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肝癌合并动静脉瘘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肝癌合并动静脉痿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效果观察李晓东河北省承德市第三医院放射科河北承德067000【摘要】目的探究影像诊断肝癌合并动静脉痿的价值,并探讨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经甲胎蛋白检查确诊的60例肝癌合并动静脉痿患者病例资料,均进行螺旋CT影像检查,随机分为两组,采取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对照组先实施动脉灌注化疗及碘油栓塞,再利用聚乙烯或明胶海绵颗粒封堵,观察组先利用聚乙烯或明胶海绵颗粒封堵,再实施动脉灌注化疗及碘油栓塞,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6.7%),PV0.05,有统计学
2、意义;但两组封堵率及不良反应发牛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肝癌合并动静脉痿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关键词】肝癌合并动静脉痿;CT影像诊断;介入治疗;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79-02动静脉痿是指动脉内血液经静脉及动脉间异常孔道而进入伴行静脉血管中,症状较轻者会出现痿口的局部病变,而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周围或全身的循环系统动力学发牛改变[1]•动静脉痿作为肝癌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以肝动脉—门静脉痿、肝动脉一门静脉痿
3、以及肝动脉一肝静脉痿最为常见,使肝癌介入治疗的难度大大加大,因而及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为研究肝癌合并动静脉痿影像诊断的价值及其介入治疗效果,木文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甲胎蛋白检查确诊的60例肝癌合并动静脉痿患者病例资料,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甲胎蛋白检查确诊的60例肝癌合并动静脉痿患者病例资料,均符合肝癌防治协会的诊断标准,并进行螺旋CT影像学检查,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处在45—77岁阶段,平均年龄为(58・3&
4、plusmn;4・8)岁;肿瘤直径超过5cm共有24例,小于等于5cm共有6例;肝功能Child分级:14例分级为A级」1例分级为B级,5例分级为C级.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处在48—76岁阶段”平均年龄为(57・9±3・9)岁;肿瘤直径超过5cm共有23例,小于等于5cm共有7例;肝功能Child分级:15例分级为A级,9例分级为B级,6例分级为C级.所有患者的病程均在2-5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肝功分级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1.2CT影像诊断方法入选患者均采用多层
5、螺旋CT机进行检查.电流、电压设置为250-300毫安、140千伏;设置层厚5毫米,准直5毫米,扫描速度为0・75s・所有患者的CT检查影像均由至少两名专业医师分析•存在以下影像特点则诊断为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痿:(1)门静脉期显示等密度或者稍高密度;动脉期肿瘤周围显示增高影(不规则或楔形);(2)动静脉交通征象明显,且门静脉显影有所提前,其时间密度曲线表现为与主动脉相似.1・3治疗方法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并观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根据患者痿口大小及实际病情对填堵颗粒的大小规格进行选择•对照组先实施动脉灌注化疗及碘油栓塞,再利用聚乙烯或明胶海绵颗粒封堵,观察组先
6、利用聚乙烯或明胶海绵颗粒封堵,再实施动脉灌注化疗及碘油栓塞•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痿口封堵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4疗效判定标准[3]依据WHO疗效评价标准:患者可见病灶全部消失为完全缓解;肿瘤直径减小50%以上,且未岀现新病灶为部分缓解;肿瘤直径减小50%以下或增人不超过25%为无缓解;肿瘤直径增大超过25%,甚至新病灶出现为病情进展•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封堵评定标准:痿口引流完全消失为完全封堵;引流量明显减少为部分封堵;引流量未出现明显减少,仍存在痿口为未封堵.1・5统计学方法此次调查统计结果数据利用SPSS16・0统
7、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判断得出P<0.05差异显著,该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20例,占66・7%,对照组总有效11例,占36.7%,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V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2・2两组封堵情况比较观察组封堵率为90.0%,对照组为86・7%,两组封堵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共岀现4例不良反应,占13.3%,其中3例发热、1例腹胀,对照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
8、,占16・7%,其中3例发热,2例腹胀,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