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价值及实施策略探究

生命教育价值及实施策略探究

ID:32647696

大小:66.3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4

生命教育价值及实施策略探究_第1页
生命教育价值及实施策略探究_第2页
生命教育价值及实施策略探究_第3页
生命教育价值及实施策略探究_第4页
生命教育价值及实施策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命教育价值及实施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命教育价值及实施策略探究[摘要]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社会,大学生面临着多元的价值观冲击,身心发展出现新的特点。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而衍生出一系列困顿和迷失,他们追求功利、重智轻德,甚至无视自我和他人生命。文章对开展生命教育的价值进行了剖析,对高职院校实施生命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其职业理想与生命价值的实现相统一,成为人文素养与技术技能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策略[作者简介]薛红(1959-),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体育健康教育研究;刘利平(1962-),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2、,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于海霞(1981-),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北京100016)[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062-02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在追求幸福和自我实现的期待中更加物质化了,忽略了对精神世界的需求,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虽然人人都拥有生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珍惜生命,欣赏生命,理解和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享受生命的快乐和幸福。于是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等深层的问题也迫切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使我们强烈

3、地感受到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生命教育的价值剖析1.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为了内心的满足与快乐,极力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追求金钱、名望与权力,期待着通过实际的物质换取内心的满足和愉悦,精神世界却日益贫乏。生命意识的淡漠和不良的生活方式,致使亚健康状态人群数量有增无减,生命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这些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也影响了青少年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重智轻德,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给青少年的生命涂抹上了时代的阴影。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生命质量与健康状况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因此,高等教育应构建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以整体的

4、、鲜活的人的生命为本,将生命教育理念贯穿教育全过程,把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通过生命教育,让他们真正了解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唤起对生命的珍惜和敬畏,恢复人类生命的本性,提升人们超越物质的生命境界,形成科学的生命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减少或消除不良生活行为,从而促进全体国民健康意识的改善和提高。2•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诉求。学校为了迎合市场经济的需要,开设大量实用的科目,几乎所有的教育都和职业联系在一起,偏离了教育的本真,教育的完整性被肢解,缺少了对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关注,这种工具性的、单向度的教育追求远离了人的生命的本义,扭曲了人的生命发展。'‘科学教

5、育与人文教育的割裂导致出现了片面发展的人,主要表现为文化缺乏、精神空虚等”。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深刻地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关注人的生命才是教育的本质”。倡导生命教育是对当代教育的一种重新解读,关注生命将是人类在教育观念上一次根本性的转变,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应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人的发展实质是生命的成长与发展。生命教育既是教育的基本元素,也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归宿,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弥补现行教育制度中,偏重知识教育与理性教育,忽略知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素养之缺憾。因此

6、,教育目标应有生命教育的内涵。把培养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兼备、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己任,改变那种过度专门化的学科划分,协调学校教育中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关系,增加人文学科的比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学生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帮助,提供良好的土壤,是当前素质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诉求。3•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大学生的成长面临着多元的价值观冲击,身心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在父母百般呵护和溺爱下长大的大学生们,生活中有很大的依赖性,个性比较鲜明,有自我表现欲望,人生观、价值观取向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

7、私和利己主义倾向,面对父母的高期望值、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难的客观现实,他们时常感到困惑。一些学生表现出心理脆弱、人际关系紧张、不能够很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衍生出许多冲突和极端行为。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放弃自我生命、漠视他人生命的事件频频发生,他们在“消费生命”的同时,难以找到自身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数据显示,自杀高居我国15〜34岁人群死因首位,同类事件频繁报道于诸多媒体,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令人触目惊心。上述现象的产生涉及社会、家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