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

我国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

ID:32011613

大小:2.70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1-30

上传者:U-10915
我国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_第1页
我国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_第2页
我国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_第3页
我国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_第4页
我国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企业分工成长理论(克努森,1993)。从广度看,王毅、陈劲、许庆瑞(2000)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融合的产物,战略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探索持续竞争优势[2]之源,最后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趋向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从经济学渊源来看,福斯(1996)指出,企业竞争力理论起源、依赖或从属于门类广泛的经济学理论,如进化经济学、现代产业组织经济学、芝加哥产业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美国战[3]略思想的主要流派、交易费用经济学以及熊彼特经济学等等。根据福斯(1995),目前核心能力理论的发展还处于低级、“非正规”的阶段。但是,从该理论的主流(体现在普、哈二人1990年到1994年间的工作)来看,其基本思想和内容却业已形成,并被广泛传播和接受。核心能力理论业已形成的基本思想是:企业是一个能力系统,在其中,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培育、维护、利用、更新核心能力是企业不断取得超额利润的根本保证。在开始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前,有必要先澄清一下核心竞争力理论同其它相关理论的外部关系问题。目前在战略管理领域,三个正在形成中的、使用不同2术语(但这些术语边界交叉、界定不清)、核心主张相似的理论在文献上交叉混杂在一起,它们是:资源基础论、知识基础论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这一方面由于术语界限不明,加上核心主张相似,一篇与核心竞争力有关的文献可以很自然归入资源基础论或知识基础论,反之亦然。另一方面,由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作者融合多个视角进行研究的习惯。因为,当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作者将触角延伸到资源、知识等领域时,要截然分清他是属于上述三个派别中的哪一个就非常困难。由于这个特点,本文的文献评述将采取宽泛的视角,尽量不漏过处于各个理论交界地带的一些重要文献,力图较为全面的把握核心能力的研究现状。理论界对于三种理论的关系的看法也是模糊不清的。福斯和克努斯认为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知识基础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都属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分支,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企业竞争力理论的最新发展和本质特征。巴尼(1997)、彼特[4]拉夫(1995)则将核心竞争力理论看成资源基础论的分支。格兰特(1996)则认为知[5]识基础论是资源基础论的新发展”。余光胜(2000)则认为企业竞争力理论是对于资源基础论的超越,而企业知识基础论则是对企业竞争力理论的进一步的超越。显[6]然,余光胜认为的企业能力理论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李志能、伊晨(2001)则将企业能力理论区分为“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理论和“基于知识”的企业能力理1马歇尔的分工成长理论认为:随着分工的深入,一种独立的职能被细分各种次级职能,这大大促进了生产率,这样企业规模扩大、不断成长;但是,分工不能无限深入,相反,分工到了一定的限度,协调的难度抵消了分工的利益,因此,企业不能随着分工无限成长。2即都主张“企业内在异质因素是导致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2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3[7]论,认为“基于知识”的企业能力是对于“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的理论的新发展。王毅、陈劲、许庆瑞(2000)则认为核心竞争力理论是资源基础观和知识基础论交融[8]的产物。笔者认为,澄清上述理论间的关系,将有利于确立各个理论的发展空间,必将有利于各个理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笔者赞同福斯和克努斯的看法,不同意巴尼、彼特拉夫、余光胜、李志能等人的看法。笔者认为,三种理论都属于企业4竞争力理论的分支,它们都不同程度上揭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来源,它们的区别只不过是术语和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已。从术语来看,资源基础论将导致持续竞争优势的内在因素归结为“资源”,核心竞争力理论则将之归结为“核心能力”,知识基础论则将之归结为“暗默知识”。从观察角度来看,资源基础论的观察角度是“物质的”,它考察的是什么物质导致了持续的竞争优势;相应地,核心竞争力考察问题的角度是“能量的”,它考察的是哪些独特的企业能量支撑了持续的竞争优势;知识观考察问题的角度则是“知识的”,它关心的是哪些独特知识保证了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三种理论这种关系可以表示如图1.1中。物质的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能知识的力解释企业知识基础论持续竞争优势理论能量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图1.1三种理论的关系Fig1.1Therelationshipofthreetheories上文和上图揭示了三种理论间的共生与互补关系。但是,由于核心主张的相似性,事实上,三种理论间存在互相替代的竞争优势。为了叙述方便以及考虑到国内外研究的差别,笔者将分国外和国内两部分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1.2.1国外研究现状从整体上看,国外理论界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关注始于1990年普、哈二人的工3即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4事实上,资源、能力都可以对企业的内在异质性进行完全归纳,倒是知识无法归纳企业内部所有异质性。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作。目前国外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方兴未艾,各个视角涌现出大量的论著。这些研究中广泛采用模型方法,另外文献调研、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实地调研方法等也被广泛使用,在不同层面的研究中还包括不同角度的理解。目前,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整体研究现状或趋势是:①不满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非正规”地位,力图寻求一个坚实经济学基础和共同一致的理论框架;②力图融合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资源基础观、制度经济学等各个理论视角,以求得到一个完整的、以企业内在异质性解释竞争优势的理论框架;③力图给出能力与竞争优势因果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的证明;④继续探讨核心竞争力的特性,但仍未能达成一致;⑤应用性的研究往往与企业战略、组织学习、优秀经验转移、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结构与机制设计、企业边界决策等具体问题相结合,出现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但也使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更加多样化,加剧了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割据化;⑥在战略问题上,强调以核心竞争力为指导进行多角化。当前,国外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理论性研究。这部分的研究主要关注核心竞争力理论应如何构造、如何发展的问题。研究者们普遍注意到了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状况:没有统一的核心竞争力界定;没有统一的命题与假设;各种研究所依赖的经济学基础不统一;没有完整一致的理论体系,处于“非正规”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同的作者分别从核心能力理论的经济学基础重建、理论模型构建、实证验证等方面做出了不同的努力。[3]福斯(1995)认为核心竞争力理论依赖的经济学基础是进化经济学。克努森(1995)则认为应该是塞尔兹尼克的企业行为理论,强调由于组织中存在自我控制的机制,如战略规划、价值观,因此导致了组织的过去决定现在;但该理论并不否认组织的变化,而是强调组织在变化后能将变化的结果保留一段时间,直到下一次变化的出现。JosephT.Mahoney和J.RajendranPandian(1992)提倡在战略管理领域,资源基础论应该而且能够与组织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相互融合,以解释企业的竞争优[9]势。RaphaelAmit和PaulJ.H.Schoemaker(1993)则融合了资源基础观、产业分析[10]框架和行为决策理论这三种理论来建立一个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的框架。这里,作者定义的战略资产概念与核心竞争力概念基本同义。DavidJ.Teece、GaryPisano[11]和AmyShuen(1997)从创新的视角提出动态能力的战略管理框架,在其中,企业竞争优势被认为存在于它的管理和组织流程中,受其资产位势以及获取该位势的可行路径的影响。RebeccaHenderson和IainCockburn(1994)将能力分为“元件能力”和“构架能力”两种形式,并且构筑适当的指标来衡量药物研发的元件能力和构架能力,通过4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2]实证研究,作者证明:两种形式的能力可解释研究效率差异的主要部分。RichardMakadok和GordanWalker(2000)采用历史动态数据和统计因果关系测试方法验证了基金公司的短期利率预测能力与公司绩效之间的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并且证明了这种能力带来的高利润不会因竞争而消散到投资者手中,因此是一种[13]独特能力。(2)应用性研究。从整体上看,与核心竞争力有关的应用性研究成果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并且往往处于多种学科交界地带。例如,它们往往与企业战略、组织学习、优秀经验转移、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结构与机制设计、企业边界决策等具体问题相结合,出现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伊夫.多兹(1994)提出的核心竞争力管理理论的框架将核心能力管理分为5个关键过程:开发过程、扩散过程、整合过程、发挥过程和更新过程,并且识别出管理人员在5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最后还提出解决这些困难的分析方法。而Coyne、KevinP.Hall、StephenJD.Clifford以及PatriciaGorman(1997)则系统阐述了核心竞争力管理方面的问题。他们提出了创造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基础性原则,并且比较了建立核心能力三种方式(进化方式、孵化方式、外购方式)的优缺点,建[1]议经理们在决策时对三种方式要进行仔细权衡。JayB.Barney(1999)考察了企业才能的边界决策问题。他认为:才能边界决策要综合考虑机会主义的交易成本和治理方式本身的成本;获得一项新才能有三种治理方式,有4个原因和另外5个原因分别导致自力更生和购并方式代价高昂;在高速发展的高技术产业中使用市场[14]或中间治理方式来获得一项新能力将更合算。阿迈.辛德和威廉姆.艾伯伦(1992)使用“关键活动”的术语来代替“核心能力”。他们反对波士顿矩阵的业务组合分析方法,认为关键活动的市场份额比最终产品市场份额更重要;他们提倡要用活动透视图、价值增值图以及四象限图等方法来决定业务组合战略。他们的方法支持了以关键活动(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关联多角化战略。值得注意的是,马凯德和威廉姆森(1994)通过模型和实证研究,证明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相关多角化战略具有“资产改善”、“资产创立”、“资产裂变”的动态规模经济,它优于传统的以相关市场为基础的多角化战略,后者只享有“资[15]产共享”的静态规模经济。古尔德、坎贝尔和亚历山大(1995)则提出了著名的[16]母合框架,强调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多角化战略的基础。RobertM.Grant(1996)将企业看成是一个整合知识的生产性机构,并且比较了企业整合其成员专家知识的四种协调机制,他建议经理必须对这些协调机制进行[17]适当安排。D.CharlesGalunic和SimonRodan(1998)提出的“资源重组”的概念模型提示:能力可以通过“合成”和“重构”两种机制实现重组;知识的暗默性、散布性、情景专用性、能力领域的非线性、个人身份同能力的联系对能力重组的影响是负5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8]面的。AnilK.Gupta和VijayGovindarajan(2000)提出并测试了一个多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理论框架,他们证明:知识流出同源单位知识存量的价值和传送渠道丰度正相关;知识流入则同传送渠道的丰度、接受单位获取知识的动机倾向以[19]及吸收能力正相关。ConstanceE.Helfat和RuthS.Raubitschek(2000)提出的一个产品序列发展模型[20]则表明:新产品开发和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互动关系。这些研究基本上揭示了核心竞争力管理、核心竞争力与多角化战略、组织学习、知识与技术管理、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笔者认为,这些对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探讨是富有见地的,它对于核心竞争力理论成为一门应用学科而不是停留于学术思想有重大意义。但与此同时,不同作者采用不同的核心能力定义,这加剧了核心能力定义的多元化。1.2.2国内研究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竞争力领域一直是国内企业管理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在此领域也进行了诸多探索。到目前为止,公开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标题与核心5竞争力有关的论文就有5000多篇。出现了多部相关专著,如王迎军的《战略杠杆》,鲁开垠、汪大海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永续制胜之路》,杨浩、戴月明的《企业核心专长论——战略重塑的全新方法》,周建的《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力》等。与此同时,多部国外相关论文集、专著得到翻译介绍,如安德鲁.坎贝尔、凯瑟琳.萨默斯.卢斯[英]编辑的《核心能力战略: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战略》,尼古莱.J.福斯、克里斯蒂安.克努森等[丹麦]编辑的《企业万能:面向企业能力理论》,加里.哈梅尔、C.K.普拉哈拉德[美]的专著《竞争大未来》,唐纳德.索尔等[英]的专著《如何提升公司竞争力》等等。然而,大部分国内研究仅仅停留在宽泛的、一般化的引进、传播、倡导、嫁接思想的阶段,深入、系统、规范的研究作品很少见到。但是这并非说国内研究不值一提,相反,还是有一些研究较为引人注目。笔者仍然将国内的研究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来分别评述。(1)理论性研究。李东红(1999)回顾了企业竞争力理论的起源,介绍了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简要评述。她认为,核心竞争力理论还存在5个局限性:①概念的不统一、过于抽象和范围过窄或过宽;②理论不成体系;③过于强调内部分析而相对忽视外部分析;④过于关注企业成长与竞争优势,对于战略管理之外的管理现象分析不够;⑤没有给出可操作的识别、管理核[21]心能力的方法。王毅等(2000)将现有的核心竞争力观归结为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构架观、平台观、技术能力观等八大观点,并且对各个观点的5CNKI检索统计6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关注焦点、能力表示维度、优缺点等进行对比;在总结了国内外的核心能力测度方面的研究基础上,将它们分为非定量描述法、半定量方法、定量方法、半定量[6]与定量相结合方法等四类。郭斌(2001)宣称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从企业内部角度而言,生命周期是由企业技术生命周期与组织生命周期的互动关联所引致的,从企业外部而言,产业动态的演进规定着核心生命周期的进程。他认为生命周期[22]理论的启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根据产业竞争焦点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跃迁。周建(2003)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引入到企业战略联盟的理论体系,提出战略联盟这种战略手段本身有着其竞争力内涵,这种内涵的重要成分是战略联盟在制度方面和组织方面的竞争力。他对这两种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得出战略联盟的竞[23]争力实际上是这两种竞争力的整合。(2)应用性研究。康荣平,柯银斌(1999、2000)首次研究了核心竞争力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他们针对海尔、长虹等几个企业核心能力做了一些实证分析,提出一个包括核心竞争力在内的企业战略能力矩阵(或模型)。认为,企业在时间和市场范围内,短期在本地具备基本能力,中期在全国具有亚核心能力,长期在全球具有核心能力。从而得出结论:后发企业成长的首要战略目标应是获得亚核心[24][25]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去发展核心竞争力。王海忠(2000)认为,多角化和专业化并非完全排斥,它们可以并行不悖;专业化的根本是建立核心竞争力,而并非指单一产品或市场;一旦建立核心能力,企业就可以通过活动共享和核心能力转移两个准则来组织多角化;基于核心竞争力[26]的良性多角化是可取的,它可以保证核心能力历久弥坚。芮明杰等(2000)批评了竞争战略的有形关联多角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无形关联多角化。认为战略资产理论的相关多角理论可以兼得产业分析和核心竞[27]争力分析的好处而各避其短。戴和忠、范钧、王秀昕(2001)将资源外购定义为“企业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于能使企业获得绝对优势,并能为客户提供独一无二价值的核心竞争力上,将内部无法胜任的或非优势业务剥离,转而向外部专业高效的供应商购买”。他们识别了资源外购的4种风险、资源外购决策应考虑的3个要素,并且提出了一个资源外购[28]的战略性选择流程,最后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讨论了资源外购的组织安排。杜慕群(2004)以资源基础理论为逻辑演绎的基础,在研究企业目标体系与目标实现的绩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探讨目前我国IT制造企业与不同国家或在华IT制造企业的核心能力、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成长战略的含义。强调从企业内部评估的角度,参照企业外部环境的适应,来了解企业形成竞争优[29]势的原因。