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ID:32952823

大小:57.1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8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_第1页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_第2页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_第3页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_第4页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当前学术界分别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拟通过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来进一步探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规律及对策。该文以心理学为视角,对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教育的心理学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关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一些心理学思考。心理学;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启示1•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价值观。价值观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主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主客体间关系的价值判断,是关于价值和价值关系一般的、根本的观点,是人们处理各种价值问题

2、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价值观教育。大学生一般处在17〜25岁之间,按照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这一年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自我同一性危机,即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进行思考和选择。在这个思考选择和尝试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矛盾、困惑和心理冲突。他们在进行价值判断时,表现出明显的理性,同时又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既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敢于担当的勇气,又表现出对事物认识不全面的偏激。因此,大学生是未成熟的、正在发展的青年,其价值观呈现出矛盾性、多元性、变化性和不

3、确定性等特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特指学校开展的价值观教育),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要求,有意识的将特定社会的价值观体系渗透到教育过程中,通过一定方式从内部对大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使正确价值观深入其内心,转化成为他们内在的自觉要求。2.心理学视野下的价值观形成及其教育从个体的价值观形成来看,价值观是在需要的驱动下,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下,在个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个体的价值观受个体成长的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父母、学校、社会,有意识或无意识、正式或非正式、直接或间接的教育,把某种外在的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此同时,个体在已形成的价

4、值观念基础上,根据自我的需要,不断选择、过滤外在的价值观念,将其整合成自己的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久且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是随着其知识增长、经验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在其形成和确立过程中,价值观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价值观教育必须经过一个内化的过程,受教育者对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形式,有一个从认知、情感、意志到行为的心理接受过程。因此,深入分析受教育者的心理因素,明确心理学因素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作用,掌握其规律,对于更有效的开展价值观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2.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心理学因素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5、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学生个体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它们构成了学生个体心理面貌的独特性,说明了其心理面貌的差异。能力是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条件。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动力特点方面的心理特征。性格则是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个体的气质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而能力和性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理基础上,不断与外部环境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特征。个体在与外部环境作用过程中,根据个体的心理特征和偏好做出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塑造着自己的性格、发展着自己的能力、同时形成着自己的价值观。大学生的需要。需要

6、影响着价值观的形成。需要是个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个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需要的动力使得人们不自觉的根据个体需要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价值,剔除无用的信息。这种需要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选择。不同的个体,在不同时间段,有着不同的、多层次的需要,需要作为一种原始的本能和动力,会引发个体做出不同的价值选择,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大学生群体有着其特殊的群体需要,每个个体亦有其独特的个体需要。大学生的认知心理。认知即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综合作用的过程。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即主体主动建构认知结构的

7、同化、顺应和平衡过程。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内化过程即是人们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也是其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影响着其价值观的形成,学生从外部环境中感知到的、接触到的,最终会通过其认知心理的综合作用,选择、剔除、内化,使得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同时逐步形成学生个体的价值观。大学生的情感因素。情感不同于认知过程,它并不是反映活动本身,而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态度体验。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及形式满足大学生的主体需要,学生们将产生并体验到愉快的情绪情感,这种情绪情感将驱使大学生们内在的、自发的接受

8、教育内容,落实行动,并最终内化,形成符合教育者期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