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274
大小:5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07-24
《论《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神化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神化论《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神化中文摘要看作者如何把诸葛亮塑造成“忠贞”的典型,智慧的化身。在他身上集中了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军师”、“谋士”的智慧.将其美化成理想中的”完人”。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世有何启迪。关键词:诸葛亮神化形象1.《三国演义》神化诸葛亮的现象诸葛亮生于公元一八O,病逝于公元二三四年八月。字孔明,号卧龙先生,山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二十六岁之前,诸葛亮隐居乡间耕种,生平好吟诵乐府歌《梁父吟》。《三国志》中描写他身高八尺,常自比管仲、乐毅,与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为友。其人胸怀大志,虽
2、隐居乡间,然对于国家大事却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后刘备与其隆中对时亦言:“先生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1」公元206年,诸葛亮承刘备“三顾”之请,出山相助其完成大业,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的策略。自此刘备与诸葛亮关系之亲密,用刘备的话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葛亮亦开始了他万古留名的军事生涯。公元208年由于曹操南征,刘备兵败逃至夏口,诸葛亮请命前往东吴求救,并说服了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当时诸葛亮年仅27岁。《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在东吴经历了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星坛祭风等精彩片段,使得赤壁的漫天飞焰更具传奇色彩,浩浩长江也由此成
3、名于历史舞台。赤壁之役曹操败北后,诸葛亮协助刘备占据了长江以南的荆州诸郡,诸葛亮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小说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情节描写也为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做下了形象生动的描绘。公元21116论《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神化年诸葛亮和张飞、赵云等将率兵逆江而上,分头平定诸郡,和刘备一起包围了成都,成都得以平定。同年,刘备在西川称帝,封诸葛亮为汉承相。公元二二三年,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出兵伐吴,结果大败,蜀军元气大伤,刘备亦病逝于白帝城,同时,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政事不分大小,均由诸葛亮决定。期间,诸葛亮致力于平定益州南部诸郡叛乱,与东吴修好,令西蜀局势在易主期间得到
4、稳定的发展。公元225年,诸葛亮“五月渡泸”,率兵南征,同年秋“深入不毛”,平定了南部诸郡叛乱。小说中正是诸葛亮“七擒孟获”剧情所在。公元二二七年,诸葛亮上疏刘禅,要求北伐,那道奏疏便是有名的《出师表》。诸葛亮率各路大军北上,驻扎汉中。然街亭一战,马谡违背诸葛亮安排,被魏军大败,这就是小说中的“失街亭”。无奈中的诸葛亮用了古琴一曲,空城一座骗走了司马懿,接着大军急速退回了汉中,这便是万古留名的“空城计”。自此,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其后,诸葛亮又数次出兵北伐,然均未获得成功。公元二三四年八月,心力交瘁的诸葛亮怀着满腔的遗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享年五十四岁。
5、至此,他依然不忘刘备之嘱托。诸葛亮的一生多付辛劳,然他满腔的智慧与忠心造就了他万古留芳的贤相之名。两千年来,诸葛亮早已成为智慧的化身深入人心,他的存在是中国历史与华夏民族共同的骄傲!2.《三国演义》神化诸葛亮的特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罗贯中倾注满腔心血精心塑造的千古名相,在他眼里,诸葛亮集忠诚、智慧、坚韧、公正于一身,是历代众多儒家士大夫的写照和缩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身精力和心血匡扶汉室维护正统,功败垂成而遗恨千年。诸葛亮身上其实寄附了作者太多的感情和理想。“舌战群儒”见其辩,“草船借箭”证其能,“七擒孟获”扬其智,“空城退敌”
6、显其谋,平南越,立法度,理戎旅,兴科教,诸葛亮的治世之才世所罕见,《三国志》评曰: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生于当时的蜀人是幸运的,因有亮为相“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然生于彼时的蜀人又是不幸的,“宇内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16论《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神化从《三国志》的记述可以看出,以诸葛亮的志向,进欲饮马黄河,一统四海;退欲攻城掠地,威震华夏。为了其平生之志,诸葛亮不惜
7、举弱兵而伐强魏,五进中原而不得,最后积劳成疾,病死军中。以“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成就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万世英名。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前期的联吴抗曹均是为他后期殚精竭虑辅佐后主,矢志不渝举兵北伐作铺垫,真正让诸葛亮闻名遐尔、为人称道的是刘备死后他不以相父自居,尽心尽力忠于王事,一心一意辅佐后主,对内立法度、兴科技、奖励农耕、平定叛乱,对外联孙吴、扶汉室、拒北魏,以弱小之兵讨伐中原。极尽一个人臣之职,可算劳苦功高。诸葛亮在中国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在许多人心目中是忠诚和智慧的象征,自陈寿著《三国志》以来,历代多誉为大政治家、大军事家。罗贯中《三国演义
8、》更将其神化为“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