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育的时代性与人文性

浅谈课堂教育的时代性与人文性

ID:32787879

大小:55.6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5

浅谈课堂教育的时代性与人文性_第1页
浅谈课堂教育的时代性与人文性_第2页
浅谈课堂教育的时代性与人文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课堂教育的时代性与人文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课堂教育的时代性与人文性(吉林省工程技师学院吉林白山134300)【摘要】信心时代下,课堂教育呈现出多样化,对教师知识、能力、素养的要求也日益增多,而教师在课堂上应把握时代脉搏,完成课堂教育的人文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关键词】课堂教育时代性人文性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1-0015-01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课堂教学也迎来了网络时代。作为一名从事人文教育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完成课堂教育的人文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呢?在此我谈

2、谈几点看法。一、课堂教育的人文性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而传道则是师者的第一要务。几千年来,良师们秉持着这一理念,或是著书立说,或是身体力行,并为此奋斗终身。远者有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打破着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给平民以受教育的机会;有古希腊苏格拉底主张“教育使人向善"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强调最高的知识就是人的美德。近者有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强调教育的现实意义,而非为应试而服务;有爱因斯坦认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

3、一个专家当代教育更是强调了教育为人类社会的传承和发展所承担着的使命。英格尔斯就曾指出现代人的标准是:1•现代人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的牛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2•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3.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看法;4.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5.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6.计划;7.知识;8.可依赖性和信任感;9.重视专门技术,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10.乐于让自己和他的后代选择

4、离开传统所尊敬的职业。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的智慧敢于挑战;11.互相了解、尊重和自尊;12.了解生产及过程;13.对自己和社会生活及未来持乐观态度;14.平等观念和守法意识。由此可知,当代教育更要注重人文性。能否尊重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能否打开学生视野,使他们学会豁达的处理现实问题;能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当今教育的核心课题。而课堂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既向学生普及基本的道德标准,又保证学生的自尊自信,还能尊重每个个体的独特存在,使每个学生充分发

5、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二、课堂教育的时代性古代的教育是为培养统治者所需要的人才而服务,所谓”学而优则仕”,而当代的教育则是为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服务。因此教育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变化在课堂教育中体现的尤为突出。1、从教学目的上看。建国初,曾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兑法,课堂教育中“重理轻文”现象严重,很多教师和学生在文科课堂上得过且过。而今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随着国际交往的加强,对人才的专业性和综合性要求提高,各类人才的需求量上升,课堂教育中全面发展理念得到贯彻。2、从教学内容上看

6、。曾经的中国,教学内容单一,科目不齐备,学科间过于独立。多次教学改革下,教育部在保证考纲一致,考试环境平等下。课本不再单一,出现了多个教材并行的局面,地区化明显,具体要求弱化。使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重视交叉教学,教学更加自由化,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3、从教学手段上看。曾经的根粉笔走天下,备课资料比天高“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而今信息吋代的到来,深刻的影响着老师和学生,课前预习软件,课中多媒体,课后微信端,交流家长群。课堂上教师充分运用多种手段完成教学任务。4、从教学形式上看。曾经的课堂,要求学生整

7、齐坐,课堂无杂咅,只有老师谆谆教导声。可是创新化要求的今天,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不但座位可以圆桌会,还可以课堂谈论、辩论激烈,课堂热情一片更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轻松氛围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还有的课堂教学不再传统,随时进行,比如网络教学、户外教学等,所以说课堂教育是与时俱进的。三、人文性与吋代性相结合教育在任何吋候,都要重视人、人的价值、关注人类社会,”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教育既不能忽视他的道德性,又要为现实服务。在社会急剧变迁的今天,我们老师在课堂教育中应该及时把握吋事脉搏,以古观今,培

8、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社会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体要做到1、提高自我修养。尊重人,从我做起。新吋代下,刚愎自用的教师和一言堂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育中已经被淘汰。”打是亲,骂是爱“只能说明为师者的素质低下。任何人都有基本的人格,只有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真正教化学生。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言传身教”才是道德教育的根本之途。2、提高知识素养。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纷至沓来,良莠不齐。课堂只有真知才能真正存在。这就需要教师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课堂教学中不能人云亦云,信口雌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