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预后187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预后187例分析荷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荷泽274000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已成为产科临床上的突出问题。木文从2009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对187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预后进行探讨,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276例,从中选择187例做阴道试产,占67.8%o其试产条件:1.首次剖宫产为子宫下段横切口无感染史。2.无明显头盆不称。3.首次手术指征为臀位、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窘迫。4.妊娠在36周以上。5.单胎头位。
2、未试产者89例,占32.2%,其中双胎16例,骨盆狭窄27例,产前子痫10例,首次剖宫产感染7例。首次手术距木次阴道试产的时间:一年半至2年半102例,试产成功71例,占69.6%。2年半至3年半以上者85例,试产成功73例,占85.9%。对轻度头盆不称者仍进行试产。在试产中对宫缩乏力、产程进展缓慢给予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在分娩时用低位产钳及胎头吸引器助产。二、试产失败转为手术的条件:1.有子宫先兆破裂征兆的。2.胎儿宫内窘迫。3.宫缩乏力经催产素引产失败者。2结果一、试产结果阴道试产187例,分娩成功1
3、53例,占81.8%,阴道分娩中应用低位产钳27例(18.1%),胎头吸引术37例(24.8%),对宫缩乏力产程进展缓慢44例(23.5%),应用催产素静脉引产,阴道分娩23例(52.2%),其中包括轻度头盆不称6例,引产失败21例(11.2%),胎儿宫内窘迫13例(18.2%),均行再次剖宫产术。6例在引产中出现异常腹痛,疑为子宫破裂。术中证实5例为子宫下段疤痕破裂,行子宫及输卵管结扎术。前次手术适应证与阴道试产分娩的成功率有直接关系,见附表。二、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分析1、损伤:催产素引产致5例子宫破裂
4、,占2.7%,均系原疤痕裂开,2例形成阔韧带血肿,阴道分娩153例中,12例会阴II度裂伤,8例会阴侧切沿切口阴道壁裂伤至穹窿,6例宫颈裂伤。2、产后病率:阴道分娩除135例体温正常外,18例平均体温超过38.5摄氏度(11.8%),其中12例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除2例会阴伤口感染外,4例发热原因不明。重复剖宫产组8例平均体温超过39摄氏度,3例宫腔轻度感染,2例腹部切口急性炎症,3例泌尿系感染,其余体温正常。3、出血量:阴道分娩253例,除产钳及胎头吸引术会阴切开出血稍多外,其余平均出血量约150ml,在
5、胎儿娩出后常规iv50%GS+催产素20U使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重复剖宫产手术除粘连、出血较多外,其余平均出血量约600mL4、新生儿评分:阴道分娩153新生儿,出生1分钟阿氏评分7分者19例,7・4分者8例,126例评分正常,重复剖宫产组34例新生儿中8例评分为7分,7・4分者3例,1例4分以下,其余评分正常。无1例死亡。3讨论一、试产条件:本文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276例中,根据试产条件选择187例做阴道试产,阴道分娩153例,其中成功率81.8%,符合文献报道【1】(一)前次剖宫产为子宫下段横切口,该
6、术式切口位于子宫下段肌层较薄,术中易于分离,出血少,缝合方便,而対合良好,感染机会少,愈合能力强,即使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子宫破裂率远远低于其他术式,所以阴道试产安全性高。(二)轻度头盆不称:在阴道试产中明显的头盆不称为试产禁忌症,绝对不应冒险尝试,但轻度头盆不称,经过适应处理可以阴道分娩,应在产前做好认真的检查,测量子宫底高度,儿头衔接情况、胎头大小、胎头位置,确定无明显异常情况后,在严密的监护下可做阴道试产。本文6例轻度头盆不称,经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全部阴道分娩。(三)阴道试产与前次手术适应症的关系:从
7、附表可看出,因臀位剖宫产者,其成功率为97.4%,滞产剖宫产为43.2%,因臀位产易并发脐带脱垂,从阴道分娩时后出胎头娩出的困难又难以估计,所以在首次剖宫产中所占比例较大,有的被列入第一位或第二位指征,故试产时成功率高。近年来文献报道,重复剖宫产高达95-99%[2]o1996年,Garagin提出了“一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的观点”。虽然医学科学已飞速发展,但至今仍有一些产科医生在临床上遵循这一格言。自1996年WHO等国际组织倡议在全球掀起了孕母分娩行动,其中要求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率>;=60%[3]
8、o而我国做的远远不够,剖宫产史后阴道分娩率仍很低。二、试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催产素静脉引产:凡适于阴道试产的孕妇,均可应用催产素引产,但应排除明显头盆不称和其他梗阻因素。宫缩乏力44例,经催产素静脉引产,阴道分娩23例(52.2%)与Paul报道相近似,5例在引产中疤痕裂开,破裂率2.7%,低于Restor等报道⑷(3.2%)。术中证实5例均系原切口裂开,据分析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在原疤痕发现组织坚韧薄弱,局部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