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463515
大小:352.5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6
《儒家“中和”理念及其现代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外伦理学史】儒家“中和’’理念及其现代价值杨明[摘要]以“中”、“和”为表征的和谐思想是儒家的一个核心理念。它所蕴含的天与地、天与人、人与人、人与己之间的普遍和谐理念以及实现这一至高境界的方法原则,对于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乃至和谐世界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儒家和谐中和(中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39(2010)02—0050—05《礼记·礼运》篇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画面: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对于“中”的基本含义,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个层面来理解①。(1)作为静态的、名词性的“中”。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它所表征的是每一种事物内在所固有的贯穿始终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的属性和规律性,即朱熹所言的“天然自有之中是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指事物之理”(《朱子语类》卷十八)。除此之外,作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在这样一个社为静态的、名词性的“中”,它还表征了每一种事物会中,贤能的人被选举出来服务于大众,每一个人按照其内在固有的属性和规律性而呈现出来的一都能得到他人的关怀也能主动去关怀他人,男人和种最佳存
3、在状态,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恰女人居有其所且行有所止,财产亦不只为个人所占好处”。然而,由每一种事物内在固有的属性和规有使用,没有偷盗抢劫,以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律性到其存在的一种最佳状态,在这二者之间显然这正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的和谐社会,追求和谐恰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便涉及了“中”在另一个层面上是儒家的一个核心理念。在儒家典籍中,这一核心的内涵。(2)作为动态的、动词性的“中”。它所表理念往往表述为“中”与“和”,“中和”是儒家和谐理征的是人们为了使每一种事物呈现出它的最佳存念的基本表达。在状态,按照其内在固有的属性和规律性,并结合具体的时间、地点等
4、条件而采取的一种最为适宜的中,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云:“中,内也,从手段或行为,即朱熹所言的“当其时合如此做,做得口l,下上通也。”后来的《说文解字段注》进一步解来恰好”(《朱子语类》卷六十二),也就是孔子所谓释道:“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云下上通者,为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的“时中”和“用中”。就此而言,人们将儒家的“中皆如其内也。”由此可见,中是区别内外、偏正、上下庸”思想理解为一种境遇主义亦不乏几分道理,但的一种界限或标准,其基本的含义便是中正不偏、将其曲解为一种折中主义,却显得有失偏颇。简言*作者简介:杨明,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5、、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党委书记、东方道德研究中心主任(江苏南京210093)。①对“中”之所以作出静态的、名词性的和动态的、动词性的两种理解,主要是受牟宗三先生对于道家“无”的阐释的启发,参阅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之第五讲“道家玄理之性格”,下文对“和”的理解同样如此。50兰天J2010年第2期之,如果说作为静态的、名词性的“中”,更多地倾向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于一种本体论层面的理解的话,那么,作为动态的、年》)及至孔子,“和同之辩”更是以“君子和而不同,动词性的:‘中”,则更多地倾向于一种方法论层面的-'
6、b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命题扩展到了人诠释。生道德领域,并以此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和,在《说文解字》中有多种解释,如“和,相应价值取向。也。从口禾声”;“盂,调味tot。从lilt禾声”;“徘,调倘若将“中”与“和”两字结合在一起,并将它们也。从龠禾声”。杨树达在《论语注疏》中将“和”的各自所具有的上述两种内涵有机地联系起来,那么上述意义解释为:“乐调谓之,味调谓之盂,事之就形成了儒家学说中表征和谐理念的一个完整的调适者谓之和,其意一也。”由此可见,和指的是饮概念:中和。这一概念的完整表述最早可见于《中食、奏乐、做事等要调和,其基本的含义便是适合
7、、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合宜、和谐、圆满、协调等。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对于“和”的基本含义,我们亦可以从以下两个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大本者,最高的层面来理解。(1)作为静态的、名词性的“和”。它终极存在,万事万物得以和谐存在的最终本源;达所表征的是多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中的不同道者,最高的生成之道,万事万物得以和谐发展的构成要素之间,在保持自身属性和规律性不变的前最终道理。提下,所形成的一种圆融和谐的关系和状态,即《中庸》所言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对“中”、“和”以及“中和”的不
8、同诠释中,可的“太和”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