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的探索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的探索

ID:32306104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3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的探索_第1页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的探索_第2页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的探索_第3页
资源描述: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的探索每次的试卷分析中总有一个话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薄弱,各种练习与检测的错误中也总少不了因学生审题能力欠缺而导致的错误。那么学生的审题能力为什么差呢?这些学生,要求他们订正错误题时,一般不加指点或稍加提示就能发现自己的问题。责怪他们粗心,提醒他们注意,都没收到多大效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了学生的因素,我们教师、我们的课堂有没有关系呢?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就以上问题我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一些研究。所谓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审题就是要求学生审清题意,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弄清

2、题目的事理;二是理解题目所反映的数量关系。通过一学期的观察与研究我发现造成学生审题不清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方面的:反思自己在应用题教学中,一般对应用题的分析是比较重视的。而审题呢,常常怕多占用了课堂时间而草草过去,造成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审题;对审题的方法,指导的更不具体。二是学生方面的:1)没有把题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加思索,按:“老印象”办事。产生这类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2)没有注意到表示数量关系的关键性字词,这是因为小学生在观察时只注意了整体,不注意细小的地方,因此看错了题目,造成了感知的错误,

3、因此列出错误的式子。如:“小胖、小巧、小亚各从书架上拿了3本书”和“小胖、小巧、小亚共从书架上拿了3本书”(3)没有注意到单位名称的不一致,学生审题时,条件与条件单位间的不一致比较容易发现,而条件和问题间的单位不一致就不大容易发现,如:“苹果3千克,梨中2千克,苹果和梨共重多少克?”这是因为小学生观察能力还比较弱,所以观察对错误差别越小时,就越不易被发现。(4)对数学术语或字词不理解。如“往返”,误为“返向”,“中点”当作“终点”、“增加到”“增加了”“减少到”“减少了”分不清。(5)审题时注意到了问题,但列式时遗漏了,忘记了。这

4、是因为小学生分配注意能力不强,他们在集中注意某一事物时,常常会顾此失彼。3分析了以上情况,就可以看出学生对应用题审题的失误,除了学习态度方面的原因外,还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有关。因此,这就不能关靠责怪来解决,而是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下面是采用的几种做法:1、向学生讲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审题是解答应用题的首要环节,这是解体过程中的感知阶段,其目的是为了理解题意,获取解题的必要素材,既了解情节,已知条件和问题。在教学应用题时,我会尽可能留给学生充裕的审题时间。考试后让他们自己计算试卷中应用题

5、因审题不认真而失去的分数,让他们体会认真审题的重要性。2、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要求学生默读题目时,要做到不多读或少读一个字。读过后要五看:一看以知条件,二看所求问题,三看重点字词,四看单位,五看括号内的提示或要求。还要求学生边看,边把重点词语做上记号。看过后还要想:如看到“多“要想谁大,谁小;看到“倍”要想谁是一倍数。这样通过读、看、想,把题目真正看懂,真正弄清楚,再分析列式,对于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或隐蔽的应用题,更要加强审题指导,可以要求学生画线段图或用关系式方法。3、根据学生常见错误,设计一些对比练习和题组练习。如:(1)一个饲

6、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养的鸭多300只,养的鸡比鸭多多多少只?(2)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养的鸭多300只,养的鸡有多少只?条件相同,问题不同,解答方法不同。又如:(1)小胖、小巧、小亚各从书架上拿了3本书,每本书5元,他们一共要付多少钱?(2)小胖、小巧、小亚共从书架上拿了3本书,每本书5元,他们一共要付多少钱?此题中审题时要注意区别“各”与“共”的意义。一字之差,解法不同。3这种练习,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抓住问题的实质,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进

7、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总之,影响儿童学习的主要因素,一是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儿童学习能力。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一般地说主要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想办法培养学生提高审题能力不仅能提高解答应用题的正确性,也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使学生能逐步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速度快、数量多、质量高的较高水平的学习能力。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