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93639
大小:29.1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4
《浅谈俄罗斯人的性格特点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俄罗斯人的性格特点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摘要】俄罗斯人的性格特点具有强烈的矛盾性,这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追求自由,女性情节,乐善好施,民族自尊,边缘文化。【关键词】矛盾性,追求自由,女性情节,乐善好施,民族自尊,边缘文化1追求自由俄罗斯人追求自由、反对专制、为自由而奋斗的献身精神有着久远的传统。俄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往年纪事》,记述了伊戈尔大公巡视中发现一些不堪忍受生活重负的部族人准备奋起反抗的情形:“狼惯于吃羊,如果不打死它,整个羊群就会毁灭。”这表现出俄国人厌恶压迫、要求自由的意志。17世纪,农民起义领袖拉辛曾面对专制统治发出“谁愿与我站在一起
2、,他就是自由的哥萨克”的誓言,并将生命献给追求自由的行动。著名诗人普希金以犀利的笔锋写出了一代俄国底层人民渴望自由的呐喊。俄罗斯人追求自由的传统在以后的年代中得到继续发展。高尔基在《鹰之歌》中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讴歌了一个渴望自由、为争取自由而牺牲的勇士的形象“受伤的鹰骄傲地大叫,用爪子抓住岩石上的粘土,走到悬崖的边缘,展开翅膀,终于在天空中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刻。”2女性情节俄罗斯人的生活条件十分严酷,广阔而荒凉的巨大空间对俄罗斯来说既是天赐的财富,又是沉重的负担。俄国的大思想家别尔嘉耶夫认为,罗斯民族由于无力征服自己无限的国土,因而缺乏能赋予形式和规则的男子气概,
3、俄罗斯人天性中更多的是女性的顺从和非理性情绪,集中表现为圣母崇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罪与罚》中,有一个家庭因贫困不得不让自己的女儿堕落风尘。家中本该挑起重担的男主人马尔梅拉多夫,却完全被生活压垮,沦为酒鬼,一方面对自己的软弱诅咒绝望,另一方面更加彻底地陷入生活的污泥。他在酒杯中寻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悲痛和眼泪,唯一幻想的只有基督的同情和拯救。尼采说基督教是弱者的福音,难怪俄国男人在遭遇挫折后,难以奋发起卧薪尝胆的斗志,却经常自暴自弃,在宗教中寻求宽慰。与此相反,俄罗斯的女人则具有更加健康的力量。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女主人公塔吉雅娜,自幼接受乡
4、村大自然风光和民间童话的滋养,丝毫没有沾染上贵族社会里的庸俗浅薄。青年时她不顾习俗阻挠,主动追求爱情;成年后嫁给一位年迈的将军,却顶住了初恋情人的诱惑,坚定地站在传统道德的一边。这种情感的节制营造出极度优雅的诗意:无论是固守死水一潭的外省乡村,还是身处灯红酒绿的上层沙龙,她的神态永远镇定自若,她的谈吐始终典雅高贵,因为她一直保持着对于美和善的纯真渴望,那一片热烈忠诚的赤子之心。3乐善好施俄罗斯是一个纯朴、乐善好施的民族。到俄罗斯人家做客,他们会请你到厨房,端上自己腌制的菜、烤制的点心招待你。肖洛霍夫在一篇小说中曾经描写了具有此种精神的人,他写道:“俄罗斯人的象征
5、伊凡是这样一种人:他穿着灰色大衣,毫不犹豫地把最后一块面包和前线战士所有的30克糖给予在严酷战争的日子里失去亲人的孤儿;用自己的身体义无反顾地去掩护战友,使他免于不可避免的死亡;咬紧牙关,忍受了并正在忍受着一切艰难困苦,为了祖国去建立功勋。”在西伯利亚地区至今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每逢节日,人们总把一些饭菜和酒摆在家门口。因为在以前,西伯利亚是沙皇政府流放囚犯之地,当地居民出于对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情,帮助初来的囚犯摆脱严寒,利用节日在家门口接济他们。西伯利亚的茫茫森林浩瀚深远,为了不使初入者迷失方向,人们在林中的树上做下记号,在小屋中留下火柴、盐、食品、字条,以供客
6、人摆脱迷途之用。俄罗斯人的乐善好施还表现在对动物的态度上。由于经济困难,生活窘迫,不少贫困家庭难以继续喂养自己的宠物。为了不使其冻坏、饿死,人们将其放归自然。但到天气寒冷时,食物已不好寻到,俄罗斯人见到这种没主人牵领的宠物,大都给以同情和爱怜,拿出自己专门准备的食品――香肠让其饱餐一顿。有的人特地在家中备好狗食,上班途中施舍一下。4民族自尊分析起来,俄罗斯人的民族自尊自傲心理是自古以来形成的,它无不跟俄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战绩、独裁者的扩张、大民族主义思想密切相联。这种自傲的性格,有时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演变成为一种沙文主义意识。特别是在法俄战争后,拿破仑的
7、不可一世最终被俄国人击败,使俄国人的骄傲又一次升华。这一点被俄国的一位史学家米?波高金在1837年致沙皇亚历山大的《论俄国历史》的信中表现得十分露骨,波高金写道:“难道谁能和我们相比?难道有谁不会让我们强制服从?我们随时要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决定,世界的政治命运岂不是由我们掌握么?”不仅俄国史学家曾表现出了俄国人的自傲,俄国文学家也在自己的作品中流露过这种思想。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魔鬼》中曾写道:“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能甘心在人类事业中扮演次要的角色,甚至于不甘心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而是经常地和专门地扮演主要角色。如果它丧失这个信心,它就不再成其为一个民族了。”
8、5“边缘文化”特点目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