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这些研究都体现了核心竞争力适用性,核心竞争力与多角化战略、资本市场、企业边界、产品、技术创新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也加剧了核心竞争力概念的不统一。1.3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评述,结合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特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进行界定。概括出我国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组成,即①管理核心竞争力;②市场核心竞争力;③技术核心竞争力。从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绩效和企业成长性的关系作出假设和衍生假设,来研究我国IT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总体上看,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的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界定采用理论推理的方法,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绩效、企业成长性的关系采用回归模型研究。1.4本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本文的基本结构是:首先回顾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对其的研究。结合我国信息技术的现状和特征分析,对核心竞争力进行界定。根据定义界定,对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绩效、成长性的关系进行假设,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验证假设的真伪,最后提出可行性建议。这样就使得研究方法运用更加合理,并且也为我国IT上市公司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了理论推理方法,界定企业核心竞争力,概括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涵,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含义更加丰富,层次更加鲜明,也更具有操作性。这也是本文的一个特点。本文另一个特点在于设计了一个IT行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定量指标体系,选取IT上市公司样本,进行了规范的实证研究。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界定我国IT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我国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实证研究核核心心竞竞争争力力与与绩成效长正性相正关相关结论及建议图1.2结构图Fig1.2Theresearchprocessofthispaper9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界定2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界定2.1核心竞争力理论溯源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界兴起了对企业研究的高潮,研究重点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集中于对如何深入发掘竞争优势的特殊资源的研究。在产业组织理论和战略理论中,强调以独占和难以模仿的资源能力来解释企业竞争优势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观点日益增多(Barney,1986;Montgomery&Wernerfelt,1988)。Prahalad&Hamel在1990年正式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正是这种研究深入到一定时候的必然结果。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融合的产物,战略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探索持续竞争优势之源,[8]最后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趋向企业核心能力。2.1.1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60年代以来,随着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经历了以下几代的发展:60年代,第一代战略管理理论出现,在70年代受到普遍重视。以Ansoff和Andrews为代表,他们第一次明确提出公司和竞争战略,强调指出战略管理是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把战略这一概念推向企业管理的实践之中。至今还被认同的是以Chandler为代表的第二代战略管理理论,其著名论点——“结构追随战略”——把组织结构设计提到战略的高度,强调组织结构应随战略调整而相应调整,并且认为多事业部结构是多元化公司的主要形式。80年代,以波特为代表的第三代战略管理理论出现。他提出了五种竞争力的战略分析模型,使战略环境可以分析,企业可以根据对环境的分析确定自己的战略,并且指出了成本领先、差别化、独树一帜三种一般战略;80年代中期,第四代战略管理理论出现,代表人物是加拿大著名管理学家明茨伯格,他提出了精雕(crafting)战略,指出战略必须随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1990年,Prahalad和Hamel把具有重大影响的概念——核心竞争力引入管理界,这标志着第五代战略管理理论的正式确立,即企业资源观战略管理理论。企业资源观战略管理理论的出现,是学者们对企业“资源”观的复归。为解释企业的杰出绩效,战略被视为“寻找租金”。企业资源观战略管理理论认为,战略管理最重要的原则是通过资源积累与配置,赋予所占有资产异质性,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也就是获得“持续租金”。这种理论认为,多元化公司不仅是业务的组合,更是能力的组合,公司应制订与实施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企业资源观把视线引向企业内部,关注企业的异质性与成长。指出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企业之所以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高和运用是根本。10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界定2.1.2经济学的发展虽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正式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但其经济学渊源可以上溯到1776年AdamSmith的《国富论》。AdamSmith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效率,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理念是强调企业之间的能力分工,二者在此有异曲同工之处。沿着这个研究思路对企业的理论认识走过了从新古典经济学到企业资源观的发展历程。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视为利润最大化组织,按此准则优化投入产出,它的基本分析单元有要素投入、产品产出、生产函数、利润、价格与成本。交易费用理论(以科斯、威廉姆森为代表):关注的基本问题是企业为什么在市场经济中存在以及企业的边界在哪里?理论认为交易费用是解释基本问题的答案,交易费用是不确定性、有限理性、不对称信息和资产专用性的函数。委托代理理论:主要研究资源所有者(委托人)和资源管理者(代理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合同设计使委托人和代理人激励相容。企业资源观理论:关注的焦点是竞争优势与企业发展,研究着眼点为企业资源、能力等,它把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和管理都视为一种特殊能力。企业资源观的兴盛是因为经济学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需要。近些年来,企业资源观经济学研究日益引起理论和实践界的重视。企业资源观经济学最早可追溯到Penrose于1959年提出的把企业看作是“一系列资源的集合”的观点。Penrose认为,企业应视为“资源的集合,而不是古典经济学理论所认为的产品-市场的集合”。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企业以独特方式运用和配置资源的特殊资源,成为企业资源观的研究焦点。2.1.3知识经济理论上世纪90年代,由于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家都在讨论同一个话题――经济全球化。这个趋势的出现使得在90年代中期,特别是1996年以来,知识经济理论成为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及其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为主导的经济。知识经济最直观和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地位的空前提高。知识需求成为人类实现其他一切期望的前提,知识生产本身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中心。知识经济成为继工业文明(即以资本生产为中心的时代)之后的又一次深刻的变革,其核心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新能力?知识经济引起了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变化,对企业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管理,即企业如何获取、创造、扩散与运用知识,以在新的知识经济条件下获得持续竞争优势。Allee认为,更新知识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更新不仅包括创造新知识,也包括摈弃旧知识。这需要对知识和学习进程本身进行持续地探索和自我思考。一种围绕知识来组织企业的结构化方法就是制定核心竞争力战略。不仅要从增强当前知识效11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界定用的角度出发,还要从获取未来知识的角度出发。Allee提出了核心知识能力和核心运作能力概念,认为核心知识能力和核心运作能力是鉴别组织的截然不同但有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核心运作能力是使企业能高速度、高效率地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和功能,是很多企业成功的常规能力。而相对核心运作能力而言,核心知识能力则属于对特定商务而言是独一无二的专长、知识和技术知识的范畴。这使得企业知识管理最终也集中到核心竞争力管理问题上。要在知识经济时代赢得持续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仍然是基础。2.2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界定在1990年正式提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正是以上研究深入到一定时候的必然结果。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提出来以后,西方学界掀起了一个空前的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的高潮(20世纪90年代美国ManagementJournal,HarvardBusinessReview,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等期刊上,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论文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但是,战略管理领域使用术语的习惯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不利表现在:资源是一个最宽泛的概念,它可以很自然地概括企业的一切投入要素(包括能力、才能、知识等)。而且,许多学者认为,能力不好定义,资源和能力很难区别,或者即使在理论上可以加以区分,在实践中区分它们也是不必要和不可能的。这样,许多学者往往满足于对它们不做区分,并且倾向于将能力视为资源的一个子类。这样在术语使用上就有利于资源基础论,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同时,能力、才能往往被知识基础观和许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作者归结为知识,甚至物质资产也被最终归结为知识的物化。这样,与知识基础论相比,术语使用习惯对核心竞争力理论也是不利的。所以,在这里,笔者认为必要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进行界定。2.2.1能力的要素-能量观模型的提出1991年,Grant在他的著作中提出,资源基础观点是主张“内部审视”的重要性,并认为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会引导企业经营战略的方向,同时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本文基于一种对于各种术语的重新规定,借鉴Grant的能力观,提出能力的要素-能量观。在这个模型中,资产包括了显性化知识,才能则包含了内化的知识。才能可以促进物质资产、金融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积累;同时这些资产对于才能有促进作用。资产和才能通过组合、协作的活动过程,产生了能力;能力可以促进其服务目标的实现,能力对于才能和资产都有促进作用。笔者的这种要素-能量观模型可以表示如图2.1所示。12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界定各种资产(包括显性知识)在活动中组合与协作能力各种才能(包括内化知识)图2.1能力的要素-能量观模型Fig2.1Theelement-energymodelofthecompetence这里所称的资产包括巴尼所定义的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等有形资产,以及商标、形象、声誉、显性知识、规则、信息、企业文化、组织资本等无形资产,知识是这些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是个别员工所具有的潜在能量,它依赖于员工所具有的内在知识以及动作过程。才能是一种“实现”的概念,是一种能真正促进目标实现的能量,否则不称其为才能。2.2.2企业核心竞争力界定的目标重新界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可以概括一切导致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异质性,这样,我们依据核心竞争力制定的战略、政策才能抓住主要方面。而且,重新定义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必须满足操作性要求,要能够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并且能够采取管理措施对其产生影响。基于以上要求,笔者提出核心竞争力重新界定的四个目标。目标一是准确性,新界定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必须是以解释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为目的,必须能反映核心竞争力的节点性、异构性、多样性,其内涵必须与现有的对核心竞争力特性的共同理解相一致(即,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替代性)。这个目标主要是为减少继承风险服务的。这一目标主要通过引入价值链工具和直接规定核心竞争力的三特性来保证。目标二是全面性,即重新界定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其外延必须能容纳某企业中所有导致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内在异质性因素,并且新概念必须适用于所有提供服务或者产品的经济组织和所有的能力形式,而不仅限于某一产业或者生产技术。1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界定这个目标通过要素-能量观和活动-能力系统观来实现(在这个系统观下,资产、知识、才能等成为能力的构成元素,这在下文将有详细阐述)。目标三是层次性,即新概念要能揭示核心竞争力本身的层次结构以及核心竞争力在能力系统中的层次位置,并且新概念要能为各个层级分析核心竞争力、制定管理措施的需要服务。这一目标主要通过活动-能力系统观和价值链工具的相结合来保证。目标四是可操作性,新界定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必须具体、可以把握,必须阐明核心能力的构成元素、层次结构、能力载体,必须可识别,并且这个概念必须对制定管理措施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状况有帮助。这一目标主要通过引入活动-能力系统观和价值链工具来保证。2.2.3企业核心能力特有属性的重新审视根据形式逻辑学,界定一个概念通常可以采用“种”+“属性”方式。对于核心竞争力而言,它的“种”就是能力;“属性”就是一类事物的“特有属性”(内涵),即作为能力这个大类事物中的一个子类的核心竞争力都具有的,而其他子类(非核心竞争力)都不具有的属性。因此重新界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一个关键的步骤是重新确定核心竞争力的特有属性。而要重新确定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唯一的依据是核心竞争力概念提出的目的——用企业内在异质性解释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于是确定核心竞争力的特性的问题就转化为另一个问题:即对于一项企业竞争力而言,如果它要能成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内部来源,必须具备那些特性?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普、哈二人为[30]代表,强调核心能力应具备的特性之一是延展性;另一种以资源基础观的巴尼[4]为代表,不强调延展性是核心能力的必要特性之一。下文,笔者将在比较分析不同作者对于导致持续竞争优势内在要素的必要特性的观点的基础上,根据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目的和经济学原理,重新确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特性。普、哈二人认为核心能力必须具备延展性、价值性、独特性等三个特性。这个表述强调了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在笔者看来,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之所以强调延展性,主要与他们过于关注价值链活动共享的经济利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6学习曲线)以及过于强调能力的延展性对于竞争优势持续性的重要性有关。事实上,分析表明,能力的延展性从整体上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利益,同时,能力的延展性对于竞争优势的持续性也是不必要的。与此相反地,资源基础观的众多学者并不强调“能力”的延展性。巴尼(1997)的VIRO框架则认为一项“能力”(资源和能力)要成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源泉,必须6普、哈二人的逻辑是,产品市场的竞争优势是短暂的,核心能力只有具有不断推出新的有价值的、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的延展性,才能保证竞争优势的持续性。14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界定[4]同时具有四个特性。这四个特性是:①价值性,②稀缺性,③不可模仿性(包括不可复制和替代),④该“能力”必须被公司组织起来、充分利用。在笔者看来,这里的第四个特性属于如何利用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不属于核心竞争力的特性问题。除了没有延展性外,其他几个特性则同普拉哈拉德、哈梅尔的表述虽略有不同,7但其本质是统一的。巴尼的价值性与普、哈二人的价值性相差无几,普、哈二人的独特性则相当于巴尼的稀缺性和不可模仿性;但是最大的不同是,巴尼并不强调能力的延展性。同样地,彼特拉夫(Peteraf,1993)的模型提出,“能力”(资源)要成为可持续竞争[31]优势的来源,必须同时具备4个条件,它们是:①资源异质性(能产生李嘉图租金或垄断租金(张伯伦租金));②事后对竞争的限制性;③不完美的资源流动性;④事前对竞争的限制性。这里表述的四个特性,同上述的特性不完全对口、存在交叉重叠,但总体仍然大同小异。资源异质性同上述的价值性和稀缺性相当,事后对竞争的限制性、不完美的资源流动性以及事前对于竞争的限制性与不可模仿和替代性有关。由此可见,彼特拉夫也不强调延展性。其他的作者对于导致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的必要特性的陈述,大多与巴尼等为代表资源基础观的观点一致。