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探索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探索

ID:32426891

大小:4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4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探索_第1页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探索_第2页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探索_第3页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探索_第4页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十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教师不能够用一种模式教学,不能够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要区别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由于差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能力差,实现不了问题的类化,在知识的接受能力上与优等生、中等生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从差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按照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在要求上要降低标准,不能搞一刀切。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在理解上要降低层次,只要求能够正确运用就行了。大班额的学生差异尤其明显,这是不争的现实。在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突破以往按统一模式教育学生的传统

2、做法,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在此基础进行分层教学,分类辅导、设计层次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推进我们的教学内容时,教师有意识地把各个层次的知识点渗透到相应的同学身上,以便掌握其内容。课堂上,将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请比较优秀的学生回答,然后再让差生复述要点,督促其掌握知识;遇到简单问题,让差生回答,让他树立起自信心,培养起学习积极性;在布置作业时,也采用分类布置的办法,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消化得了;同时,利用课外时间对差生辅导时,一定要让他们把基础的东西学懂、弄通。当然,这个分层目标是一个动态的目标,会随时根据学生的变化进行调整。而且,

3、在确定各层次目标时,要采用“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以利学生求知欲望的保持,学习兴趣的长期存在。而练习课与复习课则让学困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优生和中等生加以补充、修正。作业也分几个层次,除了课本上的习题外,另设几道稍加难度的附加题由学生自己选择,不做不会挨批评,但做对了就在全班表扬,并可以当小老师为其他同学讲解自己的算法。这样安排,既照顾了优生急于表达自己见解的心情,同时也使得学困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生生之间互相体谅,共同进步。(十四)分组学习,竞争调控、取长补短。大班额由于学生众多,加上学生自制力较差,因此组织教学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爱出风头的心理特点

4、,我将学生按优中差搭配,每4-6人分一组,在课堂上以各种形式的竞赛作为催化剂,让各个小组比学习、比纪律,既激起了他们高涨的学习兴趣,又维持了良好的课堂秩序,长期坚持,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意识大大增强。在每个小组中,我还组织学生定期竞选组长,主要负责全组学习各个方面的工作,如组织讨论、交流、记录、汇报、检查作业等。课后组长还可充当“小老师”,帮助教师指导组员改错,为他们讲解一些简单的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发言机会,得以面对面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学生能对照自己的练习情况或纠正别人、或改进自己的解法,表现突出者,还能竞选上组长。而教师可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提示,或

5、加入某个小组与学生一起讨论探究。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大大调动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所有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得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弥补了大班额教学的局限性。大班额会导致老师无法一一进行辅导,对学习任务的检察也会出现一种任务繁重的情况,无法对每位学生的家庭作业等全面的进行检查。为了解决教师无法全面检查,个别辅导的问题,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十几个小组,每个组一般在4-6人,推选一名数学成绩较好,有责任心的学生任组长,负责检查学习任务的完成,并对本组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帮助,辅导差生,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

6、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十五)、分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大班额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能单纯地以考试成绩为指标,要多方面考查学生。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大班额教师要采取分层多维的评价方式,这是有效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重要前提。做到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才能认同和接受,进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各自潜能的激发。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有一段与儿子著名的对话:“60分就代表及格了,及格了就表示合格,你想想工厂的产品合格就出厂了。既然你已经合格了,你就没必要把全部的精力耗费在争名夺利上。考第二名非要争第一名,考90多分非要争100分,一次100分还不够,

7、非要次次100分。求知是人世间最大的快乐,如果你成天想到的只是考试分数,那么,求知不就变成一种无尽的苦难了吗?”可是,我们许多老师却认为学生考试成绩达不到90分就不是合格,一个学生上次考试95分,这次考试94分,就是学习成绩下降。(铃木的说法科学与否我们先不去管他,但至少他有关注差生、分层对待差生的意识)一个学习成绩本身较差的同学一般考试60来分,如果这次考了70分,那么我认为可以打80分,做了10道题这位同学能做对7道我认为就可以给他打优。如果评价标准太高,自然就会感到两极分化严重。我们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