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公民行为相关理论基础论述

组织公民行为相关理论基础论述

ID:32649260

大小:59.8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4

组织公民行为相关理论基础论述_第1页
组织公民行为相关理论基础论述_第2页
组织公民行为相关理论基础论述_第3页
组织公民行为相关理论基础论述_第4页
组织公民行为相关理论基础论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织公民行为相关理论基础论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组织公民行为相关理论基础论述内容摘要:作为一种利他、利组织的角色外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DennisOrgan教授及其同事在1983年首次提出。与组织公民行为有关的理论主要有社会交换、心理契约、理性行为、契约关系和动机等理论。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文章希望通过自身的研究,为当前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社会交换心理契约理性行为契约关系问题的提出作为一种利他、利组织的角色外行为,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Citizens

2、hipBehavior,OCB)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DennisOrgan教授及其同事在1983年首次提出。综合一些学者对组织公民行为概念的研究,可知组织公民行为具备以下一些特征:一是组织公民行为不是工作说明书上所描述的角色内行为,也不是雇员与组织的雇佣合约具体条款所规定的,是一种外显的角色外行为;二是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的正式报酬没有直接关系,是一种自我裁量的自动自发行为;三是组织公民行为是组织中正面的利社会、利组织行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带来了管理学理论的两大发展:一是角色理论的出现。角色理论将员工

3、绩效分为角色内行为(由工作所决定)和超角色行为(非正式组织和工作所必需的);二是引发了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热烈讨论。由于组织公民行为表现出来的自愿协助同事、主管、顾客解决与组织有关的助人行为、忍受不公正待遇的运动员精神、自愿参与组织政治生活的公民道德,以及责任意识、组织忠诚、热心支持、敬业守法、公私分明、人际和谐、个人勤奋,学者们形象地称其为"雷锋”精神、“好战士”形象、“主人翁”意识,并提出了一些理论作为组织公民行为的基础,主要有社会交换、心理契约、理性行为、契约关系和动机等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

4、理论(SocialExchangeTheory)是由Barnard(1938)提出的,后来March&Simon(1958)对其进行了完善,其主要观点认为,个体用自己的贡献与组织所提供的某种报酬构成交换关系。在此基础上,Blau(1964)把人类的交换行为区分为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两种行为。经济交换行为是双方(或通过第三方)建立一个契约,清楚列出所交换物品的数量,在规定的行为和时间下达成的协议;社会交换行为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一种个人的自愿性行为,其动力是为了使个人获取回报。由于社会交换的回报是模糊的义务行为,对方

5、有无回报是不确定的,因此,信任,即相信对方会在适当的时机会有所回报,就成为社会交换的必要条件。社会交换被认为是组织公民行为的主要动机。早在1983年Bateman&Organ提出"公民行为"概念时,就把社会交换理论和个体的积极情感(postitiveaffective)作为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基础。Bateman&Organ(1983)在探讨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时证实,员工的满意感来源于管理者的努力,当这种努力被员工觉察为有益时,员工就会要求自己对这些管理者的努力有所回报。樊景立等(2006)在考察了东西

6、方不同文化背景后提出,西方社会注重契约,建立在契约关系上的组织及人际间交换讲求公平性,而中国社会中既定的人际关系和角色定位为行为提供了一定规范,交换公平并非是员工行为的主要出发点。魏江茹(2010)基于社会交换理论,通过446份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了工作满意在我国高科技企业组织支持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我国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可察觉的组织支持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工作满意感在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契约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Contract)是美国著名的管理

7、心理学家施恩(E.H.Schei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组织成员与组织之间存在的一整套不成文的期望。正式的工作合同规定了员工应该完成哪些职责以及从组织中得到哪些报酬,而心理契约则是一种内隐的合同,其中以不成文的方式规定了除正式合同之外的一些内容,包括组织对员工的期望、员工应该为组织做出的贡献、组织给员工的回报等。任何组织都很难在正式的规章制度、工作手册、岗位说明书等文件中明确、详尽的规定员工应该表现出哪些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公民行为更多体现在员工与组织的心理契约中。Jacqueli&Coyle-Shapi(

8、2002)在一个480名员工的公共部门历时三年的研究中,对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诱因感知的情况下,员工义务感知可以独立解释组织公民行为在帮助行为、倡导性参与和功能性参与等三个因子上的变异;互惠规范在诱因感知和倡导性参与、功能性参与因子之间起调节作用;信任在义务感知和倡导性、功能性因子上起调解作用。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作用在中国企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