例如,鲍爱里克森.杰斯帕.米克尔森认为导致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必须具有的特性是:①价值性;②异质性;③完全不可模仿性;④很难替代性。米克尔8森也没有强调“能力”的延展性,相反,它考察了能力的两个属性:能力的生产性与9弹性。其中能力的弹性与延展性的概念大同小异,作者认为,单靠能力的弹性并不能导致能力的优越性,能力的弹性只有在它具有强大的生产力的前提下才有意义,可见,作者并不认为延展性对于竞争优势是必要的。又如,科利斯和蒙哥马利认为导致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必须具有5个特性,即:①独特性(难以仿效);②持久性(贬值前持续的时间);③专用性(企业能够因此获利);④不可替代性;⑤竞争优越性(与替代资源和能力相比的优越性)。这些特性与上述的特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所不同是更加关注能力与环境的关系对能力的获利性的影响。这里,作者也并不认为延展性是必要的。笔者认为,核心10竞争力同环境的关系固然对其获利性有影响,但是,这是属于核心竞争力的外部关系,而不是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性,因此,持久性和专用性可以略去。7巴尼的表述是:当一项资源和能力能够帮助公司利用机会、抵御威胁以及弥补弱点时,就具有价值性。根据波特这种价值性最终可以归结为为顾客创造高于成本的价值。8作者定义为“处理同一类活动的效率”。9作者定义为“一种能力能处理的不同种类活动的数量”。10事实上,笔者认为核心能力既非竞争优势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因此,如果将所有对核心能力有影响的外部关系都纳入到核心能力的特性来保证核心能力是竞争优势的充要条件,则存在同义反复问题。即核心能力就是导致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于是,拥有核心能力就可以导致可持续竞争优势。为了避免同义反复问题,笔者将对核心能力获利性有影响的环境关系的一部分视为非本质特性。15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界定由上可见,与普、哈二人同期的众多作者都不强调“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这并不是个偶然现象,而是有其深刻原因的。笔者认为,根据经济学原理,能力的11高延展性对于竞争优势的贡献是不必然的、有条件的,同时,高延展性对于竞争优势的持续性也是不必要的。首先,高延展性有其经济利益,也有其成本,同样专用性也有其专用利益和专用成本。只有在高延展性带来的整体经济利益大于专用性整体利益时,才有利于企业的竞争优势。高延展性能力无非是说该能力可以适用于多个价值链,即该能力具有通用性。这种能力通用性的经济利益主要表现在于共享利益:(1)剩余生12产能力利用;(2)规模经济利益;(3)范围经济利益;(4)学习曲线利益。但是,正如波特所指出的,在价值链间共享价值活动存在共享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协调成13本、折衷成本和缺乏灵活性成本。相应地,专用利益与专用成本恰恰与此次相反,与高延展性能力相比,专用的能力能够以最优的结构适用于特定目的,避免了协调成本、折衷成本和缺乏灵活性成本,往往能产生专用性准租。但是,其专用性的成本是缺乏在不同市场间转移的机动性以及通用性能力所具备的所有共享利益。因此,高延展性是否在整体上促进经济利益和导致竞争优势依赖于共享利益与共享成本之间的权衡,也可以说依赖于通用性整体利益与专用性整体利益之间的权衡,即能力的高延展性并不必然有利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其次,高延展性对于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是不必要的。高延展性的支持者的一个逻辑是:最终产品的生命短暂,高延展性可以保证不断地延伸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或者新服务,因此,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是必要的。但是,笔者认为,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是核心竞争力的优越性和价值性,而非延展性;如果一项能力不具有优越性和价值性,即使延展性很高,也根本不能带来竞争优势。相反,价值性和优越性才是关键的,只要一项能力创造的价值为顾客所珍视,并且比对手强,那么即使核心竞争力只能延伸出一种产品系列(同种产品线的不同型号、代别),它也可以导致持续的竞争优势。事实上,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有长有短,例如,电力企业可以依靠电力这种单一的产品而不断地取得竞争优势;同样,经营零售服务的沃尔玛公司也可以依靠提供的零售服务而不断地取得竞争优势。其它的例子可以包括企业通过对一种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而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不必要生产多种产品。11事实上,众多作者所称的延展性就是指高延展性。12以上经济利益只有下列因素分别存在是才成立:(1)企业存在剩余生产力、(2)中间产品存在规模经济、(3)不同活动间存在范围经济、(4)该活动存在学习曲线。13协调成本反映了在多个细分市场中运用共享价值活动经营所产生的较高难度;折衷成本包括服务于某一细分市场的价值连队另一细分市场不是最优的,以及同时为两个细分市场服务损害了企业服务于其中任一市场的能力;缺乏灵活性成本是指共享价值活动限制了在不同细分市场中修改战略的灵活性,还可能产生离开细分市场的推出壁垒。16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界定综上所述,延展性不是核心能力的必要特性。事实上,具有一定的延展性是能力的共性,同单个具体产品相比,能力总是同多个具体产品相联系的。因此,能力的生命周期必然要比单个具体产品的生命周期长,所以不强调核心竞争力的高延展性不等于削弱了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相反,如果过分强调延展性,则与核心竞争力具有生命周期的性质会产生矛盾。笔者认为,延展性是能力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与能力的类型有关(如一般管理能力的延展性最强,而特定的技术能力则只能适用于有限的产品类型),而与该能力是不是核心能力无关。事实上,企业在具有不同延展性能力上,都可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例如,泰科公司依赖于其具有高度延展性的一般管理能力而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而相反,夏普公司则依赖其高度专业化的资源能力也可以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克利斯、蒙哥马利,1998)。因此,一定的延展性是能力所固有的,对于核心竞争力而言,高延展性是其偶然属性。普、哈二人对于核心能力的延展性的强调可能同其研究样本过于集中于消费电子类有关。由于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使得电子技术在各个产业的渗透力日益加强,在这些产业中,具有高延展性的整体经济利益恰好高于专用性利益,因此,普、哈就此得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高延展性的结论也不足为奇。事实上,即是这些具有高度延展性的技术,与一般管理能力相比,其延展性也是不够的。综合上述作者的观点,为了简洁起见,笔者概括了核心能力的三个特性,它们是:①价值性,即核心竞争力必须能创造顾客珍视的价值;②卓越性,即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独树一帜的,它如果不是本企业唯一的,其水平也要远高于竞争对手;③难以模仿性,包括难以直接复制和难以替代性。其中,卓越性与普、哈的“独特性”,巴尼的“稀缺性”,彼特拉夫的“异质性”,米克尔森的“异质性”,科利斯的“独特性”、“竞争优越性”,李东红的“异质性”、“价值优越性”相重叠。难以模仿性则与巴尼的“难以模仿性”,普、哈德的“独特性”,彼特拉夫的“事后、事前对竞争的限制性”、“不完美的流动性”,李东红的“不可仿制性”、“不可交易性”、“难于替代性”等相重叠。价值性则与普、哈的“价值性”,巴尼的“价值性”,彼特拉夫的“异质性”,米克尔森的“价值性”,科利斯、蒙哥马利的“竞争优越性”,李东红的“价值优越性”有重叠关系。2.2.4活动-能力系统观模型的提出核心竞争力思想的精髓在于用企业内在能力差异来解释持续竞争优势,这是被广为接受的科学思想。然而,由于能力概念比较抽象、难以分析,核心竞争力理论还未发展出一套对企业能力进行科学分类、分析的工具。按照科学方法列示企业所有的能力,这是进行核心竞争力识别和规划的前提步骤,因为,如果不知道企业有哪些能力,就无法准确地指出这些能力中哪些是核心竞争力。这种状况1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界定损害了核心竞争力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并大大削弱了其实践应用价值,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仅仅停留于一种新思想的阶段。在2.2.1中,笔者提出了要素-能量观模型,将各种资源、才能、知识视为能力的构成材料,这保证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可以归纳企业一切内在异质性。这里笔者将进一步发展要素-能量观模型,将它和活动相结合,提出“活动-能力系统观模型”。笔者认为,价值活动是能力的载体,是能力的外在体现;能力依附于价值活动中,是价值活动作为整体所具有的能量,它促使价值活动的目标得以实现。所以,能力和活动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一项活动对应一种从事该活动的能力,相对的,一个能力就对应着承载它的活动。在要素-能量观模型中,能力由各种要素构成,各个要素本身具有的能量可以视为“子能力”,能力是各个构成要素所具有的整体能量;同样,活动-能力系统观模型中,一项活动的存在要求有各种要素参与,各种要素按照相互协调的原则各自为整体活动提供各自的子活动(服务),这些子活动加总起来形成整体活动,根据活动-能力一一对应的原则,整体活动对应着整体能力,各个要素的子活动对应着子能力。因此,要素-能量观模型和活动-能力系统观模型在本质上是统一,所不同的是,活动-能力系统观模型从能力与活动相结合的角度来理解能力,揭示了活动和能力的内在联系以及各个要素具有能力的机理——通过提供子活动(服务)。由于活动和能力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各个层次的活动都对应着相应的能力。活动-能力系统观模型可以用图2.2来表示(以三层次为例)。活动/能力本层子活动/能力1子活动/能力2子活动/能力3子层要素1服务/能力要素n服务/能力要素层图2.2活动-能力系统观模型Fig2.2Themovement-competencesystemmodel由于活动和能力的一一对应关系,为了叙述方便,下文笔者将能力和活动两个术语交替使用,即笔者所谓的活动就是指与之对应的能力,能力就是指与之对1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界定应的活动,这样交替使用带来的微妙区别是:活动是企业“从事的”,而能力是企业“拥有的”;活动强调实体,能力强调能量。2.2.5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新界定笔者认为,完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方向应该是:寻求一种对企业内部因素进行系统、详尽分析的工具。一定程度上,出于相同的考虑,许多作者已经提倡或者已经着手通过企业活动来研究企业能力。例如,保罗.罗伯特森(1995)提倡用波特的价值链工具来分析企业的能力。巴尼(1997)也提出了利用麦肯锡公司的一般价值链和波特的价值链工具来列示企业能力,以完善VRIO框架的方法。更为直接地,有些作者直接将活动定义为能力,如阿迈.辛德和威廉姆.艾伯伦将关键活动定义为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安德鲁.坎贝尔和迈克尔.古尔德(1995)提出了“技能树”的[16]概念,指出应该将业务技能细分为技能“部件”和“子部件”的分析方法。笔者认为,能力分析必须同企业活动的分析相结合,其好处在于:使能力的分析可视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其合理性在于:能力和活动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另外,必须依托于波特的价值链来研究企业活动和能力,因为这种工具较为成熟、可操作性强、富有层次性、适于分析竞争优势并且具有动态性。上述笔者提出了活动-能力系统观模型,将能力的分析和活动的分析连接起来。并且提出要将能力分析与活动相结合,就只能是与波特的价值链工具相结合。其理由是:首先,波特的价值链工具用系统的方法,对企业内部活动进行了全面、科学的分类,根据波特的价值链来列示企业活动可以做到没有遗漏、没有重复。其次,由于价值链具有系统性,根据价值链来考察企业活动,既可以细分到个人或者单个要素的层次,又可以综合到整条价值链或整个企业的层次,能很好的满足能力的层次性要求,满足各个层次分析的需要。第三,价值链工具经受了众多实践检验,较为成熟,为众多作者所推崇,并且容易理解,可操作性强。第四,波特创立价值链工具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价值链差异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而核心能力方法的目的也是通过企业能力差异来分析竞争优势的差异,因此,二者相结合是有其潜在的共同基础的,它保证了重新界定的核心能力的准确性(适合于分析目的)。第五,价值链工具指明了价值活动之间丰富的联系,为分析活动(能力)的动态性提供了方便。由于以上五个原因,笔者提倡将能力的分析与波特价值链工具相结合。波特认为企业所从事的所有活动构成了本企业的价值链。任何单个企业的价值链都是更广泛的价值系统的一部分。典型的价值系统是由供应商价值链、本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以及买方价值链构成的系统。典型地,任何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引入了价19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界定值链工具,就可以根据这个工具来分析、列示企业的活动(能力),然后据此进行核心能力的识别工作。根据活动和能力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结合实际情况,基于基本价值链图,用能力置换活动,我们可以得到一张基于基本价值链的能力系统图,如图2.3所示。辅企业基础设施助活管理能力动利技术研发能力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内部后勤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外部后勤能力服务能力润基本活动能力图2.3基于基本价值链的能力系统图Fig2.3Thepictureofthecompetencesystembaseonthebasicvaluechain核心竞争力就是这张能力系统图中的某一类能力或某一类能力的子能力或者是某些子能力的加总。现在,我们可以定义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一环节或者某几个环节上所具有的能力,它能为顾客创造为他们所珍视的价值(价值性),它使得与之对应的企业价值活动以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和更有效果的方式进行(卓越性),它难以被竞争对手直接复制和替代(难以模仿性)。虽然,从数理逻辑角度来看,它既非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从辩证逻辑原理来看,它在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诸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并且是可控变量,具有管理意义。这个界定表明,企业核心竞争力包含三个层次,即:管理核心能力、市场核心能力和技术核心能力,而且三个层次是同等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是:具备价值性、卓越性和难以模仿性的价值活动能力。它排除了延展性特性,使得其所囊括的外延更加全面,同时也使核心能力概念与竞争优势的联系更加紧密,从20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界定而保证了核心能力概念的准确性。从外延来看,这个概念以要素-能量观模型和活动-能力系统观模型为基础,能力的概念包含了企业的各种内在要素,资源、知识、声誉、才能等等可以被包括在内,具有了全面性。与要素-能量观、活动-能力系统观以及价值链工具的结合,也使得核心能力的概念具备了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基本上达到了重新界定的四个目标。21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我国IT发展综述与研究范围、对象的界定3我国IT发展综述与研究范围、对象的界定我国信息产业经过改革开放后近10年的发展,尤其是“九五”期间的大发展,整个信息产业以平均高于全国GDP三倍的速度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0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1年达到了1.35万亿元,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并跻身世界十大信息产业国之列。200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同比增长34%,已成为我国工业第一大产业,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三。3.1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3.1.1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首先,信息产业生产保持快速发展,居全国各工业行业之首。2001年,信息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572亿元,增速达26.8%,高于全国工业生产增速17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8237亿元,增长20%,二者均居各工业行业之首。而在2003年上半年,信息产业就实现销售收入7333.9亿元,同比增长28.5%。其次,经济效益领先于其他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低迷和我国出口增速放缓,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下,2001年信息产业的经济效益普遍提高。全行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774亿元,同比增长16%,占GDP的1.85%,拉动全国GDP增长7.3个百分点中的0.28个百分点,每百元销售收入创增加值21.5元;实现利润489亿元,增长4.9%,人均利润2.7万元,是全国工业人均利润的10倍;上缴国家税金261亿元,增长19.1%。利润总额在所有工业行业中名列第三,在各制造业中位居第一。03年上半年,全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12.1亿元,同比增长33.9%,增幅比2002年同期高出20多个百分点。最后,仅以电子产品为例,电子产品为我国外贸出口做出突出贡献。2001年电子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1241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4.3%。其中出口650亿美元,增长17.9%,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幅11.1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的24.4%;进口590.8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59.4亿美元,创历史最高记录。2002年全行业生产增长20.4%,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幅水平8.4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038.7亿元,同比增长16.1%,产销率达97.4%;全行业完成增加值122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全行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81.5亿元。03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1123.5亿美元,同比增长50.7%,其中出口额为5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7.1%,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9.9%,实现贸易顺差33亿美元。22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我国IT发展综述与研究范围、对象的界定我国正逐步成为世界信息产业大国。1989年我国信息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九位;1996年上升到世界第五位;1999年后一直居世界第三。3.1.2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区域特征目前我国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京津地区的三大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基地。