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语体与日常语体“可以”词义特征之差异2、25再修

立法语体与日常语体“可以”词义特征之差异2、25再修

ID:32433431

大小:8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4

立法语体与日常语体“可以”词义特征之差异2、25再修_第1页
立法语体与日常语体“可以”词义特征之差异2、25再修_第2页
立法语体与日常语体“可以”词义特征之差异2、25再修_第3页
立法语体与日常语体“可以”词义特征之差异2、25再修_第4页
立法语体与日常语体“可以”词义特征之差异2、25再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立法语体与日常语体“可以”词义特征之差异2、25再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汉语日常语体与法律语体“可以”语义特征之异------法律语体以《刑法》为例杨凤仙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法律语言研究中心北京102249提要日常语体中常用词“可以”词义特征并非单一,然而法律语体中“可以”的词义特征更趋复杂。本文通过对该词《刑法》用例的全面归纳与分析,探求《刑法》中“可以”的各种不同的语义特征。跟日常语体用法相同的义项“许可”和“能够”;法律语体独特的语义特征,常用的相当于日常语体“可能”意的“可以”和不多见的“表示某种充分条件下勉强能够发生”的意义(跟“必须”有相同法律效果)。而一般法律人士则认为,《刑法》中“可以”主要表示授权性规范,即表示“可能”意,而

2、实际则不然,所以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争议。但是“可以”的多义性和法律语言的精确性的确有些矛盾,所以我们建议立法时使用“可以”需谨慎。关键词刑法法律语体日常语体可以义项词汇空位《刑法》文本是刑法理念、法律规范的载体。恰当的刑法解释无法离开《刑法》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刑法》跟其他成文法一样,文本语言表述中,存在许多用来限定法律规范的助动词,这些词是立法语言中的常用词,但是没有引起法学界的足够重视。本文仅取其中之一“可以”进行词义语义语用的分析,并以法律理念为指导,全面考察其出现的各种语境、分析其在《刑法》中的法律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对正确理解法律含义、对于司法实践和立法工作

3、有所帮助。《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法律界,一般认为《刑法》中用“应当”表达义务性法律规范,用“可以”表达授权性规范。但是表达授权性规范的“可以”在具体的《刑法》文本中所呈现出的情况比较复杂,因而导致不同人理解的偏差。一.“可以”日常语体主要意义特征“可以”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作为助动词(过去通常称为“能愿动词”),表示说者或当事人对问题的态度和评论。我们把“可以”句分为三部分:NP、可以、VP本文为了叙述方便用VP代替“可以”后所出现的动词或动词词组,NP代替“可以”前所出现的句子的主体。另外,下文所引法条未说明的均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1年修订版),本文简

4、称《刑法》。。“可以”的基本义表示NP“具备不妨碍实现VP的条件”。此处参考鲁晓琨《现代汉语基本助动词语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66页。“可以”书面语中主要有两种意义此处不探讨“可以”口语语体的用法,如《八百词》和《实用》中“值得”的义项(鲁认为是表示提议或劝告),我们认为一般只出现在口语语体(对话中常见),而本文只是探讨日常语体和法律语体(立法)的差别,故不在探讨之列。,一表示能够;二表示许可。(一)表示“能够”的语义特征及构成条件1.表示主观意愿、内在能力、内在本质“具备不妨碍实现VP的条件”,如:【1】我明天可以再来一趟。8【2】她可以唱美声。【

5、3】棉花可以织布,棉籽还可以榨油。引自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8年),302页。例1、例2和例3分别表示我的主观意愿、她的内在能力以及棉花和棉籽这些东西,都具备不妨碍实现VP的条件。2.表示“具备勉强实现VP的条件”,如:【4】这辆出租车可以坐下五个人吗?【5】今天我可以给你50元钱,但是以后不会再给你钱了。一般情况下出租车最多坐4个人,例4可理解为“挤一挤勉强坐下五个人”。例5“给你50元钱”是勉强实现的行为。3.表示客观事实上“具备实现VP”的条件,如:【6】我今天没有事情,可以陪她逛街。【7】这片麦子已经熟了,可以割了。例6“我”具备了“不妨碍陪她

6、逛街”的客观条件。4.表示情理或规范上“具备实现VP”的条件,“情理或规范等”有时出现在句内,多数情况下不在句中出现。这种“情理或规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法律规则,也可以是道德规范,也可以是社会常识等。如:【8】你这是故意伤害罪,根据你的情节可以判你三年徒刑。例8和例9引自《现代汉语基本助动词语义研究》,69页。【9】怎么给她起名字呢,她可以姓张,也可以姓方,不过都不合适。她恨“张”这个姓,因为她爹姓“张”,方呢,又不是秀莲的真姓,她本是个养女。【10】他跟你不仁,你可以跟他不义。例8说者认为依据法律法规和具体情节具备实现VP的条件,这是说话者的主观意愿,但是“判你

7、三年徒刑”动作主宰者不是说话者,也不是句中主体,而是另有其人,客观上能否实现该动作不是说话者或主体可以控制的。而例9中的“可以”所修饰的动词的主宰者就是主体“她”,动作实现与否她自己可以控制。例10情理上(即根据道德准则和一般社会常识)“可以跟他不义”。8(二)表示“许可”的“可以”的语义特征及构成条件。表示说话人或相关方允许主体做某事,如【11】你可以在这吸烟。该句“吸烟”得到许可,许可人是句中未显现的主宰者,或是说话人,或是相关机构。二.“可以”《刑法》中的主要意义特征语言使用中一个词的意义不仅包括词语本身所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