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26953
大小:58.6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7
《论校园贷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校园贷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王智慧黄河科技学院摘要:校园贷是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而发牛的一种金融分支,它迎合了大学牛旺盛的消费需求,但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校园贷出现消极效应,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在于借款方的特殊性,即大学生从法律意义上的成人与经济、社会意义上的不独立、不成年二方面的特殊矛盾。对策要有针对性,校园贷问题的对策要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性来展开,教育、监管和金融创新是基本途径。关键词:校园贷;双重效应;成年礼时期;作者简介:王智慧,男,黄河科技学院副教授。校园贷是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而发生的一种金融分支,它迎合了大学生旺盛的消费需求,但也出现
2、了大量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现有的对策由于没有抓住校园贷问题的根本原因,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本文拟从人学生的特殊性出发来分析,以针对性地给出对策。1国内外的校园贷二年前,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了全国二百多所大学将近5万名学牛,结果显示,在资金不足吋,有8.77%的人通过贷款渠道获取金钱,在这中间,网络贷款占50%。屮国的校园贷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以外的城市。有些学生考入大学,家庭无力负担学生在城市的消费需要,这使学生寻求贷款平台。其实这种状况不独中国特殊现象,外国亦有。在美国,教育是一种长线投资,政府希望通过提高公民的教育水准来提高公民的劳动生产率,学生则通过接受高等教
3、育来谋求一份体面高薪工作。要实现这种目标,就需要在经济层面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校园贷应运而生。大学生以学校和所学专业的声誉作抵押,通过联邦政府的项目是他们申请校园贷的首要选择,这些贷款对借款者的资信状况审查比较宽,利息也较低,政府提供的特定贷款项目中可能包含免除债务的优惠条件。英国的校园贷是另一番景象,为了保护大学生利益进而控制校园贷的金融风险,十分注意设定合理的贷款条件。不仅建立校园贷偿还自动匹配收入和还款的机制,而且还推出繁多的与之配套的措施。贷款者需要按要求更新自己的各种信息。印度的大学牛贷款条件严格,金融机构根据学生学业情况发放贷款,从20万到220万
4、卢比不等,平均贷款额度为50万卢比。银行可以向共同申请人追偿贷款。借款额度高于40万卢的,要求第三方机构担保,高于75卢比的则要提供房子等抵押。新加坡的校园贷主要指的是政府和商业银行二部门提供的学费贷款。有些款项在学生的学习期间是免息的,一个普通的大学牛基木可以完成90%的还款,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贷款范围可以覆盖所有本科生课程。世界各国均有校园贷,但多数国家却把校园贷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并未完全交给商业银行或民间P2P平台来操作,在优惠和管控方而均有特殊做法。我国校园贷缺失的恰是这方面,需要制定特殊的金融政策来进行调控,以适合大学生的特殊情况。2我国校园贷的积
5、极与消极效应近期,我国校园贷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河南某大学生因欠下数十万网络贷款无力偿述而跳楼自杀,更把校园贷这一话题推向风口浪尖,有人主张关停校园贷,反对者亦有之。何去何从?需要分析利弊方能做出有根有据的结论。2.1校园贷的积极反应这种积极效应亦从大学生、放贷机构和社会全局三方面来找。积极效应才是校园贷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校园贷的主体,用校园贷的负面效应Z—叶來遮蔽校园贷这片森林,是不全面、不明智的。第一,校园贷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学费问题。中国的公办高校学费较低,加上国家各种帮扶政策,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学费问题容易解决,但中国的民办高校则收费很高,对于一
6、些农村学牛或城市贫困家庭说这是一笔可观的数字,四年本科下来高达6-7万元,难以承担,而校园贷则可解燃眉Z急消除学生的学费负担这一担忧。第二,校园贷可以是大学生旺盛的消费需求。当代大学生群体生长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大学生在中小学时消费需求就没有受到抑制。到了大学阶段,学生走向独立,城市的高消费刺激了大学牛的消费需求,买衣服、买电脑、买图书、旅游等各方面均要开支不小的数目。公办高校学生的消费开支远超过学费,少则上万,多则几万每年,这对于贫困家庭來说根本无法解决,校园贷则正好满足这一需求。第三,校园贷满足了部分大学生创业资金的需要,支持了创业。当前正
7、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互联网时代,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就业并非首选。大学生人群,作为年轻的高知识群体,有较多知识储备和其他高级知识分子所欠缺的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但欠缺的是资金,校园贷则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支持。第四,校园贷有助于解决商业银行和民间P2P贷款平台的资金流动问题。当前受国家金融政策影响,利率很低,金融机构改变了以前的惜贷境况,在千方百计地寻找放贷途径,大学生作为优质借贷主体为过剩的资金找到了流向。第五,校园贷有助于搞活宏观金融。长期以来中国的银行并未能完全承担金融机构的职能,更像一个储蓄机构,一个保管机构,资金的流向主要是大中型企业,尤其是
8、国企。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一下子改变这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