1.以电子零部件和部分整机组装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基地。广东电子信息产品产值达3000亿元,连续十年居全国第一,是全球最大的硬件生产基地。深圳至东莞产业走廊几乎汇集了全球九成以上的计算机产业,东莞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脑资讯企业两千家,复印机、台式电脑、光传感器、微型电机约占世界产量半数以上。2.以半导体制造、笔记本电脑、手机及零部件生产为主的长江三角洲信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横跨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依托上海发达的工商业,有着优秀的人才队伍和巨大的市场空间。特别是2000年后,我国台湾省电脑产业向该地区的投资大幅增加,促进了这一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3.以科研开发和生产为主的环渤海京津地区。摩托罗拉、韩国三星等国际跨国公司早已进驻天津开发区,形成了相当生产规模。北京有全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周围有几十所高校,其研究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力。世界跨国公司诺基亚、松下、微软、富士通、摩托罗拉、惠普等均在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3.2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我国的信息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不具备信息产业强国的实力。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1.总体规模较小。我国IT企业积极实行大公司战略已初见成效,形成了一批以联想集团为代表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尽管如此,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是中国IT产业的总量水平较低,目前仅接近于新加坡、英国。二是在世界IT产业中的比重偏低,产值只有世界IT产业产值的4%左右。三是中国的IT企业处于规模小、力量分散的状态。与世界著名的IT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规模和实力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中国IT产业百强企业的销售收入总和只相当IBM公司的1/3。据信息产业部统计,1998年我国计算机类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达15000家,从业人员约50万人,以此平均计算则每家企业的销售额不足1000万元人民币,就业人数不足35人。2.盈利能力不强。2001年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百强的利润呈现高速增长的特点,利润总额达到269亿元,比2000年增加84亿元,增长45%,占全行业利润总额2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我国IT发展综述与研究范围、对象的界定的71%,利润超过1亿元的企业达到50家。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电子信息百强的利润还是比较低的。我国信息百强利润前10名与世界信息百强利润前10名相比,每一家企业利润都不到后者的5%,如我国排名第一的华为公司利润额为3.5亿美元,也仅相当于VRIZON公司利润110亿美元的3.2%。同时,就营业收入利润率而言,全球信息百强前10名的平均营业收入利润为19.7%,我国仅有5.5%,不到前者的1/3。3.信息资源开发滞后于网络建设。相对于通信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明显滞后,主要原因是信息资源开发和有偿使用的市场机制还未形成,信息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对信息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不健全;基础工作薄弱、信息资源重复配置、信息资源不足与闲置并存,信息资源难以实现全社会共享等等。IT的应用还没有广泛深入到工业、农业、服务业各领域,利用IT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的任务还相当繁重。据有关调查,我国300家国家重点企业用于IT设备和软件的投资累计仅占总投资的0.3%,而发达国家大企业一般为总资产的8~10%。我国企业还缺乏对利用IT进行传统产业改造的应有重视,资金投入普遍不足。4.企业优势支撑乏力。做为技术创新基础的R&D(研究与开发)费用占GDP的比重以及企业的R&D强度即R&D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和企业从事R&D人员比重很低。据1998年科学技术部的《中国科技统计数据》,我国R&D经费支出及占GDP比重从1991年的150.79亿元增长到1998年的55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9%,但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0.6-0.7%之间。这不仅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且也落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日本(1997年,1138.44亿美元)、韩国(1997年,71.89亿美元),分别占本国GDP比重为2.92%和2.89%。5.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差。与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IT水平相比,中国的差距主要是创新能力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不足,IT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低,主要关键技术和高精尖技术基本上由发达国家所主宰。产品技术含量低、核心技术少和制造工艺差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我国在IT领域的一些关键性技术比较落后,高速CPU芯片、存储器的设计制造,系统软件的开发能力等都存在较大差距。计算机硬件、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基础集成电路芯片,主要依赖进口。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基本上是国外产品。目前国内生产的IC产品只能满足中国市场的20%左右,软件产品只能满足市场需求的30%。根据2003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世界各国信息技术发展状况排行榜显示,2003年全球IT技术发展排名,中国比上一年下降了8位,排名第51位。24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我国IT发展综述与研究范围、对象的界定6.IT产业的行业垄断问题。中国电信是行业批发的垄断者,兼作零售。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电信的费用太贵,抑制了居民家庭的使用率及IT产业的技术进步。美国网络电话将降到每分钟1美分的水平。中国的国际长途电话费竟然比美国高6倍。据统计,中国消费者每年支付电信行业的垄断成本高达125亿人民币。原因是中国电信利用独占网络的特权制订高资费,不允许其他竞争者低价租用网络。对寻呼、信息服务、因特网等业务的经营者,也收取很高的专线和中继线资费,严重阻碍了电信、计算机和电视的3网合一,也阻碍了IT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信息产业部对国家主体电信企业从纵向上分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卫星通讯集团公司,中国寻呼通讯集团公司等,同时实行政企分开,信息产业部与各电信公司脱离了经济和隶属关系。这种改组从专业化方面加强了纵向垄断,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合理竞争和IT产业的技术创新问题。由于我国IT企业与发达国家IT企业多方面的差距,在国外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取消外商投资的一系列限制的情况下,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将面临巨大的冲击。3.3IT上市公司研究范围与对象的界定根据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定义,信息技术是“针对信息的采集、描述、处理、保护、传输、交流、表示、管理、组织、储存和补救而采用的系统和工具的规范、设计及开发”。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运用,是信[32]息化得以展开的基础及主线。为便于对IT上市公司的研究,首先要明确IT行业包含的范围。几乎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由国内外权威机构经过反复研究实践得来的,具有代表性和可用性有四个标准,分别是:《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全球行业分类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这些标准都是由国内外权威机构或业内资深投资公司制定发布的,是本文研究IT业分类的基本参考框架。下面分别就这四个标准中涉及到信息技术业的分类进行比较。从总体上来看《全球行业分类标准》比较全面,它包括了其他标准中没有的IT咨询业,但是在我国IT咨询目前的确还不能称其为一个行业,实际研究过程中我们也未发现有类似的上市公司,这也说明后两个标准,即《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更为切合我国国情。表3.1是对四个标准的比较:25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我国IT发展综述与研究范围、对象的界定表3.1四个行业分类标准的比较Tab3.1Comparewiththecriterionbeyondfoursortoftrade国际标准产全球行业分国民经济行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类标准业分类标准业分类指引软件无有有有IT服务无有部分有部分有通讯设备制造有有有有计算机制造无有有有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无有有有电子设备制造有有有无半导体设备制造有有无无电信服务无有有有无线通信服务无有无无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制造业有有有有计算机网络开发、维护与咨询无有有有通过对以上四个分类标准的研究分析,结合实际研究需要,并联系互联网实验室《中国IT上市公司基本状况研究报告》,确定了IT上市公司分类标准。如表3.2所示:我们可以看到,IT业虽然包含的领域相当广泛,但基本上由IT增值服务、IT制造、IT综合以及IT概念四类组成,而本研究主要以IT制造类作为行业的基本范围。由上表的行业界定看出,本文所研究的信息技术产业(InformationTechnologyIndustry,简称IT产业)是指信息技术产品生产或经济活动的总称。由于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国内IT上市公司,所以在样本选取上主要依据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并结合研究和实际需要进行一定调整,以便恰如其分地表现国内IT制造类上市公司现状。26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我国IT发展综述与研究范围、对象的界定表3.2IT各行业分类表Tab3.2ThesortofITtrade大类小类说明为商业或消费市场设计、开发和生产专业应用软件的公司,软件包括企业级、技术级和娱乐软件。IT增值IT服务贸易提供系统集成,IT媒体服务,IT产品交易等服务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公司,包括在线数据库和交互式服务,互互联网联网地址注册服务,数据库建立和互联网设计服务,互联网零售企业。14电器制造个人电脑,服务器,大型机和工作站制造,各类信息家电制造通信网络设备制计算机网络设备产品制造,电讯设备制造IT造制造类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件生产或发行。包括数据存储设备,主板,视频,音频卡,显示器,键盘,IT配件制造打印机和其他外围设备。ITIT综合从事多种以上行业的公司综合类IT概念业务中包含以上行业,但其业务收入不占总业务收入的主体IT概念类的公司3.4区别于传统企业的IT企业能力特征1.作为新兴高科技行业企业,现代IT企业是人力资本高度密集型企业。IT企业作为现代生产高科技产品企业,首先是一个人力资本高度密集型企业。现代IT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对人力资本的强大需求,使得大学和科研单位密集成为IT企业成长必须的环境。高层次科技人才密集是IT企业的重要特征,也是企业不断成长的强大支撑。在IT企业中,从业人员大多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企业法人受教育程度较高。2.传统制造业企业是资本与劳动的集合体,而现代IT企业是知识集成的企业。现代IT企业是一个多种知识的集成系统,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其产品价值主要取决于知识资本价值的转移量。传统的制造业企业虽然也拥有各种技术和知识,但我们不能说它是一个知识集成体。因为,构成传统制造业增长的主要资源还不是知识,而是资本和劳动。构成现代IT企业的主导要素是知识。而且,IT企业的14由于当今家电信息化趋势十分明显,所以将电脑整机制造和家用电器制造合并称为电器制造类。2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我国IT发展综述与研究范围、对象的界定领导普遍重视职工的技术培训。在IT企业,专有技术力量是企业竞争的“本钱”。企业科研开发费用不断呈上升趋势,不论企业创建时间长短,都积极开发研究新项目,不断推出新产品,新产品比重呈上升趋势。3.全球化的生产网络导致IT企业更加重视合作与联盟。IT产品相对于其它产品时效性更强,在兼容作用下的旧技术贬值非常快,因此,需要和其它企业进行交流。由于企业的合作生产与合作经济特征,为了更好的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决定了IT企业更加倾向于加入地域性的产业集聚群体,从而决定了IT企业将更加重视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与战略联盟的建立。4.产业边界的可延展性决定了IT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IT产业经济范式决定了IT企业强调的是顾客导向,即顾客适度参与生产环节,而生产者适度融入消费环节,并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因此,IT企业的能力将更加强调顾客的服务与技术开发的紧密结合,强调技术部门、生产部门与服务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协调。科研方向对路,使得产品销售情况良好。5.企业结构变化趋势与国际趋势趋同。在2001年信息技术公司百强中,服务及分销商有17个,比2000年增加了7个,仅次于半导体芯片制造业。名列第六的闻名全球的IBM公司在其新CEO葛斯纳上台之后,幡然改变,开始淡化硬件事业,积极投入于服务、电子商务事业。在本排行榜中,IBM已被归入服务商一类。我国IT产业与上述趋势大致相同,元器件行业仍是基础行业,企业所占比重最大;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软件化、服务化趋势得到了加强。四川托普集团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软总公司、东方软件有限公司等软件企业已经具有相当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与人才优势。以联想电脑公司为代表的硬件厂商以及过去以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的TCL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正逐步由单一的制造业厂商向服务商转变。3.5我国IT企业的机遇全球经济低迷和世界IT产业动荡,为我国IT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2000年末,由于纳斯达克股市的急速下滑和网络企业的大幅缩水,以及西欧国家高额拍卖3G执照等原因,全球信息产业发展受阻。主要表现为投资减少、企业大幅裁员、产品积压降价、网站破产。同时,整个经济发展减缓,市场疲软,企业效益不佳,从而引发全球IT产业加快调整步伐,世界IT产业步入低谷。而这时候,中国IT产业却一支独秀,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经济全球化推动了IT产业的全球化。当前,全球IT产业正在经历一个价值链分解和产业转移的过程。价值链分解为发展中国家的IT产业提供了众多的机遇。许多跨国公司逐渐放弃从研发、制造到产品交付的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开始将一2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我国IT发展综述与研究范围、对象的界定些产品环节外包出去,以集中资源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IT制造业。同时,一些跨国公司还为降低产品成本纷纷将产品移向海外,首选亚太地区,从而使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主要产地和最大出口市场。这些都为我国IT产业利用优势资源参与国际分工、谋求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机遇和外部环境。此外,信息技术和因特网工具自身的快速发展,也使信息交流变得更为方便和快捷,极大地促进了我国IT产业融入国际分工和开展合作。在世界IT产业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我国IT产业作为世界产业的一环,将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主动吸收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并在积极参与与全球IT产业国际分工的同时,逐步实现自身由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的转移。当前,我国IT产业正在经历从技术含量低的制造环节向技术含量高的设计与研发环节转移,由低附加值的市场向高附加值的市场转移,由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移的演化过程。我国的IT企业也要抓住机会,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结构调整,打造出与发展节奏相匹配的产业结构体系,在世界IT产业分工中确立自己的地位。据统计,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贡献的,美国每年新增产值约有2/3是考微软公司这样的IT企业所创造的。IT企业在未来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提出为IT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企业内部因素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主要因素,IT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其获得竞争优势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源泉。29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假设的提出及指标体系设计4假设的提出及指标体系设计4.1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根据国内和国外的研究文献综述,结合实证研究的需要,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要真实准确的反映其本质,体现其内在逻辑结构,这是对任何一个测度指标体系最基本的要求。要达到这些要求,核心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力求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主导性原则。企业生产系统十分复杂,涉及面很广,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可能的方面都应包括进来。认真调查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充分顾及核心竞争力的特征选定。2、行业性原则。不同行业的企业,因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差异很大,所以对不同的行业用同一的标准是不妥当的,但过分的细分行业,过细的设置指标,同样不可行。这也是本研究主要倡导的一个原则,对于不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比较,至少在现实中还存在较大的难度。