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问卷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问卷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ID:33033476

大小:62.96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2-19

上传者:U-991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问卷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1页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问卷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2页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问卷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3页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问卷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4页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问卷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问卷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问卷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2013年9月第38卷第5期曩勵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Urna1ofVers■1ty(Pandsocie)HebeiUnhi1osoPhya1SciencSep.2013VoL38NO.5 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李放,樊禹彤,赵光210095)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家庭养老功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能弱化,养老问题正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推行社会化养老的过程中,居家养老越来越受到AtJ'—的关注。基于对江苏省苏北.苏中.苏南农村老人的调查,通过Logistic模型,从个体特征、经济条件、观念及认知程度、保障状况等4方面对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居住地的发达程度.对居家养老的了解程度及家庭总收入会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产生正相关性影响,而年龄会对居家养老服务 需求产生负相关性影响。此外,农村老人的亠体状况.养老观念以及参与新农保状况均未对其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产生显著影响。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养老服务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志码:章编号:1005—6378(2013)05—0068—05院办公厅印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进一步明确要求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可见,在绝大多数老人选择居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达13・32,远远超过10的老龄化标准。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家养老的情况下,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老有所养”的重要途径。居家养老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方面,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当前有许多学者对居家养老进行了研究,但多针对城市老人。我国老龄人口有将近70居住在农村,长期形成的城乡非均衡的社会加快,且由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而产生的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日益增多、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现实国情,养老问题正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8年公布的《中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称,85以上的老年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选择住养保障体制,使得农村老龄人口在丧失劳动力后的生活缺乏经济保障,其居家养老及与之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远比城市地区突出[2]。目前对农村居家养老的研究主要中在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的可行性分析.模具体的试行建议等方,对于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果不多田奇恒、孟传慧通过对重庆市X新的实证调查发现,老人多数经济不宽裕,对定期常规老院等养老机构养老的只占6—89/6左右。国外的统计结果显示,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英国为95.5,美国 为96・3,日本为98・6,菲律宾为839/6,越南为94度尼西亚为84马来西亚为881年国务院出台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建检查、保健服务需求较强,康复护理需求较低,亲情慰藉较欠缺,且空巢老人多倾向于个人居家养设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随后国务收稿Et期:2013—06—26作者简介:李放(1963—),女,江苏涟水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社会保 放,等: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69郭竞成基于浙江农村老年人的问卷调查,将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分为可舍弃类、强弹性类.弱弹性类、无弹性类4类_8]。在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方面,陈志科、马少珍通过对湖业的调査,分析得出年龄、文化程度.职、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居住方式和社会保障情况对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9]。胡宏伟等人利用华北电力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数据,探究了影响老年人居家养老保障需求的主要因素括个人基本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在对不同群体老年人需求之间的差异比较研究后发 现,老人的健康状况.受教育年限、城乡和居住到70以上。因此以江苏省为例,探究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更具有代表策建议更有应用推广价值。二是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体特征、经济条件、观念及认知程度和保障状况4个方面,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因而弥补了以往定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上的不足。二、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数据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2 式等因素对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较为显著1O本文着眼于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与以往研究主要存在两点不同:一是调查数据来源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苏北、苏中、苏11^地区。