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探究实验课的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探究实验课的效果

ID:32429915

大小:4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浅谈如何提高探究实验课的效果_第1页
浅谈如何提高探究实验课的效果_第2页
浅谈如何提高探究实验课的效果_第3页
浅谈如何提高探究实验课的效果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提高探究实验课的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附件:参评作者信息采集表姓名 谢永强性别 男民族汉 出生年月1965年9月 学历 大专专业 物理专业技术职务 中学一级单位全名 从化中学电话 87910016单位地址 从化市街口街城内路239号邮编 510900家庭地址移动电话13005176119 E-mailAbc2328@163.com身份证号4401221965091903304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探究实验教学的效果广州市从化市从化中学谢永强摘要:本文针对初中探究实验课难教的现象,结合教学中的体会,提出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在探究过程中如何通过引导和激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顺利完成探究过程;如何通过评估、交流,学到更多的知识

2、。关键词:探究实验教学 提高 效果新课程标准将传统的验证性的物理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探究性实验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不少教师都觉得实施探究性实验时,困难重重,效果不大。如何提高初中探究实验教学的效果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一、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活动长期以来形成了教学目标主要指向“双基”,缺乏对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探索和运用,造成情感的构建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实验教学只重视用实验验证所学概念,规律,经常出现将学生实验改为演示实验,通过课件看实验,通过习题练实验的现象,实际的效果往往

3、不理想,甚至让学生形成不动脑筋、乱猜答案的不良习惯。学生如同机械人一般,死读书,读死书,更谈不上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新课标教材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技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1、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在实验教学中,要抓住探究性实验的特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做到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要求学生根据猜想,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规范实验操作,认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独立完成分析结果、归纳结论的步骤等。如“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

4、关系”一课时,先让学生画出两个灯泡串联的电路图,思考:流过两个灯泡的电流有什么关系?作出猜想。一部分学生认为流过两个灯泡的电流相等;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流过第一个灯泡的电流会大于第二个灯泡的电流;还有学生认为亮的灯泡的电流大。然后教师提出:如何才能证明你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让学生思考后确定通过测量A、B、C三点的电流,进行比较,就可以从数据中知道结果。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的动手意识很强,因为他们觉得是做自己的事情。这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记录观察到的电流数据,根据测量数据很容易得出结论。有的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一个灯泡比较亮,一个灯泡比较暗;有的学生的两个灯泡都很亮,个个兴高采烈,引来其他

5、同学的羡慕。有个同学提出:“在电源正极的灯泡会亮一些吗?”教师反问:“实际测量的结果中,两灯的电流哪个大?如何才能证明你的想法正确还是错误?”学生思考了一会:“把两个灯泡调换位置”。教师鼓励他试验证明。看到这种情况,有的同学想到了自己的灯泡比较暗,原因可能是电源问题,于是跟同学换电池、换灯泡,再次实验。4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主动地在活动、在探索中学会串联电路的有关知识,学会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了运用知识的技能。2、注重学生人人参与,共同合作。长期的学习生活,逐渐形成了优差分化越来越严重的现象,在差生中,很大部分属于有心无力,需要别人去扶持、带动。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让每个

6、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可以将优差学生进行合理搭配,让差生有可以模仿的榜样,有可以随时给予指导的“老师”。要注意要求同组学生之间既要主动参与,也要有合理的分工。例如:一人负责读数,另一人负责记录数据等。整个探究过程应体现出团结合作,人人进步的精神。二、在探究过程中巧引善导,顺利完成探究过程。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动手技能还处于较低水平,对于器材性能、用途的了解也比较简单,在探究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及时作出指导。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活动类型和教学步骤来定位个人角色,充分发挥控制者、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的作用,驾驭好整个课堂,提高学生实验效率,使

7、教学任务顺利完成。1、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猜想是设计实验方案的前提,是实验探究的方向。学生很难理解猜想的含义,总是盲目“搬用”、“套用”,张冠李戴或乱猜。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懂得猜想的方法,逐步形成正确猜想的习惯。教学中,根据已经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联系生活中的经验,联系已学过的知识,估计这个问题发生的前提条件,引起什么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等几方面进行猜想。形成猜想的过程,应该有一定的依据。例如:实验“探究电磁铁磁性跟什么因素有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