3、合理有效性原则。这些指标能够合理有效的反映公司核心能力本质及特征,并基本预测出企业的未来发展。4、可操作性原则。各评价指标含义明确,信息集中,数据易得。4.2适合IT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4.2.1指标体系设计思想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计包括维度确定和指标确定,它是与核心竞争力的界定密不可分的,其测度的准确性是以正确认识核心竞争力的本质为基本前提。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原则包括:主导性、行业性、合理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本研究基于第一、二章的理论,结合王毅(2001)、杜慕群(2003)提出的核心指标体系论述,针对IT企业的特征,在前面对核心竞争力的界定的基础上,设计完善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本研究设计的指标体系要用于核心竞争力的实证统计分析的总体比较,为便于统计分析和可操作性,决定采用定量指标体系。在设计过程中,先从各类研究中萃取所有可能的指标,将这些指标放入三个一级分类下面,然后判别各指标含义,对重复指标做归一化处理,在实际采纳的指标中尽量采用前人用过或阐述过的指标,以提高实证研究的可操作性。4.2.2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及指标确定方法根据前面提到的行业性原则,本研究指标设计基于IT制造业的企业特征进行。具体的核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其说明见表4.1。30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假设的提出及指标体系设计表4.1IT核心竞争力指标及指标确定方法Tab4.1TheguidelineofITcorecompetenceanditsmethodtoconfirm核心竞争力分指标名称计算公式类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应收帐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帐款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管理核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心能力资本积累率(当年总资产-上一年总资产)/上一年总资产×100%(CC1)企业赢利率报告期内税前利润/同期企业资产总额×100%i=9企业融资率本期各种渠道融资总额/企业平均总资产×100%本科及以上高管人员报告期内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管人员人数/同期高管人员总比例数×100%本科及以上员工比例报告期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人数/同期员工总数×100%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100%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100%(当年销售收入-上一年销售收入)/上一年销售收入×100销售收入增长率%(S1+S2+∧+Sj)/k其中:Sj代表企业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其值等于市场核该产品销售收入与同行业产品销售收入之比;k代表市场心能力市场占有率占有修正系数=(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企业年末定额流动(CC2)资金平均余额)/(行业固定资产原值+行业年末定额流动i=7资金平均余额)企业产品的销售地区数/行业同类产品的销售地区数×100市场覆盖率%市场拓展能力报告期内产品销售收入/同期营销费用总额×100%报告期内有关企业品牌的正面报道数/同期有关企业品牌品牌美誉度报道的总数×100%R&D经费投资率报告期内R&D经费投入/同期销售收入×100%技术核R&D人员比重R&D人员数/企业员工总数×100%心能力设备投资率报告期内设备投资额/同期销售收入×100%(CC3)新产品比重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i=5(在研产品数+储备产品数+新产品投产数)/现有生产产新产品开发率品数×100%31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假设的提出及指标体系设计4.2.3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的含义1.管理核心能力总资产周转率。该指标表示总资产的利用情况,反映IT企业资产管理方法的实施和应用效果。该指标是考察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周而复始的流转速度,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数值越高,周转越快,资产利用效率越高。应收帐款周转率。该指标反映IT企业管理效率。该指标值越大,说明应收帐款的回收越快,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也就越强,管理效率就越高。可持续增长率。该指标反映在稳定状态下股东权益的增长率。该公式是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的,是反映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资产负债率。该指标是IT企业对债务管理的重要指标。适度的资产负债率表明企业经营安全、稳健、有效、具有较强的筹资能力。该指标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企业负债偿还能力和经营管理好坏的重要指标,根据我国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一般平均为50%为宜。资本积累率。该指标是IT企业对资本管理的重要指标。可以说资本积累率越高,企业管理能力越强。企业盈利率。该指标反映IT企业对营销管理的重要指标。企业融资率。IT行业资本优势并不突出,该指标反映IT企业在资本增量管理上的实力。本科及以上高管人员比例。在IT企业中,高官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该指标反映IT企业管理人员的平均受教育程度。管理人员素质高,可以增强他们对产业竞争焦点的捕捉能力,有利于企业制定好的发展战略。本科及以上员工比例。IT企业是人才密集企业,该指标反映IT企业员工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员工素质高,可以增强他们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理解能力,有利于企业发展战略顺利实施。2.市场核心能力主营业务利润率。该指标反映IT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水平,相对的也反映主营业务营销成本状况。相同的市场价格和产品销量,主营业务利润率越高,所花费的成本越低。销售毛利率。该指标反映IT企业全部产品的盈利水平,相对的也反映产品营销成本状况。销售收入增长率。该指标是衡量IT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企业扩张增量和存量资本的重要前提。不断增加的销售收入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世界500强就是以销售收入的大小进行排序。32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假设的提出及指标体系设计市场占有率。IT企业与市场有着良好的互动,该指标反映IT企业经营规模和产品获得顾客接收的广泛程度。是衡量企业市场核心能力的重要指标。该值越大,表明企业营销能力越强。市场覆盖率。市场占有率反映IT企业产品、服务在市场上的占有深度,而市场覆盖率指标则反映企业产品、服务在市场上的占有广度。市场拓展能力。该指标反映IT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的能力。这里用每单位营销费用带来的产品销售收入来衡量。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拓展能力越强。品牌美誉度。该指标反映大众对企业产品在质量,售后服务等各方面的认可程度。它也是企业市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美誉度越高,表明企业市场核心能力越强。3.技术核心能力R&D经费投资率。该指标反映IT企业对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的重视程度和财力支持程度。正如IT企业的特征中提到,该指标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越强。R&D人员比重。上一章IT企业特点中提到,IT企业技术研究人员所占比例较大,这也是反映企业技术能力强弱的重要方面。该指标反映IT企业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才投入。其中,R&D人员除了专门或经常从事科研与技术开发的人员,还包括产品售后的技术服务人员。设备投资率。该指标反映IT企业如生产设备等硬件设施规模的增长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生产能力先进状况。新产品比重。该指标反映IT企业技术创新情况。因为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经营密切相关,该指标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与总销售收入之比来表示。新产品开发率。正如第三章IT企业的特点所说,IT企业新产品上市速度较快。该指标是反映IT企业技术能力的重要指标。这里是同行业内的比较。4.3提出假设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一环节或者某几个环节上所具有的能力,它能为顾客创造为他们所珍视的价值,它使得与之对应的企业价值活动以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和更有效果的方式进行,它难以被竞争对手直接复制和替代,其层次可分为管理核心能力、市场核心能力和技术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具备价值性、卓越性和难以模仿性的价值活动能力。这种能力使企业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同时,企业自身也能获得较高的盈利,获得超出产业平均水平的回报。战略管理最重要的原则是通过资源积累与配置赋予所占资产异质性,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33][34](Penrose,1995;Amit&Schoemaker,1993;Peteraf,1993),也就是获得“持续租金”。3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假设的提出及指标体系设计[30]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Prahalad&Hamel,1990)。这种持续竞争优势的直接表现就是企业的长期、持续的快速成长。关于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绩效、成长性之间的关系,在定性的层次上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Prahalad&Hamel(1990)在引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经典概念时,运用了美国和日本企业对比的手法。其对比的重要事实就是日本企业在70-80年代长期持续的增长,从弱到强,最终超过美国企业。而且,这种对比始终贯穿于他们的研究之中。JosephT.Mahoney和J.RajendranPandian(1992)提倡在战略管理领域,资源基础论应该而且能够与组织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相互融合,以解释企[9]业的竞争优势。RaphaelAmit和PaulJ.H.Schoemaker(1993)则融合了资源基础观、产业分析框架和行为决策理论三种方法的洞察力来建立一个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10]的框架。这里,作者定义的战略资产概念与核心竞争力概念基本同义。JaniceA.Black和KimberlyB.Boal(1994)采取系统论和动态联系的观点,从战略性要素的内在特性(2个)和外部关系属性(3个)等5方面特性来探讨这些特性组合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作者认为有22种特性组合对可持续竞争优势可以产生高度的支持或次[35]高的支持。MansurJavidan(1998)认为,核心竞争力对战略规划与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在于核心竞争力能够提供给企业:①更好的规划(BetterPlanning)模式。根据这种方式,企业在仔细衡量、评估过自身的资源、必要能力以及核心能力之后,就可以更清楚的了解竞争优势的来源,更能将组织自身的强势与外在的机会结合。②更好的综合协同优势(BetterSynergy)。核心竞争力相当于一种机制,能使各自为[36]政的业务部门据此找到共同的兴趣,发掘共同的问题、能力与市场机会。但是,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看研究还很不够,尤其是对IT企业的研究。目前已发表,并且能检索到的研究有Henderson,CockburnI(1994)提出测度构架能力和元件能力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对制药产业的研究表明,企业能力与企业绩效正相[12]关,这里企业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用的是线性假设,也得到统计结果的支持。YeohP,RothK(1999)提出一个模型来验证美国制药业1971.1989年间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元件能力与整合能力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产出率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该研究在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和[37]产出率之间的假设也是线性的,并得到验证。RichardMakadok和GordanWalker(2000)采用历史动态数据和统计因果关系测试方法验证了基金公司的短期利率预测能力与公司绩效之间的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并且证明了这种能[13]力带来的高利润不会因竞争而消散到投资者手中,因此是一种独特能力。Duysters,Hagedoorn(2000)提出核心竞争力与公司绩效的模型:公司绩效=f(核心竞争力+并购和技术联盟+公司规模+生产力水平+全球化)通过对能够代表75%全球计算机企业的57家公司专利量、并购和技术联盟获得的34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假设的提出及指标体系设计外部竞争力和专业化的数据对比,针对核心竞争力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示核心竞争力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并得到,高技术企业[38]技术专业化程度越深,绩效越好。根据核心竞争力与绩效和成长性关系的判断,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及其衍生假设:假设1:公司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绩效正相关。根据核心竞争力的层次结构,假设1有如下衍生假设:假设1a:公司的管理核心能力越强,公司绩效越好。假设1b:公司的市场核心能力越强,公司绩效越好。假设1c:公司的技术核心能力越强,公司绩效越好。假设2:公司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成长性正相关。根据核心竞争力的层次结构,假设2又有如下衍生假设:假设2a:公司的管理核心能力越强,公司成长性越好。假设2b:公司的市场核心能力越强,公司成长性越好。假设2c:公司的技术核心能力越强,公司成长性越好。35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5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本章将在上述理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以我国A股IT制造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计算出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绩效,进行回归分析,研究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与公司绩效、成长性的相关关系。5.1研究设计5.1.1变量构造本研究主要结构变量有三类,分别是:企业绩效、企业成长性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此三类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于衡量指标,是根据相关文献与理论通过经验研究整理得到的。并且,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构造以下变量:核心竞争力(CC)。根据核心竞争力的层次结构,核心竞争力是管理核心能力、市场核心能力和技术核心能力三个层次的集中体现。这三个层次对核心竞争力具[39]有同样的重要性。所以,核心竞争力CC取管理核心能力CC1、市场核心能力CC2和技术核心能力CC3的简单平均值。其中,管理核心能力(CC1),按照表4.1,管理核心能力由9个指标组成,管理核心能力取所包含指标的乘积的开方;市场核心能力(CC2),按照表4.1,市场核心能力由7个指标组成,市场核心能力取所包含指标的乘积的开方;技术核心能力(CC3),按照表4.1,技术核心能力由5个指标组成,技术核心能力取所包含指标的乘积的开方。企业绩效(P)。考虑到绝对量指标要受到企业所属行业差别、企业规模大小、企业所在区域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间缺乏可比性,难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率,因此在企业绩效指标的确定上,主要采用相对量指标。本文通过对若干反映企业绩效状况相对量指标的对比分析,基于学者已经做出的成果,顾及到企业的现时经营能力,同时也考虑到企业的发展能力,本研究将企业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和每股净资产作为绩效(P)衡量指标。这里运用2002-2004三年数据的平均值用因子分析方法计算分析,进行IT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企业成长性(G)。企业的成长性是指企业产品前景广阔,企业规模呈逐年扩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的趋势。21世纪伊始,我国很多IT公司纷纷上市,并进入快速成长时期。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表现形式较多,净利润的增长能较为综合的反映公[40]司规模与收益率等方面的增长。因此,这里采用2002-2004年企业净利润的年均增长率为反映企业成长性的指标值。规模(S)。企业规模是常用的控制变量。按照通行的做法,本研究也采用企业36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员工总数作企业规模指标。为了消除短期波动,取2002-2004企业员工总数的平均值。5.1.2样本选取和数据预处理1、样本的选取收集样本范围:在3.3中已经对IT行业进行界定,本文研究的是我国IT制造类上市公司。根据第三章对IT的行业界定标准,在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查找2001年及以前IT上市公司为主要分析对象,获得最初的IT上市公司家数为64家。考虑到ST和PT这类企业业绩过差的公司可能对最后的分析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剔除了所有的ST和PT企业。由于数据资料不全有可能对研究的结果产生影响,剔除数据资料不全的上市公司,进入研究的IT上市公司有60家。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巨潮咨询网、CSMAR数据库和公司官方网站,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和EXCEL2003来完成。2、数据预处理:(1)极端值的处理。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先用SPSS的explore功能对极端值进行分析,找出极端值,然后根据正态分布的如下特点进行处理:本文采用的界限进行控制,上限确定为,下限确定为。通过极端值的分析处理,最终又剔除了3家公司。最终进入研究范围的IT制造类上市公司只有57家。(2)指标正向化处理。本文中的速动比率和资产周转率是一个适度指标,在进行数据分析前必须将其正向化处理,本文采用对适度指标求倒数的方法将其转化为正指标,适度指标正向化公式为:Xi'=1/|Xi-k|,其中,Xi'为正向化后指标,Xi为原始指标,k为Xi的平均值。