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复兴与道德教育——兼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对德性伦理复兴的启示要求

德性复兴与道德教育——兼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对德性伦理复兴的启示要求

ID:32708239

大小:494.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4

德性复兴与道德教育——兼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对德性伦理复兴的启示要求_第1页
德性复兴与道德教育——兼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对德性伦理复兴的启示要求_第2页
德性复兴与道德教育——兼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对德性伦理复兴的启示要求_第3页
德性复兴与道德教育——兼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对德性伦理复兴的启示要求_第4页
德性复兴与道德教育——兼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对德性伦理复兴的启示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性复兴与道德教育——兼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对德性伦理复兴的启示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0年o5月伦理学研究May.,2010第3期(总第47期)StudiesinEthicsNo.3德性复兴与道德教育——兼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对德性伦理复兴的启示要求方德志(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60062)[摘要]德性伦理学复兴的要旨在于对规则伦理学的拒斥,通过对后者的行为评价体系进行一种德性论的“还原”,以给行为评价提供一种前道德的评价依据;当代代表性的德性伦理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带有形而上学的自然主义德性论具有排斥倾向;建立一种基于人性、德性和自然三者走向同一以及人生的意义与自然的意义走向同一之上的德性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德性论对德性复兴运

2、动深刻的启示要求,可能为伦理学研究的不利现状指出一个崭新的前进方向;德性伦理的复兴对我们的道德教育也提供了反恩的契机,为道德教育提供了真实的理论依据和正确方向。[关键词]德性复兴道德教育德性伦理学亚里士多德[砷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115(2010)02—0063—06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复兴运动方兴未艾,对规则为)。它通过“正确性(fightness)”和“错误性(wrong—伦理学的拒斥是当代德性伦理学家的一致所向,但是ness)”两个评价术语来对行为是否符合规则进行道由于受当代伦理学拒绝追溯形而上学性的习惯影响,德评价或判断。一个

3、行为/行动如果符合既定的规则在迎合当代人的语境习惯中,对作为德性伦理学思想在道德上就是“正确的(fight)”,反之就是“错误的渊源的(特别其带有形而上学性的)亚里士多德自然(wrong)”。简言之,规则伦理学主要讨论的是基于主义德性论表现冷淡。如果德性复兴被看作是西方行为与规则之间的评价关系,行为与规则之间的一致自文艺复兴以来的第二次复兴古希腊自然主义精神性或不一致性恰恰构成了道德评价的根据。例如,根的征兆,德性伦理研究应该重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据功利主义原N/规则,一个行为只有在它产生相比义德性思想的阐发。本文在指出德性伦理拒斥规则其他候选行为更佳的效果时,它才是道德上的

4、“正伦理学的要旨的同时,结合当代西方具有代表性的德确”,否则在道德上就是错误的;在当代契约论看来性论者的部分观点,对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德性思(例如罗尔斯),一个行为的道德性就在于它是否符想做一个尝试性的申阐,以期给伦理学研究和我们当合两个正义原则;义务论认为人的行为(例如康德)前的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可能的理论支持。只有符合道德律才是正确的,否则不能称作道德上的正确。规则伦理学的“规则”都是建立在各自抽象的一、德性伦理复兴——对现代规则伦理学的拒斥人性论假定之上的,再由假定的人性论推出某种“规对规则伦理学的拒斥是德性伦理学复兴的契机,则”,然后对行为是否符合该规则进行正确性或错

5、误是德性伦理学家的一致所向。规则伦理学的研究主性的(道德)评价,体现出一种“前后一贯性”认知原题或实质性内容是道德(以及作为评价对象的行则。例如,“趋乐避苦”是功利主义人性论假设的前[收稿日期]2OlO一02—16[作者简介]方德志(1979一),男,安徽舒城人,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63·提,所以道德的(或正确的)行为就是指有利于最大贯性”的人生统一性。在德性论者迈克尔·斯洛特化幸福(趋乐避苦)的行为。任何一个行为偏离了最看来,以道德为主题的规则伦理学一个最大的问题大化幸福都不是道德的行为;“道德律”是义务论的是:对行为的道德评价都是立足于他人利益的考虑,人性论(纯粹理

6、性人格)假设前提,道德的行为就是行为者自身的利益被忽视了。例如,在同等条件下,依据道德律的行为,偏离了道德律的行为并不是道德同一个行为对行为者自身和他人造成同样的效果,但行为;同样,当代契约论对于“原初状态”下的“无知得出的道德评价却不一样的。如果这个行为增加了之幕”的人性选择设定,得出真正的道德行为就是出他人的福利,我们会称赞它为道德上的“好”,而如果于正义原则的行为(人的正义感源于正义原则)。这个行为增加了行为者自己的福利,却得不到这种道但是,行为并不代表行为者全部,抽象的人性论德上的“好”的评价;或者相反,这同一行为损害了他假设看到的也只是人性的某个侧面,人的利他性行为

7、人的利益,会得到道德上的谴责,而损害了自己的利也不是都出于某种道德规则。德性伦理学拒斥规则益,则不会做相应的道德评价。在《从道德到德性》伦理学的要旨在于:它要立足于“行为者”而不仅仅中,他对常识道德、功利主义道德以及康德道德的论证是行为来对规则(或道德)伦理学做一个德性论的提前的假设进行了一一反驳。例如,康德设定每个人“还原”,它要把行为者看作是一个统一的人性整体,都“不可避免地和自发地”增加自身的福祉,从而得出从而给行为评价提供前道德的评价依据。规则伦理道德评价应该建立在利他行为之上。对此,斯洛特反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