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抗脑缺血药物探究进展

浅议抗脑缺血药物探究进展

ID:32938630

大小:54.7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7

浅议抗脑缺血药物探究进展_第1页
浅议抗脑缺血药物探究进展_第2页
浅议抗脑缺血药物探究进展_第3页
浅议抗脑缺血药物探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抗脑缺血药物探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抗脑缺血药物探究进展【关键词】抗脑缺血药物;研究进展1针对清除自由基的抗脑缺血药物研究自由基损伤贯穿于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多个病理生理环节,氧自由基介导的自由基连锁反应是导致脑缺血与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实验研究证明,及时有效地清除过多的自由基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措施。依达拉奉是日本专家研发的一种针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具有较强抑制自由基毒性损伤作用,能够减轻自由基引起的级联损伤。依达拉奉通过转移一个电子给自由基,产生依达拉奉基团,从而打断了脂质过氧化反应链,产生脑保护作用。依达拉奉自2001年以来

2、用于临床治疗因其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脑缺血的一线药。随后科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研究证明依达拉奉具有清除轻自由基抑制神经细胞损害、抑制脂质过氧化、抗脑水肿、抑制脑血管痉挛等作用。最近一些研究发现依达拉奉还可通过抑制ERS(内质网应激)及ERAD(内质网相关性死亡)、通过增加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起到脑保护作用。基于对依达拉奉的认识我国研究人员研究出了依达拉奉衍生物TQ0701-2,经实验研究证明TQ0701-2对大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米帕明(丙米嗪)是临床抗抑郁药,主要用于各型抑郁症的治疗,国内

3、研究人员对米帕明是否有脑保护作用进行了探讨,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经TTC染色法观察脑梗死容积、检测脑缺血组织含H20量、MDA含量及S0D活性,结果显示米帕明小剂量及大剂量组的脑梗死容积明显小于模型组;脑含H20和MDA量明显低与模型组;SOD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提示米帕明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对缺血再灌注引发的自由基损伤有保护作用。米帕明还可通过下调神经细胞nNOS及iNOS的表达,减少N0的生成,抑制细胞凋亡,起到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之前研究发现米帕明可选择性扩张兔基底动脉,其作用机制与钙拮抗作用有关,米帕明通

4、过抑制细胞内的Ca2+超载,降低脑缺血后神经元的凋亡,产生脑保护作用。该药抗脑缺血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2其他抗脑缺血药研究Rothstein等人发现,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新的功能,其中头鞄曲松钠(Ceftriaxone,Cef)可有效地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和脊髓,并且能选择性地诱发编码GLT-1的基因转录,增加GLT-1的表达和对谷氨酸的摄取。徐静通过观察全脑缺血大鼠GLT-1的反义寡核昔酸对诱导的GLT-1表达上调和功能改变、以及脑缺血耐受的影响,进一步证实Cef通过上调GLT-1蛋白表达和增加GLT-1对谷氨酸的摄取发挥抗全脑缺血性脑损

5、伤作用。Cef可以降低大脑中动脉闭塞动物的死亡率、改善脑功能进而增加存活率。阿司匹林是非辎体类抗炎药,因其具有抗血栓的作用,临床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已有相关的文献报导阿司匹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阿司匹林可通过抗凋亡、抑制CaN(是介导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之一)异常升高、提高Bcl-2/Bax等发挥神经保护作用。3中医药和海洋生物药研究随着对脑缺血不断深入研究而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寻求多途径、多方法以求更理想的治疗药物迫在眉睫,研究人员发现中药和海洋生物的提取物对治疗脑缺血亦有很好的效果。由于中药毒副反应小、作用缓慢而持久、疗

6、效稳定可靠、价格便宜等特点,在预防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优越性。我国研究人员从人参、葛根、银杏、黄英、淫羊翟等中药中提取的人参皂昔、葛根素、银杏内酯等具有抗血栓、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的作用。同时,房绍宽和白晶等研究发现人参皂昔Rgl能够减轻小鼠全脑缺血所致的损伤是与减少MDA蛋白表达有关。经研究发现复方中药临床效果较好,复方中药具有多靶点作用、可多向调节病理环节,如活脑康胶囊、恩必普软胶囊、脑缺血合剂、脑梗通等经临床实验证实可显著提高抗脑缺血的作用。中药在脑缺血治疗中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

7、海洋多糖在抗心脑血管系统方面有重要的药理活性,主要有抗凝血、抗血栓、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如从鼠尾藻、萱藻、石苑藻中提取的硫酸多糖均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从海洋生物褐藻中纯化得到的一种低分子量多糖类化合物D-聚甘酯(DPS)能够明显地升高ATIII的活性,从而增加其抗拴抗凝作用;从海带中提取的海带多糖在体内外均有抗凝的作用,推测它抗脑缺血的作用靶点可能类似于肝素,其抗凝活性每lmg相当于肝素7Uo4结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也是中老年人死亡的常见原因。近年来全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也趋

8、于年轻化,研制有效的治疗脑血管病的药物迫在眉睫。当前抗脑缺血药物的研发过程存在表浅,应该加强脑缺血的基础、全面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已是一个全球关注性的问题,及时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