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161339
大小:165.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2-01
《课题名称:高等师范院校信息化课程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名称:高等师范院校信息化课程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FCB060251课题类别:教育部规划课题学科分类:教育信息技术课题鉴定时间:2011年3月课题负责人:孙弘安赣南师范学院主要成员:谢康、张建敏、黄贤通、谢本亮、朱业晋41研究总报告高等师范院校信息化课程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改革意味着创新,而众所周知,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历程中重要的创新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战略部署,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
2、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同时也指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纲要对人才观和教育观提出的新要求,信息技术文化在各领域的渗入和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重新认识要求,这两者必将促进对课程产生全新的理解。信息化如何更好地促进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这既是新时期新的教育形
3、势提出的新命题,也是落实纲要中提出的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信息化在促进社会生产和生活变革和发展中已经成为事实,信息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化,课程作为联系新教育理念与学生发展的中间桥梁,必伴随这种文化的出现在课程领域引起多方面的变化。我们将这些变化称为课程重构,它包括课程的理解、课程价值与形式、课程各环节建设、课程建设目标和途径等方面。信息化在教育中是全面介入,其核心是信息化推进课程的重构。课程的理解、课程价值与形式、课程各环节建设、课程建设目标和途径将伴随信息化全面介入与传统课程有比较大的发展和变化。这些变革将使得课程建设更符合信息社会的教育要求,符合纲要对人才观和教育观提
4、出的新要求,符合信息化下课程的全新发展。信息化推进课程价值和形式的重构,信息化推进课程各环节建设的重构。课程重构的目标就是信息化课程,课程重构的基本途径就是课程信息化。信息化课程的构建实际上是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渗入到课程设计和课程操作中。信息化课程的构建是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和教育特征体现的基本途径,其本身也是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教育形式。41课题从信息的传播、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等方面诠释信息技术文化。围绕信息技术文化的属性,分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指出整合必然质变到在信息技术文化中的课程革命,即课程信息化。在课程信息化的理念
5、框架下,分别从人才需求规格、课程目标、课程知识和信息技术观四个纬度来诠释课程信息化,以便全面系统地把握它,形成了课程信息化的系统观。课程信息化系统的诠释可以把握以下几点:信息社会的信息技术文化特性明显,以致于人才需求规格更加重视学会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课程目标有新的定位和设计,更加重视目标的动态性、人本性和个体性;课程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灵活性、非客观性和个体性;信息技术在课程信息化中已不是一个手段与工具,更应关注蕴含在信息技术中的新理念和新思想。课题基于信息化在教育中的是全面介入,指出其核心是信息化推进课程的重构。课程的理解、课程价值与形式、课程各环节建设、课程
6、建设目标和途径将伴随信息化全面介入与传统课程有比较大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我们有了对课程的全新理解。试图要带给学生的和学生实际经历与体验到的一切,都是课程。课程的范畴是课程的规划系统、课程资源的操作系统、学习环境、个体体验四者的总和,它最终成为保证个性全面发展的系统。课程在一定资源范围中体现动态生成性,它是在课程设计、实施、评价过程中师生共同活动的产物;课程在一定社会条件中体现变化性,不同的学习环境及学习者决定了不同的课程形式;课程在基本要求实现中又体现独特性,学习者在同一知识呈现面前由于个体的体验不一样,所获知识理解有大范围的个体差异。课题在此基础上指出信息化课程是课程
7、发展顺应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在信息文化中课程改革的产物。信息化课程的构建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理论的发展和突破,它的价值是告诉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者信息文化中要建立什么样的课程?如何去构建这样的课程?课题分析了信息化课程的内涵。课题指出信息化课程的构建就是要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在信息文化大背景下,充分考虑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实施和评价等各个部分的相互影响和依赖,既体现各部分的独特功能,又展现融合后的整体功效。从建立具有信息化特征的课程目标出发,在目标的指引下实现课程内容与内容组织信息化,课程实施过程信息化和信息化课程评价。课题的研究成果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