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创新思维培养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创新思维培养

ID:32844686

大小:10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16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创新思维培养_第1页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创新思维培养_第2页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创新思维培养_第3页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创新思维培养_第4页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创新思维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创新思维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吴菲(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中国长沙410081)摘要: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见解。一、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二、要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机智。三、通过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

2、的创造思维能力。关键词:创新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教学过程、现代教育技术、最近发展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高中阶段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又是我们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应该贯彻的指导思想。从心理学与知识论的角度来看,教学的过程非常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它能创造出培养创新能力的条件,能担当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任。笔者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浅见。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

3、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数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过程”...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再也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种主动参与,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在获得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解题方法等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获得了参与创新性思考的机会,能力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培养。添进无理数添进正分数添进负整数、负分数如“复数”概念的教学,先回顾总结从

4、自然数集到实数集所经历的几次数集的扩充历程及规律:自然数非负有理数有理数实数。这个认识过程体现了如下规律:(1)扩充数集是解决社会生产与数学问题的需要;(2)每次扩充都是增加规定了性质的新元素;(3)在原数集内成立的主要规律在数集扩充后的更大范围内继续成立;(4)在每次扩充后的新数集里能解决原数集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展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x2+4=3x由学生求解。学生:无解。老师:早在1484年法国学者舒开在求出x=和x=时,声明这两个根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学生:没有意义,因为负数没有平方根。老师:看来,他和我们的看法一样,但是

5、意大利学者卡当在1545年解一元三次方程x3=15x+4时,首先他用自己得到的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得到x=+,然后他又用分解因式的方法找到了这个方程的三个解x1=4,x2=-2+,x3=-2-,令人十分困惑,使他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他怎么办呢?好奇心得到激发)这一矛盾的出现迫使他进行大量的研究,最后他大胆地作出了一个猜想:一定有一种新型的数存在,也就是说在实数中添进一类型的数后,这个矛盾就可以解决了。直到二百年后,瑞士数学家欧拉首次使用i2来表示-1,使负数没有平方根的历史结束了。后来又

6、通过很多数学家的努力,终于在实数集内添进了卡当所预见的新型数----虚数。我们引入新的元素i并规定:(1)它的平方等于-1,即i2...=-1;(2)实数可与它们进行四则混合运算,且原有的加、乘运算仍成立。由i的性质,i可以与实数b相乘,再与实数a相加,因此可得到形如a+bi的数,这就是复数。当b=0时,它为实数;当b≠0时,它就是我们新添加的一类数----虚数。这样,使学生急于想了解复数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数,使学生有了追根求源之感,求知的热情被激发起来。又如,在讲解“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财主,

7、为人刻薄吝啬,常常扣克在他家打工的人的工钱,因此,附近村民都不愿到他那里打工。有一天,这个财主家来了一位年轻人,要求打工一个月,同时讲了打工的报酬是:第一天的工钱只要一分钱,第二天是二分钱,第三天是四分钱......以后每天的工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30天期满。这个财主听了,心想这工钱也真便宜,就马上与这个年轻人签订了合同。可是一个月后,这个财主却破产了,因为他付不了那么多的工钱。那么这工钱到底有多少呢?由于问题富有趣味性,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纷纷猜测结论。这时,教师及时点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8、。同时,告诉学生,通过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算出,这个财主应付给打工者的工钱应为1073741824分≈1073(万元),学生听到这个数学,都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非常惊讶。这样巧设悬念,使学生开始就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以上两个例子说明,在课堂数学中,创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