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语文教学“问”之设计

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语文教学“问”之设计

ID:29963771

大小:69.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5

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语文教学“问”之设计_第1页
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语文教学“问”之设计_第2页
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语文教学“问”之设计_第3页
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语文教学“问”之设计_第4页
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语文教学“问”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论文:浅谈语文教学“问”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教学“问”之设计【摘要】语文课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课堂的提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串联语文课堂的一条轴。问题设置是教师课堂设计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恰当、巧妙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想要课堂提问切实有效,就必须要思考提问的情景、对象、时间和顺序。此外,在问了问题之后还必须要有反馈,让学生不仅解决了这一个问题,还能在每一次的问答中都学会一点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是课堂高效的切实体现。【关键词】课堂提问;情境;对象;时间;顺序;反馈一、问之适境课堂的问题设计要适合情境,在恰当的情境之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在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2、时,学生很难理解作者的“乐”与“忧”之间的变化,因为学生并又遭遇过柳宗元的遭遇,也没有经历过柳宗元的生活,时代与性格的差异必然造成学生在理解作者情感上的困难,而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学生也就无法真正读懂《小石潭记》。为解决这一难题,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其中包括一个主问题和两个子问题:主问题:“心乐之”与“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看似矛盾,你如何理解?子问题一:文中哪些词句表现了作者的“乐”?哪些词句表现了他的“忧”?子问题二:文中表现作者“乐”的词句中有没有蕴含不同的情感?请仔细品读。解决了主问题也就能够理解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了,而解决主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子问题二。我想只有让学生自己身临其境,

3、产生了自己的体会,然后再与作者所表述的进行比较,才能比较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因此,我创设了一个特定的情景:周末,你与三五好友来到山中游玩。忽然听到有潺潺的流水声。你与朋友一起穿过丛林,眼前突然出现一湾潭水,你会用哪个词还形容你看到的水?想象一下水中还会有什么?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学生大多都会用“清”“清澈”来形容水,二队水中景物的想象无外乎是“绿油油的水草浮动”、“成群结队的鱼儿游玩嬉戏”。让人心情舒畅。然后我再追问“面对同样的情景,作者看到的又是什么?”学生很快就会找到“水尤清冽”、“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词句,重点品读了“冽”、“无所依”几个字后,作者心中的忧伤、孤寂也就呼之欲出了。在这个基础

4、上,再引导学生品读“明灭可见”、“不可知其源”二句,那种抓不住、看不清、找不到的抑郁与无奈也就可以理解了。在亲临其境的前提下,学生更容易地接近了作者的内心。设置恰当的情景,让学生出在与作者相类似的环境中,引导他们体会作者的情感,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也是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学会运用情景法来解决难题。二、问之适人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水平都不尽相同,所以在问题的设置上,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而有所不同。在语文课堂上,有些问题是相对抽象的,遇到这些问题时,就需要精心设计。有些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好,可以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和问题,但是有的学生却做不到。所以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来设计有

5、效的问题。《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一篇代表作品,作者通过记录游览小石潭的所见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在对文章的理解和景物的分析方面,基本所有的学生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本文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心乐之”与“悄怆幽邃”这看似矛盾的一乐一忧。拿到这个问题,有一部分学生就觉得无从下手了,不知道该如何理解这个问题,更无法解决它。我让以为语文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难度有点大。于是,我换了一种问法:“文中哪些词或句子表现了作者的‘乐’?又有哪些词或句子表现了他的‘忧’?”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再让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比较好的同学来说一说这一乐一忧该如何

6、理解。思维比较发散的学生会联系作者生平与文章的写作背景,也就能准确理解作者因为贬谪心情抑郁而寄情山水,于山水间得到了乐趣,但是触景伤情,总无法完全抛开心中的抑郁与无奈,从“清冽”、“明灭可见”、“不可知其源”、“寂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登此句中可以看出。通过两个学生不同角度和层次的解答,能够使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能够理解并回答这个问题,对学生的思维也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课堂应该最大限度地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来解决不同难度的问题,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同时还可以

7、最大程度的避免“有人吃不下,有人吃不饱”的现象,切实实现了课堂的高效发展。三、问之适时问题是可以串联课堂的,但并不是说任何时候提问都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最佳的时间提出恰当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性。有些问题,出现的过早,学生无法理解,无法准确把握;提的太晚,也就没有意义了。《雷电颂》是郭沫若话剧《屈原》中的一部分,以屈原独白的形式,强烈地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怒,表达了对光明和正义的向往和追求。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