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52100
大小:91.8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14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一次考试高二历史试卷试卷分值:100分试卷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C.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D.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2.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通过具体史实呈现微言大义,有
2、褒有贬,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懼。司马迁继承春秋学传统,作《史记》,是为中国史学的起。从《春秋》、《史记》以,中国史学的主要功能是A.考据、求真B.求真、鉴戒C.鉴戒、陶冶D.陶冶、考据3.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数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养祭祀……强本干,弱权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英所”。这表明司马迁A.肯定“推恩令”的措施B.推崇郡县制的统治结果C.赞同郡国并行制D.承认汉初实行封国制的作用4.史学家吕思勉认为:“自秦统一全国起至东汉分裂以前止,这一时期是中国初入于平民政治的时
3、代。”此“平民政治”在当时实际是指A.分封制B.军功授爵制C.三公九卿制D.郡县制5.福建省诏安县《秀篆游氏族谱》记载:“十一世讳应重,字光贤,汉超长子。卒于台湾府北路。”此材料不宜用来研究1.“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B.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D.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7.下表为秦至唐末宣城地方行政建制的发展演变过程,反映了朝代建制名称历
4、史沿革地方体制秦设鄆郡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汉设丹阳郡公元前109年改鄆郡为丹阳郡,辖县十七公元139年分设宣城郡。西汉郡国并行东汉形成“州_郡_县”三级制唐设置宣州武德三年(620年)改郡为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州。领县九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A.古代宣城一直以丹阳命名B.从秦至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古代地方体制决策中的矛盾与因局D.古代政治制度变化无常曲折反复&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看法的是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B.秦
5、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9.(2013届广西武鸣锣坏高中测试)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幼官员吋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10.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耍完全把它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屮书省。”由
6、此可见,元代设置行省的目的是A.监察地方B.方便地方自治C.从军事上控制地方D.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11.唐朝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据此判断政事堂是A.最咼议事机关B.最咼立法机关C.最高行政机关D.最高决策机关12.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屮,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7、。”由此可见宋朝A.相权进一步削弱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众相制初步确立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13.《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由此可见当时①分封制仍然存在②儒家思想已经影响选官制度③世家子弟失去优先为官特权④选官的对象和内容比较开放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4.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其与察举制相比A.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B.提高了儒生的地位C.使社会各阶层流动制度化D.打破了政治
8、权威和物质财富等级的世袭15.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Z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语句与“此制”相符合的是A.三代用人,贵以袭贵,贱以袭贱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D.朝为E舍郎,暮登天子堂9.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