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三问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三问

ID:32549814

大小:62.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1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三问_第1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三问_第2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三问_第3页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三问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三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三问  凡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有引进实践的人都知道,当一个语文教师真难。难在哪里?难在头绪繁头、无所适从;难在捉摸不定、众说纷绘;如果是一个想真正弄点改革而又知晓语文学科性质及其教学规律的人,则难度就更大,苦恼更多,他首先会感到,按自己的内心意愿去改革会处处受到无形的束缚或钳制,简直无从施展;而若按流行的或主流的教学意识去做,则又感到“气不顺”,教学过程始终有“血脉不畅”、“肠梗阻”等感觉。即使我们去听某些名家的公开课,也往往觉得他是戴着镣铐在跳舞,或者是被背后一条看不见的线牵着在进行勉强的表演。要是再说到学生厌学及其引起的种种弊端,那就更是一言难尽了。  

2、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结症到底在哪里?   笔者从事中学教学与研究已经25年,也发表过教学研究文章,并曾引起一定范围的论争,但近些年来我基本不写这类论文。不为别的,只是感到,若不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改革,不从教育观念、教学意识或教学理论上来一个正本清源,所谓研究、改革者也恐怕始终只能瞎子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徘徊在初级水平或感性层面上,于事无甚大益。现在,看来出现了这样的势头,社会有了这样的呼声,笔者不揣谫陋,仅提出几个问题,以供广大同仁探讨。问题如下:  第一问:“政治性”和“思想性”是什么关系?   这是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产生于我

3、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相信不少同行都有感觉,只是没有明确提出而已。  “政治性”一词在《大纲》里没有明确提到,它只是在不少论者的文章里、讲话里出现。而它的出现又往往是连同“思想性”一起的,两词往往并称为“政治思想”。《大纲》虽然没明确提出“政治性”一词,但“教学目的”里规定要“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限定性词语“社会主义”是一个政治(经济)概念。此词在《大纲》里出现了四次,至少有三次与思想教育有关。我想提出两个思考题:一是“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关系如何?二是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语文课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政治教育?   问题的提出仍然来自于教学现状。由于极左思

4、想影响的根深蒂固,又没在语文教学界认真进行过清理,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因素,于是在普遍的教学意识和教学习惯里残存着“政治第一”“突出政治”等观念;政治是个框,什么都往里头装,分析主题思想要往政治上靠,分析人物也要往政治上靠,甚至分析语言运用也要引向政治,处处充斥着政治词语和教条,脱离文本,生拉硬扯;不仅仅课堂教学,教学参考书、训练题、考试题里也处处是这样的内容和要求。  这就是思想教育吗?  思想和政治是什么关系?应该是大概念与小概念的关系,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思想的内容为社会制度4用心爱心专心的性质和人

5、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思想性包括着政治倾向或观点。而政治是政府、政党和个人在内政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政治性则是这种活动所持的态度和倾向。无疑它只是思想的一个方面,它主要是经济关系在人们头脑里的反映。所以不宜将“思想性”和“政治性”并提。其次,由前所述理由,政治活动主要是成人的社会行为,许多国家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犯罪处罚法规等进行了年龄的限定,不到18岁就无权参加政治活动。除非特殊的原因(如战争、动荡、革命等),他们是不应该参与政治活动的(红卫兵运动和上山下乡运动即是显例);学习和成长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因此以思想教育涵盖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

6、概念的澄清和简明,是教学实际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培养21世纪新人的需要。  提到政治性就不得不涉及“阶级性”。在我们的课本里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内容比重过大。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具有阶级性;但阶级性既不等同政治,更不等同思想。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政治就等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并产生过许多流行观点,这些观点或意识早已受到党的清理或纠正,党已经明确表述:阶级斗争不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而某些观点仍然残留在语文教材里,残留在教学意识里。这表明了我国语文教学(也包括其它学科)思想观念相对于改革开放形势的滞后性。特别是在以和平、发展为潮流的当今世界,阶级性消退,对话成为人类的共

7、识和呼声,这些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现代意识和先进思想的人才,语文教学在这方面的责任实在任重道远。     第二问:学生厌学到底厌什么?  学生厌学语文已是普遍的严重事实,本来是最有趣味的课程,却变得最枯燥无趣令人昏昏欲睡,致使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真是不可思议的怪事。教师厌教只能使教学更加枯燥,学生厌学只能导致教学的失败。那么学生厌学到底厌的是什么呢?   首先,最大的问题恐怕还是语文课丧失了自身的特点,异化了,变味了,语文不再像语文,而成了生搬硬套的政治术语的堆砌,成了鸡零狗碎的语文知识的杂烩。课文鲜活的艺术生命被肢解,

8、成为思想或死板知识的印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