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47917
大小:59.4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4
《糖尿病肾病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糖尿病肾病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朱文卓(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50032)【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0015-02【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骨密度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T2DM患者203例,测定研究组腰椎(L1-L4).股骨颈的骨密度,并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设:T2DM正常白蛋白尿组(<30mg/24h)(1组)、T2DM微量白蛋白尿组(30-300mg/24h)(2组)、T2DM大量白蛋白尿组(≥300mg/24h)(3组),比较不同白蛋白尿组
2、骨密度的差异,将T2DM患者尿白蛋白定量与骨密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股骨颈的骨密度较正常白蛋白尿组显著降低(p<0.05),腰椎的骨密度也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降低。【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骨密度糖尿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和衰渴。研究提示肾脏的损害易导致骨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增加,其骨密度显著下降。而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之一,因此,研究T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骨质疏松间的关系
3、,以便尽早在易患者中开展骨质疏松的防治已成为一重要的临床课题。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诊断为T2DM患者203例,其中另性110例,平均年龄57.855±11.533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3.916±3.056,病程0.2月到17年;女性93例,平均年龄60.097±11.709平均体重指数为23.022±3.064,病程0.5月到30年。所有患者无肝脏疾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及骨转移癌等其他影响钙、磷代谢的疾病,无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泌尿系感染,未使用雌激
4、素及糖皮质激素。1.2研究方法1.2.1采集每一位研究对象的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体重指数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BMI二体重(Kg)/身高2(m2)。1.2.2骨密度的测定和分析: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骨密度,部位为第1、2、3、4腰椎及股骨颈。仪器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PRODIGY骨密度仪。1.2.3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收集24小时尿记总尿量,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并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设: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30mg/24h)(1组)、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30-300mg/24h)(2组)、2型糖尿病大量白
5、蛋白尿组(≥300mg/24h)(3组),比较不同白蛋白尿组骨密度的差异,将尿白蛋白与骨密度作相关性分析。1.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根据研究0的及数据类型不同分别采用X2检验、t检验,多元冋归分析,检验显著性标准p<0.05o1.结果2.1不同白蛋白尿组各临床指标的比较各组性别比较没有差异;微量白蛋白尿组年龄、病程人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病程大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1),而体重指数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
6、p<0.05)o微量白蛋白尿组与大量白蛋白尿组各临床指标间没有差异(表1)。表1T2DM各组间临床指标比较注:2组与1组比较*p<0.053组与1组比较△p<0.053组与1组比较#p<0.012.2不同蛋白尿组骨密度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与大量白蛋白尿组的平均骨密度值均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的股骨颈骨密度较正常白蛋白尿组的骨密度下降(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尿组骨密度没有显著差异(表2)。表2T2DM各组间骨密度比较2组与1组比较*p<0.053组与1组比较△p<
7、;0.052.3尿白蛋白定量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冋归线性分析显示:尿白蛋白与腰椎(L1-L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没有相关性(表3)。表3尿白蛋白定量与骨密度相关性1.讨论3.1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所致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是急、慢性并发症,著名的DCCT⑴研究已证明严格控制血糖可使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寿命延长,这样影响生存质量的骨质疏松症应引起重视。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糖尿病肾病早期无明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