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居于全国第三位,同时也是全国第二经济大省,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省政府出台的年7月进行的“江苏省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调査选取苏北的沛县、苏中的高邮和苏南的潇阳3个县(市),调查对象是60周岁及以上农村户籍的老年居民,采用人户问卷调査的在三地各发放150份问卷,共计4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36份,合格率为96・89o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影响农村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服务 意愿的因素分为4组来分析(表1)。于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农村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成比例苏riw0、苏中达到809/6、苏北达表1变量解释变性别(女一01・5619标准差0.497个人年收入0—2000元其他一0)均值 标准差0・50・80・2280・60・4870・20・4690・4743650・303300・284350・48年龄0—680・250・360・34其他一0)身体状况很不健康其他一0)不太健康(一1其他一00・540・370・090・030・210・320・400・040・170・814000元(一 1其他—•0)0・48340016000元(一1,其他-•0)0・2866001-8000元(-一1,其他--0)800110000元(一1,其他—、0)0■1710001元及以上(―・1其他―•0)0・408家庭年收入0•4672万及以下(一1,其他—、0)0•4910・565其他一o)比较健康(一1,其0・395他一0)2万一5万元(一1,其他一0)居住地区苏北(一1,其他一0)苏中(一1,其他一0)非常健康(一1,其他―•0)是否认为养老主要依靠子女(一1,其他一0)对居家养老方式了解程度不太了解(一1,其他-一0) 0.188一O)5万元及以上(一1,其他般了解(一1其他=0)比较了解(一1,其他一O)0・170苏南其他一0)0・142家人是否给予照料(是一1,否一0)新农保参加一1没有参加一0)0・3300.472090.83(一)个体特征(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对居养老服务需求有重要影响式。因为女性是 农村中的弱势群体,她们的经济安全状况和自我保障能力相对于男性要差ni,因此,她们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可能更大些C1・女性比男性应该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2•农村高龄老年人比低龄老年人应该更倾于选择居家养老模式一方面随着年龄所面临的养老风险会存在很大不同;另一方面不(四)保障状况(家人是否给予照料和是否参因素与了新农保)是影响居家养老需求的重要1・家人给予的照顾越多,选择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就越大。对于老年人而言,家庭为其老年生活起到了基本保障的作用,因而“家人是否给予同年龄段的老人思想意识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力也不同。 3・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人比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应该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模式由于身体状况会直接影响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因而本文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也纳入计量模型。(二)经济条件(个人年收入、家庭总收入、居住地经济水平)对居家养老的选择有不可忽视的照顾”是影响其是否选择社会养老服务的基本因素。2・参加新农保的农村老年人对选择居家养服务的意愿较大。从制度保障来看,由于经济性养老保障状况是老年人考虑是否选择养老服务的因素之一,因而本文将农村老人参与新农保的状况作为解释变量加以考虑。 三、实证分析1.老年人经济条件越好,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越大老年人的个体经济状况会对养老观念以及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产生较大影响,个人年收入决定着老年人自身可支配收入的多少。可以认为,老年人收入越高,对不同养老方式的接受度就越高,对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就越强。2.家庭总收入越高,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越大一般来说,家庭总收入可以反映家庭总体的生活水平,因而也能体现出家庭所能承担居家养老服务的程度。基于上述描述性分析,建立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意愿的实证模型: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意愿一f(个人特征,经济条件,主观认知,保障状况)被解释变量“农村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为二分变量,老人在“需要参加”和“不需要参加”之间进行选择,令: 需要一1不需要一0。本文选用spss17.0K行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建模如下:苏南应该比苏中、苏北对居家养老服求更大与苏中苏北相比,苏南地区经济更为发达,生活水平也更高,因而,居住地的不同会对老人的支付能力产生影响(三)观念及认知程度(对依靠子女养老的观念和对居家养老政策的认知程度)将影响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程度其中,P表示第i名农村老人有选择居老服务方式的意Y===1)的概Pi表示各解释变量的[归系数。模型估计的结果(表2)o表2Logistic检验结果1•“依靠子女养老”的观念将会对居家养老 务需求产生影响家庭养老在我国传统养老方式中最为常见,是一种代际间的供养关系,然而,随着家庭核心化趋势的发展,依靠子女养老的观念受到了冲击。因而,本文认为养老观念会对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2・对养老服务了解程度越高,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越大随着各级政府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及各项政策的贯彻执行,居家养老服务在农村开展的力度将会不断加大。老人通过亲朋好友介绍,政府政策宣传等方式,在了解养老服务的具体标准和实施方法后会更愿意选择居家养 放,等: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续表2Logistic检验结果成为影响农村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决定性因发生比自变量系数标准误素。而“对于居家养老的认识程度”的计量结果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信握得越充分.越全面,就越容易接受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因而与对居家养老相关政策及服务机制不甚了解的老年人相比,对家养老有一定了解的老年人将更多 地选择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4・从保障状况来看,“家人是否给予照料”以及“是否参与新农保”均未对居家养老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自2009年以来,新农保制度的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目前新农保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已非常广泛。据调查数据显示,83的农村老年人参加了新农保。同时,由于新农保制度规定养老金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农民自身共注: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和1O;括号内为参数组。从卡方检验值、对数似然值及拟R归结果良好,根据表2结果,可发现以下特征。1・从个体特征来看,年龄与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呈负相关关系。年龄较低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显著高于高龄老人。这与陈志科(2012)]的调查结果不一致,其原因可能为:一方面,虽然高龄老人更需要社会化服务,但就社会化养老方式的选择来言,年龄低的老人更容易接受这种非传统的养老方式。