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375369
大小:52.9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3
《助念开示范例之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助念开示范例之四(此例为实例,适用出家众)选择字号 信愿法师著述 此例开示纲要: 前言:请圣、以引磬带领亡灵念佛十声、略明助念缘起。 壹、六字洪名,万德庄严,一切法门,六字全收 一、赞叹亡者念佛、诵经、持午、守戒等修行。 二、引《弥陀神咒经》说明名号果德。 贰、弥陀身土,报佛报土,凡夫念佛,可入报土 一、弥陀净土之判属,诸师各有不同:举诸师之判属。 二、善导倡说凡夫可入报土:承袭昙鸾、道绰之判。 参、善导大师,弥陀化现,弥天高判,楷定古今 一、善导高判,符合《大经》意:引汉译及唐译《大经》证明。 二、明信佛智之因果与疑惑佛智之因果:引《大经》说明。
2、肆、净宗之要,破疑生信,心信口称,内外一如 一、举难劝信:引《大经》证明。 二、净土三要: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 三、信行一体:引《大经》本愿成就文、《往生礼赞》、法然开示佐证。 伍、人生虚幻,世间多苦,念佛成佛,方为究竟 一、举亡者平生苦处说明世间多苦:中风、临终急救。 二、赞叹亡者平生修行:谨言慎行、勉众念佛、默默精进。 三、《大经》之要:第十八愿。 后记:感恩与祝福 请圣 一心奉请西方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一心奉请大悲观世音菩萨 一心奉请大力大势至菩萨 以引磬带领亡灵念佛十声 现前亡灵上○下○老和尚,请您仰仗阿弥陀佛的本愿威神加持,随佛光明来临
3、灵前聆听末学信愿为您宣说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能够使您直入极乐报土的道理。末学信愿是本愿山弥陀讲堂的住持,今日应老和尚令高足上○下○尼师的邀请,前来帮您助念开示。末学一接到电话,获知亡者是上○下○老和尚,当下推辞,不敢僭越,以免班门弄斧,自暴其短。但上○下○尼师再三恳请,真诚之意,令末学推托无门,只好恭敬不如从命,怀著戒慎恐惧之心,与老和尚共结法缘。末学信愿何德何能,怎么可以说是向上○下○老和尚开示?应该说是向上○下○老和尚报告。末学信愿虽然讲经十多年,略有说法经验,但毫无学养,又缺戒行,更乏智德,所以向上○下○老和尚报告佛法,若有偏差不圆满,敬请上○下○老和尚慈悲宽恕包容
4、。首先请上○下○老和尚与诸位法师、居士大德,一起念佛,仗佛愿力,威神加持,光明摄受,南无阿弥陀佛……(十句)壹、六字洪名,万德庄严,一切法门,六字全收选择字号 信愿法师著述 末学信愿虽然与上○下○老和尚素昧平生,不曾谋面,但是上○下○老和尚威名远播,德薰四方,末学也耳有风闻,略知一二。但为求对上○下○老和尚详加了解,以便报告,故询问令高足上○下○尼师与○○○居士,有关上○下○老和尚您的一生行谊。当末学得知上○下○老和尚,念佛诵经,精进不怠;一生持午,永不倒单;持戒精严,律己甚严;领众共修,自行化他;随缘开示,苦口婆心;以德化众,待人以宽。内心真是感佩万分,敬重如佛,益加忐
5、忑不安,只有以赤诚之心念佛,帮助上○下○老和尚回忆平生修行点滴,并略述六字名号之本愿真义,期使上○下○老和尚能直入弥陀之无量光明土,见佛闻法,得证菩提。5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是法藏菩萨不可思议愿行功德所成就之果号,具有无为无漏无上之真实功德,故称万德洪名。世尊在《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说明名号果德言:‘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
6、罗尼。而说偈曰: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故知,六字洪名具足无上功德,包含一切经咒,摄尽无量行法。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言:‘八万四千法藏,六字全收。’因此,各宗各派之学人,或杂修或专修,或定课或散课,或自修或共修,或平生或临终,无不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上○下○老和尚您在三十八岁披剃出家,今年七十八岁,化缘薪尽,舍报西归,僧腊四十。在四十年的修行岁月中,除了研究经藏、诵经拜佛外,每天一心念佛精勤用功,毕生心愿求生净土,不论自行或化他,皆以念佛为主。实为末世之出家人,树立修行之典范,也如理如法依净土三经实行,可谓世尊之真佛弟子。末学在此
7、真心赞叹老和尚,也藉此法缘向老和尚报告,凡夫念佛可入报土的道理,望老和尚慈悲不弃,包涵末学浅陋。再请上○下○老和尚与诸位法师、居士大德,一起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十句)贰、弥陀身土,报佛报土,凡夫念佛,可入报土选择字号 信愿法师著述 中国净土宗自天台智者大师判属弥陀净土为: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以来。后之净业学人,大多相沿承用采行此说。然有关净土庄严及所居之圣众等之分类,自隋代以后,有不同论说。隋朝慧远大师判弥陀净土为:事净土、相净土、真净土。唐朝迦才大师则判为:法身净土、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