5.2IT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5.2.1实证方法的说明在进行实证研究中,选择了能够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6个财务指标作为分析的基础,但是每个指标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所研究问题的某些信息,且各指标彼此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因子分析是处理多变量数据的一种统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从为数众多的可观测变量中概括和推论出少数互不相关的因子,用最少的因子来概括和解释大量的观测事实,从而建立起最简洁最基本的概念系统来解释事物之间的最本质的联系。3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如下:a、设样本数目为n,选择的经济指标变量数为m,则有原始矩阵为:X11X12...X1mX21X22...X2mX............Xn1Xn2...Xnm其中Xij代表第i个样本的第j项财务指标的值。b、由于各个指标的量纲都不一致,数量间的差异也很大,这就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将各个指标转化为同度量的指标,使各个指标间具有可比性。其处理公式如下:(XijEXj)YijDXjnn11其中EXj=Xij,DXj=(XijEXj),Yij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各样ni1n1i1本的指标值。c、计算相关矩阵X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d、确定主因子数根据标准化后各指标的相关性则存在下列关系:Y1=a11F1+a12F2+…+a1mFm+e1Y2=a21F1+a22F2+…+a2mFm+e2……………Yn=an1F1+an2F2+…+anmFm+en写成矩阵形式为Y=AF+E,其中Y为标准化后的变量向量;F称为公共因子,它们是在各个原观测变量的表达式中都共同出现的因子,且各因子之间彼此不相关,公共因子F1、F2、…、Fm在总方差中所占比重依次递减;A为因子载荷矩阵,其元素aij的绝对值越大表明Yi与Fi的相依程度越大,e1、e2、…、en称为特殊因子,是指对某个特定变量起作用的因子,在实际模型中对E的影响通常不计,因子分析的目的是把系数矩阵A求出。从理论上讲有多少原始变量就有多少公共因子,但实际研究中只需要取前面几个主要因子就可反映所需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当取p个公共因子F1、F2、…、Fp。则可以建立以下线性回归方程:Fj=bj0+bj1Y1+bj2Y2+…+bjmYm(j=1,2,…,p)因为变量和主因子均以标准化,所以有bj0=0,那么3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Fj=bj1Y1+bj2Y2+…+bjmYm(j=1,2,…,p)上式即为因子得分函数,可由它来计算各样本的公共因子得分,当以每个主要因子的方差贡献率ti作为权数时,即可构造综合评价函数:F=t1F1+t2F2+…+tpFp本文所涉及的统计分析都是通过统计软件SSPS12.0来直接生成的。e、计算各样本的因子得分在得到最终载荷矩阵基础上,得到每个样本的各主因子得分:PjWiFij其中Wi为各主因子权重,由旋转后主因子所解释的方差求得,Fij为每个样本的主因子得分。5.2.2IT上市公司的绩效使用SPSS12.0分析软件,对IT上市公司的6个绩效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因子特征值,由旋转后的因子方差贡献,求出各因子权重。其运行结果如下:1、样本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5.1财务指标的相关矩阵Tab5.1CorrelationMatrixofFinancialIndexes净资产收总资产收存货周转每股净资Correlation每股收益速动比率益率益率率产每股收益1净资产收益率.458(*)1总资产收益率.261.717(**)1速动比率.246.304-.0401存货周转率.403.286(*)-.220.2981每股净资产.352(**).089-.342.248.2461*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5level(2.tailed).**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1level(2.tailed).从表5.1可以看出,除总资产周转率与其它指标之间相关性较为显著外,大部分指标间相关性不大。从总体上讲各个指标之间具有恰当的相关性,这与我们的预期基本一致,所选指标基本上能反映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2、因子分析的适当性检验由表5.2的数据显示的KMO系数为0.665,大于0.5,说明所用样本适用于进行因子分析。39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表5.2KMO检验分析Tab5.2TableofKMOTestKaiser-Meyer-OlkinMeasureofSampling.665Adequacy.Bartlett'sTestofApprox.Chi-Square400.684Sphericitydf15Sig..0003、因子函数的确定表5.3的数据显示的是按因子分析法求得的所选财务指标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及其所对应向量的贡献率,其中最大的三个特征值分别为2.860、1.166和1.107,在我们选取3公共因子的情况下,它们的累计贡献率已达85.552﹪,已能反映所选指标的大部分信息。表5.3总方差解释Tab5.3TotalVarianceExplainedComponentInitialEigenvaluesRotationSumsofSquaredLoadings%of%ofTotalVarianceCumulative%TotalVarianceCumulative%12.96149.35249.3522.86047.66447.66421.12618.76468.1161.16619.43767.10131.04617.43585.5521.10718.45185.5524.73612.26797.8185.0911.51399.3316.040.669100.000ExtractionMethod: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为明确解释3项财务因子的含义,将财务因子按方差最大旋转,得到最终财务因子载荷矩阵,见表5.4。从表5.4所示的载荷矩阵中,选取各因子大于0.5的财务比率,可以看出,各因子所代表的经济意义非常明显。第一因子可以概括为盈利因子,它主要解释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这三项指标主要反映IT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第二因子可以概括为偿债能力因子,它主要解释了流动比40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率和存活周转率。这两项指标反映了IT上市公司偿还债务状况。第三个因子反映公司股本扩张能力因子,它主要解释了每股净资产,反映IT上市公司股本扩张状况。三项财务因子对6个财务指标的变异的解释能力是各不相同的,这说明它们对公司整体状况的反映或影响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其权重也是不同的。表5.4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aTab5.4RotatedComponentMatrixComponent123X1每股收益.957.047.235X2净资产收益率.963.087-.030X3总资产收益率.956.094-.021X4流动比率-.024.889.186X5每股净资产.145.070.918X6存货周转率.293.587-.415ExtractionMethod: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RotationMethod:VarimaxwithKaiserNormalization.aRotationconvergedin4iterations.4、经营绩效评价值综上,IT制造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可以用以上F1、F2、F3等3个因子从不同侧面来体现,因此本文建立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模型如下:P=f(F1(X1、X2、X3)、F2(X4、X6)、F3(X5))由旋转后各因子方差贡献可求出各因子权重,见表5.5表5.5因子解释的方差和权重Tab5.5TheVarianceandpowerexplainedbygene因子F总和因子1因子2因子3IT旋转后解释的方差2.861.171.115.14上市权重W55.6422.7621.60100知道每个样本因子的得分和权重,得到各公司的经营绩效Pj。41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PjWiFij=55.64%F1j+22.76%F2j+21.60%F3j5.3假设检验5.3.1变量与模型本文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假设及其衍生假设进行检验。在分析过程中,用绩效作为因变量,以各核心能力作为自变量,使用SPSS12.0软件对回归方程的系数进行OLS估计各核心能力的计算公式为:nCCi=nXijj1当i=1时,n=9;当i=2时,n=7;当i=3时,n=5而CC=(CC1+CC2+CC3)/3表5.6描述了IT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其组成部分、绩效、净利润增长率和规模等方面的均值、标准差的分布状况。表5.6样本的描述性统计Tab5.6Thestat.oftheswatchCCCC1CC2CC3PGS均值10.1013.391.9714.950.057-162.404506.63标准差6.7516.831.9010.680.38626.767943.17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如表5.7所示,可以看出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与绩效和成长性显著正相关。其中,IT上市公司的管理核心能力和市场核心能力与绩效和成长性正相关。而技术能力指标与成长性和绩效呈现弱正相关关系。表5.7IT上市公司研究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Tab5.7Thepearsoncorrelationmatrixofthestudyvariable变量CCCC1CC2CC3PGS1CC0.846(**)CC1142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续前表:0.417(**)CC20.403(**)10.489(**)CC3-0.44-0.02210.642(**)P0.725(**)0.541(**)0.13010.523(**)1G0.492(**)0.455(**)0.1340.542(**)0.108-0.074S0.20.420(**)-0.1850.1981**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1level(2.tailed).5.3.2假设1检验假设1采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检验。回归分析用变量的描述统计和Peason相关分析如表5.6、5.7所示。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8所示。表5.8核心能力与绩效的回归结果Tab5.8Regressresultbetweencorecompetenceandperformance2CCCC1CC2CC3SIZEF值AdjustedR0.036(**)模型137.850.401(6.152)0.035(**)0.0622模型1a19.890.429(6.013)(1.244)0.016(**)模型259.7430.516(7.729)0.016(**)0.0264模型2a29.6630.510(7.412)(0.572)0.109(**)模型322.3240.279(4.725)0.112-0.0174模型3a11.0130.267(4.370)(-0.285)-0.001模型40.024-0.018(-0.156)0.2060.0960模型4a1.0830.003(0.116)(1.463)4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续前表:0.014(**)0.060(**)0模型525.9290.576(6.310)(3.099)(0.137)0.014(**)0.064(**)0.0668-0.0279模型5a19.2870.571(6.284)(3.068)(0.021)(-0.586)**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1level(2.tailed).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T上市公司核心能力越强,公司绩效越好,核心能力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没有控制变量时,单变量回归模型1中,β=0.036,p<0.01;引入控制变量S的模型1a中,β=0.035,p<0.01),假设1得到统计检验的支持。从核心能力的三个层次来看,管理核心能力越强,公司绩效越好,管理核心能力与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单变量模型2中,β=0.016,p<0.01,引入控制变量S的模型2a中,β=0.016,p<0.01。模型5中引入市场核心能力和技术核心能力,β=0.014,p<0.01;模型5a中又引入控制变量,β=0.014,p<0.01),假设1a得到统计检验的支持。市场核心能力越强,公司绩效越好,市场核心能力与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单变量模型3中,β=0.109,p<0.01;引入控制变量S的模型3a中,β=0.112。模型5中β=0.060;模型5a中β=0.064),假设1b得到统计检验的支持。对于IT上市公司,技术核心能力对公司绩效有正向影响,(模型4中β=-0.001;模型4a引入控制变量S,β=0.206。模型5中β=0;模型5a中β=0.0668)但统计检验结果不显著。5.3.3假设2检验假设2也采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检验。回归分析用变量的描述统计和Peason相关分析如表5.6、5.7所示。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9。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T上市公司核心能力越强,公司的成长性越好,核心能力与公司的成长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没有控制变量时,单变量回归模型6中,β=10.777,p<0.01;引入控制变量S的模型6a中,β=49.858,p<0.01),假设2得到统计检验的支持。从核心能力的三个层次来看,公司管理核心能力越强,公司的成长性越好,管理核心能力与公司的成长性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单变量模型7中,β=18.336,p<0.01,引入控制变量S的模型7a中,β=19.667,p<0.01。模型10中引入市场核心能力和技术核心能力,β=18.983,p<0.01;模型10a中又引入控制变量,β=14.319,p<0.01),假设2a得到统计结果的支持。公司市场核心能力越强,公司的成长性越好,市场核心能力与公司的成长性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单变量模型8中,β=150.472,p<0.01,引入控制变量S的模型8a中,β=195.230,p<0.01。模型10中,β=101.616,p<0.05;模型10a中,β=143.709,p<0.01),假设2b得到统计结果的支持。技术核心能力对公司的成长性也有正向影响(模型944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中β=7.86;模型4a引入控制变量S,β=7.31。模型10中β=9.226;模型5a中β=6.001),但统计检验结果不显著。表5.9核心能力与成长性的回归结果Tab5.9Regressresultbetweencorecompetenceandgrowth2CCCC1CC2CC3SIZEF值AdjustedR10.777(**)模型620.2870.260(4.504)49.858(**)-0.010模型6a10.8340.263(4.611)(-1.13)18.336(**)模型717.2740.228(4.156)19.667(**)-0.014模型7a9.9590.246(4.418)(-1.499)150.472(**)模型814.1180.207(3.757)195.230(**)-0.025模型8a10.9640.266(4.639)(-2.530)7.860模型90.9870(0.993)7.310-0.004模型9a0.553-0.017(0.901)(-0.367)13.983(**)101.616(*)9.226模型109.1640.308(3.062)(2.509)(1.401)14.319(**)143.709(**)6.001-0.025模型10a9.3890.379(3.307)(3.457)(0.944)(-2.632)*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5level(2.tailed).**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1level(2.tailed).5.3.4小结核心竞争力与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是研究结果证实的。这与Duysters和Hagedoorn的结论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于IT制造类上市公司,管理核心能力与绩效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这说明,IT上市45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公司依靠加强管理,提高公司绩效的空间较大。我国的市场经济目前还不完善,IT上市公司获得高效的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管理能力问题势将成为IT上市公司成长的根本问题。我国仍然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依靠管理能力实现持续增长的机会仍然存在。成功的企业的案例说明,公司持续成长,经久不衰关键就在于卓越的管理思维。其卓越性表现在超出竞争对手的管理思维的合理性和敏捷性。即表现为:公司定位思维、路径思维、协调思维和创新思维。在当今迅速变化的环境里企业只有在变化中不断的调整自我,保持健康的发展活力,并将这种活力转化成一种惯性,通过有效地战略表达出来,才能获得并持续强化竞争优势,构筑企业成功。也就是说,我国IT制造企业依靠管理能力实现高速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管理核心能力的提高与合适的企业家密不可分,所以,如何选择企业的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如何提高企业家的科学管理意识,是我国IT制造企业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核心竞争力与公司的成长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与Prahalad及Hamel的理论是一致的。与之不同,本文研究结果显示,IT上市公司市场核心能力对公司成长性起到更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我国IT市场兴起时间不长,市场还有很多增长的空间,抓住一个热点,抓住一次市场机会,就能实现企业的跳跃式发展。这个结果,市场核心能力较强的公司,具有较高的成长性。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变化,IT企业更要在环境整合协调、市场营销与服务和市场营销拓展等三各方面提高企业的市场核心能力。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IT上市公司管理核心能力和市场核心能力都与公司绩效和公司成长性显著正相关,而技术核心能力与二者关系都不显著。这个结果也与王毅的实证结果相同。这说明,对我国IT上市公司,企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技术竞争的结果,更多的是管理和市场能力的竞争。同时也说明,在过去的几年中,技术核心能力既不是公司成长性的重要贡献因素,也不是公司绩效的重要贡献因素。这也与第三章总结的我国IT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中技术水平低,核心技术少有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可以说明,对我国IT企业来说,它们之间的技术核心能力差异不显著,不足以揭示公司绩效和成长性之间的差距。虽然,近几年,某些领先企业,如华为,已经建立了较为强大的技术核心能力,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与国外IT公司相比,我国大多IT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差,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在我国企业手中,这些也使我国IT上市公司技术能力的提高面临困境。在国外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取消外商投资的一系列限制情况下,建立与提升我国IT上市公司的技术核心能力就显得尤为紧迫。