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

ID:33264029

大小:57.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3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_第1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_第2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_第3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_第4页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高等教育学论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王旭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摘要】目前,贫困大学生问题不仅包括经济问题,还包括更为重要的制约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问题。高校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缓解贫困大学生压力等措施来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焦虑和生活压力,促使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正常发展。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资助;心理健康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贫困大学生的比例也在急剧增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贫困家庭学生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贫困大学生资助的政策措施。但这些资助措施更多的是从解决贫困

2、大学生的经济角度来考虑的,缺乏对贫困大学生人格,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关注。不可否认,贫困大学生首先需要解决是经济问题。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面临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的困难,导致他们心理问题的增多。因此贫困生问题并非单纯的经济问题,还包括更为重要的制约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思想等问题。在解决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社会,学校应给予高度重视,提供多种有益的资助方式来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焦虑和生活压力,促使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正常发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顺利完成学业。1 贫困大学生现存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1.1 等靠要思想严重随着国家和社会资助力度的加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国家、社会

3、或其他爱心人士的资助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日益滋生。他们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奖学金,也不愿意通过双手来减轻自己的经济压力,慢慢地失去通过靠自身努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消极地等待外界给予的资助,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帮助上,缺乏积极主动向上的动力。1.2 自卑的心理难以消除,资助后心理压力大大多数获得资助的学生在思想上是积极上进的,但由于部分贫困大学生来自经济、文化、教育较为落后地区和家庭,在知识视野、艺术特长、人际交往等方面与同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普遍存在接受能力弱、能力提高缓慢、自我评价过低的问题。由于这些客观的成长环境造成的先天不足,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在学习

4、和生活上自我否定,对自己的前途比较悲观,缺乏自信心。而学校也很少能及时地为他们提供能力提升的社会实践平台,给他们及时指导和帮助。同时在享受了减免、补助后,会受到周围很多人的进一步关注,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大,时间长了便会影响到心理健康。1.3 对专业相关的勤工助学岗位要求迫切勤工助学是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勤工助学是以劳动付出换取报酬的,是一种平等的有偿劳动,人的自尊心理认同这种方式,同时勤工助学还有利于扩大社交范围,克服自卑心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将资助和育人很好的结合起来。但目前大多高校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不足,加上一些高校安排的勤工助学的岗位活动

5、层次较低,如校园卫生,整理材料,收发报纸,递送材料等简单机械的与专业或提升学生技能相关不大的工作,导致一方面有的学生觉得低人一等,自尊心受到打击,另一方面由于勤工助学岗位与专业知识相关不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加,而是希望能提供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勤工助学岗位,对技术型岗位和管理型岗位的要求迫切。1.4 缺乏诚信意识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以来,已取得了巨大成效,很多贫困大学生通过助学贷款顺利完成学业。但由于相关法律保障的缺失使得助学贷款违约无法可依,部分学生缺乏诚信意识,获贷后不能按期还款,甚至恶意拖欠贷款,导致助学贷款发展缓慢。1.5 感恩意识淡薄目前,很多高校教育往往更多地是关注分数、升学

6、率和就业率,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未形成感恩的良好氛围。学生感恩意识缺乏,导致情感冷漠,责任心与协作精神匮乏的现象。一部分自尊心强的学生将资助看成是一种“施舍”,在获得资助后不但没有心存感激,反而会表现出一定的“冷漠”。还有一些学生则认为自己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学校及社会给予的资助是应得的,受助是理所当然的,不愿回报他人和社会。2 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2.1 开展励志教育,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通过大力宣传“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贫困大学生的典型事迹,开展励志教育,激励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正确的意识到经济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

7、是精神的贫困,暂时的经济困难是可以通过辛勤劳动改变的。引导贫困大学生克服不劳而获的思想,抛弃等靠要的懒惰思想,鼓励他们利用专业知识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并在劳动中拓宽视野,增强能力,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改进资助方式,加大“奖、贷、助”的力度,减少或取消“免”得概念,鼓励他们自强自立,优异的成绩辛勤的劳动获取奖、助学金。从而克服等靠要的思想。2.2 加强挫折教育,缓解贫困大学生压力引导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成长经历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挫折可以给人带来心理压力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