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文】对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行性分析.doc

【5A文】对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行性分析.doc

ID:32027088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30

【5A文】对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行性分析.doc_第1页
【5A文】对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行性分析.doc_第2页
【5A文】对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行性分析.doc_第3页
【5A文】对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行性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5A文】对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行性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5A版优质文档对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行性分析摘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对于一国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都在讨论哪种目标更具有合理性和适宜性。目前在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正越来越受到质疑。很多学者对中国货币政策是否应当选择贷款余额、货币供应量或短期利率水平作为中间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理论上的争论。本文在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不合理的基础上,比较了利率可以替代货币供应量的可行性及欠缺点。但是无论如何,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成为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是必然趋势。关键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利率一、引言: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又称货币政策

2、的中间变数,它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也称中介目标。中间目标的选择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各国为了更好的达到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往往根据各自的国情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中间目标。由于中间目标是介于政策手段与目标之间的变量,因此它必须能为货币当局较为准确地控制,并能方便、迅速地观测,还要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密切相关,即中间目标必须满足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要求。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面临的挑战中国于xxxx年正式确定将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通过选取XXXX年至20YY年GDP与货

3、币供应量的季度数据,运用计量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在这期间确实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使人民银行通过它达到了宏观调控的目标。45A版优质文档5A版优质文档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以及中国外汇制度的影响,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实用性正在降低。如可控性较差,近几年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实践表明,时间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与中央银行年初制定的目标值往往存在较大的差距。可测性不稳,货币供应量的计量口径可能失真,M2的界限可能越来越模糊;M1的相关性不高,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与物价、就业、经济增长等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不太理想,甚至出现货币供应量增长和

4、物价下跌并存的矛盾局面二、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相关建设性意见分析首先,货币政策制定者应充分研究货币供应量是否可靠及是否必要培养未来替代物的问题,以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在利率市场化仍没有完成之前,仍可将货币供应量为主要中介目标,同时,注意利率基准率的培养,使之成为市场资金流动的信号及导向,并且建立努力为消除政策层面的障碍,以建立有效的利率传导机制。我国未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优化的综合目标,是发挥利率传导机制主渠道的作用,建立以利率传导机制为主体,其他传导机制并行的综合网络。因此,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主要目标,同业拆借利率或短期国债将成为市场利率的

5、基本指针。其次,在金融市场建立一个统一规范、品种齐全结构合理的融资工具体系、完善的金融活动机制、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一体化程度高、市场预期良好的资本市场。此外,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和加快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商业银行的股权多元化,形成风险与收益对称的管理机制,增加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及改善管理水平,提高自身发展及竞争的总体意识和业务水平。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改善微观主体的经济环境。三、选择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必要性1、利率对于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作用的需要。市场经济要

6、发挥调节作用必须通过价格机制才能顺利实现。而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在市场体系中反映社会资金余缺程度和资金使用成本高低。市场资金短缺导致利率上升然后利息负担变大。社会经济活动便受到抑制最后生产规模趋于收缩;反之,资金供大于求利率下降从而促进投资和消费。在货币政策实施中,将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可以向中央银行传递宏观经济信息,引导央行相应的作出决策。2、45A版优质文档5A版优质文档利率是实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需要。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然而货币政策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经济增长。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可以据

7、此调控汇率,实现国际收支平衡。通过观测利率变化,可以预测通货膨胀,使物价保持稳定。而物价稳定又有利于充分就业。这样,货币政策的木匾可以一一实现。1、抵制金融创新的需要。金融创新,尤其电子货币的出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带来了严峻挑战,但是电子货币对利率的影响不会很大。可控性方面,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控制再贴现率或者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再贴现政策来调节市场利率的走向。在可测性方面,央行也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能观察到市场利率的水平和结构。因此,即使是在电子货币应用背景下,中央银行仍可通过调节某种基准利率来影响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从而达到调控储蓄投资及整个宏观经济的目的。

8、五、选择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保障条件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水平的提高,然要求以更适应市场要求的“价格型”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