通过构建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回归模型对IT上市公司核心46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IT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竞争力、绩效和成长性的统计分析,研究三者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绩效和成长性都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核心竞争力也是IT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以上分析表明,IT上市公司已经进入基于管理核心能力和市场核心能力的竞争,它们分别是企业成长和盈利的重要源泉。但是,从国际趋势来看,IT企业只有具有技术优势,提高研发生产率和速度以及获得优秀产品,才能获得市场先机,取得竞争优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外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以及加入WTO后取消外商投资的一系列限制,IT上市公司势将进入技术核心能力的竞争。因此,IT上市公司当务之急必须加大公司技术研究开发投入的力度,提高技术核心能力。4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我国IT上市公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6我国IT上市公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由第五章的实证结果得出:IT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绩效和成长性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运用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以IT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应对加入WTO后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日益成为摆在IT企业和企业家面前需要解决的战略性课题。而培育和提高IT企业核心竞争力,应紧紧抓住培育和提高管理核心能力、市场核心能力和技术核心能力。6.1培育和提高管理核心能力6.1.1强化企业家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意思从上一章的实证得出,管理能力问题势将成为IT上市公司成长的根本问题。而管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者的能力、素质和决策的正确与否。选择优秀的企业家担任企业的经营者又成为企业成功管理的关键。企业家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最具革命性和创新性的要素,是核心竞争力的第一人格代表,因而企业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优劣以及由此引发的企业家素质和能力的培育和开发,对企业的运作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提升其整体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如何才能把优秀企业家选拔到经营者岗位上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者的聘任必须通过企业家市场,实现企业家的市场竞争和市场选择,形成市场选择机制和淘汰机制。只有实现了企业家职业化和企业家选择的市场化,才能通过市场机制淘汰不称职的经营者,而把优秀的企业家选拔到经营者岗位上去,才能充分发挥经营者的智慧和才能,促使经营者努力搞好经营管理,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中,企业家具有核心竞争力战略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意识是指导思想行动的武器,一个企业在核心竞争力观念没有进入企业家的意识之前,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成长的速度和强度,同企业有意识的培育核心竞争力相比,要慢得多、弱得多。与此相比,根植核心竞争力观念的企业家,往往能正确的把握和拟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计划,并建立相应的机制,配备相应的环境条件,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将其转化成竞争优势。正如大树的生长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一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要求企业要有超前的眼光审视自己在行业中的战略地位,据此拟定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计划,使其在良好的氛围中形成和成长。因此,正确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计划成为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第一步。同时,核心竞争力培育计划的拟4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我国IT上市公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定又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它应该始终贯穿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过程中,成为带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主线。6.1.2开发核心员工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实质上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其中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主要是由核心员工来完成的。核心员工具有较高的智力和情商,拥有较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因而核心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要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主要通过核心员工这个载体的培育来获得。将核心员工集中起来进行合理组织分工,在既有激励又有竞争压力的工作环境下,就能形成较高的核心技术能力、核心管理能力和核心市场能力。只有在不断开发核心员工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培育出独特的、不为外界模仿的核心能力。首先要在企业内部组建各种专业团队。专业团队应是一种矩阵式结构,纵向管理层由企业管理者和各职能部门管理者组成,横向专业技术人员由研究开发、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部门的专家组成。每个专业团队的组建应达到纵向和横向的和谐,以及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的最佳搭配。其次,要加强人才培养,做好核心员工的管理。核心员工是IT企业的稀缺资源,是其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要培育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重视对核心员工的管理。核心员工的管理包括对核心员工的激励和约束。激励包括为核心员工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股票期权等;约束是通过适当的制约,避免核心员工的流失。再次,要发展学习型组织。IT企业除了加强个人的培训外,更要加强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有利于个人超越自我,克服防备心理,促进彼此的沟通与交流,将组织成员的智慧和活动融为一体,有利于加快企业的创新活动。6.2通过技术创新,培育和提高技术核心能力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研究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活动,使企业获得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市场等发展所需的新资源。这类资源不断积累形成优于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再通过企业的技术管理活动,不断整合,逐渐演化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专长,并通过生产制造形成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产品通过企业的营销活动进入市场,最终体现为顾客的价值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对培养IT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积极的、富有成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形成产品的独特性。产品质量的卓越、功能的多样性都来源于产品创新,如摩托罗拉公司通过持续的移动通讯技术创新,使它不仅在交换机等通讯产品市场上享有持久的优势地位,而且在双向移动通讯和蜂窝式电话等产品领域独占鳌头。2)形成产品的用户价值。消费者享有的多样化的满意服务来源于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如索尼公司不断开发小型化产品,形成微型电视、收录机、随声听、电池等49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我国IT上市公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系列化产品,最终赢得了市场。3)形成知识、技能的专有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的专利技术、专利产品,形成员工缄默性知识、技能等,即便是竞争对手买去也难以模仿。如本田在发动机方面的技术创新,使它的业务扩展到汽车、摩托车、方程式赛车、割草机的制造。这些发动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其它公司是很难买到或模仿的。4)形成企业的范围经济。如佳能公司在精密光学、透镜设计、成像、精密机械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形成了影像核术技术,从而是他能从照相机转向摄录机、传真机、激光打印机、复印机、激光扫描仪等相关领域,实现了范围经济,体现了这方面的核心技术能力。我国大多数IT企业缺乏自主核心技术,核心技术能力薄弱。由于技术创新形成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不可交易性和难以模仿性的特点,对培育核心技术能力的贡献较大,因此技术创新使我国IT企业的赶超之道。IT企业不仅要强化自己的研发力量,积极培养和引进各类科研人员,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体制。可以利用资金,而且可以把市场竞争机制引进企业,促使公司按照市场需求不断追求技术进步。企业要集中必要的资金和人才,组织好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按照“构思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生产一代”的思路,加快新产品升级换代,提高技术核心能力。通过优惠政策推进和支持IT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把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做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6.3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对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定位以后,首先就必须关注企业的外部资源,通过与其它合作伙伴的相互协作,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共享。因为仅在企业内部培育和共享核心竞争力还不够,随市场变化,企业需要开发新的关键活动。而通过与其它企业建立战略联盟,随着行业价值增值结构的变动而调整经营策略,这样公司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主要通过三种方式:1)企业技术联盟,培育和提高企业技术核心能力。企业技术联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新形式。由于科技向高技术和复杂化快速发展,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同时,产品要依赖越来越多的不同技术,而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技术领域都保持尖端的优势,没有他人技术的加盟,单独依靠自己某一方面的技术优势,一些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就很难开发成功。技术联盟的目的是为了技术创新,联盟并没有弱化竞争,相反,联盟把企业的技术竞争推向更高的层次,因此企业技术联盟已成为很多IT公司技术创新的模式。例如,2001年IBM和托普COLL形成技术联盟后,开始在软件研发等方面取得领先优势。2)企业产品联盟,培育和提高企业市场核心能力。产品联盟是两个或多个企50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我国IT上市公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业为了生产或扩大生产、销售或扩大销售某种产品而结成的较为固定的协作关系。这类联盟中,产品是中心,协作的目的是为了生产或销售该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销售渠道。建立这类联盟的物质基础是一方的自然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市场资源优势,和另一方的资本优势、生产技术优势。实际上,产品联盟只是现有技术和知识的推广应用,在工业经济时代,产品联盟不失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合作方式,也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2002年,阳光卫视、新浪、四通和海信联手推出我国第一台宽带互动电视ITV,四家企业分别作为互动电视内容商、网络内容供应商、传输网络建设商和终端产品提供商,为中国宽带互动电视画上一个“完美的圆”。3)企业知识联盟。知识联盟是战略联盟的高级形式,是指企业为了能够获取其他组织的技术和能力,并可共同创新的知识而自愿达成的一种长期联盟的方式。知识联盟的中心目标是学习和创造知识,特别强调通过联盟从其它组织学习和吸收内隐知识,或者和其它组织合作创造内隐知识。知识联盟的建立主要是基于组织资源、知识和能力的互补性,即联盟的一方具有另一方不具备的资源、知识和能力,建立联盟可实现联盟伙伴共同受益。因此,知识联盟紧密了彼此的关系,有助于一个组织学习另一个组织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一个组织和其它组织的知识相结合而创新的交叉知识,也能使一个组织帮助另一个组织建立新的知识和能力,这种知识和能力以后会有益于彼此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就是知识联盟,特别对于知识存量明显不足的我国IT企业来说,通过知识联盟加速向国际先进企业有效学习和吸收内隐知识,提高企业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整合和创新知识,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显得更有意义。6.4通过并购与整合,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购在国际上通常被称为“Merger&Acquisition”,简称M&A。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概念,一是Merger,即兼并或合并;另一个是Acquisition,即收购或收买。有时IT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加速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对其它企业进行购并以获取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或研发能力和更广的市场网络,不失为一条捷径。如,有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而将新技术大规模商业化的能力不强;有的企业尽管技术开发能力不强,但具有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因此,如果其中一个能将另一个企业并购,无疑会对企业的成长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例如,2004年年底,联想集团在北京宣布以6.5亿美元现金及价值6亿美元股票收购IBM包括Think品牌在内的PC业务。完成后,IBM持有18.5%的联想集团股份,而联想控股将在联想集团中占有45%左右的股份。收购完成后,联想将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戴尔、惠51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我国IT上市公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普的第三大PC厂商。并购常发生在技术、特长上密切相关的企业之间,其目的是技术优势互补,发展新产品,增加新品种,扩展新业务。以技术专长为中心扩展业务有两种方式:一是靠企业的内部资源,巩固开发核心技术来增加新产品或新业务。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企业并购,把被并企业的某种技术吸收进来,以使本企业的核心技术得以补充和创新,或将本企业的技术转移到被并企业,利用其资源优势实现企业技术的扩散,以此来扩展新业务。而且,世界技术发展又遵循摩尔定律,变化升级极为迅速,企业技术创新需要花费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并要冒一定风险。此时若有一个企业的技术能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吻合,那么将其并购进来将是一件非常合算而又符合本企业发展战略的好事情。企业并购结束后,并不一定就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能否将并购的资源与企业原有的资源有效的整合,决定着企业并购的成败。只有将并购进来的资源与企业原有的资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的实现协同效应,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取得优于同行的竞争优势,从而推动企业成长。所以,企业并购行为的结束,并非是企业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结束,而是开端,或者说刚刚进入关键时期。企业进行并购后的资源整合,应从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方面人手,包括技术整合、企业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市场整合、管理整合等。总之,以前的独立企业一般会在某一方面有优于其他企业的先进技术,如果能取长补短,以先进的技术改造、提升落后的技术,则必定在节省企业技术成本的基础上,提高整个企业的水平,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6.5小结企业可以通过对其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分析,选取合适的方法培育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这并不是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成不变的。企业生存的商业生态系统在变化着、发展着,如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就会退化为一般竞争力,甚至不成为竞争力。企业成功之后,就面临进一步拓展问题,以前有竞争优势的方面或许时过境迁,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再帮助企业获利。因此,核心竞争力需要随着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变化而不断的提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挖掘和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并尽可能使“核心竞争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见图5.1)。只有这样,核心竞争力才能永葆青春。