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评价方法与其应用分析

组合评价方法与其应用分析

ID:32224811

大小:3.17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2-01

组合评价方法与其应用分析_第1页
组合评价方法与其应用分析_第2页
组合评价方法与其应用分析_第3页
组合评价方法与其应用分析_第4页
组合评价方法与其应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合评价方法与其应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南大学硕士论文第1章绪论Y.(1983)系统提出多目标决策技术的理论【61,中国早期从事系统科学的学者如王浣尘(1982)、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仲俊(1983)、陈铤(1987)、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1990)等学者都是推动系统决策与综合评价理论发展的积极倡导者⋯01。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和成熟过程中,积极吸收并融合了其它学科和领域知识的观点,拓展了学科的边沿,最终促进了新的决策和评价理论的发展。典型的例子是管理科学领域和应用数学领域、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在1980年代,新的系统综合评价理论更是层出不穷。水本雅晴【ll】提出了把模糊数学理论应用于决策科学发展,促进了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的

2、产生。数理统计学科中,随着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应用于科学评价的理论体系,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应运而生【1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机交互决策模式的发展,使得决策工作智能化、结构化变成了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如文献『13.14]提出的人机交互决策与评价方法。另外人工神经网络技术(ANN)由于具有模拟人脑的智能化、通过学习(训练)和联想等过程能够把具有相似过程和结构的复杂系统对象进行智能理解,从而为决策者提供了良好的智能支持,所以相应的评价方法应运而生[15-17】。其它学科理论的发展也为科学决策和评价问题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信息论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熵评价方法

3、的形成【l弘19】。灰色系统理论是由中国学者邓聚龙提出来,后来有关学者借助该理论提出了灰色关联度评价等方法(邓聚龙,1993;张歧山,1995)[20-21】。波兰学者PawlakZ在1982年提出粗糙集理论,经过近20年的完善,有学者提出借助该领域知识应用到评价和决策领域[22-23].国内有关系统综合评价方法的专著和论文多数追随型研究。代表作品有陈铤的《决策分析》(1987)19];顾基发的《评价方法综述》(1990)[24】;陈晓剑、梁梁的《系统综合评价方法》(1993)[251;彭勇行的《管理决策分析》一书(1998)【26】等。t,1.2.2组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由于各种方法的机

4、理不同、方法的属性层次不同,在应用中单一评价方法之间评价结论存在差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术界提出了“组合评价”的思想。国际上对于组合评价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单一方法评价结论不一致原因的分析,采用计算机仿真等技术讨论如何确定单一方法对一个具体问题的偏差;所采取的解决方法是简单的加权平均等方法[27-28】。目前,国内外对组合评价的研究主要分为3个方面。第一,权重的组合;第二,方法的组合;第三,单一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组合。(1)权重的组合多属性决策问题中,属性的权重对评价结果都有重要的影响,合理地确定属性权重是多属性决策的核心问题之一【29.301。由于属性赋权方法很多,总体上可分为主观赋权和

5、客观赋权两大类。为了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以及客观信息属性值,因此,学术界提倡主、客观综合起来进行组合赋权。组合赋权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乘法合中南大学硕士论文第1章绪论成,一种是加法合成【31’321。乘法合成法适用于指标个数较多,各指标权系数分配比较均匀的情况,但因为其具有“倍增效应”,使得大的越大,小的越少,故使用起来很受限制。主客观权重加法合成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是使用得最多的,这里,加法合成一般指线性加权组合法。综观大量文献,线性加权组合法按其是否利用了属性值信息可分为基于权向量集的求解和基于评价值向量集的求解两类。基于权向量集的求解纯粹是在多个权向量之间定义彼此间的贴近

6、度或偏差,然后根据一定的准则来求得代表各个权向量相对重要性程度的线性组合系数,并最终确定组合权重【33t34】。通过这种方法求得的权向量是各权向量的折中,但没有充分利用属性值信息。基于评价值向量集的求解结合了属性权向量和属性值信息,一般通过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进行求解。目标函数建立的出发点主要有组合权向量对应的所有方案的评价值都尽可能大【35,361,组合权向量对应的评价值向量与原评价值向量的偏差就尽可能小【37羽】,组合权向量对应的各方案的综合评价值的离差尽可能大【40】,所有方案到理想方案的距离和尽可能小【411,使所有属性对所有的方案的总离差达到最大等【42小】。这类优化组合赋权法充分

7、利用了权向量和属性值信息,且有比较强的数理基础,所以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组合权重。(2)方法的组合在方法的组合方面,目前的研究比较侧重如何有机地结合两种或多种可行的方法对同一评价对象进行评价【45491,如NicoleAdler等结合数据包络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法应用于评价航空管制网络【45】,贺仲雄等提出了融合模糊、灰色、物元空间等思想的决策系统,可以用于预测、决策与评价【46】。郭仲伟等则将聚类分析和方法应用于宏观质量评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