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课堂中初中生对数学问题思索探究

论新时期课堂中初中生对数学问题思索探究

ID:32950472

大小:56.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8

论新时期课堂中初中生对数学问题思索探究_第1页
论新时期课堂中初中生对数学问题思索探究_第2页
论新时期课堂中初中生对数学问题思索探究_第3页
论新时期课堂中初中生对数学问题思索探究_第4页
论新时期课堂中初中生对数学问题思索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新时期课堂中初中生对数学问题思索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新时期课堂中初中生对数学问题思索探究【摘要】在新时期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解题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而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是提高解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分析了学生对数学问题思考和解答的过程,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意义.【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思维一、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目标《数学课程标准》给出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方法之间的差异;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

2、人合作的重要性;能用问题、字母或图表等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二、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代替直接展示结论,为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类比和猜想等方法探究问题.使学生在学到具体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理性认识.1.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最好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也可以提出具有引导性或

3、趣味性的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提出问题时,都要紧贴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例如: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一位教师在讲授相似三角形性质应用中的比例问题时,发现一名学生不认真听讲,教师问这名学生:“你看,窗外面的红旗杆有多高?”学生一愣,老师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教师说:"你要是学会了今天讲的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你就知道怎么样轻松地计算旗杆的高度了•”学生们一听,对这个问题既感觉新鲜又充满好奇,不仅仅在课堂上认真专心听讲,还会带着“怎么轻松测量旗杆的高度”这个问题去听课.2.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阶段,教师要从观念和方

4、法的高度启发学生的思路,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指导.对于学困生,情境问题可以分阶段,逐步解决.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谈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在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例如,以上教师已经提出了“测量学校旗杆高度”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先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要通过测量,计算晴天同一时刻(上午9:00)一名学生的身高与影子长度的比例关系,并做好记录.教师自己的测量结果为:(单位:m)其次,分析数据.通过多组测量数据学生发现了什么规律?尽管学生的身高不同,但是在同一时刻,不同学生的身高与影长之比相等.最后,学

5、生计算结果.让学生根据各组的测量数据求出旗杆的高度,学生计算后得出结果,结果基本上分布于10m左右,如:9.99m,9.98m,10.01m,10.02m等.1.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落实解答过程,把能力培养与基础实施、基本技能的教学结合起来.例如:针对“测量旗杆高度”,我们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应用求旗杆的高度.同一时刻,旗杆及影长、旗杆的顶端和影子的端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所以学生的身高比学生影长等于旗杆高度比旗杆影长.把学生身高以及影长的数值带入

6、即可求出旗杆高度.学生身高/学生影长二旗杆高度/旗杆影长2.总结归纳在“总结归纳”阶段教师要结合问题解答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进行检验、评价、反思、论证,进而上升为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步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对测量出旗杆的高度以后,教师要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问:所测量结果与学生位置是否有关?回答:没有关系,因为ADEF的位置可以随意移动,如图所示.1.推广结论在“推广结论”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查看解决问题的过程或结论是否可以进行推广.例如:在对旗杆高度

7、的结果进行讨论之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在阴天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然后各组进行汇报,以此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意识.三、总结培养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在初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时我们要以新课标的教学理论为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积极地探索适宜的方法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1]吴莉莉•巧引学生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考试周刊,2010(24)・[2]冯进•论数学问题对数学发展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1

8、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