52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我国IT上市公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新新成的初的熟成级初核培育的创新级熟核的心核心核竞心竞心争竞争竞力争力争力力图6.1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发展过程Fig6.1Theprocesstocultivatecorecompetence5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结论7结论自从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合作发表那篇关于公司核心能力的著名论文以来,核心能力不仅成了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热点,而且也成了实践界关注的焦点。但是,总的说来,我国已有的研究多以理论探讨为主,针对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深入研究还不多见。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评,其次对IT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核心竞争力进行重新定义,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一环节或者某几个环节上所具有的能力,它能为顾客创造为他们所珍视的价值(价值性),它使得与之对应的企业价值活动以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和更有效果的方式进行(卓越性),它难以被竞争对手直接复制和替代(难以模仿性)。它包括核心管理能力、核心市场能力和核心技术能力三个层次。有了这个理论基础,本文收集中国IT上市公司数据验证公司核心竞争力与绩效、成长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核心竞争力与绩效、成长性存在正相关关系。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层次中,统计检验支持核心管理能力和核心市场能力与绩效、成长性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核心技术能力与绩效、成长性也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统计结果不支持。研究表明,绩效和成长性都以核心能力为基础,核心能力也是IT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以上分析表明,IT上市公司已经进入基于管理核心能力和市场核心能力的竞争,它们分别是企业成长和盈利的重要源泉。但是,从国际趋势来看,IT企业只有具有技术优势,提高研发生产率和速度以及获得优秀产品,才能获得市场先机,取得竞争优势。最后,本文提出IT企业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几种途径,包括:强化企业家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意思、开发核心员工能力、技术创新、建立战略联盟、并购与整合。同时指出,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固定的,要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提升。中国已经加入WTO,这意味着中国IT企业将直面全球化的竞争。对于中国IT企业而言,全球化虽有机遇和利益,但更重要的是风险和挑战。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易风指出的,“机遇和利益多半是潜在的,而风险与挑战确实现实的”。在这种背景下,我国IT企业研究如何提升竞争力,如何培育、维护、发挥、更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关乎企业存亡的课题。由于篇幅和时间的考虑,本文未能深入涉及这些课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是,从逻辑顺序来说,本文致力研究的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和实证研究是研究这些课题的基础,是一种先行性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有价值的。54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致谢在完成硕士论文之际,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张卫国教授。从论文选题到最终定稿,自始自终都得到了张卫国老师的悉心指导。张老师治学严谨,为人谦逊,待人和蔼,处处显露出高尚的品质。三年的相处,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张老师都给予我无私的指导和关怀,使我顺利并很愉快地度过这宝贵的研究生学习时光。在论文的开题及撰写过程中,我还得到了管理学院冉茂盛老师、钟苏老师等的帮助,感谢他们对本文提供了大量的、极为宝贵的建议和资料。我还要感谢管理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的米音老师、常宝龙老师对我的教导。同时,也要感谢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领导对我的教育与培养。我还要感谢我的师兄罗军,同窗好友姚伟建、张世海、李金梅等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我的帮助和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提出的好的建议。此外,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多年来给予我的关怀,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我不可能完成好论文的写作。最后,衷心感谢本论文的评阅老师和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敖敬二OO六年三月55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Coyne,KevinP.Hall,StephenJD.CliffordandPatriciaGormanIsyourcoreCompetenceamirage?[J]MckineyQuarterly,1997(1):40-54[2]王毅、陈劲、许庆瑞、郝春梅,企业核心能力概念框架研究:三层次模型[J]中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3]Foss,NicolaiJ.andChritianKnundsen,eds.(1996),TowardaCompetenceTheroyoftheFirm.Routlede.中译本,李东红译,《企业万能:面向企业能力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版[4]JayBBarney,GainingandSustainingCompetitiveAdvantage[M]Addison-WesleyPulishingCompany1997[5]J.C.SpenderandRobertM.GrantKnowledgeandTheFirm:Overview[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6,Vol.17(WinterSpecialIssue):5-9[6]余光胜,一种全新的企业理论——企业知识理论(上、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32000.4[7]李志能、尹晨,从知识的角度回顾企业能力理论[J]经济管理2001.4[8]王毅、陈劲等,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0.3[9]JosephT.MahoneyandJ.RajendranPandianTheresource-basedviewwiththeconversationofstrategicmanagement[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2,Vol.13:363-380[10]RaphaelAmitandPaulJ.H.SchoemakerStrategicassetsandorganizationalrent[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3,Vol.14:33-46[11]Teece,D.J.andshuenA.Dynamiccapabilitiesandstrategicmanagement[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7,Vol.27(4):57-65[12]RebeccaHendersonandIainCockburnMeasuringcompetence?Exploringfirmeffectsinpharmaceuticalresearch[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4,Vol.15:63-84[13]RichardMakadokandGordanWalkerIdentifyingaDistinctiveCompetence:ForecastingAbilityintheMoneyFundIndustry[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0,Vol.21:853-864[14]JayB.BarneyHowaFirm’sCapabilitiesAffectBoundaryDecisions[J]SloanManagementReview,1999,spring[15]ConstantinosC.MarkidesandPeterJ.WillamsonRelatedDiversificationCoreCompetencesandCorporatePerformance[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4,Vol.15:149-165[16]安德鲁.坎贝尔,《核心能力战略: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版[17]RobertM.GrantTowardAKnowledge-basedTheoryoftheFirm[J]Research.Technology56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Management,1996,Vol.17(WinterSpecialIssue):109-122[18]D.CharlesGalunicandSimonRodanResourceRecombinationsintheFirm:KnowledgeStructuresandthePotentialforSchumpeterianInnovation[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8,Vol.19:1193-1201[19]AnilK.GuptaandVijayGovindarajanKnowledgeflowswithin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0,Vol.21:473-496[20]ConstanceE.HelfatandRuthS.RaubitschekProductSequencing:Co-evolutionofKnowledge,CapabilitiesandProduct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0,Vol.21:961-979[21]李东红,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1999,1[22]郭斌,企业核心能力生命周期论[J]科研管理2001.1[23]周建,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力[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版[24]康荣平、柯银斌,核心能力论在中国的应用[J]科研管理1999.5[25]康荣平、柯银斌,中国企业核心能力剖析:海尔与长虹[J]中国工业经济2000.3[26]王海忠,专业化精神倡导下的企业良性多元化战略[J]经济问题2000.4[27]芮明杰,方统法.相关多角化发展战略的另一种诠释——兼评两种相关多角化战略理论[J]财经研究2000.3[28]戴和忠、范钧、王秀昕,.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资源外购战略[J]科研惯例2001.2[29]杜慕群,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实证与案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版[30]C.K.Prahalad,GaryHamelThecorecompetency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May-June,1990,3:79-90[31]MargaretA.PeterafThecornerstonesofCompetitiveAdvantage:Aresource-basedView[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3,Vol.14:179-191[32]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编,干部信息化知识读本[M]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33]PenroseET.Thetheoryofthegrowthofthefirm[M]NewYork:M.E.SharpeInc,1995[34]AmitR,SchoemakerP.Strategicassetsandorganizationalrent[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3,14(1):33-46[35]JaniceA.BlackandKimberlyB.BoalTraits,configurationsandpathstosustainablecompetitiveadvantage[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4,Vol.15:131-148[36]Javidon,Mansour.Corecompetences:Whatdoesitmeaninpractice?[J]LongRangePlanning,1998,Vol.31:60-71[37]YeohP,RothKAnempiricalanalysisofsustainedadvantageintheU.S.pharmaceuticalindustry:impactoffirmresourcesandcapabilitie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9,20:637-653[38]GeertDuysters,JohnHagedoornCorecompetencesandcompanyperformanceinthe5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world-widecomputerindustry[J]TheJournalofHigh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2000,Vol.11(1):75-91[39]王毅,我国企业核心能力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2.4[40]岑成德,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2,8[4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版[4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版[43]迈克尔.波特等,《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版[44]唐纳德.索尔等,《如何提升公司竞争力》[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版[45]鲁开垠、汪大海,《核心竞争力——企业永续制胜之路》[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版[46]蒋学伟,《持续竞争优势》[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版[47]魏江,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本质[J]管理工程学报1999.1[48]殷瑾、项保华、魏江,专业化还是多角化——基于核心能力的考虑[J]科学管理研究1999.5[49]严勇,国外核心竞争力理论综述与启示[J]经济学动态1999.10[50]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1999.2[51]余琛、蒋伟军,企业资源观理论综述[J]经济师2000.8[52]王秉安,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探讨[J]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00.1,原载《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53]陈劲、王如富,知识经济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中国软科学1999.3;[54]藤光进、叶焕庭,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相融合:企业本质的一个全面阐释[J]中国软科学2000.5[55]焦玉英,张忠衡,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环境、运行机制[J]中国软科学2000.6[56]王永贵,基于资源观的竞争优势研究(上)[J]当代财经2001.3[57]王永贵,基于资源观的竞争优势研究(下)[J]当代财经2001.4[58]王永贵,张玉利,杨永恒,李季,对组织学习、核心竞争能力、战略柔性与企业竞争绩效的理论剖析与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4[59]王铁男,马春芳,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管理世界2001.1[60]厉无畏、王玉梅,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措施[J]经济管理2001.3[61]董超,黄丽华,项保华,基于企业资源的视角:IT与持续竞争优势[J]现代企业管理2001.11[62]吕坚、孙林岩、肖忠东、顾元勋,中国制造企业能力分析与评价[J]科研管理2002.3[63]张延锋,李恒,能力、资源与核心能力形成分析[J]科研管理2002.4[64]林健,李焕荣,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战略网络研究[J]科研管理2002.5[65]蔡世锋,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探索[J]当代财经2002.105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66]易行健,杨碧云,聂子龙,多元化经营战略、核心竞争力框架与股权结构[J]南开管理评论2003.2[67]季玉群,黄鹍,知识型企业核心能力分析及其综合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04.7[68]GaryHamel:CompetitionforCompetenceandInter-partnerLearningwithinInternationalstrategicAlliance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1,Vol.12:83-103[69]C.K.PrahaladTheroleofcorecompetenceinthecorporation[J]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1993November-December:40-47[70]Leonard-BartonD.Corecapabilityandcorerigidity:Aparadoxinmanagingnewproductdevelopment[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2,Vol.13:111-125[71]Tampoe,M.Exploitingthecorecompetitiveofyourorganization[J]LongRangePlanning,1994,Vol.27:66-77[72]ChristineOliverSustainableCompetitiveAdvantage:CombiningInstitutionalandResource-BasedView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7,Vol.18(19):697-713[73]JohnFahyAresource-basedanalysisofsustainablecompetitiveadvantageinaglobalenvironment[J]InternationalBusinessReview,2002,Vol.11:57-7859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附录发表论文情况:[1]论文《试论企业核心能力的重新定义》已被《经济体制改革》录用,已在2005年11月增刊(下)发表,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2]论文《IT上市公司核心能力与绩效、成长性关系的实证研究》已被《科技管理研究》录用,拟在2006年8月发表,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6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