2019-02-24

a1a2式反义复合词多角度考察_第1页
a1a2式反义复合词多角度考察_第2页
a1a2式反义复合词多角度考察_第3页
a1a2式反义复合词多角度考察_第4页
a1a2式反义复合词多角度考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a1a2式反义复合词多角度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3.3.1“反正”、“迟早”的词汇化历程⋯⋯⋯⋯⋯⋯⋯⋯⋯⋯⋯⋯⋯⋯..573.3.2“好歹”的词汇化历程⋯⋯⋯⋯⋯⋯⋯⋯⋯⋯⋯⋯⋯⋯⋯⋯⋯⋯..593.4D类“A。A。”式反义复合词的词汇化历程⋯⋯⋯⋯⋯⋯⋯⋯⋯⋯.603.5E类“A。A。"式反义复合词的词汇化历程⋯⋯⋯⋯⋯⋯⋯⋯⋯643.5.1“晦明”的词汇化历程⋯⋯⋯⋯⋯⋯⋯⋯⋯⋯⋯⋯⋯⋯⋯⋯⋯⋯..643.5.2“纵横”的词汇化历程⋯⋯⋯⋯⋯⋯⋯⋯⋯⋯⋯⋯⋯⋯⋯⋯⋯⋯..653.6“A,A:”式反义复合词的词汇化机制和动因⋯⋯⋯⋯⋯⋯⋯⋯.673.7余论⋯⋯⋯⋯⋯⋯⋯⋯⋯⋯⋯⋯⋯⋯⋯⋯⋯⋯⋯⋯⋯⋯⋯

2、⋯⋯⋯⋯⋯⋯.683.8小结⋯⋯⋯⋯⋯⋯⋯⋯⋯⋯⋯⋯⋯⋯⋯⋯⋯⋯⋯⋯⋯⋯⋯⋯⋯⋯⋯⋯⋯.68第四章“A。A2力式反义复合词的转类和兼类现象⋯⋯⋯⋯⋯一714.1“高下”、“寒暄”、“是非"的转类现象描写及解释⋯⋯⋯⋯⋯⋯⋯⋯.724.1.1“高下”、“寒暄”、“是非”的功能转移⋯⋯⋯⋯⋯⋯⋯⋯⋯⋯⋯..734.1.2发生转类的原因⋯⋯⋯⋯⋯⋯⋯⋯⋯⋯⋯⋯⋯⋯⋯⋯⋯⋯⋯⋯⋯.744.2转类、兼类兼有现象分析及解释⋯⋯⋯⋯⋯⋯⋯⋯⋯⋯⋯⋯.764.2.1‘‘多少’’的转类、兼类现象⋯⋯⋯⋯⋯⋯⋯⋯⋯⋯⋯⋯⋯⋯⋯⋯..764.2.2其他词的转类、兼类现象⋯⋯⋯⋯⋯

3、⋯⋯⋯⋯⋯⋯⋯⋯⋯⋯⋯⋯..784.3未发生转类、兼类的原因⋯⋯⋯⋯⋯⋯⋯⋯⋯⋯⋯⋯⋯⋯⋯⋯⋯⋯一784.4小结⋯⋯⋯⋯⋯⋯⋯⋯⋯⋯⋯⋯⋯⋯⋯⋯⋯⋯⋯⋯⋯⋯⋯⋯⋯⋯⋯⋯⋯.79结语⋯⋯⋯⋯⋯⋯⋯⋯⋯⋯⋯⋯⋯⋯⋯⋯⋯⋯⋯⋯⋯⋯⋯⋯一81参考文献⋯⋯⋯⋯⋯⋯⋯⋯⋯⋯⋯⋯⋯⋯⋯⋯⋯⋯⋯⋯⋯⋯⋯83致谢⋯⋯⋯⋯⋯⋯⋯⋯⋯⋯⋯⋯⋯⋯⋯⋯⋯⋯⋯⋯⋯⋯⋯⋯..89圃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零绪论O.1研究内容及意义零绪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由两个形容词性语素构成的反义复合词。为了行文的方便,本文用“‘A。A:’式反义复合词”来命名这类词,用“A。”、“A。”来分别表示这类词中

4、语义相反或相对的形容词性语素。本文主要参考了韩敬体、宋惠德编的《反义词词典(修订本)》,从中找出意义相对或相反的形容词,将其一一组合,列出所有可能的形容词性的反义词组合,然后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这些反义词组合进行筛选,把词典中注明词性表明已经成词的挑选出来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考察的“A。A:”式反义复合词中大多数有与其同形的短语形式存在,这些短语形式将不归入本文的研究范围。本文共收集了65个“A,A:"式反义复合词,分别是:安危薄厚长短迟早雌雄粗细大小多寡多少,多少:反正方圆肥瘦甘苦高矮高低高下公私贵贱好歹好赖寒热寒暑寒暄横竖横直黑白厚薄缓急

5、晦明吉凶巨细快慢宽窄劳逸老少老小老幼冷暖利钝男女浓淡亲疏轻重曲直荣辱是非深浅松紧文武遐迩休戚虚实妍媸炎凉异同幽明优劣远近臧否早晚皂白真伪主从主次纵横本文根据词性的不同将这些“A。A。”式反义复合词分为五类:名词性的“A。A。”式反义复合词、动词性的“A。A。”式反义复合词、副词性的“A.A。”式反义复合词、代词性的“A。A。”式反义复合词和形容词性的“A。A。”式反义复合词。由于有的“A。A。”式反义复合词如“大小”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性质,因此这五类词的内部成员有重叠。分别列出如下:零绪论同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名词性的“A:A。”式反义复合词(标

6、记为A类):安危薄厚长短雌雄粗细大小多寡多少,方圆肥瘦甘苦高矮高低高下公私贵贱好歹好赖寒热寒暑黑白厚薄缓急晦明吉凶巨细快慢宽窄劳逸老少老小老幼冷暖利钝男女浓淡亲疏轻重曲直荣辱是非深浅松紧文武遐迩休戚虚实妍媸炎凉异同幽明优劣远近早晚皂白真伪主从主次(二)动词性的“A。A:”式反义复合词(标记为B类):寒暄臧否纵横(三)副词性的“A。A:”式反义复合词(标记为C类):长短迟早大小多少,反正高低责贱好歹好赖横竖横直早晚(四)代词性的“A。A。”式反义复合词(标记为D类):多少:(五)形容词性的“A。A。”式反义复合词(标记为E类):晦明纵横0.1.2研究意义本文拟

7、从共时和历时两方面研究“A,A:”式反义复合词。共时层面主要是对“A,A。”式反义复合词中旬法功能和语义特点进行描写和解释,并将它们与其他相关的双音节名词、动词、副词等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它们在语义和句法功能上的异同;历时层面则将以个案分析的方式对转类成不同词性的“A。A。”式反义复合词的词汇化历程进行描写和对其成词的动因、机制进行解释;然后结合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A。A:”式反义复合词中存在的转类和兼类现象进行分类探讨和解释成因。我们相信,本文的研究将对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同类的词的转类现象、将研究推向更深的领域有所裨益。同时,本文的研究也将对各类词典的编纂

8、、对外汉语2圃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零绪论教学等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