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0例(66.67%),有效7例(23.33%),无效3例(1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中显效15例(50.0%),有效6例(20.0%),无效9例(30.0%),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的显效率、总
2、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1.2方法患儿入院后均详细了解其抗生素使用病史及过敏情况,对患儿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实施常规升级治疗,具体用药:静脉滴注头鞄喙岳钠(四川省长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0519),2.0g/次,苯哇青霉素(南京生利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次50〜100mg/kg,静脉滴注,早晚各1次。开始时使用小剂量,并根据病情适当加大剂量;观察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使用药物为美罗培南(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331)剂量为10〜20mg/kg,静脉滴注,每
3、8小时用药1次,症状缓解后改为早晚各1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1.3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各项指标均已恢复至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并未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无效:无以上改善者。总有效二显效+有效[3]。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22.14±2.
4、24)d,住院时间为(24.37±4.55)d,对照组分别为(34.62±3.84)、(38.83+4.27)d,观察组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o2.2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观察组中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中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1)。3讨论由于儿童的身体器官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免疫力还比较低,加上卫生意识差,很容易受到病菌感染而罹患感染性疾病。同时,随着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菌
5、药物的广泛应用,往往导致菌群失调或病原菌发生耐药,使一些常规的感染性疾病慢慢演变为重症肺炎,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就可能诱发多器官功能不全而导致患儿死亡[4],对患儿的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影响。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以往的治疗方法是''逐代升级,分别袭击”,即在最开始的时候选择较温和的抗生素治疗,根据病情的变化来逐步调整用药类型和剂量,一般是在结合培养明确诊断以及病情恶化后采用广谱抗生素,而大量的临床实践案例表明,这种方式往往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降阶梯治疗是在21世纪初由第二十二届国际化疗会议[5]首次提出,其治疗思
6、想是在开始时便使用最佳的广谱抗生素,这样操作可以有效覆盖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等所有可能引起感染的致病菌,以达到迅速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其治疗原则遵从''一步到位、重拳出击”;用药后2〜3d,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病情得到控制,此时实验室试验结果也已经返回,再根据试验结果调整用药类型和用药剂量,以实施针对性的治疗。美罗培南是一种新型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该药物母核为卡比培南环,可以有效提高其自身与细菌细胞壁上靶蛋白的亲和力,使抗菌谱扩大和杀菌能力提高,从而对多数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需氧菌均有强大的抗菌作用[6],同
7、时也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7-9]o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显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显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表明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吴晓东•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抗生素降阶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1981-1982.[2]李永华,厉为良,杨玉波,等•老年重症肺炎降阶梯治疗对预后的影响[J]
8、.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12):956-957.[3]李乾兵,陈俊,童亚玲,等.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3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