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322654
大小:6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03
《《浅谈教育电视优秀课例的教学评选标准》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教育电视优秀课例的教学评选标准》讲稿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各位老师:大家好!做这样的讲座我只有少数几次。我知道,在座的都是来自各地的电教工作者,有些好多也是老师。我对许多电教工作者,有着一种特别的了解、一份特殊的感情。为什么呢?原来我在江苏的中学里工作中接触过电教,分管学校所谓的电教中心的工作,负责学校现代化教学的开展有关的事务。那个时期,我就和教育局的电教馆老师、和学校的许多电教老师有较多的亲密合作。当时,我已经50岁,为能适应并胜任学校交给我的工作,我自己在学校带头自学现代教育技术。并`带着学校的电教中心组的全体老师到大江
2、南北观摩,回来后自力更生,拉起当地第一个校园网,建起当地第一个学校网站。那种艰辛、那种投入,到现在还觉得就在昨天。在那个时期,我还协助过省、市、县电教部门的一些电教课评选、多媒体课件评选的事情。所以,电教圈子里的事我比较熟悉。就是带着这样一种亲切的情感,我想和大家谈这样一个对我们大家可能有着实用意义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从教学的角度来评价教育电视的优秀课例?这里的教学的角度,指的从课堂教学本身的角度,而不太触及到具体的拍摄技巧。不过,大家都是专业工作者,这两者还是互相参合或是沟通的。我给在座的大家讲评选标准,其本身就是一种参合。搞教
3、学电视拍摄的要懂点课堂教学,而搞课堂教学的,也需要了解一点电视拍摄上的问题。教学本领和拍摄技巧不可以也不太可能完全分割。带着这一想法,我的讲座准备分四个问题来展开:一、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优质课?二、什么样的课算是真正的优质课?三、评比教育电视优秀课例的教学标准到底有哪些?四、拍摄教育电视优秀课例必须注意些什么?关于第四条,限于我的眼界,我只能谈点皮毛。看时间多余情况,我还想点放几个网上下载的普通的教育电视课的实例给大家议议、评评。以联系实际,加深印象,形成共识。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优质课?15这一点,站在我所能理解的角度,我
4、是这样看的。首先,大家既不是直接从事教学的第一线的老师,也不是专门研究教育评价教育的专业工作者。但是,大家作为教育电视的专业人员,大家都要从事拍摄“课”、呈现“课”或从事和“课”有关的工作。教育电视优秀课例是一种能够以电视形式播放出来的优质课。提到优质课,我们就不能离开老师的课堂教学,我们在座的大家都无一例外地都是在课堂教学下,在一课一课听讲的影响下,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成长起来的。老了,退休了,我的感受更深。许多好多年前的学生,和我见了面,他们和我聊得最多的就是我给他们上的“课”。他们说,他们在我的课堂的教学中得到感悟,获得收益
5、,取得进步。他们说,由于我在课上对他的倾心付出,帮助他能完成了最最关键的人生转折,为以后事业发展打好基础。听到他们这些出于肺腑的“真言”,我总是会发自心底里开心。其实,一代一代相传,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一样的。是不是可以这样讲,离开了课堂教学中的形形色色的课,就没有我们的现在,就没有社会的发达,也不可能有现在我们国家的兴旺。过去和现在,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都在研究课堂教学,研究如何使课堂的最优,研究如何实现对学生的最有效的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我的感受和上述看法侧重点稍稍有所不同的就是,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学,更
6、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身份应该是介于科学工作人员和艺术工作人员之间的这样一种特殊的身份。这种观念的形成有着我在成长中的切身体验。在我走过的教育人生阶段,我上过许多课,也听过许多课。自己上课的镜头我当然看不到,自己只觉得大多数学生愿意与自己配合,我会很乐意。我曾经是个插队知青,高中毕业时身体不好,在家休息四年,身体在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赶上了上山下乡的红潮,随后,自己自觉又不自觉地被卷入,在农村度过人生最宝贵的青年的黄金时光。偶然一次,由于大队学校里的乡村教师生病,我在地里忙碌时无意中被请去代课。从此就与教师这个行当再也没有脱过钩。初
7、入行时我并不懂教育,接下小学四年级的算术代课任务,一个星期我把加减乘除几节课用一个月的内容全部教光光。我每天都认真地将“后进”的孩子“留夜学”,到代课期将满,最后“差”的孩子还是“见涨不见落”“见多不见少”。是一位老教师,也是这所乡村小学的负责人,他这样对我说:“上课还是要讲点艺术的。”轻轻的一句话,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感悟和受用了好多年。15在十年的插队生涯中,我代过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数学、工基(就是工业基础知识,后来改为物理)、农基(就是农业基础知识,后来改为化学)大部分科目的课。还上过农村的扫盲班,甚至带过幼儿班小朋友,在
8、送学生高中毕业班时,我参加了文革后第一次高考,自己抢在学生前面先考进了师范学院。代课那阵子,学校的文化知识的要求不高,统考升学的压力也不大,但班上的孩子很少想学。就是在那样的境况我开始了我的漫长的教书匠之路。我把那位老教师的话记住,用好,并以此丰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