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91385
大小:57.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8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教学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教学与反思应用题的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内容。特别是到了六年级要学习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更是重中之重。一些老教师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如“是、占、比、相当于后面是单位1”;“知1求儿用乘法,知几求1用除法”等等。一开始我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感到简单易行,同时也为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帮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感觉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走上了生搬硬套的模式,许多同学在并不理解题意的情况下,也能做对应用题。然而在这种教学方法指导下获得的知识是僵化的,许多学生虽然会熟练的解答应
2、用题,但却不会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原因在于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是以标准形式的应用题出现,在这里找不到“是、占、比、相当于”,也就找不到单位“1”,学生因此无从下手。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为了更好的发挥应用题的“应用”价值,应用题已不再作为独立的章节出现,而是将这部分内容融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联系与综合”当中。但目前我们使用的仍然是旧教材,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使用好旧教材,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话题。我在乡优课评选中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一课时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现将教学大概过程摘录如下。一、案例:师:我们班共有48名学生,
3、其中男生有28人,女生20人,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有6人。师:你能把老师提供的信息编成一道分数乘法应用题吗?生:怀庄小学六(1)班有学生48人,男生占其中的2_,男生有多少12人?怀庄小学六(1)班有学生48人,女生占其中的丄,女生有多少人?12怀庄小学六(1)班有学生48人,,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占全班人数的丄,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师:请你们解答这几道题。生:学生自己解答。师:你认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生:根据关键句找出相等关系。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你们学校的有关情况,想了解我们学校的有关情况吗?生:想。师:陡湾小学六(2)班现有学生56人
4、,是五年级时的2,五年级时8原有学生多少人?谁会解答这道应用题?生:56x2=49(人)856一?=64(人)8师:谁的方法正确呢?生:笫二种是正确的,因为根据题意可以列出五年级时的人数x2=现有学生56人所以,五年级时的人数=现有学生56人F?8师:说得太好了,还有其他的解法吗?生:设五年级时有X人。-X二568X二64师:你根据什么列出的方程?生:根据“五年级时的人数xl=现有学生56人”这个数量关系式。8生:还可以这样列方程:56*X=?8师:你是怎么想出来的?生:根据上面的方程想出来的。师:请大家用图表示题意,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让学生同桌讨
5、论、小组讨论)生:564-7X8=64(人)师:说说你这么做的道理。生:因为五年级时的人数是8份,现有学生占其中的7份,用现有学生除以7,先求出每份的人数,再乘以8就是五年级时的人数。师: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方法吗?生:56+56x1=64(人)。7师:丄表示什么意思?7生:五年级时的人数是8份,现有学生占其中的7份,也就是五年级时的人数比现有学生多*。师:方法多不多?其实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同学们课后可再研究一下。我们今天研究的这类应用题,有什么特征?它与分数乘法应用题相比有何异同?生:相同的是数量关系,不同的是所求的量。(把刚才的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
6、,同学间相互解答)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分数除法应用题,方法很多,今后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二、反思: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牛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三方面:1、教学内容“生活化”:《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从引入、新课、巩固等环节的取材都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2、解
7、题方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而不是以教科书上的或教师事先欲设的答案作为评价的依据”。在这节课上学生一共提出了5种解题方法,其中有3种是我们平时不常用的,第5种是我也没有想到的。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及时调整了教案,让每一个想发言的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他们有些数学语言的运用还不太准确,但我还是给与了肯定与鼓励。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原本素不相识的师生在短短40分钟的时间里就产生了情感上的交融。学生有了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产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虽
8、然后面还有两个练习没有来得及做,但我认为对一个问题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