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选择对玉米群体品质改良效果的研究论文

混合选择对玉米群体品质改良效果的研究论文

ID:32350842

大小:3.31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2-03

混合选择对玉米群体品质改良效果的研究论文_第1页
混合选择对玉米群体品质改良效果的研究论文_第2页
混合选择对玉米群体品质改良效果的研究论文_第3页
混合选择对玉米群体品质改良效果的研究论文_第4页
混合选择对玉米群体品质改良效果的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合选择对玉米群体品质改良效果的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使用授权及知识产权归属承诺书学位论混合选择对玉米群体品质的改良效果学位文题目研究级别硕士学学生科导师姓名王付娟作物遗传育种陈彦惠专姓名业学位论文是否保密如需保密,解密时间年月日研究生签名:砂斛翘名:导师签名:够夕够厶。日期:溯奔钿廖日日期:磷么月/雳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及知识产权归属承诺本人完全了解河南农业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生必须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提交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并提供目录检索和阅览服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本人同意河南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

2、、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本人完全了解《河南农业大学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的有关规定,在毕业离开河南农业大学后,就在校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发表的所有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河南农业大学,试验材料、原始数据、申报的专利等知识产权均归河南农业大学所有,否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注: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于本授权'书,誓翥豢:勰喙娥耆嚣冀名乌日致谢本论文是在导师陈彦惠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实验设计到论文的最后完成,都倾注了导师的大量心血和汗水。导师求实严谨的科学精神、勤奋认真的工作态度、精深博学的学识修养和谦虚大度的襟怀,引导我初探科学之曲径,培养我建立求真务实的态度,使我终身受益

3、。三年来,导师在我学业上严格要求,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导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衷心感谢崔党群教授、李玉玲教授、吴建宇教授、刘宗华教授、胡彦民教授、汤继华博士和席章营博士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研究生处老师们对我的帮助和教导,感谢农学院的领导、老师和同学。在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一直得到库丽霞老师、吴连成老师和祁相生师傅的指导和帮助。生活方面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体贴与关怀,令我终生难忘。在此,对他们热情的关心和无私的奉献致以诚挚的谢意和深切的敬意。感谢陈晓博士、王翠玲博士、韦小敏博士在实验和生活中给予我的帮助和关心,在这里深表谢意。感谢同门

4、师兄王铁固、任永哲、候本军、赵文明,师姐刘新香、李思远,师弟孙朝辉、王新涛、张君,师妹常丽丽、杨爽,在实验和生活中给予的帮助和关心,非常怀念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同时在田间实验和室内工作等多方面,还得到了03级实习生行磊、姜晓兰等和04级实习生刘东胜、贾呈伟、孙文鑫等同学的帮助,在此一并感谢。感谢我最亲爱的父母、弟弟和朋友胡文远,他们的关心、支持、理解、鼓励、爱护和帮助是我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最后,谨向所有指导、关心、帮助和支持我的人们致以衷心的感谢l王付娟2008年6月于郑州中文摘要种质资源基础狭窄已经成为我国玉米育种取得突破的限制因素,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研究是解决玉米种质基础狭

5、窄问题的唯一途径。研究群体的品质改良,对拓展我国玉米种质基础及改善品质含量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应用混合选择与近红外相结合的方法,以高淀粉、高蛋白质为目标,分别对豫综5号玉米群体进行了4轮和3轮的选择,然后对改良群体淀粉和蛋白质改良效果,以及群体的配合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进一步维护校正了近红外反射光谱测定淀粉、蛋白质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主要结果如下:i.不同轮次改良群体籽粒品质测定结果表明,淀粉群体经过4轮选择后,淀粉含量从69.39%提高到72.31%,共提高了2.92%,平均每轮提高0.73%;蛋白群体经过3轮选择后,蛋白质含量从ii.29%提高到12.09%,共提高了0

6、.75%,平均每轮提高0.25%。说明应用混合选择与近红外相结合的方法,对玉米群体淀粉和蛋白质的品质改良是有效的。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籽粒淀粉含量与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赖氨酸含量与蛋白含量之间达到极显著的正相关:而脂肪含量与淀粉含量存在较低的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存在正相关,与赖氨酸达极显著的正相关。4个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存在正或负的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兼顾品质与产量的共同提高。3.对群体配合力测定结果表明,在多数品质和产量性状上,亲本的GCA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个别品质性状和产量的SCA在群体和测验种的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淀粉群中组合10的粗淀粉含量为最大

7、值72.23%;蛋白群中组合26不仅蛋白质含量最高,达至ljll.91%,SCA效应为正值,而且单株产量的SCA效应极显著,具有较高的潜在利用价值。4.果穗不同部位的品质含量分析表明,同一群体不同果穗部位的品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类型群体不同果穗部位的品质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淀粉改良群体C4果穗上部、中部、下部的蛋白质、赖氨酸依次增高,淀粉、脂肪含量则高低依次为下部、上部和中部。蛋白质改良群体M3果穗上部、中部、下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