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螳螂捕蝉》

第课《螳螂捕蝉》

ID:32930167

大小:68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7

第课《螳螂捕蝉》_第1页
第课《螳螂捕蝉》_第2页
第课《螳螂捕蝉》_第3页
第课《螳螂捕蝉》_第4页
第课《螳螂捕蝉》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课《螳螂捕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螳螂捕蝉一、教学目标:1.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乘虚而入、不堪设想、恍然大悟”等四字词语的意思;理解“死”在不同句中的含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依据小标题整体感知课文和复述课文。3.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反复品读“螳螂捕蝉”的故事,结合关系图,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圈出并品读有关少年言行的关键词语,领悟少年的机智勇敢,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4.学习本课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写一个智劝小故事,体现“小故事,大智慧”。 二、教学重、

2、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有感情的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依据小标题复述课文。难点: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领悟“螳螂捕蝉”和吴王伐楚的联系。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预习环节中,展示预习单,检查学生的书写情况,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齐读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正确流利的读书情况。2.在精读感悟的环节中,反复品读“螳螂捕蝉”和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采用默读、圈画、交流、分角色朗读等,体会寓意,领悟少年的机智勇敢。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参照小标题,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进行复述课文,师生及时作出评价。4.在小练笔环节中,学习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

3、式,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写一个智劝的小故事,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四、教与学的准备:13/13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1.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2.教学课件。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回顾寓言,激趣导入。1.我们学过很多寓言故事,想一想都有哪些呢?(学情预设:拔苗助长、画龙点睛、守株待兔……)2.你能说一个八字成语的寓言故事吗?(结合预习单)咱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八字的寓言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3.板书课题:螳螂捕蝉。教师边板书边重点提示:“螳螂”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着重强调:“螳螂

4、”①笔画比较多,左右部分要写紧凑一些。②根据形声字的规律来记忆读音和字形。“捕”注意笔顺,最后一笔是“、”。)4.过渡: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螳螂捕蝉”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交流预习单,检查生字词的读写情况。(1)写规范字。①选择两到四份具有代表性的的预习单全班展示。大家交流:书写是否正确美观,给他人提出好的建议。②教师范写“侯”,“诸侯”的“侯”中间没有小短竖,要和“时候”的“候”分清楚。比较“侯”和“候”音形义的异同,记住“侯”。1.螳螂诸侯国乘虚而入不堪设想固执露水处死他侍奉禀告

5、恍然大悟2.沾湿弹弓转来转去毫不介意打着鸟举起前爪啄食瞄准隐伏祸患(2)认读词语:13/13①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读准加点的字:后鼻音—“螳、螂、禀”;翘舌音—“诸(zhū)侯国、侍(shì)奉、沾(zhān)湿。②找出词语里面的多音字再读一读。拓展练习:多音字组词:lù()chǔ()dàn()zhuàn()露处弹转lòu()chù()tán()zhuǎn()③分学习小组互相交流(结合预习单),我课前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运用了什么方法?互相借鉴一下理解词语的方法。2.检查朗读课文。(1)同位互相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互相评价一下。(2)指生分段读课文

6、,师生评价优缺点。关注文中易错字音,随时纠正。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一是要指导读好长句子:①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②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二是段落比较多,读的时候注意要连贯。)3.理清文脉,整体感知。(1)感知课文内容,梳理层次。①浏览课文并思考: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发展顺序)课件出示:②根据小标题,学生边读边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同位互相交流。13/13(2)概括主要内容。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课文讲了

7、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根据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内容,要说清楚、说通顺。(固执的吴王准备攻楚,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图文结合,品读悟道。过渡:这究竟是怎样的故事呢?少年又是如何巧妙地劝说呢?1.抓住关键词语,精读“螳螂捕蝉”。(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思考哪几段讲了“螳螂捕蝉”的故事,用“△”在段落前做上标记(9、11自然段);再找出相关句子,用“”标出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