身体状况虽然与居家养老需求呈负相关关系,即身体健康情况越差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可能性越大,但从统计结果上来看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身体状况较差的老人对生活照顾、医疗照料、精神慰藉方面的要求 同承担,因而其保障水平并不高。由此可以般性的政策保障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与建议本文利用江苏三地的调研数据,对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居住地区的发达程度、家庭总收 入.对居家养老的了解程度与居家养老需求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年龄对需求的影响呈负相关性,而身体健康状况、性别等个体特征以及家人所提供的照顾.新农保实施效果等保障状况与农村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是否认为养老主要依靠子女”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未产生显著影响,这而居家养老站点提供基础服务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就说明当前老年人的养老意识已发生转变,传统的“家本位”观念逐渐被打破,这为在农村开展居2•从经济状况来看,个人年收入和家庭总收入对居家养老需求的影响较为显著。在家庭总收人方面,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家 庭比5万以下的家庭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要大。此外,苏南地区的老年人比苏北.苏中地区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需求要大,上述结果均在19/6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江苏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农村老人的经济、生活状况产生了较大影响,因而经济发展较发达的苏南地区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接受度更高。综上,本文认为经济状况对居家养老需求的家养老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首先,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建议政府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应充虑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家庭的实情况,切忌刀切”,而是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居家养老覆盖工作。其次,应进一步关注农村老年人的家庭环 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强贫困家庭的抗风险能力。针对农村经济困难的家庭,政府应加快农业经济转型,加强市场的调节作用,提高农业生影响是显著的。3・从观念和认知程度来看,“是否认为养老主要依靠子女”的计量结果并不显著。这说明随着家庭养老作用的弱化,“养儿防老”的观念己不再产率,增加农民收人。对于存在失去自理能力老人的家庭,政府应加大帮扶力度,帮助其解决实际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的养老困难。[5]张卫东•居家养老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2):120—122・最后,加强居家养老政策的宣传力度。在“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下,居家养老己逐渐为社会所关注。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城市中日渐兴起,但在农村中未有建树。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了解甚少,其了解渠道主要为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宣传,其次才是政府的宣传,这说明在农村老人的生活中居家养老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因此,应当疏通政策的下达渠道,通过村民委员 会等组织加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宣传。[参考文献][6]龚静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I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72—74・E7]田奇恒,孟传慧.城镇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探析以重庆市某新区为例•南京人口管干部学院学报2012(1):3O—[8]郭竞成.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强度与需求弹性——基于浙江农村老年人问卷调查的研究口]•社会保障研究,2012(1):4757・[93陈志科,马少珍•老 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南省的社会调查[J]11^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620・[1]林娜.社区化居家养老论略f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12)31—34•O]胡宏伟,李玉娇,张亚蓉•健康状况.群体差异与居家养老服务保障需求——基于城乡老年人调查的实证[2]李加林,龚虹波,童亿勤,何辉.海发达地区农村老龄人口的居家养老征——以浙江慈溪为例EJ]•地理研究,2009(2)513—5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 [11]孔祥智,涂圣伟・我现阶段农民意愿探讨基于福建省永安、邵光泽三县(市)抽样调査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71—77・[3]宋广,李亮•我国居家养老方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1):139一140・[4]封彦霞,刘佳.关于农村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探讨[责任编辑郭玲][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7):22—43・ EmpiricalAna1ysisofDesiresforHome,basedCareServicesoftheRuralElder1yandItsInf1uencingFactorsLIFang,FANYu一tong,ZHAOGuang(InstituteofPublieAdministiation,NanjingAgricutura1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5,China)Abstract:WiththeagingpopulationinChinaacceleratingfunction fami1ythepensionweakening,ther1ypensionservicehasbecomeamajorsocialprob1em.Intheprocessofimp1emen一tationofelderlysupportingformothesocialization,homecaregotpeople,Sattention.Thisem—pirica1researchonthefactorsthatinfluencetheage'Sdemandstothehome—-basedcareby analysis,basedonthestatisticsfrompersonalcharacteristic,economicconditions,subjectiveperceptionandthelevelofprotectionoftheruralelderlyfromthreeregionsofJiangsu.Theresearchfindsthattheeconomicconditionofresidence,theknow1edgeofhome一basedcareandfamilyeconomicstatushavepos—itivecorrelation theelderlyhomecareservice;ageshaveremarkablynegativecorre1a—tionswiththeage,Sdemandstothehome一basedcare.Besides,healthstatus,theconceptofpension,andwhethertojo•1nnewrura1s0c•a101d—age■1nsurancesystemhaVen0s•1gnif•1canteffect•ICeyw0rdS:therura1e1der1y;homebasedcare;Pens1onseruVice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3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