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醛、酸、酯在水中溶解性不同的原因探析

高中化学醛、酸、酯在水中溶解性不同的原因探析

ID:32823218

大小:54.8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6

高中化学醛、酸、酯在水中溶解性不同的原因探析_第1页
高中化学醛、酸、酯在水中溶解性不同的原因探析_第2页
高中化学醛、酸、酯在水中溶解性不同的原因探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醛、酸、酯在水中溶解性不同的原因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化学醛、酸、酯在水中溶解性不同的原因探析摘要:醛、酸、酯的结构相似,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其溶解性会有很大的差别,基于物质结构利溶解性规律对其进行解释,能够提高学&对结构决定性质思想理解,使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理论。关键词:溶解性醛酸酯氢键从结构上看,醛(或酮)、酸、酯中都有一个碳氧双键,但在水中溶解性却有很大不同。学生也经常会问到这个问题:为什么醛(酮)、酸能溶于水,酯却不溶于水,现将此问题做浅显地分析,供老师和学生参考、点评。由于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规律,极性溶质比非极性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常见几种官能团的极性大小顺序为:酯基

2、(―COOR)<按基(一CO—)V醛基(一CHO)<竣基(一COOH)。如果存在氢键,则溶质和水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据此,我们对这几类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分析:一、醛(或酮〉的溶解性在醛和酮中,均存在着拨基,锁基的碳氧双键可以描述为:氧的2p轨道和碳的sp2杂化重叠形成一个O键,两个原子的2p轨道又侧面重叠成一个71键,一起组成双键。由于拨基氧原子电负性(3.5)比碳原子的电负性(2.5)大,67T电子云就会靠近氧原子一端,故按基是极化的,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碳原子上带部分正电荷。因此拨基中的氧可以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另

3、一方面低级的醛和酮都是极性分子,所以低级醛和酮可以在水中溶解。在醛基中,c=o双键和C・H单键相邻,会出现6兀超共轨效应,使得醛基氧上的电子云密度进一步增强,形成氢键的机会增多,溶解性增强。二、酸的溶解性在竣基中,碳原子用Sp?杂化轨道分别与桂基和两个氧原子形成3个o键,这3个o键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碳上剩余的一个2p原子轨道与氧原子的一个2p原子轨道形成7T键,构成了竣基中C=0的71键,但竣基中的・OH上氧有孤电子对,可与兀键形成p・7t共辘体系,由于P-7T共辄效应,使C=0基团失去了典型的拨基性质,加上C=0的吸电子作用,・O・H上

4、的氧原子的电子云向按基移动,0・H间的电子云更靠近氧原子,增强了0-H键的极性,使得拔基的极性很强;这也有利于-OH上的氢原子的电离,产生竣酸根,易与水中的氢形成氢键,因此低级的竣酸可以溶解在水中。三、酯的溶解性在酯的结构中也存在着按基,但该按基与醛、酮中的拨基有区别,酯结构中的按基连接一个・0R基团(R是桂基),相比于竣基中的-O-H,-OR中的O・C单键很难极化并发生电离。一方面氧原子上有孤对电子,可以和按基中兀键形成p■兀共轨体系,使得按基中的氧的电子云密度有所升高,・0R有一定极性但不如竣基的极性强;另一方面,氧原子是电负性很强的

5、原子,对电子有强烈的吸引作用,会产生诱导效应,使碳氧双键中氧上的电子云概率密度削弱,二者最终是诱导效应起了决定性作用,氧原子的负电荷不够,难于水中的氢形成氢键。因此,酯基结构极性较弱且氧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酯类物质在水溶解度较小(微溶)。参考文献[1]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