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438028
大小:4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培养语文梳理探究兴趣与双基教学的关系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培养语文梳理探究兴趣与双基教学的关系刍议摘要:在新改革的浪潮中,今后语文教学的方向应该是“语言”“文学”并驾齐驱,双管齐下的。而如何在对语言文化现象的梳理探究过程中,既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又丰富他们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并夯实他们的基本语言运用、鉴赏能力,或许成为今后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或许是检验新课程改革成败的一种依据吧。成语作为汉语语言文学的瑰宝,它既离不开语言方面的一些基本特征,更离不开文学角度的润饰,及其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学“生命力”。本人在教学构思中抓住了这些特征,并结合学生学习掌握语言
2、的认知特点,制定了《成语——中国语言文化的缩影》的教学设计方案,同时撰写了这篇论文。 关键词:梳理探究 双基教学 培养兴趣 新理念正文:记得在我儿时有这么一个故事。寺庙里有一个和尚肚子很饿,他吃了第一个馒头,可肚子没有饱;他又吃了一个;但是肚子还没有饱;最后他吃了第三个馒头,这回终于饱了。这个和尚恍然大悟:早知道只要吃第三个馒头能饱,我何必吃前面两个馒头呢!我们的课改能这样吗?如果只靠单纯培养兴趣,一堂课上得琳琅满目,别开生面,但是孩子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这两个“馒头”却没吃饱,这样的教育还是不行,因此必须在丰富基础知识和夯实基
3、本能力的大前提下,来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得到我们新课改、新理念下的最终目的。新的人教版教材中虽然融入了“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这些新颖生动的模块,但不可或缺地保留了传统的“阅读鉴赏”模块。可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高一年到高二年的上学期的上半段时间,要把传统的“阅读鉴赏”模块中每篇课文教完,已经是把有些课文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了,更何况是每册的“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这三个模块(五本必修书共15个模块)呢?这时我通过基础知识测评(其中包括一次模拟的普通话等级水平测试),却发现近5
4、0%的同学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基础知识并不见得十分丰富,而基本能力也不见得十分扎实,当然这里我们不排除本人教学技能不足的因素。但关键是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因为一则我们都太高估孩子们的知识接受能力了,也就是说每一块海绵的吸水量是不同的,而绝大多数的学生的吸水量却在远我们的估计之下,很多老师都坚信孩子们“个个海量”!况且这块海面还得吸5本必修数学、5本必修英语、2本必修物理、2本必修化学、2本必修生物、3本必修历史、4本必修政治、3本必修地理!天啊!这包括5本必修语文在内的31本书,如果加上所有选修教材的总厚度估计有一个幼儿园小朋
5、友那么高了!所以我们只能坐下来细心反思,我们的目的和途径到底是什么?经过上下求索,我终于明白了。以前,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以及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更都不约而同或者说情有独钟地倾向于属于基本能力的“文”,即文学鉴赏或作文创作;至于“语”所谓的语言梳理探究和表达交流则相对薄弱。但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日常生活中,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工具的作用则更为明显突出,更加深远些;尽管很多人从中还无法直接察觉到是自己的语言能力在发挥着作用。但是,这可能也是你我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大学中文系教授和文学领域的工作者很不情愿看到的一种情况。4前不久
6、,我曾经对非涉及语文行业的人群做过一番简单而有趣的调查。调查的人群主要是已在社会上工作的年轻人。询问了他们有关以前中学学习语文的印象。可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说高中语文都不怎么读。有的说以前语文课上教的知识很多都忘了;而有一部分人充其量只记得一些纯印象的语文常识,比如对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还略微有点印象;有的甚至说当时学那些诗歌鉴赏技巧纯粹是高考的手段,而如今觉得这些东西在生活中一点作用也没有。那么,我们不由要问这些人他们现在任何语文技能就都荡然无存了么?在我顺便问及一个年轻人现在的生活状况时,他竟用夹着个“普通话成语”的“流利方言”告诉
7、我:“近来阿都[1]觉得有单薄[2]‘浑浑噩噩’的。”这时,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尽管他忘记当年的诗歌鉴赏技巧,但毕竟他还会用国语清楚地说“浑浑噩噩”一词,而更重要的是他对“浑浑噩噩”的科学含义十分清楚,而且能在平时的语言交际中脱口而出!所以我发现,他文学鉴赏欣赏方面的能力可能有所遗忘,甚至全都忘了,但是他语文语言运用的某些能力却在生活中发挥着一定作用。所以我们又回到我们的教育思考上来,我们的“国语教学”就不得不既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化的兴趣,又得丰富他们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更要夯实他们的基本语言运用、鉴赏能力。或许也只有这样,才至少能够
8、像前面所说的那位年轻人虽然丢了“诗歌鉴赏欣赏”的这粒芝麻,却还能留住懂得用成语“浑浑噩噩”的这个西瓜。[3]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的结论:“能力为体,兴趣为用;通过梳理探究以兴趣激发潜能,以能力提高兴趣。”(如图1) 图1那么,我们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