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遗传代谢性肝病

2013年3月遗传代谢性肝病

ID:32650998

大小:62.4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2013年3月遗传代谢性肝病_第1页
2013年3月遗传代谢性肝病_第2页
2013年3月遗传代谢性肝病_第3页
2013年3月遗传代谢性肝病_第4页
2013年3月遗传代谢性肝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3月遗传代谢性肝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遗传代谢性肝病肝、脾肿大是许多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共同征象,患儿常同时有智力落后、肌张力界常、惊蹶等,少数患儿有特殊面容、毛发杲常和骨关节改变。这类疾病的诊断需耍详细评估患儿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特别是家族史、喂养史和用药情况,除一般表现和肝、脾肿人外,体格检杳应着重关注患儿神经系统和精神运动发育情况、眼底改变,在常规筛查基础上,最终通过化学、酶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机体显常代谢产物、酶或棊因缺陷进行分析确诊。糖原累积病糖原累积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因糖代谢过程中某种酶缺乏而导致脏器的糖原沉积,根据不同的酶缺陷而分为12型。肝

2、脏和肌肉含冇丰富的糖原,是糖原累积病最易累及的部位。糖原累积病I、III及IV型表现为严重累及肝脏。不同的糖原累积病的类型虽各有其临床特征,但低血糖和(或)肌无力是所有类型的糖原累枳病所共有的临床表现。糖原累积病I型,乂名肝糖原累积病,是最早发现且最多见的一种。病因为肝脏内G6P活性缺乏。临床表现空腹低血糖、肝脏中重度肿大、肾脏肿大、生长发育落后、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代谢性乳酸酸酸中毒、肝功能异常。患儿体形矮小,I川肢较短,骨质疏松,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2〜3岁,但显肥胖,尤其两颊和愕部皮下脂肪丰满,使患者呈现“娃娃状”的表征(称为D

3、eber综合征)。5~6岁后以出血、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青春期后可并发痛风。随年龄增长部分患儿可自行缓解,低血糖发作减轻,感染易于控制,可继续生长至成年。婴幼儿患者临床表现明显者,一般预后不佳。在青少年及成年患者小,可发生腺瘤或川绷胞癌。肝组织穿刺活检在光镜下可见肝细胞肿胀,胞浆空淡,核小而居中,酷似植物细胞。肝窦狭窄或消失,呈现出镶嵌状图像。空泡核明显,常见脂肪变,轻至重度不等。纤维化一般比较轻。电镜卜•见胞浆及核内有人量的糖原颗粒。PAS染色显示肝细胞中大量的阳性物质,淀粉酶消化示阳性物质消失。肝穿刺应在患儿禁食6h后进行。糖原累

4、积病III型是由糖原代谢过程屮脱枝酶缺乏所致。从体格检查方面和糖原累积病1型很难区别,但较I型能耐受较长吋间空腹而无明显低血糖,因此疾病的临床表现较I型相对轻很多。肝组织病理冇两点和I型相鉴别:①明显肝纤维化,可冇纤维间隔;②肝细胞缺乏脂肪变性,很少有明显肝硬化。因肝组织纤维化明显,最终会导致门静脉高压,往往会出现脾脏肿大。糖原累积病IV型是由糖原合成途径中分枝酶缺乏所致,是一种少见的传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约占所有糖原累积病的0.3%°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出生时正常,随后很快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及肝脾肿大,进展至肝硬化;最后由于门脉高压、腹

5、水、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衰竭,一般于出生后3〜5年死亡。绝人部分患儿无空腹低血糖,是和具他类型肝糖原累积病的最人区别之处。肝磷酸化酶缺陷导致糖原累积病V[型,患儿的低血糖及高脂血症程度较轻,病悄相对较轻;随着年龄的增人,肝脏肿人及生长落后情况逐渐好转。肝糖原累积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不治疗和不正确治疗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过去肝病患儿多在10岁Z前夭折,近20年来,随着药物治疗的进步,多数患儿己能生存至成年。饮食疗法仍是有效减轻和缓解临床症状的方法。国内多用生玉米淀粉治疗以维持正常血糖浓度,纠正物质代谢紊乱。具体用法:生玉米淀粉每次

6、1.75g/kg,用凉开水调,每6小时一次,分別为餐间、睡前、夜间、清晨,服前要摇匀,每tl三餐照常。也有报道用西药保肝配合中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者。近年來国外应川肝移植治疗肝糖原累积病己取得成功经验。基因疗法尚在研究中。a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l-抗胰蛋白陆(a1-AT)为肝脏合成的一种低分子量的糖蛋白,具有抗胰蛋白陆和其他蛋白酶(粒细胞蛋白酶)的作用。由于遗传缺陷,本病血清中疋常a1-AT缺乏,而大量病理性的a1-AT聚集在肝内,使肝细胞发生营养障碍、炎症破坏,发展为肝硬化。粒细胞蛋口酶不能被抑制,肺泡弹力纤维长期受此酶的破坏,就会

7、出现肺气肿或肺大疱。该病是引起儿童肝病的常见遗传性疾病,但任何年龄的男女均可患病。病人表现多种多样,新生儿表现为胆汁淤积及肝肿大,年龄较大的病孩和成年人表现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并常伴肺气肿,患者咳嗽、气急及反复肺部感染。进展时血清胆红索、氨基转移酶升高,ALP显著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等。可做正常al-AT检测(肝脏有炎症时可不低)、Pi表型分析。a1-AT缺乏症在病理上除表现为结节性肝硬化外,肝细胞内球蛋白沉积,这种球蛋白可以抵抗淀粉廨的消化并呈PAS染色强阳性。由于PAS染色受糖原影响,肝组织做PAS染色时应行去糖原染色,可用

8、淀粉陆消化糖原后再次做PAS染色。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基因治疗可能为唯一有效的方法。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乂称Wilson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人群中携带者频率约为0.0110,基因频率为0.0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