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61511
大小:68.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5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导学案0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导学案【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学习目标】1、掌握新中国成后教育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2、通过学习探究,理解屮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3、激情学习,引导学生认识接受教育是一种神圣的权利和义务.第一部分:自主学习知识导学问题引领一、扫盲教育1.扫盲教育重要性(1)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普遍低下(2)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3)识字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最基本的人权.2.措施:(1)1
2、950年:全国工农教育会议:首先为主.(2)1982年把扫除文盲写进宪法.(3)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3.成效:新中国成立50年来,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2001年1月1口,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二、义务教育1.目的: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2.措施:(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2)90年代以来,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的重要环节(3)
3、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希望工程”等.3.成就: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三、高等教育1.我国的高等教育曲折发展历程:(1)建国初,中国的高校改造和调整参照苏联,忽视中国实际情况新屮国发展了哪些教育事业?有何意义和认识?(2)1958年起,实施“教育大革命”(3)1961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4)“文革”期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5)1977年“文革”后,恢复,学校教育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6)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
4、针,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2.改革开放以來,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1)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建立学位制度;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改革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成人高等教育规模大;中外大学加强交流.(2)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3)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知识链接】如何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是历史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二是由国际国内形势决定,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來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
5、基础性的地位.在国内,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我们的劳动力素质,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这一切都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教育来完成,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方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是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发展推动看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也推动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乂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重视教育、提高屮华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6、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预习自测】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是A.大力发展九年义务教育B.大力实施扫盲教育C.大力推进“希望工程”D.大力发展高度教育2、小明爷爷在20世纪五十年代就读于某工业大学,当时他在校学习的课程有电工技术、电机学、电路分析原理、电机测试与控制等,可见学校重在培养实用科技人才.他说那时我国创办了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在大约2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13个是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该材料说明当时我国教育A.遵循
7、旧中国的教育模式B.培养工业化建设人才C.重视文理科院校均衡发展D.实施“211工程”计划3、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陈IH残破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介绍有某学校本科生在校人数,井设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等.这张宣传册最早应印制于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4、“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人大学校门,尽情拥抱'科学的春天'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
8、断十年的高考制度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5、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D.捉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6、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屮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B.实现了“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